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永乐大典 1-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神自明,不学而能,不虑而知,可谓贤矣。而人不自知其贤,故圣人特指其所怀之玉以告,此深中某心,故以名黄年家之西斋曰:贤觉。
  尚贤斋
  【国朝黄仲宝诗】
  《题李宗信尚贤斋》:缁衣辍遗响,金台委荒基。古道无来辙,客位绿苔滋。末俗纷异好,我志独在兹。倾盖必豪俊,方驾岂狂疾。鸣佩结飞飙,浮彩曜清漪。粲粲冰玉质,飘飘风云期。深情发高咏,文思若波驰。沃心聆道论,佩言庶足规。
  希贤斋
  【嘉禾郡志】
  嘉与县,宋方谊,字宾王,本桐庐人。孝宗乾道四年,侍父务德侍郎徙居是邦之北门,为朱文公门人。文公集中有相与问答语,家有希贤斋扁,亦文公所书也。
  朋来斋
  【国朝何蠖庵集】
  《朋来斋记》:学之为道,内尽于己,外资于人。尽于已者自修也,资于人者交修也。非是,鲜有能进于道者也。是故同类之至者谓之朋,朋之有益于人甚矣。语有之曰:朋自远方来,此以善及人之效也。易有之曰:朋来无咎,此资于人以为善者也。丁氏汝玉既为其从孙发,构如春之堂,以毕其冠昏之礼,复建斋于外,以为藏修之所。而颜之曰:朋来。盖又欲其从孙之能力进于学,以求夫丽泽之益也。发于是请记于予,予则复之曰:以善及人之效,子未可以自必。若夫复之为义,则子之所宜尽必焉者也。盖复之为义,一阳始复,有亨通之渐。而其气至微,不免摧折,如阳之始生,其气至微,不免屯艰。故曰:出入无疾,朋来无咎。无疾者,莫为之摧折者也。莫为之摧折,则其类渐进而来者有亨盛之理,故得无咎。以子之志之年,方当进学之始,殆若阳之始复者也。而又有贤伯祖之维持巩固辅翼以成其志,其莫为之摧折审矣。将见朋类日盛,协力以成其学,而以善及人之效,尤可驯致,则朋之来也日益众,而德之修也日益进矣。发以经冠之年,通敏之资,受贤伯祖之煦妪而谆诲用克达才。绍述先志,虽失怙而无异于其父之训,诚能尽于已而资于人,则奚愧于名斋之义,亦无负于长者之属望,友朋之期待者矣。
  尚友斋
  【宋郑侠西塘集】
  温陵陈彦远《尚友斋记》:伐木之序曰:自天子至于庶人,未有不须友以成者,信哉是言!盖其诗以为鸟之嘤鸣,而求友声,自其出于幽谷,迁于乔木,未始不然。则人之出处潜显,曷常不由良友之助,切磋琢磨以成其事。故神之听之,终和且平。是有天下国家而至于伐木者之贱,无以易此也。虽然圣人于其徒常戒以无友不如己者,则士之所与友,固不可以不择。近则求之邦闾四方,远则求之诗书古。稽其言行,合其作止,然后其人可得而比。故孟子有乡国天下之善士,其所与友皆其类。至于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古之人诵其诗,读其书,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之说焉。昔尧馆甥于贰室,与舜迭为宾主,而子思于缪公曰:古之人,不曰事之云乎?岂曰友之云乎?夫惟不知万乘之为尊,而不知韦带之为贱。大无四方,远无万世,惟其人之为求,然后为合古人之意,则尚友之义不亦大乎?温陵陈公彦远家富而笃义,好学而力行。吾于温陵得其所为一二,事颇不类。世俗所为者,如郡县之学有废而不修,道路桥梁有坏而不通,必先出财以助公府之费,而不汲汲于因果之施,丝发无所干公府。而贫乏之人,见必惠济。读书之勤,手不辍卷。其舍南数步,有别馆轩宇明清。前有池榭之观,中堂设圆床环榻以与朋友共食。士之笃实力学,而无以自资者,必就彦远。昕昏食饮,以至寒暑裘葛,油膏纸笔之费,皆出彦远之力,率以为常,而不计年岁矣。以一布衣居闾里能如是,使其享大富贵为如何哉?彦远固温陵之善士矣。而温陵大国,彦远之好友如是,固当自一国之善士,而友天下之善士,与之朝夕论古人之诗书,稽行谊而符作止,则其所到,可涯量乎?故是斋旧以义名,而来予求记,易之以尚友云。
  【元程礼部集】
