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经商十训-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藤田田非常善于感情投资。他每年支付巨资给医院,作为保留病床的基金。当职工或家属生病、发生意外时,可立刻住院接受治疗。即使在星期天有了急病,也能马上送入指定的医院,避免在多次转院途中因来不及施救而丧命。有人曾问藤田田,如果他的员工几年不生病,那这笔钱岂不是白花了?藤田田回答:“只要能让职工安心工作,对麦当劳来说就不吃亏。”

  藤田田还有一项创举,就是把从业人员的生日定为他的公休日。让每位职工在自己生日当天和家人一同庆祝。对麦当劳的从业人员来说,生日是自己的喜日,也是休息的日子。在生日当天,该名从业人员和家人尽情欢度美好的一天,养足了精神,第二天又精力充沛地投入到工作当中。

  藤田田的信条是:为职工多花一点钱进行感情投资,绝对值得。感情投资花费不多,但换来的员工的积极性所产生的巨大创造力,是其它任何一项投资都无法比拟的。

  生活中,有许多人“贪小便宜吃大亏”,没有意识到感情投资的重要。人是感情动物,天若有情天易老,情可以使人善良、亲切,激发人的巨大创造力,但它也同时是使人软弱可以被人利用的致命弱点。

  满足人性的需要,学会感情投资,日益成为每一位成功商人的必备素质。只有善于感情投资,才能把人际关系对员工的激励作用发挥到极至。

  有的时候,人们总是在想着:我能得到多少?而很少有人会去想:我做了多少,我让别人得到了多少?

  有些管理者总会埋怨自己的下属,工作没有热情,没有积极性,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甚至以不发奖金、减少福利待遇来“激励”他们,希望以惩罚来唤起员工们的斗志。其实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下面的这则小故事,相信能给人们某种启示。

  有一年的圣诞节,保罗的哥哥送给保罗一辆崭新的高档跑车作为圣诞礼物,这可是保罗梦寐以求的事。他开着跑车到处兜风,总是能引起路人羡慕的眼光。

  这一天,保罗从他的办公室出来时,看到街上有一名小男孩在他闪亮的新车旁走来走去,不时地用手摸摸这,抠抠那,满脸都是羡慕的神情。

  保罗饶有兴趣地看着小男孩,从他的衣着来看,他的家庭显然不属于自己的这个阶层。就在这时,小男孩抬起头,发现了保罗,于是,他向保罗说道:“先生,这是你的车吗?”

  “是啊,”保罗无比自豪地说,“这是我哥哥送给我的圣诞礼物。”

  小男孩睁大了眼睛:“你是说,这车是你哥哥送给你的圣诞礼物,而你却不用花一分钱。对吗?”

  望着惊奇的小男孩,保罗觉得很可笑。但他还是礼貌地向他点点头。

  小男孩叫道:“哇!太棒了,我也希望……”

  保罗自信地认为他知道小男孩下面想要说什么。他肯定要说,他希望也能有这样的一个哥哥。

  但是小男孩说出的话却让保罗吃了一惊,他无比幸福地喃喃着:“我希望,希望自己也能成为这样的哥哥。”

  保罗深受感动,他觉得他开始喜欢这个小男孩了,于是,便问他:“小伙子,愿意坐我的车兜风吗?”

  小男孩欣喜万分地答应了。

  逛了一会儿之后,小男孩突然转身对保罗说:“先生,能不能麻烦你把车开到我家门口?求你了。”

  保罗微微一笑,他理解小男孩的想法:坐一辆大而漂亮的车子回家,在小伙伴面前的确是件很神气的事情。但让保罗意想不到的是,这次他又猜错了。

  “麻烦你停在两个台阶那里,等我一下好吗?”小男孩跳下车,三步并作两步跑上台阶,进入屋内。

  不一会儿,他又出来了。不过他带着一个小男孩,那应该是他的弟弟。那位小弟弟,因患小儿麻痹症而跛着一只脚。他把弟弟安置在下边的台阶上,紧靠着坐下,然后指着保罗的新车子对弟弟说:“看见了吗?就像我在楼上跟你讲的一样,很漂亮对不对?这是他哥哥送给他的圣诞礼物,他不用花一分钱!将来有一天,我也要送你一部和这一样的车子。这样,你就可以看到我一直跟你讲的橱窗里那些好看的圣诞节的礼物了。而且,你还可以开着它到处去兜风。到你喜欢的大海边,森林里……”

