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货币战争2.+金权天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德银行基本上独享了整块蛋糕

第三章 法国:金权的割据 克里米亚战争(2)

    英国方面,政府本来内定了从巴林银行借钱无奈巴林的钱压在俄国抽不出来,只好眼睁睁看着1600万英镑战争贷款全被罗斯柴尔德银行细嚼慢咽了

    战时的法国被经济搞得焦头烂额,拿破仑三世赶忙出台一系列利率调整政策刺激经济罗斯柴尔德法国银行和霍廷格家族联手在政府拯救经济危机的行动大力支持财政刺激政策,把贝列拉家族排除在外于是,当法国财政部1854年和1855年一笔接一笔大发克里米亚战争债券的时候,罗斯柴尔德银行自然是首选贝列拉这时才反应过来,竭尽全力向拿破仑三世争取而法国财政部长告诉拿破仑三世,法国国内市场对战争债券的容量已接近饱和,于是法国将大部分战争债券转往伦敦发行罗斯柴尔德伦敦银行早张开包袱,法国债券生意应声落袋贝列拉终究斗不过早已谋划在先的罗斯柴尔德,又眼巴巴地看着罗家法国银行和伦敦银行美美地把法国战争债券大餐吃了个干干净净

    贝列拉在法国斗不过罗斯柴尔德,赶紧把手伸进土耳其,要抢土耳其的战争债券谁知罗家又占了先机,已经抢先一步把代理人派往君士坦丁堡土耳其的战争债券也归了罗家伦敦银行1857年《泰晤士报》说:“土耳其国家银行就快成为罗斯柴尔德银行的另一个分部了”

    奥地利在克里米亚战争并没有直接参战,可是它也没闲着,倾举国国力扩军备战,终于迫使俄国从多瑙河撤军奥地利没来得及偷乐,就发现本国财政已陷入严重危机,货币日贬千里奥地利财政部长向詹姆斯发紧急求救信:“在我们的货币完全变成废纸之前,只有你能拯救我们”'21'詹姆斯答应联合其他罗斯柴尔德分支共同拯救奥地利,条件是奥地利政府原先许给福尔德的贷款现在得归罗家银行,于是福尔德原以为到了嘴边的鸭子又飞了

    普鲁士政府的开销在战争期间增长了45%,早就不堪重负有俾斯麦做主,普鲁士的战争债券全归了罗斯柴尔德法兰克福银行梅耶·卡尔·罗斯柴尔德还因为国作出突出贡献被授予普鲁士红鹰勋章

    仗打到1856年,欧洲各国几乎同时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多家银行倒闭1852年到1855年,各国政府公共支出的增长分别是:奥地利42%,英国68%,法国5%,俄国88%公债贬值则是:英国15%,法国15%,奥地利24%,普鲁士11%战争资金渐渐“贫血”继而“断血”,仗自然打不下去了克里米亚战争终于收场

    罗斯柴尔德银行其实不在乎打仗的输赢到19世纪50年代末,英国、法国、土耳其、奥地利和普鲁士政府全都以一家或数家罗斯柴尔德银行为金主罗斯柴尔德银行又在战争期间把老对手新对手们整的整,灭的灭,它在政府公债上的江湖老大地位再也无人能够撼动

    即使在所有银行都难逃破产命运的1857年,也没有一家罗斯柴尔德银行亏损,最大的损失不过是盈利减少而已

第三章 法国:金权的割据 天主教银行家:第三股势力

    法国的银行家族势力在1870年之前大致是犹太银行家与清教徒银行家两大阵营对垒犹太银行家族间,罗斯柴尔德家族是显而易见的领袖清教徒银行家族体系间,首领就是米腊博家族天主教银行家族不像清教徒和犹太银行家那样饱受宗教迫害,这也是他们缺乏凝聚力的原因

    从1870年普法战争以后,第三股银行家族,即天主教银行家族势力逐渐在法国形成这个集团包括达维里尔(Davillier)、鲁伯萨克(Lubersa)、达摩其(Deahy)、古德霍克斯(Gudhaux)、莱西德科斯(Lehideux)等银行家族但是,第三股势力其实是一种不太稳定的势力,他们很快又分成两派一派天主教徒银行家跟罗斯柴尔德阵营逐渐结成了联盟,并且支持第三共和的建立;另外一派主要是跟崛起的重工业集团联手,而重工业集团的主力家族都是天主教徒,法国钢铁大王施内德(Sheider)是其的领军者在这三股势力,罗斯柴尔德家族居于明显的优势地位