  《尚友斋记》:临川,艾季诚,游京师,逾年将归,过其兄之友程文而告曰:余之始来京师也。不曰:观国之光乎?亦将取友以成余之德也。今上焉者,贵显尊重而不肯下交;下焉者,反顾却虑而不乐接引。其或瑰奇特达之士,又皆与世龃龉,思独善其身,余无得焉家。有读书之室曰:尚友。将归而求诸古人,愿徼一言以记之,俾自也。呜呼!友之为道大矣。自天子至于庶人,未有不须友以成者,况学者乎?闻之周子曰:天地间至尊者道,至贵者德,至难得者人,人而至难得者,道德有于身而已矣。求人至难得者有于身,非师友,则不可得已。师友,类也。师尊而友亲也。师道之不立也匀矣。友其可废乎?季诚负聪明之资而敏于学,将修其业以进于道德之实,淑其身而见于世,汲汲焉惟取友是务,可谓知所先矣。然京师四方之士君子之所云集而辐凑也,其敦德尚义,岂无可师可友者而遽去之,以求乎古之人,古之人循孟氏之言,不几于好径陵节而堕于狂者之域乎?虽然子之归,诚是矣。欲友天下之善士,自友一乡之善士。始子非善士也,固不能以友一乡之善士也,况一国乎?子诚善士也。天下后世皆将取友于子矣。其道不亦大乎?勉于为善不患无友矣。斯言也,请质诸兄伯真甫,若以为可,因以为记。
  【王廉交山集】
  《尚友斋记》:江浙行省参政周公伯温,为钱塘刘中氏题其斋曰:尚友。中盖取驺孟氏以自修者。今侍户部尚书贡公泰甫入闽道,过会稽,谒余馆舍,请为之记。余诘之曰:尚书公天下之善士也。中从之游,复汲汲尚友是慕,殆欲尚友古之人乎?古之人不易友也,学有其基友之可也。无其基,徒然曰:古之人是慕,是友狂者也。窃为中不取也。中始冠气方锐,宜苦心劳思,读其书以自淬砺;有弗明,质诸胜已者求其明;有弗知,质诸胜已者求其知,进而益求天下之善士立其基焉。由是而尚友古之人,其庶几矣!彼乡原之似德,斥之佛老之近理者远之。盖似德者,则足以蛊人心;近理者,则足以伤世教。可不慎乎?苟自好焉以息天下之交,孤陋寡闻以处夫深山大泽之区,几何不涉柳子服气之讥也。昔者曾子数子夏有三罪焉,子夏投其杖于地而拜之,曰:吾过矣。吾过矣。吾离群而索居,亦已久矣。呜呼!为士者,可不尚友哉!夫朋友居人伦之一,孔子曰:母友不如己者。曾子曰:君子以友辅仁。孟子曰:友也者,友其德也,友之为道大矣。中汲汲尚友是慕,盖好学者也。七闽为儒者渊薮,中往游焉。尚慕其友入德,尚书公为之依归。余见其尚论古人而自造焉者矣,为之记以副其请。中字庸道,斋则其所寓而名,予为括苍王廉也。
  【国朝朱伯贤白云稿】
  《尚友斋记》:钱塘刘中庸道,尝名其进修之斋曰尚友。征言于邹阳生,生曰:是殆有取于孟轲氏之言欤,抑亦犹行古之道也。自夫大道既黜,处士横议异端并起,趋向不同。当是时也,杨尚为我,墨尚兼爱,庄列尚虚无,管晏尚构谋,孙吴尚奇诈,鬼谷尚捭阖,苏秦尚纵,仪衍尚衡,申商尚法,公孙龙尚名,鬻子务成尚小说,由余尉缭之徒,又兼儒墨合名法而尚之,率皆违道千誉,徼君伸已。壅塞仁义举天下求如孟子者,盖鲜矣。故孟子独尚论其世,求古之人而友之。夫岂止一乡一国而已也。今吾子当天下治平之世,续学缵言,日从缙绅名卿游,考德而广业,夙夜力行以求古道。传曰:友也者,友其德也。又曰:以友辅仁,二者盖兼有焉。何至规规尚友古之人乎?世之人踽踽氵京氵京。亦曰:古之人,古之人夷攻其行则不掩焉。子奚尚之乎?抑予尝闻之,司马长卿尚友相如,诸葛亮尚友管乐,比其至也。长卿为西京文章宗伯武侯,纵容正大,庶几王道,非蔺乐所能及者,又岂规规于所尚哉!庸道曰:子之言过矣,人生而蒙,长而无友,则愚友不如已。先圣所戒,事不师古,匪说攸闻。故曰:遵先王之法而过者,未之有也。昔周公思兼三王,仲尼祖述尧舜,孟子亦曰:乃所愿,则学孔子。周公仲尼,大圣也;孟子,大贤也。且尚友古之人,中也。独不能尚友之乎?子奚惑滋甚。生作而言曰:嘻哉!吾今而后,知子之志,远且大矣,非予所拟议也。遂书以志之。
  【清江具廷臣集】
  《尚友斋记》:李陈景文氏,以尚友名其斋。求予为之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