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金融学--阅读材料-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求的产品占86。3%,从1997年下半年开始,中国的存货已经超过3万亿元。这就是说,中国不光资金多,而且资产和物资也多。中国目前已经具备解决社会保障、就业、不良资产和地区差异等问题的基本经济条件。或者说,我们在解决社会保障、就业、不良资产和地区差异等问题的同时,可能还解决了资金过剩、资产闲置和实体经济通货紧缩等问题。在这里,后者正是解决前者的基础和条件,处理的好,有可能使两类问题同时获得解决。关于信用形式问题。即如何创造新的货币或信用发行形式问题。在这方面;国外已经具有十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案例。根据国内外金融经济实践,除了银行之外,可以发行货币或信用的主体还有政府、企业和个人。也就是说,我们要在发展政府信用、企业信用和个人信用等方面作文章。首先我们先讨论政府如何创造新的货币发行形式问题。

六、解决经济金融难题的对策之一
——发行货币储备基金,调节货币总量和结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信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政府可以通过税收、国债、透支、贷款等方式筹措资金。中央银行虽然由政府管理,但中央银行的行为更代表全社会的利益,而不代表政府的意志。在中央银行管理的资源中,货币储备目前还是没有被利用一块闲置的信用资源。大家都知道,在大型电网中有时设有蓄能电站。蓄能电站在用电低谷时,用电抽水,增加水库水量,储存能量;然后在用电高峰时发电。其作用是削峰填谷,稳定电压,节约电力,增加供应。我们建议发挥货币储备库的积极作用,类似于电网中的蓄能电站,由政府在货币储备库中设立货币储备基金。其主要作用是两条,一是按经济要求调节货币总量,削峰填谷,稳定全社会的货币供应,削减各种社会资产的价格波动幅度;二是按经济要求调节货币结构,主要是调节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两大领域的货币数量。货币储备基金实质上是以显化隐形铸币税的形式形成的,它和黄金、外汇一样是中央银行资产货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国家严格掌握的、实行总量控制的特殊的货币储备。货币储备基金属于社会资产,由政府代管,应由人民银行、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组成国家货币储备基金管理委员会管理,中央银行为业务主管单位。货币储备基金在实体经济通货紧缩时发行,如果社会资金过剩(中国目前就是这种情况),定向社会发行;如果社会资金不足(即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同时紧缩),增加货币发行额度。筹集的货币储备基金用于特定的、必须由社会负担的社会性项目和收购部分不良资产,由此增加货币供应,缓解通货紧缩问题。此时,货币储备基金主要以资产形态存在。在实体经济通货膨胀时,定向发行货币储备基金,回收货币,同时出售掌握的不良资产,回收货币。在减少货币供应的同时,增加社会资产的供应。此时,货币储备基金主要以货币形态存在。在用途方面,货币储备基金具有间接税收的属性,其社会债务的属性类似于、但更强于国债。但是,两者发行目的不同,货币储备基金为调节货币数量而发行,国债是为弥补财政收入不足而发行;两者发行方式也不同,在特定条件下,货币储备基金可以凭国家信用以发行货币形成,而国债只能从社会资金中募集形成。两者存在形式也不同,货币储备基金作为一种特殊的货币储备,并不构成直接的财政负担,可以长期存在,而国债不一定长期存在。两者使用范围也不同,这里需要特别强调与国债不同的是,货币储备基金只能用于必须和应该由全社会承担的公益性项目,绝不能以任何名义用于任何经济性项目。这一点必须通过国家立法予以保证。目前,我们有过剩的资金,过剩的物资和各种资源,有比较低的物价,还有急需要满足的各种社会需求,正是建立货币储备基金的大好时机。我们建议第一期货币储备基金向社会定向募集,主要向金融机构发行,货币储备基金利率按5年期存款利率计算,并随这个利率变化而变化。人民银行占用货币发行指标,为货币储备基金支付利息。这相当于社会支付成本,从虚拟经济领域抽调资金,按社会需求,投入实体经济领域。针对中国存在的四大问题,第一期货币储备基金由中国人民银行或国家货币政策委员会确定发行额度,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确定分配货币储备基金的指标。

