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剽界-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群贤看去,正是美国剽友克弄·弗赖耳。 

  群贤中不少人暗自嘀咕:“洋人作文必定剽自洋文,我们怎么能识破?” 

  大家见洋人登台,均暗暗担忧:“偌大中国,要是这‘天下第一枪’竟让洋人得了去,中国人的脸可就丢光了。”仿佛已经看到克弄·弗赖耳捧着百万大奖得意洋洋的样子,都觉得十分耻辱。值此危亡之际,众人爱国之心大起,急切地盼望有人把他击败。 

  群贤之中,只有“溜洋须派”诸人面露笑容,毫不担心。这一派人早已跃跃欲试,一直在等待时机,这时都是一般心思:“洋人之文只有我‘溜洋须派’人通晓,这下该是我们大显神通的时候了。” 

  克弄·弗赖耳从怀中掏出微型笔记本电脑,十分熟练地接入端口,文字很快就在石壁的电子屏幕上显示出来,竟是中英文对照版。看来洋人也是有备而来,群贤心中沉甸甸的。待页面滚动至最后,群贤愣了一下,哄然大笑起来,有的笑得上气不接下气,有的笑得直跺脚,有的笑得只叫肚子疼,连文亦凡也忍俊不禁。 

  原来文末加了个小注:The article extract from a Chinesebook(文章摘抄自中国书籍)。该文剽自国内人人皆知的名作《出乖露丑》《洋相百出》《一笑了之》,原是中文名篇翻译到国外,其中一篇就是“安一稿”安靖的杂文《洋相百出》。克弄·弗赖耳竟剽到中国来献丑,成了出口转内销产品。 

  克弄·弗赖耳自知闹了笑话,也不介意,耸耸肩,摊摊手,摇摇头,裂开嘴自嘲地笑了笑,下了台。台下众人顿时信心大增:原来洋人剽功也不过如此。 

  大家还没有兴奋够,就一下子冷到冰点。克弄·弗赖耳把英国剽友安娜女士推上了台,安娜女士优雅地一笑:“请诸位中国剽友多多指教。”纤指在笔记本的触摸屏上绕来划去,然后轻轻点击,电子屏幕上立刻显示出清晰的文字,全是中文,但说的都是国外考古之事。 






一一四




  场内大多剽友不通外语,没看过外文书籍,自然无从辨起。就连“掰洋腚派”人也全都傻了眼。他们平时虽然精通外语,但是从没有深入研究外国文化,只是为了赚取稿费,从外国报刊屁股上“原样糊贴”而来。安娜女士的文章是从国外各处剽窃其意得来,用的又是“化功大法”,他们如何能够识别? 

  场中一片静寂,群贤心中暗暗叫苦:这下我们中国人的脸可给丢光了。 

  唐娜悄悄问文亦凡:“你能看得出来吗?” 

  文亦凡摇摇头道:“谁能读尽天下所有的书。” 

  群贤正愁间,不约而同地转头向九指老人看去,见他神态安详,脸上微微含着笑意。正想问他,就听一人缓缓说道:“我可以破解它。” 

  群贤大喜,看时,原来是“学院派”的汪博导,都喜道:“我说嘛,以我国之大,总会有能人异士的。” 

  汪博导看上去五十岁上下,瘦高个儿,戴着一幅金丝眼镜,一副学者派头。当下面对众人企盼的目光,静静地说道:“安娜女士,你这篇文章分别从《想象的国度》《淘汰的异邦》《失落的世界》三本书中偷其创意、窃其结构,用自己的文字写出来的,对不对?” 

  安娜女士叹服不已:“中国人真是了不起!”走下台来,拥抱了一下汪博导,问,“密斯特汪,你的学识真是渊博!你对外国文化有很深的研究吗?” 

  

  汪博导脸上并无兴奋之色,神情落寞地从包中拿出一本书,叹息道:“当年我翻遍洋书,可谓无书不读,你这样的文章我也曾写过。” 

  唐娜接过书,随手一翻,文亦凡站在一旁也已浏览了一遍,见其内容与安娜的文章大同小异。 

  汪博导悔恨道:“我当日太过偷懒,以为剽自国外,国内无人能够知晓,所以有一部分文字用了‘原样糊贴’之功,就被人一眼识破,使我一世英名付之东流。”想到今天终于有机会表现了一下,微微有些振奋,“今天看到剽界群贤毕至,道中人不会相互唾弃,心里多少有了点儿安慰。现在又得以破了洋人的功夫,也算为国人尽了点儿心。” 