第三章 法国:金权的割据 金权的进化:从所有权到控制权(1)

    在法国的历史上,无论是罗斯柴尔德家族还是贝列拉家族,这两大势力集团都跟政府有着千丝万缕的紧密联系,但是他们同法国的实体经济的联系却相对来说弱很多,除了在铁路方面投入稍多以外,在其他实体经济行业投资兴趣并不大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由于工业革命前期的资金需求量对于储蓄相对充足的法国而言,已足够使用,充裕的资金供给使得国际银行家们在竞争利润不高,因而缺乏足够的动力;二是政府和外国战争的公债需求量极大,利润既高又有保证,属于爆赚加稳赚的投资另外,资本稀缺的国家,其项目回报率相当可观,又有当地政府的担保,也属高利和可靠的投资在这样的情况下,国际银行家的资金其实并不直接进入本国实体经济循环,而是在国际上追逐高额利润

    从银行的运作模式来看,在法国工业资本主义崛起初期的纺织、冶金、运输和机械等行业的融资需求有限,法国的私人银行模式足以应对同时,热爱储蓄的法国人投资方向比较保守,倾向于买卖稳定可靠的政府和企业债券,而并不特别热衷股票类冒险高的投资如果投资实业,他们则倾向于投资私人和家庭企业,而不太愿意投向那种大型的商业机构或者公司,所以大规模的股份制银行在法国发展一直很慢,这一点和英国类似

    但是,随着大规模铁路项目的建设,这一局面发生了深刻变化

    法国铁路建设的高峰期是180~1870年,铁路工程的建设往往需要大规模的资本运作,而这种规模的资金需求就远非传统意义上的私人银行体系所能负担私人银行的投资主要是依赖某一家银行的储蓄,这种银行模式在大工业时代,特别是在近代工业体系铁路建设的崛起过程当,遭遇到很大的挑战金融体系为了适应工业革命后期的大规模融资需求,必须建立起全新的股份制投资银行、存款银行、储蓄银行,还包括一系列保险公司等新型金融机构,这些金融机构通过把众多散户的储蓄集起来,然后再经由投资银行的投融资运作,将这些数量庞大的资金投向实体经济资金需求量特别巨大的工业领域,产生可观的回报

    在新型股份制投资银行模式下,私人银行家的角色就从过去使用自有资金的放贷者变成了调动公共资金的管理者,其实这个过程对私人银行家是非常有利的从前,由于私人银行家使用自有资金放贷,私人银行对行业的金融控制力一目了然,缺乏隐秘性可言而新型的资产管理者角色,由于运作的是公众的资金,在放大了对社会财富控制力的同时,不动声色增加了隐秘性在这种资产管理模式,他们并不公开自己的身份,并且主要是从幕后来运作,这一高明的金融资本主义制度安排将公众的视线进行了有效隔离

    在这一系列新兴的金融机构背后,董事会的成员基本上还是同样的银行家族巴黎巴银行就是其的一个典型

第三章 法国:金权的割据 金权的进化:从所有权到控制权(2)

    从1870年到“二战”爆发,法国经历了第三共和时代,罗斯柴尔德家族为首的犹太银行家族是支持第三共和的主要金融势力集团,但是清教徒和天主教银行家族则倾向于反对第三共和罗斯柴尔德为首的犹太银行家族通过控制法国最大和最重要的股份制投资银行机构——巴黎巴银行获得了巨大的财富,到20世纪初,巴黎巴银行对法国的经济和政治生活起到了决定性的影响

    至191年,罗斯柴尔德家族控制的巴黎巴银行,一共持有法国57家上市公司的股票,家族成员和家族银行的高级管理人员在120家公司控制着180个董事的席位这种控制是经过非常精妙的金融资本主义手法来设计的,如股权的无投票权和多重投票权的精心设计,原董事投票增选新董事等方式,都是实现由极少数特殊股东控制多数股东财富的有效手段再比如,特权股东所持有的股票拥有一股一票的投票权,但是发行给公众的股票,每股只有1/10的投票权,如此运作可以确保特权股东对公司董事会的任命和公司运作的实际控制权

    为了抗衡巴黎巴银行的影响,清教徒银行家在1904年成立了一家自己的股份制投资银行,这就是巴黎联合银行(UiParisiee)190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