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美国货币史(1867-1960)-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后者最有可能替代再贴现成为弥补储备不足的手段。 
实际上,银行利率通常设定在一个保证银行持续从联邦储备体系借款能够盈利的 
水平上,因为大部分时期贴现率甚至低于实质上无违约风险的短期贷款利率。正如我 
们所看到的,一战后的连续几个月内,成员银行从联储银行的借款都高于它们的储备余 
额。毫无疑问,由于以上原因,持续的借款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联邦储备体系的反感, 
!〃#
!〃 
3。22456…,7+;… 8。29;0,:6/) ;, 写给 3。22456… 的信件( 日期为 !%&〃 年 〃 月 !# 日)。 
 写给 8?@。22。A 的信件,3。22456…,8。2?;//。…;6=5,:6/) ;。 
!〃#
第 ! 章! 联邦储备体系的发展期(〃#〃—〃##) 
〃!%& 
!!!!!!!!!!!!!!!!!!!!!!!!!!!!!!!!!!!!!!!!!!!!!!!!!!!!!!!!! 
因为联邦储备体系认为自己是“ 最后贷款人”,而不是持续资金的来源。相应地,为了替 
代惩罚性贴现率,联邦储备体系制定了一项政策,规定“ 除了特殊情况外,向联邦储备 
银行连续的借款是对联储银行信贷的滥用”,“ 为满足暂时性与季节性需求才是向联邦 
储备银行借款的正当理由。”!〃#这项政策强化了一战前银行间相互借贷的传统———接着, 
由于银行在压力面前存在着相互依赖性,这项传统被完全合理化了。尽管这项措施不 
能消除贴现总量与贴现收益间的相互依赖性,但显然,它在限制贴现的使用方面发挥了 
效力,使贴现数量少于本应有的水平。从技术的角度来讲,该措施使得贴现的需求曲线 
向左移动,但没能使其完全失去弹性,甚至可能没有影响它的弹性。!〃 
联储通过传统手段而不是提高贴现率来抑制持续借贷的决定有着重要的影响。它 
使公开市场操作而非再贴现成为主要的数量控制手段。!〃% 它建立了成员银行与储备银 
行间的联系,使定性控制变得简单,例如对 〃## 年股票市场的控制。最后,通过使贴现 
成为银行的软肋之一,很大程度上引发了如何保证联邦储备有充足的合法票据作为联 
邦准备券抵押的问题,该问题在 ’ 世纪 (’ 年代早期一直困扰着联邦储备体系( 参见第 
& 章第 ) 节)。 
)* (* )! 国际因素 
联邦储备文献强调了在世界范围内重建金本位制的重要性,并对自身取得的卓越 
成就深感欣慰。与此同时,文献却几乎没有提及实现该目标的政策手段。纽约储备银 
行,特别是行长 +;…。/01… 2345…6 在处理联邦储备体系与其他国家的关系中发挥了领导 
作用。其中最重要的措施是同意向波兰、捷克斯洛伐克、英国、比利时、意大利及罗马尼 
亚等国家扩大信贷,而这其中又数与英国达成的协议最为重要,信贷的规模也最大。 
联邦储备体系经 常 引 用 国 外 的 评 价 说 明 其 采 取 的 总 体 信 贷 政 策 的 合 理 之 处。然 
而,我们倾向于同意 7/489 的看法,他总结道,联邦储备体系在决定所采取的政策时,很 
少将国外的评价作为一个重要因素,而当国内外的评价恰巧一致时,则会引用国外的评 
价来进一步说明国内政策的合理性。!&’ 
)* (* &! 银行倒闭 
回顾起来,联邦储备文献中遗漏的重要信息之一是对银行破产政策的讨论,尽管当 
时银行的破产率空前地高。每年联邦储备委员会都要披露倒闭银行的数量,并把这些 
银行严格地划分为成员与非成员银行、国家与州银行等,并且注意到银行倒闭数量分布 
不均的问题:非成员银行多于成员银行,小社区的银行多于大社区的银行,农业领域的 
!〃#
!〃
!〃%
!&’ 
引用自 !〃〃#% &’()*+ :54 〃#%,;* %;:54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