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十月 2006年第03期-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也是2家住一个帐篷。原本互不相识的人住在一起,吃喝拉撒睡,都成了大问题。如何保证他们和睦相处,怎样在帐篷里建立正常的生活秩序,是当地党委政府要考虑的大问题。 
  更重要的是,由于空间有限,许多帐篷连着帐篷,瑞昌市公园最多的时候安置了将近600顶帐篷,住着7000多口人。一旦出现什么事故,诸如引发火灾或踩踏之类,后果不堪设想。那段时间,瑞昌市委书记刘韵和的心头好像悬着一把刀,每天晚上都要到灾民比较集中的安置点转一转,看一看,看到灾民情况稳定,各项保护措施落实到位,各部位都有人值班,他才能回去休息。然而这些毕竟只是一些具体做法,有没有一种机制能解决这一问题,刘韵和想到了毛主席的一句话“支部建在连上”,他想,为什么不能把帐篷区划成一个个的单位,然后由他们自己来管理呢? 
  经过讨论,瑞昌市委迅速决定,以分片的帐篷区为单位,建立临时党小组和临时党支部,把党的旗帜树起来,把党员的身份亮出来,发挥党的优良传统,鼓舞和团结广大灾民战胜困难共渡难关。 
  11月27日上午,在瑞昌市委组织部的指导下,城区广场的第一个临时党支部成立,担任支部书记的是已退休的原市司法局副局长朱才林,党支部下辖6个党小组,每个党小组负责管理10至20顶帐篷的灾民。党支部以“旗帜是方向,党员是力量,支部是核心”为理念,以“支部聚人心,党员亮身份”为工作思路,设立了政策宣传、治安巡逻、卫生防疫、灾情排查、纠纷调解和物资发放等6个岗位,支部成员和党员都明确分工,各司其职。瑞昌市的湓城、桂林、赛湖等三个重灾乡镇(街道)总共成立了20个“帐篷党支部”、118个党小组。每个支部的帐篷前树起一面鲜艳的党旗,每名共产党员均佩戴党章胸徽上岗。 
  “帐篷党支部”成为地震灾区的坚强核心,帐篷区的520多名党员吃苦在前,甘于奉献。他们夜以继日辛勤工作,深入各个篷区宣传上级指示和市委决策,倾听群众呼声,帮助解决具体问题。在分配帐篷和各类救灾物资时,党员优先照顾孤寡老人和困难群众,由此而受到灾民的尊重。灾后6天,帐篷党支部帮助灾民搭建帐篷4000余顶,发放方便面5万多箱,饼干1.6万多箱,矿泉水4万多箱,确保了受灾群众不露宿、不受冻、不挨饿,有病可医,有干净水喝;灾后6天,瑞昌灾区没有发生一起治安案件和哄抢事件,环境卫生得到有效治理。灾民们情绪稳定,人心凝聚,生产自救和灾后重建工作一直在有序进行。 
  与此同时,一项名为“篷长负责制”的“帐篷社区”管理制度正式出台。所谓篷长,就是指一个帐篷内的居民,大家推选一个年富力强,办事公道的人来作“篷长”,由10个帐篷的篷长中再选出一名“组长”,帐篷相隔较近连成一片的五个组再选出一位“片长”,这样居委会有什么事可以直接找片长,片长通知组长,组长再通知篷长,一级一级避免了纷乱无序的状态,办事效率提高了很多。由大家选出的这些临时负责人,大家对他们都比较信服,有什么事都找他反映,情况的了解与沟通也好了很多。最开始时发帐篷一哄而上的状态再也没有出现过。 
  笔者采访灾区干部的时候,问他们现在最想做的是什么,几乎一致的回答都是,真想好好睡一觉。是的,他们是太累了,11月26日地震,许多干部连着几天没合眼,忙着统计受灾情况,安置灾民,发放帐篷,当时有40万人住在外面,根本容不得有一点休息的时间。12月1日在确定不会有大的余震基础上,专家鉴定房屋结束,干部们又开始了劝三、四类房屋住户回家人住的过程,这个过程相比此前劝灾民出来更难,不少人不理解,说,当时让我们出来的是你们,现在你们又要让我们回去,凭什么?这不是让我们送死吗?干部们哭笑不得,但是不能有任何怨言。王武立说得好,群众可以对干部发牢骚,因为他是群众,但你干部不能对群众发牢骚,因为你是干部。就这样,干部们开始新一轮苦口婆心的劝说,摆事实、讲道理,最终使得群众放心地回到了家中。 
  群众可以放心回家睡觉,而干部们又面临新的问题了:他们要把帐篷重新分配,尽量做到每个一、二类住房户都有专用帐篷住,并且是一家一户一个帐篷,这个工作量同样繁重。而当地震过去一个多月,灾民已经陆续回到家中的时候,这些基层干部又要开始回收帐篷的工作,这同样是一项十分繁重而繁琐的工作。 
   
