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且豢榈靶蔚谋κ�23/8寸宽,13/4英寸长,它是英国王上当中的那块华贵的钻石。卡里南第二号像小杏子般大小,镶嵌在帝国王冠上。
下面是一篇关于卡里南的文章,描述第一次切削的情形:
“这样大的一块结晶体不能像一块单个的宝石那样切削。必须劈开它或劈裂它,而危险就在这里。像木材有木纹一样,每块钻石都有裂面,而且,除非很精确地断定了这些裂面部位,否则一刀就会使一块无价的宝石变为一堆小碎片。……约·阿斯查尔是‘高贵’和其他宝石的著名切削者,他把卡里南研究了好几周,先用大型工具在玻璃和蜡的模型上练习。最后,在1948年2月10日,经过几天的休息之后,这位杰出的切削者把这块大钻石放在一个特制的钳子里紧紧钳住,然后把他的劈刀放进他先钻石面上磨好的1/4英寸深的槽里。他的助手们在一旁屏息观看着,他用一根沉重的棍子敲打劈刀。劈刀啪的一声断了。阿斯查尔脸上淌着冷汗,在沉静紧张得叫人都快要爆炸的气氛中他又放进了第二把劈刀,并且敏捷地敲了它一下。这一次钻石完全照预定的计划裂为两半。在钻石分为两半的时候,阿斯查尔也倒在地下昏迷不醒了。”
Number : 305
Title :华表的故事
作者 :郁正汶
出处《读者》 : 总第 17期
Provenance :《旅行家》
Date :1982。5
Nation :中国
Translator :
华表起源很早。早在尧舜时代,帝王就习惯在各交通要道、十字路口设置一些木柱。据《淮南子》记载,这种柱子乃“舜之诽谤之木”,“书其善恶于华表木也”。意思是,人民群众对帝王有什么批评建议,可以写在这些叫做华表的木柱上面。可见华表最初是发扬民主的工具。秦始皇时代,为加强专制统治,废除了华表。汉代又恢复华表,称做“桓表”。但是,由于封建帝王不爱听批评,不准人民提意见,因此华表逐渐成为街心路口的路标,后来又变成一种石雕艺术,作为建筑物的装饰品。
现在北京除天安门的前后两面各有一对华表外,在北京图书馆、北京大学校园里,以及明十三陵大红门内侧等处,也保留着用汉白玉雕琢的华表。华表顶端有一坐兽,似犬非犬,它叫做吼),是一种食肉兽。你可曾注意到,天安门前面那对华表上的 面向南,而天安门后边那对华表顶上的 却面向北,这有什么讲究?据说,面朝北的 ,叫“望君出”,意思是提醒皇帝不要沉湎于宫廷生活,应该经常出去走走,体察民间疾苦,向南的,叫“望君归”,是叫皇帝不要长期在外游逛,忘了国事,应该回宫来处理朝政。其实,这些象征性的寓意只是反映了人民群众对统治者的意愿和期望而已。各朝各代,有哪个皇帝的行踪真正是受“ ”的支配呢?
Number : 306
Title :海外风情
作者 :
出处《读者》 : 总第 17期
Provenance :
Date :
Nation :
Translator :
“爱”的启示
不久前,圣马力诺共和国发行了一种新的硬币。硬币的一面刻有国徽,另一面刻有表示爱的各种标志,它们的排列顺序是:
500里拉:爱自由;以一只翱翔着的海鸥飞过铁丝网作为象征。
100里拉:爱种族和睦;
50里拉:爱祖国;
20里拉:博爱;
10里拉:爱家乡;
5里拉:爱家庭;
2里拉:夫妻互爱;
1里拉:爱劳动。
(刘丽霞 译)
狗月票
荷兰海牙市公共汽车公司实行新规定:乘客带狗乘车可以打月票、年票或团票,狗票价与儿童票价相同。长期票上要有狗名、狗照片和狗主人的名字。汽车公司的人讲,只有狗爪印是不够的。
(井惟如泽)
医道如何
印尼巽他族医生每治愈一个病人,就在帽子上插一根羽毛,帽子戴在一个石雕头像上,公开展示,让人一看就知其医道如何。
《井惟如译)
借债抵名
克瓦库托部落的印第安人有一种习俗,谁要借钱,就得把自己的名字做抵押;直到还清债务以前,他就是一个没有名字的人;要想叫他或找他说事,只能向他招手或喊“喂”、“你”等等。