  大家都想看看汪博导一显剽功,汪博导却不愿意。今日一吐胸中块垒,他已心满意足,再不想争那“天下第一”的头衔。当下缓缓地回到座位上,安静地坐下了。 

  卡米拉·赫塞纳本欲再登台演技,看这情形,众寡悬殊,那是无论如何也不能胜的了。在唐娜礼貌地邀他登台时,婉言谢绝了。 

  欧阳袖深有感触道:“凡是剽窃来的作品,你藏得再深,众目睽睽之下,总有识破你的人。自古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这样的比赛,终究比不出个结果来。” 

  他的这番话,引起了大家的共鸣。 

  唐娜笑道:“‘文无第一’这句话当然有道理,但功夫高低还是分得出的。比方说‘厚颜功’,这里就以‘嗲秀才’最为高深。” 

  赵北方“嘻嘻”笑道:“哟——‘文坛魔女’的‘过目神通’术才真是神奇呢。” 

  欧阳袖鼓起鱼泡眼,望着九指老人道:“我已经领教了令千金的厉害,据说她不过是学了‘神改’老兄的一些皮毛而已。” 

  九指老人呵呵笑道:“小丫头不知天高地厚,练了二十年,才会翻翻书,也到处去逞能显摆。” 

  欧阳袖奇道:“难道‘神改’老兄还有比‘过目神通’更神奇的阅读功夫?” 

  九指老人微笑道:“你们可知道‘入木三分’这个词的词源吗?” 

  群贤七嘴八舌道:“这个谁人不知。昔日王羲之每天练完字,就在屋前池塘里洗砚台,久而久之把池水都染黑了,终于练成了绝世书法。作书之时,运笔于纸,可以力透纸背,人们称赞他笔力强劲,能入木三分。” 

  九指老人笑问:“力透于‘纸’,怎么叫入‘木’?” 

  众人一愣,一时真的没想到这一层。 

  九指老人摇摇头,笑道:“这是历史流传过程中的讹误。其实它是我们剽界祖先无意间练成的一门阅读神功,目光可穿透几层竹简、木简,能达三分之深。” 

  欧阳袖不觉失声道:“这个牛皮也吹得太大了吧?‘入木三分’本是形容王羲之的书法艺术功力深厚,是一种夸张的修辞手法而已。你骗三岁小孩呢。” 

  群贤虽然觉得欧阳袖出言有失礼貌,但心中无不是这样想,连文亦凡也有同感。 

  九指老人微笑不语,眉宇之间荡起傲视苍穹的气概。 

  唐娜大笑道:“世上既有‘过目神通’术,难道就不能有‘入木三分’功吗?” 

  唐娜这一说,文亦凡心中虽然疑惑,也已信了大半,便道:“大家都想一开眼界,前辈何妨把神功绝技展示一二?” 

  群贤竞相鼓起掌来。 







一一五




  78 

  妙手之巅,巨壁之下,数百人围成一圈,簇拥着九指老人,等着他一展神功绝技。霓虹在闪烁,灯光在旋转,“妙手研枪”在“剽界”二字的映衬下,愈加显得璀璨夺目。 

  九指老人双目炯炯,显得睿智而深邃,满是沧桑的脸上,显得庄严而神秘。他沉吟片刻,缓缓说道:“这本是不对外公开的秘密,今天际会风云,天下群贤在此,我就不妨献献丑了。这样吧,谁身上带有没给人看过的书稿?” 

  有人传过一本书稿来,还没递到近前,九指老人双目如电,远远看过去,随即道:“这是一本诗稿,是从《中国诗歌》《秋风伊人》《岁月流风》里面改编来的。书稿太薄了,请拿一本厚点儿的来。” 

  群贤惊异地看着神情肃穆的九指老人,像看魔术表演一样,谁也猜不透其中的奥妙。不少人心中暗想:一定是在演戏,中间肯定有托儿。 

  欧阳袖站起身叫道:“请问谁还有书稿?” 

  有三五个人同时站起身,道:“我这里有,我这里有。”纷纷拿出书稿来。 

  其中一人生得一付异相,显然是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人。欧阳袖料定九指老人不会认识他,便接过这本厚厚的书稿,神色庄重地放到九指老人面前的石桌上。群贤的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九指老人,全场一片静寂,气氛颇有点紧张。 

  九指老人神情凝重,两只眼睛陡然精光暴涨,一双眼球似乎要跳出来一般,目光凝聚成两道无形的射线,直透书稿。 

  群贤屏住呼吸,紧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