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玫瑰门-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为姐姐的庄晨是怎样常把他打扮成一个小姑娘模样的。那时的庄坦乖乖听姐姐
的摆布,他穿着姐姐的织贡缎花棉袍,头上别着姐姐的赛璐璐发卡,和姐姐一起
手拉手玩耍、照相。直到现在庄晨还保留着她和“她”的照片,那只赛璐璐发卡
也不知不觉地保留了下来,不知不觉地成了庄坦的遗物。

    那时被化装成小姑娘的庄坦就打嗝儿。这使得庄晨一想起那个站在她身边不
断打嗝儿的“小姑娘”就格外悲切,因为他是个小姑娘。

    连眉眉也觉出了庄晨那大哭的与众不同。她不是抽泣,不是暗自抹泪,而是
彻底的放声。那哭声使眉眉觉得很生疏也很熟悉。小时候她在虽城街上就见过听
过这样的哭,那是一种送殡的行列,有汽车,有棺椁,有白布,有纸幡,哭声就
从那行列里传出。她不知妈从哪里也学会了这种哭,她想她一定是模仿了虽城模
仿了她现时所在的农场乡下。眉眉觉得妈这哭虽然很真实,但和这院子和北京很
不协调。她尤其不愿妈在婆婆面前出现这样的哭,她觉得妈虽然是在哭婆婆的儿
子,婆婆虽然也被妈感动得止不住落泪,但婆婆一定更不喜欢这哭。

    果然,妈和婆婆共同哭了一会儿之后,婆婆就走近妈。她拽了拽庄晨的胳膊,
又递给她一块毛巾,把她摁到床边坐下。这拽、这毛巾、这摁都是让她停止这哭
的暗示。果然,庄晨一坐上床沿一接过毛巾甚至还没来得及使用,哭马上也就消
失了。就仿佛这个家里没有死过庄坦,她也不曾有过哭,刚才那哭不过是她打一
个大而乏的呵欠。她的注意力很快就转向了别处。她叫过小玮,一边下意识地给
她摘着沾在头发上的草籽(草籽是从农场带来的),一边注意起眉眉。现在已是
深秋,眉眉却还套着一件夏季的浅花衬衫。

    庄晨这种缺乏必要过渡的两种情绪的鲜明对比,常使外人觉得她做事缺少必
要的真意。只有深深了解她的人才会相信这哭和这哭的突然终止、继而把注意力
迅速转向别处都有着无可怀疑的真意。在庄晨看来,哭与哭的终止,哭的音量大
小和时间,哭的悲切和哭之后的立刻不悲切,怎么着都行。再说庄晨的“怎么着
都行”并非专门实用于弟弟的死和女儿的存在。她一直用“怎么着都行”这个看
来自由、内涵却严格的做人准则来要求别人要求自己。“怎么着都行”的气氛也
充满在庄晨和苏友宪的家里。

    “庄晨,你看穿这套西装配哪条领带合适?”苏友宪问妻子。

    “怎么着都行。”庄晨说。

    “妈,明天过‘六一’,我穿连衣裙好吗?”眉眉问庄晨。

    “行,怎么着都行。”庄晨说。

    “妈,我还用吃药吗?”小玮在农场发高烧问庄晨。

    “吃不吃都行。”庄晨说。

    你无法判断这看似心不在焉的“怎么着都行”究竟是一种宽宏一种博大的心
胸,还是一种逃避一种对生活的推脱和躲闪,它特别地软弱又特别地强硬。强硬
到世间许多大的变故都无法真正撼动她。有时候你对这句话感动不已,有时候你
想跟这句话大打出手。

    庄晨和苏友宪结婚之前,就用这个准则和司猗纹生活了十七年。这准则的合
理使她们大多时候和谐可亲,使她们甚至不像母女也不像两个年龄悬殊的姐妹,
更不像朝夕相处的女友。像什么,连她们自己也说不清。因为她们对彼此均无要
求,没有要求自然也就免却了由这要求引出的一切不自愿和烦恼。没有要求她们
的相处就出现了那种自由色彩:司猗纹去听戏,只要庄晨也有出去的意识,于是
两个人便平起平坐地出入于哪个京戏或文明戏的上演场所了。司猗纹去走动亲戚,
只要庄晨也产生这走动的意识,于是某位亲戚家便会出现并肩而坐的司猗纹和庄
晨。庄晨想和同学一样买“瓦片”和“果子干”,可以任意到司猗纹钱包里掏钱;
而当庄晨放学回家,司猗纹也可任意到她书包里掏“半空儿花生”吃。庄晨可以
随意把从丁妈房里要来的小葱举上由司猗纹操办的宴席大模大样地嚼,司猗纹也
可随意在庄晨做功课时打开留声机听梅老板的《太真外传》。这一切不是司猗纹
对庄晨的娇惯,庄晨也从未想到她是故意向司猗纹“发贱”、撒娇。这是一个家
庭松散着的自然,这松散和自然给她们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使她们减去了许多由
于对方的存在而必然出现的那些思维与行动的繁琐。这种松散的自然一直延续到
今天,也就有了至今她们还可以面对面躺在一张大床上谁也不嫌谁的不分白天黑
夜的睡觉;至今还可以面对面哭上一会儿然后戛然而止。

