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剽界-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个月以后,《我看上海人》那五篇稿子的稿费来了。因是约稿,稿酬高些,每千字120元,计600元。文亦凡算了一算,上个月除了这组约稿,还有一组也在必刊之列,加上在外面采写的一篇报告文学,如果都被采用的话,至少还有五六百元好拿。这一算,上个月也有得1000多元收入。若真的每月如此,虽不能有所积蓄,维持基本开销总是不成问题的。 

  但我不能总是靠着唐娜来帮我吧?何况,这样糊弄读者终究是不道德的。这种感觉一直在苦苦地折磨他。直到有一天,向浅吟无意中看到一组讨论文章,他才找到了“理论依据”似的,如释重负。 

  那组文章对散文应如何写作进行了讨论。有一方的观点是:散文也是创作,当然也是可以虚构的。文章列举了不少名家的作品,指出散文“虚构”的铁例,仿佛为文亦凡打了一针强心剂。他不禁有些兴奋。另一方的观点则强调散文必须真实。既然是有争论的观点,人们就可以按照各自的理解去选择。正巧看到一家报纸搞“想家的时候”小征文,他就虚拟一个打工女孩的口吻“创作”出一篇《而今识尽愁滋味》: 

  小的时候便很喜欢唐诗宋词,也常常学着古人的流风遗韵,吟咏些清词丽句。读得多了,难免多愁善感,一付惆怅悲秋的模样,也写些诸如“今宵更宿何处,故乡远在天边”、“乡愁何以堪,鸿雁过天边”之类思乡寄远的句子。自觉意境深远,乡愁撩人,却从没有真正离开过父母、离开过家,哪里真的识得天涯倦旅想家的滋味,只是“为赋新诗强说愁”罢了。 

  中学毕业后,与同乡结伴来上海打工,这才知道什么叫乡思、乡愁、乡情。与同来的老乡相比,我算是比较幸运的。亲友帮我介绍了一份很不错的工作,有了一份安定的生活,不必如同乡们东跑西奔找饭碗,有时还得露宿街头。这时我才真的想家。想爸爸妈妈、想哥哥姐姐,特别是抚养我长大的慈祥的外婆。我再不能常常依偎在他们身边撒娇了。 

  离家时家里人叮嘱不要想家,但要常写信回来。想家的时候实在很难过,难以排遣时便去泡图书馆或去和伙伴们逛街。看着伙伴们快乐的样子,有一次便禁不住问他们想不想家?同伴们唧唧喳喳地叫道:“不想家。”一会儿却一窝蜂去找电话亭,争着给家里打电话。家里没装电话的伙伴眼睛里便蓄满了泪水,转过脸去看风景。我打电话时,快乐地告诉家里人“我很好,我不想家”。放下电话时泪水已夺眶而出。 

  我仍然写诗,却再也写不出乡思、乡愁、乡情。“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难怪说古人把诗都写绝了。 

  这篇散文短俏婉约,活脱脱一副打工妹的口吻。文亦凡以向浅吟的名义投了出去,后来竟然获了奖,拿了500元奖金。谁能想到竟是出自一位“作家”之手。 

  文亦凡在得意于自己的“杰作”时,心底也不禁泛起了一丝羞愧:我这算哪门子作家? 

  文亦凡下决心不再杜撰这些欺骗编辑,糊弄读者的文章。虽然这些文章不会给他人带来伤害,但总觉得降低了自己的文品。他还是想一门心思去挖掘生活,寻找素材,写真实的东西,不要糟蹋了“作家”这两个神圣的字眼儿,就又东奔西跑去了。 

  向浅吟在家里待不住,挺着个大肚子四处转悠,每天回来都很累的样子。每到双休日,文亦凡总是陪她出去散心,对她百般体贴,呵护有加,令向浅吟陶醉不已。 

  2003年的夏天来得迟,却热得快,老天似乎把姗姗来迟的热浪集中在一起释放。已是傍晚时分,仍是那样闷热。文亦凡通过朋友介绍,采访了一位刚刚上任的国企老总。老总要请他吃饭,他谢绝了。因为采访的结果使他十分失望,没什么好写的。今天可就白白浪费了。他感觉有点饥渴,远远地见前面街道上有一家小卖部,打算走过去吃碗绿豆粥什么的,既能充饥又能解渴。 

  每到傍晚,这条街上就布满地摊,都是卖小商品的外地人,还有不少男男女女拿着小商品流动着叫卖。文亦凡没精打采地向前走去,忽听有个熟悉的声音传来:“民族工艺,爱心赠送,中国结八折优惠啦。先生、小姐买一个‘永结同心’吧。” 