七、利用货币储备基金,发展社会保障事业

覆盖全社会的社会保障事业是现代市场经济的重要基石之一,它是一个国家经济发达的重要标志之一。中国发展市场经济,建立小康社会,最急需建立的体制就是社会保障事业。改革开放前,国有企业职工的社会保障基金没有进入职工个人账号,而是被用于社会投资。全社会有责任补偿这部分欠账。政府在货币储备基金项下,逐步补偿国有企业职工的社会保障欠账,并进入个人帐户,补偿社会保障欠账。按专家计算,中国国有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障欠账为1。8—12万亿元,按国外消费结构计算,中国居民的劳务和精神消费潜力为每年2。2万亿元,按城市消费水平计算,中国农村的消费潜力为3。5万亿元。这几组数据表明,中国的社会保障事业是一个十分巨大的消费市场。按养老保障基金缺口10万亿元,10年补足缺口计算,初期每年发行用于社会保障的货币储备基金1万亿元,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和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落实到原国有企业职工的个人账户。实际运作是,国家发行1万亿元货币储备基金,吸纳1万亿元银行存款转入社会保障基金,国家再发行600亿元货币,为这1万亿元货币储备基金支付利息。由于被拖欠养老基金的国有企业职工并没有全部退休,这部分调节基金一部分形成了现实需求,还有一部分没有形成现实需求。估计每年形成消费资金1000亿元。鉴于发达国家已经实施全民社会保障,在补偿社会保障欠账任务完成之后,政府可以在货币储备基金项下,分批发展必须由社会负担的其他社会保障事业。在取得经验后,可以从少到多逐步为农村老人养老发行货币储备基金,逐步为全民医疗保险,甚至全民高等义务教育发行货币储备基金。

八、利用货币储备基金组织公益性就业,解决失业问题

目前,市场经济国家解决就业问题的通常做法是对失业者进行补偿。其缺点是在增加全社会的负担的同时,养了一部分懒汉。由于失业补偿待遇比较优厚,部分人宁愿失业。事实上,在社会存在失业人群的同时,国内外还都存在大量因为没有或没有足够经济效益,而没有人干的事情。我们建议在提倡经济性就业的同时,由社会出钱,政府出面组织公益性就业,从事那些没有或没有足够经济效益,目前还没有人干的事情。在没有增加社会直接负担的情况下,即解决了失业问题,又建设了一批原来想做又没钱做的社会性项目。为了保证这部分资金主要用于消费,而不直接进入虚拟经济领域,可以配置一部分购物卡。政府在货币储备基金项下,以补助货币和实名制购物卡的形式,组织失业者参加公益性就业,建设没有或没有足够直接经济效益而社会又需要的项目。具体做法是,地方政府为每个失业者发放一定数量的货币(比如150元)和实名制的购物卡(比如150元)组织他们参加各种不收费的公益性劳动。比如,由政府提供补助,设立社会福利事业、卫生保健事业、教育事业、文化体育事业、社区服务、维持社会秩序等劳动密集型公益岗位或者单位。再比如,货币储备基金与其他资金组合,共同开发环境保护、国土治理、水土保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移民设施建设、国防基础设施建设、国际经济援助等社会效益性项目,优先吸收失业者。由于资金来源和岗位性质不同,公益性就业并不与经济性就业争岗位。从长远看,部分劳动密集型公益性就业有可能逐步转化为经济性就业。这里,组织公益性就业无疑对改善就业结构具有重大意义。政府为失业者发行的购物卡实际上是由政府担保,由失业者发行的失业者个人用劳动承兑的个人票据,是规定了只能在实物经济领域使用的法定货币。失业者参加公益性就业,获得部分法定货币和部分购物卡,购物卡除了不能储蓄和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