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44位投资理财的成功故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终,林奇从福特和克莱斯勒两只股票上分别赚了超过1亿美元的利润。加上从沃尔沃赚的7900万美元,造就了麦哲伦基金出众的业绩。
  重仓股容易出现流动性问题,尤其是小盘股,林奇可不这么看,要找能成长三倍乃至十倍的股票,道·琼斯指数股比一般小公司难多了。小盘股确实〃交易清淡〃,不一定能在5天内买入或卖出,可是林奇认为,做股票就等于找对象,易于离婚不是好理由。〃如果你一开始就作出了明智的选择,就不要想着放弃。而如果不是这样,无论如何你都会一团糟。这个世界上所有的流动性都不会将你从痛苦和磨难中拯救出来,并且很可能因此而失去一大笔钱。〃
  林奇以七十年代初的大热门股宝丽来(相机)为例,它在1973年一年内就损失了90%的市值。宝丽来是家大公司,流动性很好,谁都有把握在短时间内出售大量股票,而且它下跌了3年,任何人都有机会离场,但为什么最后还是有几个专业投资人士没有离场呢?
  到了80年代末,汽车股露出败象,1987年,林奇减少了汽车股的仓位,到了1991年,汽车股票从它们前期高点下落50%之多。由于中国汽车股在2003年和2004年经历了大喜大悲的日子,林奇的这些经验教训值得我们汲取。
  看好中国汽车股的一个重要理由是,它也会重复中国彩电在90年代中期的故事,产品持续产畅两旺,在中国形成巨大的消费市场。如果我们仔细捉摸林奇下面的一番话,可能犯的错误会小些:
  〃经常被误认为是蓝筹股的汽车类上市公司是典型的周期性股票。买入一家汽车类股票并把它捂在手里25年,就像是飞跃阿尔卑斯山一样,你可能会从中获得收益,但无法像登山者那样享受到全部上上下下的乐趣〃。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汽车股不是消费类股票,不是家电股,它是典型的周期性股票。
  由于2003年和2004年也是中国周期性股票大行其道、又因宏观调控而分崩离析的阶段,所以,我们对刚远去的经历并不陌生。又由于中国主流投资界〃国际化估值〃理论,对于市盈率异常重视,觉得低于市盈率的周期性股票很安全。事实上,周期性股票的市盈率并非越低越好。林奇对此深有体会:〃当一家周期性公司的市盈率很低时,那常常是一个繁荣期到头的信号。迟钝的投资者仍然抱着他们的周期性股票,以为行业依然景气,公司仍然保持高收益,但这一切转瞬即变。精明的投资者已经抛售这些股票,以避免大祸。〃、〃当一大群人开始抛售某只股票时,价格只可能往一个方向走。股价一下降,市盈率也随之下降,使这些周期性股票看起来比以前更有吸引力,但这只是一种将让你付出昂贵代价的错觉。不久,经济就会陷入停滞,周期性公司的收益会出现惊人的下降。在更多的投资者急于脱手股票时,股价将急落直下。在市盈率很低的时候买入收益已经增长了好几年的周期性股票,是短期内减少你一半资产的有效办法。
  林奇的最后一句话道出了许多投资周期性股票的中国人近一年来的处境。
  相反,高市盈率对周期性股票未必是坏消息,通常这意味着企业已经度过了最艰难的日子,不久其经营情况就会改善,收益会超过分析人员的预期,基金经理将急切地开始买入这只股票。这样,股价就会上升。
  由于周期性股票一旦启动便会涨个不停,所以大家都跃跃欲试。可是根据林奇的经验,也因为周期性股票的实质是预期游戏,使得要从它们身上赚钱倍加困难,〃最大的危险就在于买得太早,等不及上涨又去抛掉。〃林奇认为自己投资周期性股票的成绩是中等偏上。
  在这点上,投资周期性股票类似〃赌〃大势反转,寻找大底同样充满着艰难和挑战。不过,区别在于,如果你是铜、铝、钢铁、汽车或造纸之类周期性行业中的〃内部人〃,那么是可以一试这类股票的,而能找到大底并行动的人则是凤毛麟角。
  慧眼识股的高手
  林奇时代的麦哲伦基金的另一只重仓股房利美也值得一述。
