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横生斜长集-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子,杜甫的《诸将》成为众多诗人模拟的榜样。又有一阵子,李商隐的《有 
感》、《重有感》成了众多诗人模拟的对象。翻开清人鲁一同、顾复初、陈 
玉树等人的诗集,都可见拟李之作,有的干脆标明:《甲午冬日拟李义山重 
有感》,那是甲午战争,中国人被日本人大败的时候了。 

…  00…

                             杜牧的 《清明》诗 

     旧时儿童读物《千家诗》中有一首标明杜牧的《清明》诗,传诵很广。 
诗云: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此诗不见于杜牧本集,是否杜作,暂且不论,这里只讨论对该诗的几种修改。 
     明人谢榛在《四溟诗话》中说:“此作宛然入画,但气格不高。或易之 
曰:‘酒家何处是?江上杏花村。’此有盛唐调。予拟之曰:‘日斜人策马, 
酒肆杏花西。’不用问答,情景自现。” 
     谢榛这个人好改人诗,但往往改得并不高明,此亦一例。 
     细雨霏霏,微风拂拂,正是雨酥风腻,桃红柳绿的清明时节,主人公沐 
雨栉风,一路行来,不觉魂断魄消,酒兴勃发。他向一个骑在牛背上的缓缓 
行来的牧童问道:“小哥,借问酒家在何处?”牧童用手指着遥遥处一个隐 
隐约约被杏花掩映着的村落回答:“那里就是。” 
     这就是《清明》诗所创造出来的意境。这个“遥”字用得实在好。曾经 
有人问我,改成“牧童手指杏花村”如何?我答之曰:“不好!有‘遥’字, 
境界全出;无 ‘遥’字,境界索然!” 
     诗必须创造感性形象,除了给人以色彩感、数字感、声音感、动作感之 
外,也还必须给人以空间感。无“遥”,则杏花村近在眼前,可以一目了然, 
意境是迫狭的;有“遥”,则诗中的天地顿时宽阔起来,我们的视线也仿佛 
随着牧童的手指而射向远方。我们都会想到,主人公要一解酒渴,就还得穿 
花过柳,在风雨中赶上几里路吧!不仅如此,有“遥”,则杏花村景就是隐 
隐约约、看不真切的;惟其看不真切,就更感到无限丰富,不知其中隐藏着 
几许美景,几许春光,就更加挑逗起主人公兼程赶路的无限情致。 (陆时雍 
 《诗境总论》)云:“吞吐深浅,欲露还藏,便觉此中无限。”说的正是这 
个道理。 
     古代画家是很懂得这个“遥”字的意义的,所以他们作画讲究“孤城置 
之天边,墟市依于山脚”,“孤峰远设,野水遥拖”(李盛《山水诀》)。 
一幅画,总要有近景,有远景,在“不厌其详”地铺设了正面的“溪山林木” 
后,还讲究“旁边平远峤岭,重叠勾连,飘渺而去,不厌其远,所以极人目 
之旷望也。” (郭熙《林泉高致》) 

…  01…

                                 朱熹的“变天”诗 

     朱熹是哲学家,不过,他很喜欢写诗。他的诗,也有写得很不坏的。这 
些,先不谈,想谈的是给他带来麻烦,差一点惹下大祸的诗。 
     福建崇安是朱熹的第二故乡,该地的武夷山是有名的风景区。1183年(南 
宋淳熙十年),朱熹在那里修了一座别墅,称为武夷精舍,是收徒讲学的地 
方。第二年 (淳熙十一年),朱熹在精舍闲居时,曾和朋友们乘着小船,游 
山玩水,颇得其乐,高兴之余,写了十首《棹歌》。棹歌者,船歌也。这十 
首歌是: 

           武夷山上有仙灵,山下寒流曲曲清。 

           欲识个中奇绝处,棹歌闲听两三声。 

           一曲溪边上钓船,幔亭峰影蘸晴川。 

           虹桥一断无消息,万壑千岩锁翠烟。 

           二曲亭亭玉女峰,插花临水为谁容? 

           道人不复阳台梦,兴入前山翠几重。 

           三曲君看架壑船,不知停棹几何年? 

           桑田海水令如许,泡沫风灯敢自怜! 