双重国籍的球场
位于法国和摩纳哥边境上的马赛足球场,原先是摩纳哥运动俱乐部开辟的,当时由于摩纳哥和法国的边界还未正式划定。后来在正式划定国界的时候,两国曾为这个足球场的领土所有权发生争执,两国足球迷纷纷上书本国政府,力争这个足球场划为自己国家所有。最后,法国和摩纳哥经过多次谈判,终于达成如下协议:两国的边界线由足球场中央经过。于是一个球门设在法国境内,另一球门则安置在摩纳哥的国土上。
“眠乡”
英国“眠乡”寝具公司的口号是“保证阁下一夜安眠”。它在格洛斯特的工厂由于邻人投诉声音骚扰无法入睡,决定停开夜班。
Number : 307
Title :幽灵船上的财宝
作者 :Eugene Lyon
出处《读者》 : 总第 17期
Provenance :《读者文摘》
Date :1982。9
Nation :美国
Translator :钟建伟
1622年9月4日,星期天,一支运输舰队从古巴的哈瓦那港出发。这时正值飓风的高峰季节,但舰队所载的货物--新大陆的财宝金、银、农产品,却是西班牙国内急需的。因此舰队司令决定去冒一次险。
28条船中,有一条630吨重的帆船“圣玛格丽特”号。在她的舱单上整齐地标明装有19块银锭,11。8万枚银币,还有34根金条和金盘共计1488盎司,以及银器、铜锭、烟草和靛。船上14名旅客都带有各自的珠宝,同时船上还藏有大量的走私黄金和白银。当“圣玛格丽特”号离开哈瓦那时,她实际上就是一座浮动的宝库。
舰队是在晴朗的天空下出发的,日落时他们到达东去的方位,然后转向北方赶上墨西哥湾流。突然一股未预测到的飓风边沿很小但强有力进入了佛罗里达沙洲。
到星期一黎明时,阵阵狂风吹打着舰队。起初舰队还能按预定航线前进。黄昏,大风逐渐增强为飓风。在滔天的巨浪中船与船之间的视觉完全消失了。财宝船在狂风怒涛的摆布下被刮进了佛罗里达沙洲的暗礁和浅滩中。咆哮着的飓风吹散了舰队。船上的人整夜都在向上苍祈祷。
在初升的阳光照耀下,海面呈现一派令人恐惧的景象。巨浪怒吼着冲上佛罗里达暗礁,腾空而起,飞溅到远处的浅滩。“圣玛格丽特”号船长向四周了望,发现她的姊妹船正在浪涛中挣扎。也就在他观看的一刹那,那船沉没了。突然“圣玛格丽特”号剧烈地震动起来,很快冲上了浅滩。船上的人在巨浪把船击碎的同时抓住船上的栏杆和柱子。
当飓风离去,大海恢复平静时,只有68名幸存者在残骸中漂浮。他们大多数被经过此地的船只救了起来,其余120余人失踪了。
飓风在50海里长的航线上摧毁了8条船。其中的两艘,“圣玛格丽特”号和“亚特查”号分别沉在佛罗里达浅沙滩中被风暴袭击过的红树岛西南方大约6~10海里方圆的海域。
海底的宝藏
寻找财宝的打捞马上就开始进行了,但一无所获。直到一个强有力的哈瓦那政治家佛朗西斯哥·奴奈兹·梅连获得一个从西班牙王室来的合同才开始真正的搜寻和打捞。1626年6月初,梅连的水手用一只铜潜水钟,发现“玛格丽特”号上的主要压舱物。接着梅连的打捞者们捞出199块银锭和3万多枚银币。
撤退躲避敌对的荷兰船只后,梅连重返沉船处,打捞起151块银锭、更多的银币、一只大锚、八门铜炮、一些铜和银器皿。1628年又打捞出37块银碇、大约3千枚银币,但大量的财宝仍然留在海底。
1629年打捞季节前,梅连被委任为委内瑞拉的总督,去加拉卡斯上任。打捞“圣玛格丽特”号的工作也就放弃了。打捞“圣玛格丽特”号清单送到了西班牙,存放在安第斯档案馆,随着时间的推移,西班牙不断衰弱下去。失事的船只和她们的财宝就埋葬在佛罗里达浅滩外的沙底被人们遗忘。
1971年,一位老资格的打捞者梅尔因·A·费西沿着从西班牙档案馆里搜集的材料中所提供的线索,发现了“亚特查”号上的大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