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上尉的女儿 [俄]普希金-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一下!”老头说,放下百叶窗,“我把儿子派给你,他带路。”
  弗拉基米尔等着。没过几分钟,他又去敲窗子。百叶窗又打开,又出现了大胡子。“你要干啥?”
  “你儿子怎么了?”
  “马上就到。在穿鞋子。你也许冻坏了?
  先进屋来暖和暖和吧!“
  “多谢了!把你儿子赶快叫出来!”
  大门吱呀打开;一个少年拿根拐杖走出来,他走在前头探路,时而指点,时而又探寻路在那儿,因为路面已被雪堆封住了。“几点钟了?”弗拉基米尔问他。“快天亮了。”年轻人回答。弗拉基米尔急得说不出一句话来。到达冉得林诺村的时候,已经是鸡叫天亮了。教堂关了大门。弗拉基米尔付了钱给带路人,然后进了院子去找神父。院子里不见他派去的三匹马的雪橇。等待他的是怎样的消息呢?
  不过,让我们再掉转头来着看涅纳拉多沃村的地主,看看他们那里发生了什么事情。其实也没有什么事。两位老人醒来以后走进客厅。加夫里拉。加夫里洛维奇还戴着睡帽,穿着厚绒布短上衣。普拉斯可维娅。彼得洛夫娜还穿着棉睡衣。摆上了茶炊,加夫里拉。加夫里洛维奇让一个使女去问玛利亚。加夫里洛夫娜,她的身体怎么样,昨晚睡得好不好。使女回来报告,小姐昨晚睡得不好,可现在她感到好多了,她马上就到客厅来。果然,门开了,玛利亚。加夫里洛夫娜走上前向爸爸妈妈请安。“你头疼好了吗,玛霞?”加夫里拉。加夫里洛维奇问她。“好多了,爸爸!”玛霞回答。“玛霞!你是不是昨晚煤气中毒了?”普拉斯可维娅。彼得洛夫娜说。“也有可能。妈妈!”
  白天平安无事,但到了晚上,玛霞就病倒了。派了人进城去请医生。医生傍晚才到,正赶上病人说胡话。可怜的病人发高烧,她足有两个星期濒于死亡的边缘徘徊。家里没有一个人知道那预谋的私奔。那天前夕写好的两封信已经烧掉了。她的使女对谁也不敢吐露,生怕主人发怒。神父、退职骑兵少尉、蓄胡子的土地丈量员以及娃娃枪骑兵都很小心,并且不无原因。车把式杰廖希卡连喝醉了的时候也从没多说半句话。这样一来,秘密没有泄露,虽然有多达半打的人参与其事。可是,玛利亚。加夫里洛夫娜不断说胡话,自己倒吐露了真情。不过,她的话颠三倒四,以致她母亲虽则寸步不离的守护她的病床,也只能从她的话里头听明白一点:女儿拼死拼活地爱上了弗拉基米尔,而她重病的起因说不定就是这个爱情。她跟丈夫以及几个邻居商量,最后一致认定:看起来,玛利亚。加夫里洛夫娜命该如此,是命就逃不过,贫非罪,女人是跟男人结婚,不是跟金钱结婚,如此等等。每当我们难以想出为自己辩解的理由的时候,道德格言就有用式之地下。这期间,小姐的身体开始恢复了。在加夫里拉。加夫里洛维奇家里,早就见不着弗拉基米尔了。他被以前那种冷遇吓怕了。派了人去找他,向他宣布一个意外的喜讯:同意结婚啦!
  可是,且看涅纳拉多沃的两位老地主将如何吃惊吧!
  招他做女婿,他竟然回报了一封半疯不癫的信。信中表明,他的脚从此永远不会跨进他们家的门槛,并请他们把他这苦人儿忘掉,唯有一死才是他的希望。过了几天,他们得知,弗拉基米尔参军了,这是1812年的事。他们有好久都不敢告诉正在康复的玛霞这消息。她也绝口不提弗拉基米尔。几个月过去了,在鲍罗金诺战役立功和受伤者的名单中看到了他的名字,她晕厥过去,父母生怕她旧病复发。不过,谢天谢地!这一回昏厥总算没有引出严重后果。另一个灾难又从天而降:加夫里拉。加夫里洛维奇去世了,女儿继承了全部资产。但是,遗产不能安抚她,她真诚地分担着可怜的普拉斯可维娅。彼得洛夫娜的悲恸,发誓跟母亲永不分离。母女俩离开了这个令人触景生情的地方,移居到自己的另一处田庄××村去了。一批求婚者又围着这位既温柔又有钱的姑娘团团转了,但她对谁也不给一丝希望。她母亲有时也劝她挑个朋友,玛利亚。加夫里洛夫娜听了后,只是摇摇头,然后暗自凝神。弗拉基米尔已不复存在了:在法国人进攻前夕,他死在莫斯科。玛霞觉得,对他的怀念是再圣洁不过的了。至少,她保存了能引起对他的回忆的一切东西:他读过的书籍、他的绘画、乐谱和为她抄录的诗歌。邻居们得知此事,都为她的忠贞不贰惊叹不已,并且怀着好奇心等候一位英雄的出场,但愿他合当战胜这位处女阿尔蒂美丝的哀怨的贞节之心。这期间,战争光荣结束。我们的队伍从国外凯旋而归。人民欢迎他们。乐队奏起了胜利的歌曲:《亨利四世万岁!
