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老残遗恨 作者:寒波-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铁云叹口气道:“只怪我太性急了,山东抚台保荐我有一技之长,打算办好手续再来找你,却不料碰了一个钉子,叫人扫兴。”

  庆蕃问明了缘故,说道:“刚才接见你的,大概是工部郎中孙君,此人古板得很,没有什么好商量的。你住在哪里?”

  “扬州会馆。”

  “好,你先回去等着,待会儿和庆王爷说一说,看看能否有个变通办法,然后我就来看你。”

  铁云回到会馆,等到将近中午时分,庆蕃乘了自备的马车来了,踏进屋来便道:“铁云,走吧,搬到我家去住,好谈心!”说罢不容分说,随来的车夫便动手搬取行李,铁云主仆只得跟了出来。好在会馆门口停了兜揽生意的骡车,铁云叫了一辆,让李贵押了行李随后,他和庆蕃并坐在马车中,庆蕃道:“刚才和庆王爷谈了你保荐的事,他把孙郎中找来问了,无奈山东抚台不曾上过奏折,手续欠缺,他也无可如何。我们这位王爷一向小心谨慎,决不敢自作主张多迈半步。这只能等你回到山东补办了奏折,明年再进京来,那时先找我,回过庆王爷,然后交办下去,再不会有人挑剔了。”

  铁云苦笑道:“凡事一鼓作气,再来京师应试,就意兴索然了。”

  庆蕃劝道:“别灰心,抚台保荐,别人还求之不得。再说你回去了,福中丞好事做到底,一定为你补办手续,一番盛情,你也不能拒绝啊。”

  马车在西城灵境胡同路北毛宅门前停下,是一座两进的四合院,庆蕃引铁云入内进了书房,说道:“你稍坐一会,我进去换了衣服再出来陪你。”庆蕃进了内院,兴致勃勃地向夫人道:“太太,刘铁云从山东来了,我留他住下来,都还没吃午饭哩,叫佣人去饭馆买几碗现成的菜吧,备些酒,好久没见到南边的朋友了。”

  夫人道:“就他一个人吗?没带太太?”

  “没有,他是来办公事的,只带了一个男听差。”

  夫人立刻吩咐厨娘备饭,又叫老妈子取出被褥,把客房收拾干净。庆蕃换了一身蓝绸丝棉袍子,玄缎马褂,回到书房内,家中听差正侍候铁云洗罢脸,送上了茶。庆蕃笑道:“久客异乡,才体会到孔老夫子说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实在是切身经验之谈。”

  “是啊。”铁云也笑道:“我在济南遇见了黄三先生,也是高兴得很,还到他泗水县衙门中作了客,方知他乡遇故知确是人生一乐。”

  庆蕃快活地笑道:“想不到黄三先生成了县太爷了,想象他穿着官服坐堂审案,一定是很滑稽可笑的。”

  铁云叹道:“在他是求官得官,这一生是没有遗憾了,我却事事不如意。自从上次你在扬州谈起不妨去上海做洋行买办,一晃七年了,你看我吊儿郎当,至今一事无成。做生意关门,行医歇业,到官场当差又处处碰壁,我实在不是当官的料。”

  “还想当买办?”

  “当买办也要有路啊,虽然识了几句英文,却还没有机会,要是有机会,我一定丢下差使去干买办了。”

  庆蕃想了一下,说道:“除了当买办外,目前洋务时兴,走办洋务的道路,也不失为上策。盛杏荪(盛宣怀)不就是吃洋务饭起家的吗?他如今成了李中堂手下办洋务的第一红人,总揽招商、电报两局,有人说他发了几百万两洋财,这比洋行买办又不知胜过多少,可以说是个特大买办了。现在西风东渐,李中堂辛辛苦苦办了二十多年洋务,总算打开了局面,朝野风气也渐渐开了,湖广总督张南皮(张之洞)已经办了汉阳铁厂,最近又上奏折建议兴建从芦沟桥到汉口的芦汉铁路。”

  “朝廷答应了吗?”

  “还有些顽固愚蠢的大臣和都老爷在作梗反对,一时还定不下来,不过大势所趋,迟早是会批准的,不知又会让多少人发财哩。”

  铁云不禁心动,沉思了一下,忽然笑道:“不做官,不经商,去办洋务,也是一条上佳的出路,若是朝廷批了下来,总会招商承包吧,那时我倒想试试身手哩。”

  庆蕃被铁云的魄力惊倒了,说道:“啧啧啧,你是在开玩笑吧,一条芦汉铁路非上千万两银子休想办成,你哪儿来那些钱?”