  他疑心自己听错了,循声过去一看,一股热血直冲脑门,险些晕倒——向浅吟正挺着个大肚子,背着个包,手里拿着一把各种各样的中国结在树荫里叫卖,一群人围着她讨价还价。 

  文亦凡努力使自己平静下来,一步一步走过去,走到人群外站住了。有两对恋人挑了几串中国结还好价付了钱喜滋滋地走了,围着的人慢慢散去。向浅吟埋头理好挑乱了的中国结,见又有人走近自己,忙抬起头,道:“先生,要买……”刹那间愣住了,失声叫道,“亦凡?” 







七十七




  文亦凡正呆呆地站在她面前,不认识一样看着她。向浅吟手足无措起来,看了文亦凡一眼,低下头,两手拿着中国结绞来绞去,像做错了事的孩子一般,等着文亦凡发脾气。 

  文亦凡与何素芹的故事,向浅吟听唐娜说过,也听文亦凡说过。正因为怕他不许,她才瞒着他跑到小商品市场批了些中国结,每天乘车出来跑街串巷地卖,一天也能挣个三二十的。运气好时,赚个五六十的也有。回去时就悄悄把东西寄存在一家熟识的店里。 

  半天没听文亦凡出声,向浅吟慢慢地抬起头,见文亦凡仰首向天,满脸的悲怆,慌了:“亦凡……你别生气,我也是闷得无聊才出来散散心的。” 

  文亦凡痛苦地摇摇头。自己自视清高,放不下架子,却要老婆挺着个大肚子沿街叫卖,养活自己,自己还算个男人吗?怪何素芹当年离开自己吗?我当真就放不下这文人的臭架子吗?他忽然拿过向浅吟手中的中国结举起来,冲着行人大声叫道:“卖中国结啦,大减价啦,大优惠啦……”惹得行人驻足观看。 

  向浅吟吓白了脸,抱住文亦凡哭道:“亦凡,你别这样。都怪我,我们回去吧。求求你,别吓我……呜呜……” 

  文亦凡这才从迷狂中清醒过来,默默地将向浅吟身上的包拿过来背在自己肩上,伸手揽住她的肩头,轻轻道:“回家吧。” 

  向浅吟顺从地跟着他向车站走去。从文亦凡搂着她的手上,向浅吟感受着丈夫深切的爱意。 

  公交车站挤满了候车的人。文亦凡看看向浅吟凸起的肚子,伸手拦了一辆出租车,扶着向浅吟坐了进去。向浅吟默默地把头枕在文亦凡的肩上,一言不发。他们谁也没有讲话。文亦凡心中已暗暗做了个决定。 

  回到宿舍,向浅吟抱住文亦凡哭了:“亦凡,你别怪我,我给你丢脸了,我是不想让你写得太累……” 

  文亦凡扶住她的双肩,看着她问:“你都知道了?” 

  向浅吟点点头:“你们这里的人早就告诉我了。你什么都闷在心里,我看着难受,总想为你分担一些。我知道你不喜欢小商小贩的……” 

  文亦凡搂着她,悲切道:“不,浅吟,是我委屈了你。我有什么理由怪你?只是让自己的老婆挺着个大肚子沿街叫卖,挣钱养家,我算什么男人?浅吟,你放心,我一定会让你生活得幸福,为了你,我不会再自视清高了。” 

  向浅吟哽咽道:“亦凡,我们回家吧。我不要你每天奔来奔去,写得这么辛苦。我会种地,吃苦受累我不怕,只要你一辈子对我好……就行。” 

  54 

  文亦凡不再杜撰文章的决心就这样还没巩固就被向浅吟的举动感化掉了。他开始收集一些时尚杂志,研究它们的用稿路数、稿酬标准,进入了初级生产化写作状态,很快就发现了一些规律。写作这些文章对文亦凡来说那是杀鸡用牛刀了。“创作”了十多篇投过去,果然十中八九,不觉兴趣盎然起来。有的杂志社来电约稿,催得急的,文亦凡就祭起“一心三用”的心法,三稿同“写”。向浅吟不再去做生意,守在家里,有时帮他打下手。只是白天不能用单位的电脑,加上文亦凡仍放弃不了文字的原创性,时断时续,所以每月的“创作”数量依然有限。倒是“补碗笔法”大有长进,文章写成之后,改动越来越少。 

  唐娜又打电话来求援,口气非常急迫:“我接到一家杂志社的约稿,一个月内要赶出一部中篇小说。题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