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美国货币史(1867-1960)-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借款更划算。也是在 %&〃’ 年,联储降低了中央储备城市银行的准备金要求。!〃# 
图 !〃# 〃%〃 年 & 月到 〃!& 年 & 月,联邦储备体系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 
注:给出贴现利率的短期政府债券一般在 % 年或 % 年以内到期,或者可赎回。 
资料来源:同图 〃%,%&〃’—%&〃( 年的数据来源于联邦储备银行。 
既然政府债券的价格得到了支持,银行也就没有持有超额准备金的动力了;相反, 
它们可以通过持有收益性债券来满足流动性需求。超额准备金的减少以及刚刚提到的 
法定准备金的减少,使得银行的存款 准备比率从 %&〃% 年 %% 月的不足 〃) % 持续上升到 
%&〃* 年 % 月的 *) % 还要多。假定存款 通货比率没有发生变化,那么存款 准备比率的 
上升将使货币存量的增长率达到基础货币 增长率的 %+ ;… 倍。但是,存款 通货比率从 
%&〃% 年 %% 月的 *) % 持续下降到 %&〃* 年 % 月的 〃) %,这使得多出来的 #+ ;… 的一半都被抵 
消掉了。在关于存款 通货比率的详尽分析中,。/0/1 认为其在战争时期的下降有以下 
原因:人们增加了现金的使用而减少了存款的使用,由此来避免收入税的增加;黑市活 
!〃# 《%&… 年银行法》首次规定了差别准备金率的管理办法,详细说明了对所有的中央储备和储备城市银行实 
行统一的调高( 低)准备金要求,对所有的乡村银行实行统一的调高( 低)准备金要求。%&〃’ 年 ; 月,才允许 对 中 央 
储备城市不同级别实行不同的准备金要求。 
#%
美 国 货 币 史(!〃#—!%#&) 
! 〃#%&’() *+;&#() #… &。% /+&%0 1&’&%; 
!#〃! 
!!!!!!!!!!!!!!!!!!!!!!!!!!!!!!!!!!!!!!!!!!!!!!!!!!!!!!!!! 
动、军队的扩张以及人口流动性的提高都增加了现金的使用。!〃# 
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两种存款比率变化的方向是相同的,但是,两种变化的相对 
重要性却大相径庭。在一战时,存款 通货比率的下降对货币存量产生的影响约是存款 
准备比率上升的影响的 —% 倍;在二战时,这种相对重要性正好相反。 
银行购买债券可能产生某种意义上的“ 膨胀”,而其他主体的购买则不会产生这种 
效果,基于这样的观点,二战期间的债券运动很小心地避免将债券出售给商业银行。某 
些债券不允许银行购买,而其他的债券也尽量出售给特定的团体。但是接下来采取的 
其他政策却与该政策产生了冲突。联邦储备体系鼓励银行购买政府债券,称这可以保 
证银行比较容易地获得准备金。如其 &’! 年年报中所言,“ 联邦储备机构努力促使银 
行更充分地利用它们现存的准备金,并且不时地为银行提供所需准备金用来购买提供 
给它们的政府债券”!〃。另外,财政部提供的很大一部分债券的利率无法吸引到非银行 
投资者。!〃% 
联储之所以努力避免将债券出售给商业银行———该努力并没有达到目的,部分是 
因为当时实施的冲突性政策———是基于一个错误的认识,即没有将对储备银行的债券 
出售和对商业银行的债券出售区分开。联储将债券出售给储备银行就相当于创造基础 
货币。给定存款 准备比率和存款 通 货 比 率,每 增 加 & 美 元 的 基 础 货 币 就 意 味 着 增 
加了几美元的货币供给———著名的货币乘数 理 论。但 是,给 定 基 础 货 币 量,债 券 购 买 
者的身份,尤其是 商 业 银 行 或 者 其 他 购 买 者,仅 仅 在 可 以 影 响 到 其 中 一 个 存 款 比 率 
时,才能对货币存 量 产 生 影 响,但 是 我 们 很 难 看 到 这 会 对 两 种 存 款 比 率 产 生 明 显 的 
作用。!〃& 
更为基本的是,与前面的章节一样,我们在这里有必要区分刚才所说的货币存量在 