  铁云大笑道:“实君休小看了我,到时候自会点石成金,变着法儿弄钱出来。”

  庆蕃绝不相信铁云有如此能耐,不过一笑置之。又谈了些京师新闻,酒菜已经端整好了,就在书房中摆开了一张小方桌,两人边饮边谈,不觉夜之已深。

  庆蕃留铁云小住了半个月,饱览北京名胜古迹,畅游了各处繁华场所,到了十一月初,气候日益严寒,恐防冰雪封路,便告辞南归。一路晓行夜宿,已到黄河渡口,天色阴沉,乌云满天,那西北寒风呼呼地直在河上怒啸,靠岸的河面已经结成了厚冰,可以行车,河心还在嘶嘶地淌着河水。两条渡船小心翼翼地载着车马行人渡河,惟恐破碎的冰凌顺河而下,撞坏了船只,打翻了行人,因此慢悠悠地惹得好多北来的车轿行旅在渡口排成了一里多的长龙。天既冷,风又大,放下车帘犹不够抵御黄河边上苍凉的奇寒,也许就要下雪了,若是河中心结成薄冰,船不能渡,车又不能行,渡口小旅舍容纳不下如许旅客,那才要了命了。旅客车夫一个个缩着脖子呵着热气,搓手顿足干着急,有骂老天爷的,有骂船上艄公的,却一概都不管用,车辆依然胶住了似地,半晌才向前挪动几步。铁云掀帘见这光景,心中焦躁,耐心等了一会,看看天将降雪,委实忍不住了,于是喝道:“李贵,叫车夫向前去,别在这儿死等。”

  车夫回头道:“老爷,都得挨着号儿向前,不然,大伙儿可不答应。”

  “不怕,有我哩!”

  车夫只得硬硬头皮,把马车岔向旁边道上,一甩鞭子,那马也冻得想暖和暖和,霎时迈开蹄子越过前边的车轿,下了河滩,驶过河上冰面,直临渡口,一艘空船正巧驶了近来,铁云下车昂然一挥手,喊道:“管他哪府哪县的,咱们先过!”

  后边车轿中坐着好几位知府知县,乃至出京的四品京官,听了喊声,掀起车帘看了,不认得铁云是谁,却被他那压倒一切的气势镇住了,吃不准他是哪路大官,说不定是京里的都老爷,谁也不敢作声,竟让铁云的马车先上了船,转眼过河上岸,李贵屏息静气了好一会,这时才大大地吐了口气,嘻嘻哈哈笑道:“二老爷,咱真服你了。咱的胆子够大的了,刚才听你那一喊,生怕有人跟咱吵架,咱也惊住了,谁知那些府县大老爷竟乖乖地给咱老爷让道,哈哈,今天老爷可够威风的了。”

  铁云笑道:“傻瓜,这叫‘攻心为上,攻城次之。’老爷是用的孙子兵法哩。”

  回到省城禀见了抚台,福中丞听说因为手续不合,未能办成,安慰道:“这个好办,且在家过了年,待明年春天再补办个奏折保荐,一定能成功了。”

  光绪十九年春,铁云带了山东抚台的奏折和给军机处与总理各国通商事务衙门的咨呈,再次进京,依然住在毛庆蕃家中,托他代递。不久就奉朱批:“交总署考验使用。”这次手续齐备,又有庆蕃在里面照应,奉到批札,铁云以候选知府任用,即在总署当差。

  总理衙门主办对外交涉和通商事务,创办于咸丰十年底(公元一八六一年初),简称“总署”,又称“译署”,因为它负责朝廷机要电报的译转。铁云被派在文案上撰拟普通稿件,原来荐举的治河、算学等专长全用不上,不过多了个知府官衔罢了,又不是实缺,依然是个幕僚,每日里闲着无事,喝茶聊天,混日子,感到无聊之极。京官五品正恩双俸每年一百六十两银子更比地方清苦,若不是从家中带钱来用,他这个喜好挥霍,渴爱收藏书画碑帖古董的人简直寸步难行,而向家中要钱,若英出手也寥寥无多,还要听她的埋怨。他不能满足于现状,他有勃勃向上的事业心,又有赤裸裸的金钱欲,钱能使鬼推磨,两者融合在一起,又能推动铁云不顾国情舆论去干别人所不敢做的事。他对官场终于厌倦了,即使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得了个知府衔,又有什么用?他好像有使不尽的精力在壮实的身躯中奔突欲出,几乎想对天大喊:“我不能湮没在浑浑沌沌的官场中,我要干事业,我要另闯一番天地,给我机会,老天爷,给我机会吧!我会惊世骇俗石破天惊干出一番前人所不敢为的大事业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