  保罗的眼睛湿润了。他走下车子,将那位腿脚不便的小弟弟抱到车上。他的哥哥眼睛里闪着喜悦的光芒,也爬了上来。于是三人开始了一次令人难忘的假日之旅。

  在这个圣诞节里,保罗明白了一个道理:给予比接受真的令人更快乐。

  所以,请不要再埋怨你的下属们在工作上给予你的回报太少,在此之前,你应该仔细地想一想对他们的关心和付出有多少。你是否给他们创造了可以让他们舒心工作的环境;当他们生活中有了不幸,你是否用自己的爱去温暖了他们。

  假如,以上的几种你都做到了,任何人都有理由相信:你的下属绝对不可能不认真工作。如果他们做得不如你想象中的那么好,其实,理由也只有一个:你做的也不够好。

  □坚持原则

  史迪威是一家位于北卡罗来纳州食品厂的总裁。在公司发展徘徊不前的时候,他了解到这是产品质量的问题。明确问题之后,史迪威先生开始了他的改进计划。他避免了紧锣密鼓的方式,他认为,这种方式除了在精神上给员工带来沉重压力之外不会有太多的好处,这种负面效应会抵消产品质量改进后的相当一部分成果。史迪威先生采取了温和的手法。他请来广告策划专家,以轻松愉快的形式向员工灌输产品质量意识,使之深入人心,不断地得到巩固,从而成为员工的自觉意识。不仅如此,史迪威先生还经常走出他的办公室,就产品质量问题和员工们展开讨论,交换意见。从此他收集了许多质量改进的设想建议。

  史迪威先生的努力终于换来了成功。全公司形成了严格的质量意识,公司的销售额直线上升。可就在年底,细心的员工发现了这样一个颇为为难的问题,此次出厂的一批罐头虽然仍受到了顾客的欢迎,但遗憾的是,这批罐头在密封方面却存在一定的问题,不符合公司对此环节的严格规定。就是否继续发货这一问题,员工们犯难了,他们把问题推上了史迪威先生的办公桌,他们等待着史迪威先生的回答。

  史迪威先生的回答让每一个员工都感到意外:“照发不误”。以后的事就不用再叙述了,史迪威先生就为这简短的一句话毁去了自己的所有努力。他自己订立了关于产品质量的严格标准,并要求每个人严格执行,可现在,又是他自己违背这个原则做出了决定,史迪威失去了在员工中间建立起来的威信,没有人再会相信他的决策了。其实,当员工们把要不要发货的报告呈上来的时候,史迪威先生就应该清醒地意识到:员工之所以这样做,全是因为自己严格要求、训练的结果,表明员工是何等地重视产品质量,史迪威先生的回答无疑是告诉他们,所有订立的要求大家严格遵循的规则都是一纸空文,毫无意义,随时都可以撕毁、推翻。史迪威自己搬了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你可以预见,员工们对史迪威先生的所作所为会感到如何的失望,正所谓上行下效,既然领导者都可以这样言行不一致,出尔反尔,自己作为下属,更没必要去遵守那一套东西了。不可避免的,公司的产品质量如江河日下,一日不如一日。而在危急关头想要再次力挽狂澜,恐怕就非一朝一夕之事了,其可能性该是如何的渺茫。

  作为领导者,制订原则,不仅是用来约束员工的,这只是问题的一方面,问题的另一方面是你必须率先遵守制订的原则,必须是随时随地的,否则,你一时的疏忽、轻率就会给你造成毁来性的灾难。史迪威的例子,是每一位商人都应引以为戒的!

  相比之下,乔治·哈罗德在这方面则做得非常好。

  乔治·哈罗德是英国伯明翰地区一家汽车轮胎生产公司的领导者。同行都敬畏地称他为“魔王”。因为在他的公司,制订的条例是最少的,但却是最严密、严厉的。在建立初期,有上百人因为小小的误差被解雇了。虽然如此,哈罗德先生仍然得到了他的同僚和下属的尊敬与爱戴。只因为他也和大家一样,严于律己,遵守自己制订的条例制度。要别人做的,他自己首先做到,一旦违规,所受的处罚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