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聆听智慧-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发展路径迷茫。 

  张建国:这确实也是很多国内企业的一个现状,那么惠普公司是怎么做的呢? 

  汪宁红:我们这两部分的比例根据岗位不同会有所区别:对于销售人员,基本上70%是基本工资,30%是浮动工资;电话中心有的是60%的基本工资,40%的浮动工资;技术支持人员,有的是90%的基本工资,10%的浮动工资;而像人力资源、财务、行政,或其他跟业务不直接相关的部门,一般都是100%稳定的工资。 

  彭剑锋:这样看来,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人,薪酬结构是不一样的,是基于岗位特点和个人需求的、个性化的薪酬,而不是采用千篇一律的激励措施。而且总体上比国内企业稳定。 

  激励与惩罚的转换 

  张建国:你们每年的绩效评估是怎样进行的?

第25节:激励的诚信机制
汪宁红:我们的绩效评估比较正规。比如我们财政年度是11月份开始,11月之前经理就会给员工做计划,明年的目标是什么,考核指标是什么,写得清清楚楚,然后会与员工沟通并达成共识;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经理会提供相应的资源,帮助并激励员工;到年底时,经理会拿出年初的计划与员工进行绩效面谈,比如从低到高1~5分,根据考核结果及团队任务完成情况决定其工资增长幅度。 

  其实要谈激励肯定就得谈到惩罚,这好比硬币的两面,如果只谈激励不谈惩罚就无法约束不守规矩的人。但是所有的惩罚都会考虑受罚者的承受度。在惠普,有3%的员工属于下游员工,也就是说他们的考核只得了1分,这样的员工工资肯定不涨,然后他有两条路可走,要么改进,要么离开。我们会给他做一个3、6、9个月的改进计划,改进了就留在公司,改进不了就只能离开。员工也可以自己选择,不再继续改进而主动离开。 

  彭剑锋:实际上这相当于温柔的末位淘汰? 

  汪宁红:可以这么理解,但这是近几年才有的,也是在惠普全球执行的。 

  其实激励与惩罚是可以随时转换的,这种转换一是发生在事前,因为在定目标的时候有可能会定得不切实际。这时,最开始的激励已经向惩罚转换了。就像每个人的弹跳能力不同,尽管都是1。6米的个子,但不能设定相同的弹跳目标。 

  二是发生在事后,假如员工善于总结和不断地学习,其实失败都可以变成成功的前奏。所以,有时在公司里明确地跟员工讲允许他犯错误,这也是一种激励。世上没有完人,人人都会出错。在惠普有一个经理。他跟我说,在惠普最大的收获不是拿到多少期权和钱,而是惠普授权让他拿很多钱(他当时经管的钱有上百万美金)去做事,在犯错误中学习,并在错误中总结。 

  张建国:除了涨工资以外,还会不会因为业绩考核不达标而造成工资下降? 

  汪宁红:应该说达不到业绩目标,销售人员是不能拿到全额工资的,这是一种工资下降。但有一种下调工资是由于公司改组、合并,有些人的岗位会有调整,这时可能会涉及到少部分员工工资调低的情况,因为市场上的薪酬行情大家也清楚,员工也明白原工资标准较高,所以经过沟通,他们也都接受了。 

  激励的诚信机制 

  彭剑锋:中国企业的工资比例将来会有什么变动趋势?我认为奖金比例会越来越小,工资比例会越来越大。因为中国企业的第一轮改革,是将原来整体都是固定的工资更多地浮动起来,而下一步肯定会反过来,为什么?我想,主要是中国企业的经营经常处在不确定的市场状态下,经营计划很难做准确,这样预算就做不出来,工资计划也做不出来,所以企业不敢轻易许诺,否则如果事先确定给这么多,万一公司的整体目标完不成怎么办?于是工资结构只好低固定、高浮动。而对于一些跨国大企业来说,他们的运作已经很成熟了,经营计划预算系统很完备,基本上是能够做准确的,所以高固定、低浮动的工资结构是比较可行的。随着中国企业的日渐成熟,这种工资结构应该也会逐步实现。 

