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毛泽东谋略-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老百姓嘛!要相信群众。一有坏人,老百姓马上就会发觉的,用不着我们动手,老乡就会把他捉起来!他之所以敢于藐视一切反动派,就因为他相信群众站在自己一边。反动派是纸老虎,注定要灭亡,也不是因为别的,就因为他们没有群众拥护。他在斯特朗面前称:蒋介石是只纸老虎。转而又强调:如果蒋介石顾及人民的利益,他就是一只真老虎。任何强敌他都敢于挑战,但是他决不得罪群众,在陕北时,有个农民曾说“怎么雷公不劈死毛泽东。”这话可是很恶毒的,但毛泽东没有发怒却从中了解到征粮过多群众有怨言,下令要边区政府减少三分之一的征粮数。后来他号召中央机关开展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也是为了减轻群众负担。当年还发生过黄克功与青年女学生刘茜恋爱不成而开枪打死刘的事件。黄是有功之臣,曾任过红军团长,许多人要求免黄死刑,毛泽东却下决心非斩不可。为什么?并不是因为死了个女学生,而是为了挽回群众影响。1971年林彪驾机逃出国境,周恩来请示毛泽东:怎么办,打不打下来?毛泽东说:“不要打,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由他去吧!”他头向后躺在沙发靠背上,无可奈何地挥了挥手,打下来,怎么向全国人民交代。他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脱离群众,即使当上领袖也是如此。有一次罗瑞卿陪他周游各地,从他的安全出发,限制他随意出入于人群,他却不领情,叫道:罗长子,你不要搞神秘主义,妨碍我接近群众。还有一次,他在武汉听一个居委会主任汇报,听着听着,他竟说了这样的话:我非常羡慕你的工作,每天跟群众打交道最有意思。他真有点像神话中的巨人安泰,一刻也不能脱离大地。一离开大地,他就没有力量;一回到大地,他就力大无穷。

