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剽界-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保存起来,以纪念自己的练笔历程。我为它定了个总名叫《非我言》。”他疑惑地看着唐娜苦笑道,“我本是束之高阁,永不面世的,不知怎么会到你手中?你……真是个魔女!” 

  唐娜得意地笑道:“哈哈,你当我这外号是吹牛的?” 

  忽听九指老人仰天长叹道:“原来如此,原来如此。我一直追求剽窃的最高境界,想从古今中外的书籍文献中挑选最经典的细节、最精练的文字,编织最曲折、最浪漫、最现实的故事,写出一部覆盖历史、政治、军事、经济、文化、自然科学……包涵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宇宙亿万年演变史……真正的世界百科全书式的跨文体、跨流派、跨民族、跨国度、跨时代的超现实浪漫主义不朽之作。可惜总是达不到,那是心存妄念。你心中时时不肯剽,处处避开剽,反而无意间达大成之境。这‘天下第一枪’,你是当之无愧了。”继而大笑道,“可见剽即不剽,不剽即剽。”笑声穿过夜空,回荡在妙手之巅,透着一种领悟妙谛的无比欣慰。 

  文亦凡心情也豁然开朗,笑道:“这话可是剽自佛理?” 

  九指老人慨叹道:“唉,你不愧是剽界之祖的后裔,我始终是脱不了行迹啊。” 







一一八




  80 

  妙手之巅,月华如昼。剽界广场,群贤昏睡未醒。克弄·弗赖耳、卡米拉·赫塞纳听不懂中文,看不懂稀奇,扶了安娜女士回招待所了,这里只剩下文亦凡、唐娜和九指老人。 

  文亦凡诧异地问:“剽界之祖的后裔?” 

  九指老人看定他,缓缓道:“你既到了剽界,我也该物归原主了。你且跟我来。”直起身板,摇动轮椅。 

  文亦凡和唐娜急忙上前一起推。轮椅沿着巨壁左边的松林小道从山坡后向上而去。望着九指老人苍凉的背影,文亦凡心中充满了悬秘。 

  妙手岛的最高处就在巨壁顶端,一尊高大的雕像在月光下巍然矗立,一位衣着古朴的圣人俯视着剽界广场。他看上去慈眉善目、长须飘拂,宽袍大袖中,隐隐有斧凿藏在其中。远处有石刻的竹简、木简堆放在案上,上面分别写着《孟子》《管子》《淮南子》等诸子百家的字样。圣人双目如电,似直透诸子百家著作,那神态像是一个能看透世间万物的智者。他右手在前,提笔题写书名:文子。左手背后,紧紧握着一本秘籍,赫然便是《文氏春秋》。腰间悬着一只葫芦,上面隐约有字迹,却不清晰。 

  文亦凡大吃一惊道:“这这这,这是我先祖文圣公,他怎会是剽界之祖?” 

  九指老人神情庄重道:“他就是你的先祖文圣公。他的身世向来有不同说法,一说生于春秋之末,一说生在汉朝之初。本来笔法平平,难成大器,皆因得到一篇上古圣人刻在葫芦上的诗文,悟出一套写作秘诀,编成《文氏春秋》。又拿来诸子百家的著作,运用这路笔法,斧凿成《文子》一书,假借老子弟弟的名字发行于世,开了‘专吃名人’的先河,创立了‘剽家’。” 

  文亦凡惊问:“原来《文氏春秋》是从《葫芦诗》中悟出的?那这《葫芦诗》又是何人所作?” 

  唐娜道:“《葫芦诗》的作者已经无从考证,《文氏春秋》实际就是《葫芦诗》的注释本,就连孔圣人的‘春秋笔法’也是从这《葫芦诗》中悟出的。”这“春秋笔法”乃是圣人绝学,历来为后世所尊崇,一般人很难得其精髓,想不到源头竟在这里。 

  九指老人道:“孔子与文子各自从《葫芦诗》中悟出不同的文章妙诀,传之后世,逐渐形成了两大派系:主流与剽界。后来主流又裂变成雅、俗二流,习惯上雅文学仍自称主流,这就是文坛大格局——双流一界。不过剽界历来为双流所不容,只能转为地下,也就知者甚少了。后世文人其实大多是文圣公弟子,偏偏矫情图名,欲混迹于主流文坛,纷纷投入儒家门下而讳言‘剽家’,致使文圣公的名字渐渐泯没。又害怕后世知晓,就说文圣公风流好淫,把‘剽家’讹传为‘嫖家’。只有唐朝的柳宗元比较正直,特意写了一篇《辨文子》为文圣公存史。历史上很多大文人都得到过《葫芦诗》的拓本,但都残缺不全,只有文氏家族传下的这本宝典才完整地收录着《葫芦诗》的全文。我只是很奇怪,文氏家族既有宝典在手,就应精通文坛三功,为何千百年来文姓大文人却寥若晨星呢?” 