    庄晨每逢想起与司猗纹相处的日子总有几分流连之情。如果说庄绍俭对于她
就像个影子,那么司猗纹便是她生活中的一个实在。这个生活中的“实在”不仅
存在于庄家的“盛世景象”之中,即使庄家最为晦气的时刻这个“实在”仍然存
在。当年“犯了事”的庄绍俭给庄家带来的那个难以估量的打击,一度曾使她们
娘儿俩经济拮据得只能用三分钱的韭菜两分钱的虾皮包饺子,就在那时庄晨心目
中的司猗纹仍然是个“实在”。父亲庄绍俭决不会想到世上还会有三分加二分一
共五分钱内容的饺子,司猗纹想到了。虽然在吃时,娘儿俩也许由于对方对那吃
的过分贪婪,曾经生出一瞬间的彼此的敌视,但那个瞬间过后,一种愉快便立刻
笼罩起她们。如果“怎么着都行”是庄晨对人生的起码要求,那么司猗纹在她面
前这创造早已胜过她心中那个“怎么着都行”了。

    庄晨就在“怎么着都行”中度过了她的少年又步入了她的青年。上中学时她
原本决心要进人清华学土木,但一个偶然的机会,因为她的一个叫“艾窝窝”的
同学随便说了一声:“别学土木了,咱俩一块儿考北大图书馆学系吧。”庄晨回
答说:“怎么着都行”,于是她报考了北大图书馆学系。毕业前她认识了苏友宪,
苏友宪当时已经在一所农业大学任教了。他们结为伴侣,这伴侣又派生出苏眉和
苏玮,有时庄晨依照自己的逻辑想想,如果她的丈夫不是苏友宪,眉眉和小玮就
一定不姓苏。姓什么……姓什么,当然,怎么着都行,一个姓。
    庄晨的“怎么着都行”使她和苏友宪的结合也是一帆风顺,从来没出过关于
爱情方面的波折。虽然当时的青年像每个时期的青年一样,对爱情也有自己非常
独到的见解,这见解有时也会兴奋剂一样把青年人弄得颠三倒四。那见解越是苛
刻,苛刻得如同让你去海底捞月、“女娲补天”,人们就越是为那见解而废寝忘
食而倾倒。那些解放初期的女青年们基于对革命对新中国的热爱,对创造这个国
家的领袖们的热爱,竟然放肆地将自己理想中的爱人拿领袖来作标准。也许她们
觉得这不是幻想,蓝苹、王光美也是普通女子,而她们的丈夫、爱人为什么可以
是伟人?以此类推,普通女子们为什么不能以此为理想、以此为务实的目标呢?
那简直是一场女性思想最豪迈的伟大革命。终于又有人发现普通女子寻找伟人虽
然并不过分,但伟人毕竟总是少于普通人。毛泽东、刘少奇或者能与他们相提并
论的伟人,在当时的四万万五千万人口中满打满算也不过几个。她们这才想到怎
样才能将这空洞豪迈的理想变作切实可行的实际。于是在青年女大学生中便流行
开这样一个寻找爱人的准则:“毛主席的才,周恩来的貌,刘少奇的党性。”这
准则使她们的理想不再空洞,它变为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行动措施。这就大大开
阔了她们的视野,具备这种才、貌和党性的男子虽然永远不可能泛滥成男人的膨
胀,但这男子毕竟不再是屈指可数了。当然,这种“三具备”的男子也须有先决
条件:他们必得在党内且是有过一定革命经历的老革命,不然他们的党性又从何
体现呢?少了党性,才和貌也就缺乏了必要的阶级性。也许当年曾和司猗纹热恋
过的华致远就具备着这样的条件,然而在庄晨的大学时代,华致远究竟是否还存
在于中国内地尚是件不为她们所知的事。可女孩子们这一标准无疑是扩大到类似
华致远的这个范畴了。

    庄晨和她周围的女同学都曾崇尚过这个寻找爱人的准则,也都曾被它纠缠得
天昏地暗。她的朋友们也有如愿以偿的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