  一个人 
   
  11月30日,九江市、瑞昌市和九江县几乎同时发布了这样一条消息,截至11月30日下午4点30分,共发生余震607次。根据流动地震观测资料和调查分析可以判定:11月26日我市发生的5.7级地震属于主震余震型,在原震区发生大于主震的可能性很小,群众不必惊慌。 
  其实早在11月26日地震发生的当天晚上,九江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就发布了一条类似内容的公告。其主要内容是:“据省地震局对震情趋势的预测,九江地区目前不会发生比今天上午(5.7级)更大的地震,余震情况和信息将经常性地通过各种媒体及时向社会公告,请市民安心。”然而当时由于许多人还处于极度恐惧之中,对这一公告显得将信将疑。 
  地震以来,就一直有流言存在。这也是一种正常现象,毕竟当地的老百姓谁都没经历过这种事。一些离奇古怪的消息一直在传播着,比如谁家的猫发疯了,谁家一贯听话的狗突然咬人了,等等诸如此类,有的是正常现象有的则纯属捕风捉影。12月2日,正当房屋鉴定完毕,不少居民非常高兴地忙着返迁的时候,一个似乎很“确实”的消息突然传过来了,说是九江市有一个人打电话,九江出现很多蝎子,这是大地震的前兆,而且说得很具体,什么时候会有大地震。这样一来许多人一下子慌了神,有这么明显的预兆,又有“确凿”的证据,那么地震恐怕是难免的。于是很多人就不再返迁了。 
  几十万人集结在一起,而且处于惶恐和混乱之中,其中滋生着极大的事故隐患。万一发生什么不可控制的群体事件,或者出现什么传染病之类,说不定会造成比地震更大的灾害。此时的瑞昌市委书记刘韵和充分意识到了责任的重大,为此忧心如焚。一周来一直缺乏睡眠,此时更是双目疲惫,目光焦灼,苦心琢磨着救急妙计。最后他终于想到了专家。在这个时候,民众最信赖的应该是技术权威,也就是地震专家。他邀请专家在大会上向民众介绍地震知识,如实宣布他们关于此后不会出现大的余震的判断。在专家讲话过后,刘韵和接过话筒,用板上钉钉的肯定语气说,专家刚才说的意思,简单地说就是一句话,往后的余震再多,也不会超过我们刚刚经历过的主震,根本不用害怕的,大家听明白了吗?他接着召开全县干部大会,提出大家应该相信科学,相信专家的判断,尽快返迁。他要求每个干部至少动员三家亲戚迅速返迁。在干部的动员和带领下,三、四类房屋的住户终于陆续回家居住,广场上集中住帐篷的灾民终于大大减少,他们内心的恐惧和担忧也渐渐减少,刘韵和这才感到了一丝轻松。 
  刘韵和是一位高大魁梧的汉子,在地震后的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一下子瘦了八斤。不在那个位置上的人也许很难真正体会到他身上的责任与压力。或许他的家人更能理解,刘韵和的家就在九江市,开车只要半个小时就可以到家,但是地震后的20多天他没有回过一次家。而那20多天时间里他到九江开了十几个会议。 
  瑞昌市委办公室副主任王建新那段时间是跟随刘韵和比较多的人,他很感慨地对笔者说,原来只是觉得刘书记是我们的领导,工作有魄力,对我们要求比较严,经过地震这个事,很多人都从人格上非常尊敬他,觉得他不但是沉着应对、处乱不惊,而且遇到问题时,心里想的都是群众。 
   
  疼痛与生机 
   
  从经济学角度讲,灾难往往是经济增值的安全气囊,灾难往往可通过刺激人们的精神状态来推进投资环境和拉动经济发展,印度洋海啸过后,泰国普吉岛比往年迎来更多游客,利润也比往年更高。九江在震后也出现了奇特的“洼地效应”,原有的担心没有成为事实,事实是九江人通过自己的公开、透明、快捷的办事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