  唐娜笑道:“文老先生曾经给亦凡留下话,说这本秘籍既能振兴文坛,又能扰乱文坛。所以祖宗传下话来,不准轻易修炼。” 

  九指老人点头道:“哦,原来如此。” 

  文亦凡像听天方夜谭,似乎明白了父亲的话。这本书是流芳还是流毒,全看修炼者如何参悟。正邪两派的“文坛三功”就截然相反。看来文圣公也深知其害,不欲文氏后人身陷其中。想到家父亲临终前的悲呼,急问:“这是我传家之宝,难道在前辈手中?” 

  九指老人抚摸着文圣公塑像,沉湎到如烟往事里,追忆道:““文化大革命”时,一帮造反派抄了你父亲的家,翻到一本线装书,繁体古字他们不认识,以为是反革命变天账。那时,我在邻近几个大队已经小有名气。那天,你父亲这个大队请我写大字报,小将们就把古书交给我辨认。为了保护你父亲,我用线装本的《杜工部集》掉了包。我对小将们说,‘这是诗圣杜甫的诗集,伟大领袖也赞成的。’小将们听了这话,就把书仍旧包起来,退还给你父亲了。 

  我害怕事情泄漏,又十分喜爱这本书,就想方设法迁到边远山区。这期间当然又遇到不少风波,后来娶妻生女,过着艰难的日子。这本秘籍对我帮助极大。我先是以文章而成民办教师,后又以文章而成县报编辑,再而后撰稿捞外快……唉,想我一生运道,都是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改革开放后,眼见得一个个都富起来了,我发财无门,就只有这一条路可走,便辞职开办起公司来。说起来,新时期真正的自由撰稿人我应该是第一个。”说到这里,老人顿了顿,喘口气。 

  唐娜插嘴道:“近年来,他老人家从佛经里剽出不少东西来,受到许多点化,一直想把它完璧归赵。今天正好了却心愿了。” 

  “你这疯丫头,不必为我找台阶。”九指老人慈祥地望了一眼唐娜,对文亦凡微笑道,“小娜一直缠着我,要把这秘籍归还于你。我老了,就她一个宝贝,即使现在舍不得还给你,到她手里还是要物归原主的。拗不过她,只好做个顺水人情了……你,你要好好待她!”说着从轮椅下面一个特殊的夹层里,摸出一个黄绫包裹,轻轻打开。 

  文亦凡感激地望着唐娜,此时才明白她要自己扮演男朋友的深意。诚挚地轻声道:“谢谢你,唐娜!” 

  如银的月色下,一本古朴陈旧的线装书展现在九指老人的掌中。老人再三抚摩,显得格外爱惜。 

  文亦凡巴不得立刻拿到手中翻看,只是不便伸手讨要。不觉暗聚心神,注目凝视,竟然出乎意料地透过封面,看到里面的文字。拙朴的繁体古字依稀可见,却比青铜葫芦上文字容易辨认: 

  文本圣器兮,天地孕之;缘者得之兮,天下公之;文与造化兮,瓢与葫芦。 

  阅微知著兮,走马观花;一目了然兮,神可通之;透视表里兮,入之三分。 

  先有葫芦兮,而后有瓢;不见葫芦兮,妙手得瓢;圣人为瓢兮,适之葫芦。 

  深宵立雪兮,破帽遮颜;摧眉折腰兮,虽唾不拭;弄斧班门兮,为学无耻。 

  欲得其瓢兮,先知葫芦。欲知葫芦兮,不可存耻。学至无耻兮,为所欲为。 

  …… 

  但见正文旁边到处写着蝇头小字,文亦凡心知这便是老祖宗文圣公的注解和心得体会: 

  夫文章者,天地生成之物也。有缘者得之,遂得面世,即为天下之公物也。凡作者、读者、抄者、仿者、编者、译者、诵者……皆有缘者。物生天地,必尽其用;文行于世,必献于人。或显原形,或改其身;或彰其本意,或借以藏衷。皆具化世之功,而无先后之殊,尔吾之属。而剽者有广播之德,使受者众、益者广。 

  剽之眼功者,有三重:下曰“走马观花”、中曰“过目神通”、上曰“入木三分”。恒练此功者,初则一目十行,然后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乃成过目神通之术,功臻化境之时,可透而视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