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心态修养处世智典-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玩!你偏不听,这下可好了,充军去襄阳!叫舅舅如何跟你死去的娘交代呢?”
    这时,才子也后悔不已,声泪俱下,接着吟道:“充军到襄阳,见舅如见娘,两人双流泪……”
    舅父闻言更是心疼地说:“瞧你这么优秀的人才,真是……唉!”
    结果才子续接:“三行。”原来他舅舅是个独眼,一生最忌讳有人说他“独眼”。舅父一听,当场气晕。故事解读:
    再好的才能,也比不上做对事情、说对话。应用之道:
    人有一张嘴,除了咀嚼食物辨别滋味外,它的最大功能就是发音说话。大凡正常人哪个不会说话呢?可人和人不一样——有的人说起话来有板有眼,有根有据,叫人听了感觉舒服,想着信服;有的人说话丢三落四,东扯西拉,听者往往是丈二和尚摸不到头脑,心中无底;有的人说话丁是丁,卯是卯,好是好,坏是坏,不夸大,不缩小,对上不卑,对下不亢,有成绩说足,是问题讲清,可谓一片真心可对天;有的人说话挤眉弄眼,阿谀奉承,欺上瞒下,颐指气使,好人可以说坏,坏人可以说好,大事可以说小,无事可以生非。
    有人以为讲好话容易,捡好的讲就行了,成绩虽然都讲足了,但像开中药店,样样都面面俱到。以谁为纲,如何发扬方能使整体素质都有提高,榜样如何树立,经验如何介绍,别人如何学习,考虑却欠周到。把好话说好可要动番脑筋。
    有人说批评人最容易,不讲情面就行了,不是有“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么。话虽这么说,但想治病又想吃甜药的却不少,各种糖衣药片不是应运而生么。看来,要想批评人有好效果,选择对话的时间、地点、谈话人和问题的切入点是十分重要的了。把好话讲好不易,把批评话讲好更难,这也是一门艺术哟!
    有的人的嘴形同摆设,谨口慎言,三棍子打不出一个屁来,要想叫他咧嘴微笑就更难了。这张嘴,一个字不多说,一句话不多讲。如果非要开口不可,拿手好戏便是照本宣科,真可谓是滴水不漏。与人聊聊天,与同事拉拉家常,与下属谈谈心,好像有失身份,不成体统。让这些人开口讲话,难啊!
    有的人的嘴,跟着他们就是受罪。这张嘴,走到哪讲到哪,一开口便要讲话,而且是逢事便讲,逢人便讲,讲起来不受时间、对象、范围、政策的限制,想到哪说到哪,怎么方便怎么说。叫这些人说话守点规矩,也难。

1
手机登陆:wap。TCwap
    第五部分 第86节:说话之道(11)
    唐朝中文网 更新时间:2008…7…14 10:50:15 本章字数:1851