数学意义上的变化,以及在经济意义上的变化。由于其采取的货币政策须支持几乎固 
定的政府债券利率体系,故它所创造的基础货币量必须使得利率保持在固定水平,联邦 
储备体系无法对基础货币量进行有效的控制。我们在描述货币创造的过程时,为了方 
便,往往从基础货币的增加开始,通过存款 现金比率和存款 准备比率的作用,最后导 
致货币存量的增加。尽管如此,事实上当时的传导机制却恰好相反———为了同特定利 
率体系及其他经济条件相一致,需要货币存量有所增加,然后才有导致货币存量增加的 
基础货币的增加。如果没有某种明显的定量配给机制,任何主体都无法同时控制一种 
商品的数量和价格。这一最基本的经济学原理,同样适用于货币市场。如果价格是固 
定的,那么数量必须能够变化以与价格相适应,反之亦然。 
!〃#
!〃
!〃%
!〃& 
()) *+;;。 /0102〃3 4567+859;21 :5…;9) 52  (》 952)? 3758@,&ABC— 
&’CC,0 D07;520… E;6)0; 37; 
E506《 54 F5:)62563 54 7+) G) &’!C,。。》 %BB—%A’;…3’;,“M N) C%—CC 02《 
&〃B,4557257) &,进一步研究了对商业银行出售政府债券的货币影响。 
!〃! 
!〃〃 
!〃#
第 !〃 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通货膨胀 
〃!# 
!!!!!!!!!!!!!!!!!!!!!!!!!!!!!!!!!!!!!!!!!!!!!!!!!!!!!!!!! 
如果当时的政府债券能够提供一个更高的回报率吸引到非银行投资者的话,联储 
就可以成功地避免把债券出售给银行。但是这就要求钉住的利率体系发生变动,而这 
个变动可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为了支持一个比实际更高的利率体系,货币存量增加 
的幅度应该较小,基础货币量也会如此,因为较高的利率将使得持有债券比持有货币更 
有吸引力。这样产生的一个后果就是货币流通速度也会加快。 
%#& ’& 〃! 决定货币存量增加的基本因素 
在联储支持的利率体系下,是什么决定了货币存量的增加量呢?很难用抽象的专 
业术语来回答这个问题。如果要进一步补充具体细节或者说明为什么增加量是这个数 
字而不是另外一个,就简直是难上加难了。因此我们不会在这方面耗费精力。为了达 
到我们的目的,出于一些其他考虑,我们假定政府使用的资源数量是一定的———当然, 
从更根本的意义上说,如果当时面临的通货膨胀的压力水平完全不同的话,这个资源的 
数量很可能会改变。政府使用的资源数量必须与社会成员所释放的资源数量相匹配。 
社会成员得到的收入与整个社会所使用的资源总量相一致。政府通过说服、引导或强 
制等方式使社会成员失去对 一 部 分 相 应 资 源 的 处 置 权,而 这 部 分 资 源 就 是 政 府 使 用 
的资源。社会成员所释放的资 源 在 财 政 上 对 应 于 缴 纳 的 税 收,或 者 对 政 府 债 权 的 积 
累,后者以付息的政府债券 或 政 府 无 息 债 务 形 式 持 有。 三 者 的 总 和 在 任 何 时 期 都 等 
于政府的支出。货币存量的增加量必须使 得 这 三 者 之 和 等 于 政 府 的 支 出。货 币 供 应 
的增加量中,一部分以政府发行的货币形式存 在,一 部 分 以 私 人 创 造 货 币 的 形 式 存 在 
( 在那个时代,银行存款与准备金的增加 并 不 成 比 例 )。 私 人 创 造 货 币 有 存 在 的 必 要 
性,它可以为公众提供他们需要的存款 通货 比 率,为 银 行 提 供 它 们 需 要 的 存 款 准 备 
比率。
应该强调的是,所有这些都是同时被决定的。我们假定政府使用的资源数量固定, 
而政府支出并不固定。如果在整个过程中价格不变的话( 毋庸置疑,这里的价格是“ 正 
确”测量的价格,而不是不完善的价格指数反映的价格),货币的任何发行都对应着“ 自 
愿储蓄”。这意味着公众愿意以政府无息债务方式来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