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横生斜长集-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根据现在北京的情形,除了石曾先生之外,有谁能去做中华大学校长? 

     听了吴稚晖的长篇唠叨,胡适也站起来说: 

          我绝不想回北大去,故我自己绝不成问题。吴先生说,蔡先生能容七十人,石曾先生能容 

      四十人。我自己至多能容四十五人罢了。但我不想做北大校长,故绝无问题;但石曾做北大校 

      长,却有问题,故我提议,仍维持国府原案,蔡先生仍为校长,由石曾先生代理或可救济一点。 

     吴稚晖反对胡适的意见,继续发表长篇议论,批评胡适不应“用蔡先生 

… 页面 71…

去牵制李先生”。他说:同李石曾合作,这是上上;不合作,那是中中;同 
他捣乱,这是下下。又说:好比一把破茶壶,李石曾先生要拿这把茶壶,就 
让他拿去吧。我们只希望他不要耍阔少爷脾气,抢去摔了就完事。只希望他 
好好地用。末尾,吴稚晖强调说:最可怕的是蜀洛相争。 
     当日会议中,吴稚晖已经几次谈到蜀洛相争,胡适忍不住了: 
      “蜀洛相争是没有的事。” 
      “没有!怎样没有?他们不曾通缉易寅村先生、李石曾先生和我们吗?” 
吴稚晖跳起来了。1926年3月18日,段祺瑞等下令枪杀到执政府门前请愿 
的群众,接着又下令通缉“群众领袖”徐谦、李大钊、吴稚晖、李石曾、易 
培基(寅村)等在北京工作的国共两党领导人和进步文化人,共50人。吴稚 
晖所说“通缉”,指此。 
      “没有的事!我们几个熟人之中,人格上总信得过,不是他们干的事。” 
陈西滢等人反对学生投入学潮和政潮,三·一八惨案后发表过一些批评“群 
众领袖”的言论,但是,胡适认为他们不会向北洋政府提出逮捕建议。 
      “你就是反革命!高一涵在《京报》上明明说三·一八的惨案是我们干 
的。我留下《京报》为证。”吴稚晖再次跳了起来。 
      “我那年八个月不在北京,不知道你们打的笔墨官司。但……”胡适于 
1925年夏末去武汉,然后到上海,直到1926年5月才回到北京,因此他想 
辩解。 
      “东吉祥胡同这班人简直有什么面孔到国民政府底下来做事!不过我们 
不计较他们罢了。”反对女师大风潮,支持章士钊的北大教授当时大都住在 
东吉祥胡同,吴稚晖始终对他们有余恨。 
      “大家的意见既然一致主张石曾先生。我也只希望他的亲戚朋友规劝 
他,不要把这把破茶壶摔了。我说的是一种忠告,不是什么捣乱。”在李石 
曾是否适合当中华大学校长问题上,胡适让步了,但是,他不能同意吴稚晖 
的所谓“捣乱”的说法,特别加以声明。 
     会开完了,吴稚晖从口袋里摸出几张电报来,丢到胡适面前,说: 
      “人家人都派定了,还有什么说头呢?” 
      “吴先生,你若早点给我们看这两个电报,我们就可以不开口了。”胡 
适打开一看,原来都是李石曾打给张静江、易培基的,报告中华大学校长事, 
四星期后始可就职,兹派人先行接受,云云。 
     一切早就决定了,拿到会上讨论,意在走个过场,造成民主空气,然而 
胡适不知内情,白白地吵嚷了一番。他觉得很懊恼,当了“笨人”。 
     吴稚晖辱骂胡适是“反革命”。第二天,胡适想了又想,气不能平,写 
了本文开头的那封抗议信,然而他想了又想,终于没有发出。 
     北大复校的事,折腾了很久,一直到1929年8月6日,南京国民政府才 
决定恢复“国立北京大学”的校名。 

… 页面 72…

                         国民党时代的“天天读” 