    其实,更难的还在后面——哪个人前不说人,哪个人后无人说——信息在传递中的扭曲却是最难防的啊。人人都是信息源,既为社会带来欢快和喜悦,也为生活增添烦恼和苦楚——关键在于嘴巴如何摆弄。虽有千方百法,但有两条原则似可遵循——
    请记住:常在你面前说人家如何如何的人,一定不要相信他、亲近他,因为,他也会在别人面前说你怎样怎样;
    同样,也莫忘了,如果你老在张三面前说李四,在李四面前说赵五,最后就会说到你自己。千万不要去干那种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联合别人来打倒自己的蠢事。
    人有一张嘴,要讲许多话——该讲的话要讲,争取把它讲好;不该讲的话不讲,也不要去多想——我们可要管好自己的一张嘴。
    □说话有“术”
    有个人为了庆贺自己的四十岁生曰,特别邀请了四个朋友来家中吃饭。
    三个人准时到达了。只剩一人不知何故迟迟没有来。
    主人有些着急,不禁脱口而出:“急死人啦!该来的怎么还没来呢?”
    在座的有一客人听了之后很不高兴,对主人说:“你说该来的还没来,意思就是我们是不该来的,那我告辞了,再见!”说完,就气冲冲地走了。
    一人没来,另一人又气走了,主人急得又冒出一句:“真是的,不该走的却走了。”
    剩下的两个客人,其中有一个生气地说:“照你这么讲,该走的是我们啦!好,我走。”说完,掉头就走了。
    又把一个客人气走了。主人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不知所措。
    最后留下的这一个朋友交情较深,就劝主人说:“朋友都被你气走了,你说话应该留意一下。”
    这人很无奈地说:“他们全都误会我了,我根本不是说他们。”
    最后这朋友听了,再也按捺不住,脸色大变道:“什么!你不是说他们,那就是说我啦!莫明其妙,有什么了不起。”
    说完,铁青着脸也走了。故事解读:
    有的人缺少“嘴”上的功夫,说话乏“术”,因此,言谈表达往往“话不投机”,以致很难把事情办好,有时甚至还会将好事办砸;而有的人则深谙说话之“术”,能得体地运用语言,准确地传递信息、表情达意,有的人甚至能点“语”成金,使所言收到奇佳的表达效果。应用之道:
    说话是一门艺术,是一门值得推敲的艺术,尤其是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说话的好与坏关系交往的功效。而揣测对方心理,把话说到别人的心里去,是说话得体、动听从而达到成功交往的关键因素。在这方面,《红楼梦》中的王熙凤可称典范。下面仅就她在《林黛玉进贾府》中的一段话加以说明。
    王熙凤初见黛玉,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
    王照凤是贾府中炙手可热的人物,她的权势多半是来源于贾母的宠信,所以熙凤行事说话时时刻刻都依据贾母的爱憎好恶,揣测其心理。初见贾母的外孙女黛玉,便恭维她是天下最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似乎是在说她从未见识过,而周旋于贾府上下人中,又是名门之女的王照凤不是没有见过世面,为什么对黛玉如此夸奖呢?我们知道:是贾母一再执意要把自己唯一的女儿的孩子黛玉接进贾府的,承受失女之痛的贾母自然会把对女儿的感情转移到外孙女的身上,心肝儿肉地疼爱。听到有人这么夸奖外孙女,贾母定是欢喜,尽管这话已恭维到令人肉麻的地步,但又有谁能拒绝呢!接着,熙风又说黛玉不是贾母的外孙女而是孙女,这显然违背事实。但有时候,假话比真话更让人爱听。由外孙女到孙女,其潜台词是想告诉贾母:黛玉就像是她自己调教出来的孙女一样。此话如扑面之清风,贾母怎不受用?对于寄人篱下的黛玉来说,置身于人地两疏的贾府听到别人的夸奖,并且说自己是贾府的最高统治者贾母的嫡亲孙女,除了高兴之外,说不定还有感激呢!不仅如此,王熙凤始终没有忘记,或者说更清楚黛玉进贾府的原因:姑妈去世。女儿的去世会给贾母以精神上的打击,而失去母亲的黛玉感情上更是不必说。所以熙凤又向二人表达自己的悲伤与哀痛——“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真是做尽了人情,好一个八面玲拢的人物!可谓:言为“心”生甚机敏,巧于周旋太聪明。

1
手机登陆:wap。TCwap
    第五部分 第87节:说话之道(12)
    唐朝中文网 更新时间:2008…7…14 10:50:15 本章字数:1732

    一个会说话的人,总可以流利地表达出自己的意图,也能够把道理说得很清楚、动听,使别人很乐意地来接受。有时候还可以立刻从问答中测定对方言语的意图,并从对方的谈话中得到启示,增加自己对于对方的了解,跟对方建立良好的友谊。不会说话的人,不能完全地表达出自己的意图,往往会使对方费神去听,而又不能使他信服地接受。
    1916年,美国化验学家路易斯在一篇论文中首次提出了“共价键”的电子理论。这个理论对于有机化学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可是这一理论发表后,在美国化学界并未引起应有的反响。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路易斯不善言谈,没有公开发表演说,以宣传自己的见解。
    三年以后,美国另一个著名化学家朗缪尔发现了路易斯见解的可贵。于是,朗缪尔一方面在有影响的美国化学会会志等刊物上发表多篇论文,阐述和发展路易斯的理论,同时,又多次在国内外的学术会议上发表演讲,大力宣传“共价键”。由于朗缪尔能言善辩,对“共价键”作了大量宣传解释工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