  张建国:国有企业的工资结构较多地存在低固定、高浮动的现象,因为国企的工资体系还会受到国家政策等方面的影响,有时企业不敢或不便于把基本工资标准定得过高。但是这种工资结构带来很大的问题,最突出的就是很难招到优秀人才。比如我碰到一个非常有名的国有民营家电企业,他们的基本工资就定得比较低,但奖金很高,员工一年的收入比一般的企业多得多。实际上他们付出了一流的薪水,但由于可以承诺的固定工资太低而招不到一流的人才。因为应聘人更多相信的是他们较低的固定工资,对于将来有可能拿到的较高奖金总是心存疑虑。这样一流的收入只能招到三流的人才,而要想让三流的人才做出一流的绩效,更是难上加难。 

  彭剑锋:这也是现在很多老板所面临的困惑,说我年底给他发的奖金很多,年收入加起来不比外资企业差,为什么他们不来呢?其实还是稳定的高工资有利于吸纳和招聘一流的人才。比如,最近有家知名咨询公司的顾问加盟了我们公司,其实他们在原公司年收入也有几十万,但为什么不愿在那里干?就是因为有业务的时候收入很高,没业务的时候只能拿一点点工资,稳定收入比例很小,没有安全感。 

  张建国:而且如果没有非常明确的绩效体系,即使老板年终给他很多钱,他还会感到很茫然。其实这说明:既然公司都没有信心用科学合理的系统让员工做出高绩效,员工自己能否做出好成绩心中就更没数,能否拿到这么多钱也就自然没底了。 

  汪宁红:刚才彭老师讲能拿很多钱,但收入却不稳定,我想这里不仅是工资收入的稳定性,还有一个是保证员工稳定工作的体制。我在惠普做了将近十年,其实也不算长,二十年的都大有人在。为什么大家愿意在惠普待这么长时间呢?主要就是惠普具有完善的用人机制,具有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员工不用担心受不到激励,没有发展,也不用担心被老板责骂。 

  彭剑锋:其实跨国公司薪酬策略的制定是跟企业的价值观吻合在一起的,由此所建立的体制就保证了所有管理者都得按这种基本理念做事,否则,这个体制就会把他淘汰掉。国内企业的体制、制度是老板定的,经常一天到晚在变,给人一种不稳定感、不安全感;而且承诺的东西,最后经常不兑现。所以很多人自然对这个组织也不可能信任、不可能忠诚。 

  所以,在中国所面临很大的一个问题就是激励的诚信机制。中国很多企业,在一开始还没有饼的时候,对于饼怎么分是没有确定规则的,等有了饼以后才去定规则。其实事前规则和事后规则是不一样的,没饼时定规则很容易,等有了饼以后再定规则分饼,这时每个人都在从个人利益的角度盘算,很难达成共识,谁掌握话语权大,谁就可能给自己多拿些,最后大家都觉得别人欠自己的,相互不买帐。这样整个诚信机制就丧失了。

第26节:薪酬调整
从惠普来看,它有比较成熟、稳定的激励系统,每个人进入这个组织以后,都能够看到自己未来在什么地方,这样能找到一种心态平和的感觉,他们做得是很成功的。 

  绩效评估与薪酬调整 

  张建国:惠普公司薪酬调整决策的依据是看业绩还是看能力,还是看市场价值,还是看你在岗位上所担负的责任?惠普搞不搞岗位评估?搞不搞能力鉴定?做不做市场薪酬调查?业绩评价是怎样做的? 

  汪宁红:其实都有,比如招聘一个新员工确定工资时,主要是根据工作性质、职位和级别。在绩效方面,我们更看重的是最终达成的结果。至于能力,如果你再有能力,但不能创造结果的话,都是没用的,我们强调的是靠你的能力创造业绩。其实,我们也是有能力评估的,但这个评估目前还没有跟工资挂钩,不过我觉得有可能将来会把能力评估变成涨工资的一个参考因素。另外,我们每年也都进行薪酬调查,与同行业、类似规模的公司比较,确定公司能够承受,而且又有利于留住优秀员工的薪酬架构。 

  张建国:另外,有些职位的业绩评估是相对困难的,比如人力资源管理岗位,对这一类岗位上的人员怎样进行薪酬管理? 

  汪宁红:其实好像没有什么岗位是不能评估的,我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