           四曲东西两石岸,岩花垂露碧毵毵。 

           金鸡叫罢无人见,月满空山水满潭。 

           五曲山高云气深,长时烟雨暗平林。 

           林间有客无人识,欸乃声中万古心。 

           六曲苍屏逸碧湾,茅茨终日掩柴关。 

           客来依棹岩花落,猿鸟不惊春意闲。 

           七曲移船上碧滩,隐屏仙掌更回看。 

           却怜昨夜峰头雨,添得飞泉几道寒。 

           八曲风烟势欲开,鼓楼岩下几萦回。 

           莫言此处无佳景,自是游人上不来。 

           九曲将穷眼豁然,桑麻雨露见平川。 

           渔郎更觅桃源路,除是人间别有天。 

武夷山有四十九峰、八十七岩、九曲溪、桃源洞、流香洞、卧龙潭、虎啸岩 
等名胜。本诗当是歌咏九曲溪之作。第一首总写,第二首以下分写各曲。十 
首诗除了略有沧海桑田之叹外,主要写自然景色,可以说毫无政治内容。朱 
熹意想不到的是,十年之后,这首诗却成了他梦想“变天”的证据。 
     在对道学的态度上,南宋王朝有道学与反道学之争。1194年 (绍熙五 
年),支持道学的宰相赵汝愚被免去相位,赶出朝廷,发遣边地,最后病死 
衡州。在此同时,受到赵汝愚支持的朱熹也受到激烈攻击。御史沈继祖上疏, 
指责朱熹有“不孝其亲”、“不敬其君”、“不忠于国”、“欺侮朝廷”、 
 “哭吊汝愚”、“有害风教”等六大罪。其中作为重要证据的就是《武夷棹 
歌》中的一句诗。他说:当赵汝愚病死衡州,朝野交庆的时候,朱熹却以“死 
党”身份,带着百余名门徒在野外号哭,并且在诗中写道:“除是人间别有 
天”。 
     在古代,“天”是皇帝的象征。“除是人间别有天”,不是梦想“变天” 
是什么?所以沈继祖厉词问道:“人间岂别有一天耶?其言意岂止怨望而 
已!”按照他的这种逻辑定罪,将朱熹充军、监禁、以至杀头都是可以的。 

…  02…

然而,正如读者已经知道的,此诗写于十年前,是一首风景诗。“别有天” 
者,别有洞天,别有境界,别有天地之意,是写自然界的景色变换的,和赵 
汝愚案根本无关。 
     为了证明朱熹有“变天”的企图,沈继祖又写道: 

          剽窃张载、程颐之书,寓以吃菜事魔之妖术,以簧鼓后进,张浮驾诞,私立评题,收招四 

      方无行义之徒,以益其党伍,相与餐粗食淡,衣褒带博,或会徒于广信鹅湖之寺,或呈身于长 

      沙敬简之堂,潜行匿迹,如鬼如蜮,士大夫之沽名嗜利觊其为助者,又从而誉之、荐之,根株 

      既固,肘腋既成,遂以匹夫窃人主之柄,而用之于私室,飞书走疏,所至响应。 

朱熹及其门徒们饮食简单,“餐粗食淡”,这是事实,但是沈继祖却和“吃 
菜事魔之妖术”联系起来,问题可就严重了。宋代民间有摩尼教,尊奉汉代 
黄巾起义的领袖张角为教祖,那是被认为“吃菜事魔”的,后来发展为有名 
的方腊起义。沈继祖那么写,朱熹岂不成了方腊第二了吗? 
     沈继祖说朱熹“或会徒于广信鹅湖之寺,或呈身于长沙敬简之堂”,也 
是事实。但是,一次是和陆九渊见面,一次是和张栻见面,所讨论的都是道 
学中的基本理论问题,用今天的话来说,都是学术问题,并未议论时政,然 
而,在沈继祖的笔下,那是“黑帮”和“黑帮”之间的“黑会”。“潜行匿 
迹,如鬼如蜮”,不是“黑帮”、“黑会”是什么! 
     沈继祖深文周纳,目的是在政治上将朱熹打倒,使他“永世不得翻身”, 
但是,沈继祖觉得还不够,于是在疏文中继续提出朱熹的其他罪名,如:收 
取高额学费,巧计夺朋友之财、接受贿赂等,其中有一条虽不算大问题,但 
却使朱熹浑身臭烘烘的罪名是:诱引尼姑二人做小老婆,出去做官时公然随 
身带着,云云。 
     笔者不拟在这里讨论宋代道学和反道学斗争的是非曲直,本文只想指 
出,对政敌的这种斗争方式是不可取的。 
      “文革”中有“批倒批臭”一语,意思是不仅要在政治上将人打倒,而 
且要在思想、道德、生活等方面将人批臭,于是,无中生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