  不同股票有不同的买法。有些股票是因为〃没什么其他股票好买了,买点这个〃;有些是〃可能这股票有潜力〃,也买了;还有些股票是〃现在买入过两天抛出〃;有些股票是〃替丈母娘买点〃的,还有人〃替丈母娘,叔叔、伯伯和外甥侄女们买的〃,有的是〃卖了房子买进股票〃,甚至〃把房子游艇全卖了,就是要买这只股〃;最厉害的是〃房子游艇全卖了还不算,要叫丈母娘,叔叔、伯伯、和外甥侄女们也跟着卖,然后拿了钱去买这只股票。〃
  林奇认为,房利美正是最后的这类股票。
  留意美国经济的人,应该知道房利美这家住房抵押货款公司,在1938年由美国国会创建并获得政府信用支持,后来在60年代初实现私有化。其主要职能是购买抵押贷款资产,然后将基金打包成债券出售给投资者。2004年,房利美爆发会计财务丑闻,2005年4月初,老谋深算的格林斯潘一改过去模棱两可的态度,坚决要求限制房利美和另一家住房抵押贷款公司房地美的规模,因为两家公司的规模已接近全国住房贷款的四分之一,它们却在利率和提前偿付方面存在重大风险。
  这已不是房利美第一次面临危机了。70年代,房利美的经营模式是〃短借长贷〃,以较低的利率借入资金,用这些钱买入高利贷的长期按揭贷款,赚取利差受益。到了80年代初,短期利率跃升到18%…20%,但公司在70年代购买的长期借款利率为8%…10%,利差收益反而为负值,于是股价从1974年的9美元跌到1981年的2美元,并传言即将破产。也就在这时,房利美结束了〃短借长贷〃的行为,采用了包装抵押贷款,创造了一种〃按揭支持证券〃然后卖掉的盈利模式。
  这样,当时的房利美从中获得了很高的佣金收入,并把利率风险转给了新的买主。
  林奇投资房利美的过程十分曲折。他在1997年在5美元建立了头笔仓位,但很快就抛掉它,只赚了一点钱。1981年房利美的股价跌到了2美元,1982年投资市场因公司领导人和经营模式的变革,股价从2美元反弹到9美元,这是典型的周期性股票走势。1983年,房利美真正开始盈利,股价却如一潭死水。1984年底,房利美占麦哲伦基金总资产的0。37%,而股价却跌了一半,从9美元跌至4美元。1985年,林奇觉得房利美的历史负担问题解决得差不多了,增仓至2%,房利美成为进入麦哲伦基金持仓前十位的股票,而房利美的股价从4美元已反弹到9美元。1986年,林奇将房利美持仓量收缩到1。8%,而房利美股价从8美元涨至12美元,公司盈利也从去年的每股0。52美元提升至1。44美元。
  1987年,房利美股价震动颇大,这也和当年的股灾有关,股价从12美元升到16美元,后又跌到12美元,再回到16美元,最后在10月份的大暴跌中跌至8美元。这时麦哲伦基金持有2%…2。3%的仓位。
  1988年,林奇将房利美增加到基金总资产的3%,而公司每股盈利已达2。14美元
  1989年,林奇发现巴菲特也持有220万股房利美股票,便在年底加仓房利美至基金资产的5%,这又是重仓股的最高限额。这年,公司股价终于从16美元涨到42美元。1990年,房利美因海湾战争从42美元跌至24美元,后又涨到38美元。1991年,林奇离开麦哲伦之后,后任经理萧规曹随,仍保持该股票的头号持有仓位,股价则从38美元涨到了60美元。
  由于富达公司旗下的其他基金也同样重仓持有房利美股票,结果在整个80年代,它们获得超过10亿美元的利润。在当时,这在金融史上是破纪录的事。
  面对今天凄风苦雨中的房利美,林奇会再度出手吗?我们不清楚,可是,从当年林奇的投资房利美的经历来看,他能获得这样的成功是绝非偶然的。
  因为这时,林奇从一只活跃的兔子变成了耐心的乌龟。
  确实,林奇对投资房利美的描述让人想起了另一位著名的基金经理和价值投资大师约翰·奈夫的经典故事。从资历来看,约翰·奈夫是林奇的前辈,他在1964年便执掌威灵顿公司旗下的温莎基金,一直到1995年退休,而一直到1983年,林奇的目标便是赶超全美第一的温莎基金。奈夫比林奇做基金经理早了13年,却晚离开4年,在30余年的投资生涯中,其投资业绩的每年平均值超过市场报酬率3%以上。从复制效果看,每年3%,只要24年,原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