  》和《若亢特》中的吉罗莱斯舞曲和咏叹调。军官们出征时差不多都是毛孩子,经过战火的洗礼,而今已成为堂堂男子,勋章在胸前挂着,胜利归来了。士兵们快快活活地交谈,不时夹杂几句法国话和德国话。难忘的时刻!
  光荣和欢乐的时刻!
  听到“祖国”这两个字眼,每一颗俄罗斯人的心是怎样地跳动啊!相见时的眼泪是何等甜蜜啊!万众一心,我们把全民的骄傲和对皇上的爱戴合而为一。对于陛下,这又是怎样的时刻呀!
  妇女们,俄国妇女们当时真是无与伦比。往日的冷漠一扫而光。她们欣喜欲狂,着实令人心醉,在欢迎胜利者的时刻,她们高声大叫:乌啦!
  并把帽子投到空中当年的军官中有谁还不承认俄国女人给了他最美好最珍贵的报酬呢?……
  在那光辉的时节,玛利亚。加夫里洛夫娜正跟母亲住在××省,无缘目睹两个首都欢庆部队凯旋的热烈场面。不过,在小县城和乡下,那种全民的欢喜或许还要热烈。一个军官只要露露面,对他来说,那就等于一次胜利的进军,穿大礼服的情郎同他一比,只得甘拜下风。我们上面已经指出,虽然玛利亚。加夫里洛夫娜冷若冰霜,但她的身旁还是照例有一批批川流不息的寻欢探宝者。不过,这帮人终于一个个悄悄引退,因为她家里有个骠骑兵少校露面了,他叫布尔明,脖子上挂一枚格奥尔基勋章,脸蛋儿白得可爱——引用本地小姐们的私房话。他二十六岁左右,。。。。休假回到自己的田园,正好是玛利亚。加夫里洛夫娜的近邻。玛利亚。加夫里洛夫娜对他另眼看待。他在场,她平素的那种闺愁消逝了,显得特别活泼。千万不能说,她对他卖弄风情。不过,假如有位诗人看了她的举止,定然会说:倘若这不是爱情,那又是什么呢?……
  布尔明本来也是个非常可爱的青年。他恰好具有讨得女人欢心的才智:殷勤机敏,体贴入微,落落大方而无半点矫作,可又带点儿无所谓的嘲弄神色。他跟玛利亚。加夫里洛夫娜的交往显得纯朴诚恳和潇洒自如。可是,无论她说啥干啥,他的心神和眼风也会追随不误。看起来,他是个性情谦逊和文静的人,但流言编派他从前本是个放荡的浪子。不过,在玛利亚。加夫里洛夫娜的眼里,这也对他的英名无一点损害,因为她也跟一切年轻女士一样,能够欣然饶恕他的胡闹,那正好说明他天生勇敢,具有火辣辣的性格。可是,这年轻骠骑兵的沉默比什么都……(胜过他的殷勤体贴,胜过他愉快的谈吐,胜过他动人的苍白的脸,胜过他缠着绷带的手)
  ,他的沉默比什么都易于激起姑娘的好奇心和激发她的想象力。她不得不默认,她喜欢他,而他本来就聪明机灵,阅历不浅,可能早已看出她对他另眼看待。为何事到如今她还不见他跪在她脚下,还没有听见他表白呢?是什么障碍阻拦了他?那是因为,大凡情真而意切则必心悸而胆怯吗?那是因为他盛气凌人吗?那是采花贼在玩弄欲擒故纵的伎俩吗?他仍然不知道。她仔细想了想,认定胆怯是唯一的原因,因而,她对他更为关怀体贴,倘使环境许可,甚至对他顾盼含情,她想用这种办法来给他鼓劲。她准备对付最出人意外的大团圆的结局,并且在心里干着急,等待那罗曼蒂克式的最后表白。秘密,不论其属于何种类型,终究是女人心上的一块石头。她的战略策略终于取得预期的胜利:至少,布尔明不由得悄然凝神,一双黑黑的眼珠火辣辣地盯住玛利亚。加夫里洛夫娜的脸。看起来,快要到了决定性的时刻。邻居们已在谈论结婚的事,好似已成定局,而善良的普拉斯可维娅。彼得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