     经历过“文革”时代的人,对“天天读”都会记忆犹新。那时,神州大 
地,不论是在办公室、车间、商店,抑或是军营、教室、田野,只要是有人 
群的地方,天天早晨,都会出现这样的景象:人人手棒“红宝书”,或朗朗 
诵读,或默默研习,时间或长或短,读完之后,才各做各事。由于天天如此, 
雷打不动,成为仪式,所以称为“天天读”。 
      “天天读”虽然诞生于“史无前例”的年代,被认为是项伟大的创造, 
其实,它并非“史无前例”,那例证,就是国民党时代已经有了。 
     不信吗?请查1929年10月21日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 
     会的第44次会议记录。那次会上,通过了一项《各级学校教职员研究党 
义条例》,规定神州大地的各级教职员,不论是否国民党员,都必须研究“党 
义”。所谓“党义”,其内容为《孙文学说》、《三民主义》、《建国大纲》、 
 《五权宪法》、《民权初步》、《地方自治开始实行法》、《实业计划》等, 
都是那时的“国父”——孙中山先生的著作。“国父”也者,国家的父亲, 
是个包含无限神圣、无限伟大、无限崇高、无限光辉等诸种意义的头衔。 
     该条例规定:“研究程序分四期”,每期研究期间以一学期为限,平均 
每日至少须有半小时之自修研究,每周至少须有一次之集合研究。”你看, 
四个程序,四个学期,每日平均至少须有半小时,不是“天天读”是什么? 
只不过该条例的适用范围仅限于“各级教职员”,没有“文革”时代那种全 
国、全民的规模,而且,是否真正雷厉风行、雷打不动地实行过,也很难说。 
比较起来,国民党的“天天读”真是差多了! 
     国民党那时为什么会有如此举动呢?原来当年3月,国民党召开第三次 
全国代表大会,会议决定,以孙中山所著《三民主义》、《五权宪法》、《建 
国方略》、《建国大纲》及《地方自治开始实行法》等著作,作为训政时期 
 “中华民国最高之根本法”。决议称:“吾党同志之努力,一以总理全部之 
遗教为准则”,“总理遗教,不特已成为中华民国所由创造之先天的宪法, 
且应以此为中华民国由训政时期达于宪政时期根本法之原则”。此后,国民 
党当局就不断采取措施,将孙中山偶像化,将孙中山的思想和学说教条化。 
于是,就出现了那个时期的“凡是”派,“认先总理的一切主张及计划,是 
天经地义,先总理传下来的一言一字,都是不可移易的真理。敢讨论总理学 
说的是大逆不道;敢批评总理主张的,罪不容诛”。胡适因为写了几篇文章, 
对孙中山的某些思想有所批评,结果受到浩浩荡荡的“围剿”。国民党人纷 
纷指责胡适“侮辱本党总理,诋毁本党主义,背叛国民政府,阴谋煽惑民众”, 
要求惩处胡适,有的人甚至要求将胡适“逮捕解京”。上述所谓《各级学校 
教职员研究党义条例》就是在这一形势下出笼的。 
     孙中山思想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产物,其中有不少真知灼见,在民主革命 
时期曾经发挥过巨大的作用,但是,其中无疑有肤浅的部分,有不成熟的部 
分,有谬误的部分,有只适合于某一特定形势的部分,有尚须补充、修正、 
发展的部分,将孙中山的思想视之为“先天的宪法”、“最高之根本法”, 
每天恭读,句句照办,不容辨正,不容批评,不容变更,其结果,必将使人 
们思想僵化,堵塞了真理发展的道路。 
      《各级学校教职员党义条例》公布后,胡适的朋友们立即跳出来反对。 
他们提出,孙中山自己就说过,他的 《实业计划》“不过是一个外行人根据 

… 页面 73…

很有限制的资料想出来的一个粗简的大纲或政策。经过科学的研究及详细的 
调查,修正及改良是不可避免的”,并不自认为都是真理。他们尖锐地质问 
国民党:“所谓先总理的学说及主张,不许讨论,不许批评,在《中山全书》 
上有什么根据?”自然,他们不赞成“天天读”。那个时代,南京国民政府 
初建,尚未建立一套完整的法西斯统治制度,所以,胡适和他的朋友们的“狗 
头”居然没有被砸烂,也没有被踩上千万只脚。 
     伟人是应该受到崇敬的,但是,不能偶像化;伟人的思想是要学习、研 
究的,但是,不能教条化。“天天读”之类,随着“文革”结束而结束,历 
史在恢复它的常态方面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 页面 74…

                                 蒋介石拒绝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