1?25  穷则思变,要干要革命1936年,在保安窑洞,毛泽东曾问过斯诺是否希望美国发生革命,如果发生革命会不会参加。斯诺说:如果美国也像中国那样贫穷落后;如果人民也受到这样寡廉鲜耻的压迫和剥削,遭受那样残酷的杀害;如果美国儿童也被当作奴隶一样地买卖;如果美国一直是个专制国家,现在又由军阀统治而不受人民权力的制约;如果美国人没有参加政权,既不能参加选举,又不能行使弹劾的权利;如果工人没有结社或者进行集体交涉的自由;如果美国的统治者假公济私利用国家银行为私人经营的企业提供资金,而又不公开帐目;如果美国最有权势的家族是最富有的投机商;如果外国人霸占我们的港口,并控制了我国大部分的经济;如果我们不放一枪就丢掉了整个美国的北部;如果没有合法的途径可循来组织政治上的反对派;如果在美国也像在中国一样存在上述种种情况;如果除了进行武装反抗之外,没有办法可以改变或改善国策,也无法改变或改善生活条件本身,那么,我的确会投身于革命的洪流。听了斯诺这一番“如果”,毛泽东笑着说:“美国将是最后实行共产主义的国家”。
①如果马克思有幸活到二十世纪并像斯诺那样到中国来看看,毛泽东一定要和他商量一下关于物质生产力水平与共产主义革命之间的因果关系问题。社会的普遍贫穷和落后并不是革命的障碍,而是革命的源泉。穷则思变嘛!正因为穷,所以才要革命。要是富了,那还革什么命?毛泽东也许还要举出中国历史上大小数百次农民革命作为佐证:哪一次农民革命不是因为民不聊生才起来的?人的生存渴望决定一切。美国人没有衣食之忧,所以革命的雷声迟迟响不起来,斯诺的话确实揭示了毛泽东之所以能够发动中国革命的原因。在中国,虽然马克思所指望的共产主义革命的主体——工人阶级还不占总人口的百分之一,但是中国遍地都是饥寒交迫的穷苦人,穷人多就好革命。一则革命渴望强烈,二则容易发动起来,一个人越穷,就越希望改变现状。而且,由于他穷极了,只要革命稍能为他带来一点好处,他就会投身于革命。韩素音在《早晨的洪流》中记录了一个革命者的话:“我们想的、吃的、喝的、睡的都离不开革命”。对于一个一穷二白的人来说,还有什么比革命更值得向往呢?毛泽东看准了这一点,他从人的生存渴望中看到了贫穷与共产主义革命之间的必然联系。他说:“世界上最愿意改变自己地位的是无产阶级,其次是半无产阶级,因为一则全无所有,一则有也不多。”
②这的确是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当代许多资产阶级政治家也认识到这条真理,所以他们认为要在世界上避免革命的发生,最好的办法是帮助那些想革命的地区摆脱贫困。不过,毛泽东所说的无产阶级决不等于马克思曾寄望的产业大军。毛的“无产阶级”应当叫作“穷人”,其特点是“无产”,并不在乎他是工业生产力的代表还是农业生产力的代表,是工人还是农民,或其他什么社会成份。这样,中国的无产阶级和准无产阶级可就多了,不是百分之零点几,而是占总人口的大多数。毛泽东轻易地解决了中国革命的这一难题。占总人口90%以上的革命动力,又有90%以上是农民。而农民,按照越穷越革命的原理,又数贫农最革命。毛泽东统计过,贫农占乡村人口的70%。其中 20%是那些“全然无业,即既无土地,又无资金,完全失去生活依据,不得不外出当兵,或出去做工,或打流当乞丐,或为非和歹做盗贼的‘赤贫’”,50%是“半无业,即略有土地,或略有资金,但吃的多,收的少,终年在劳碌愁苦中过生活的‘次贫’”。贫农革起命来,富农和中衣带着讥笑的声调说道:“你们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为什么不进农会!”毛说:”的确,贫农们不怕失掉什么。“所以”他们最听共产党的领导”。
③“一切破坏的工作都只有他们做得出”。“乡村中一向苦战奋斗的主要力量是贫农”。“组织也是他们在哪里组织,革命也是他们在那里革命。”
④国民党右派和绅土们说这些人都是些“痞子”、“惰农”。毛泽东的看法恰好相反,他们是“革命先锋”,是“成就那多年未曾成就的革命大业的元勋”。“没有贫农,便没有革命。”
⑤按毛泽东的说法,任何一个国内部有上中下三等人。中国由于总体生产力水平低,下等人数量特别多,而且处境特别悲惨,这就为革命的发动者提供了两个有利条件:一是参加革命的人特别多,二是革命起来以后能量特别大。毛泽东正是看准了这两点,从而发动和领导了一切底层人民的革命。这种革命参加者甚众,能量特大,与陈独秀等人贵族式的革命方式完全不同。
①《外国人眼中的毛泽东》第108页。
②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1957年2月27日。
③《毛泽东选集》第20页。
④《毛泽东集》第一卷第218页。
⑤《毛泽东选集》第21页。

 

第二编  军事谋略
2?1  秋收起义失败后,毛学起了朱聋子,在深山老林里当起了红色“山大王”毛泽东很早就知道井冈山上曾有个山大王朱聋子,在崇山峻岭之间跟官兵打圈子,很有传奇色彩。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放弃了攻打长沙的计划,带着残余的人马上了井冈山。他决心学朱聋子,到深山老林里当起了红色“山大王”。毛想,朱聋子只会打圈子,打圈子是为了避实就虚,摆脱敌人的追兵;而他来井冈山是为了消灭敌人保护自己,光打圈子不够,还要会打仗。既要会打仗,又要会打圈子,在运动中求胜。游击战争就这样揭开了序幕。井冈山位于罗霄山脉中段,方圆五百里,纵横八十里都是绵延的山岭,峭壁耸立,森林蔽日,云遮雾嶂,地形复杂,易守难攻。毛上井冈山后,依托这里的有利地形和良好的群众基础,建立和巩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形成了工农武装割据,势力日渐强大。1930年10 月,蒋介石调动十万重兵,采取“长驱直入,分进合击”的战略,在吉安到建宁800里长的阵线上,由北向南,兵分八路向中央根据地直扑过来。11月,敌人开始进攻。敌人占领吉安后,妄图依靠兵力、武器的绝对优势速战速决,于是急于寻找红军主力作战。但红军依照毛泽东制定的“诱敌深入,后发制人”的方针,就是不与敌人交战,而是把主力全部集结于黄陂、小布地区,养精蓄锐,伺机破敌。谭道源五十师到达源头、上潮、芦峰岭一线,似乎有继续入侵小布之势。于是毛朱决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