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近30年中国短篇小说精粹-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粒火星。
    许久,他直起腰来,平静地说:
    “大不了给女子在这沙滩上再撑一架罗网喀!”
    我的心里猛然一颤。
    我看见女子缓缓地丢弃了铁锨。我看着她软软地瘫坐在湿漉漉的沙坑里。我
看见她双手捂住眼睛垂下头。我听见一声压抑着的抽泣。
    我的眼睛模糊了。

陈世旭
波  湖  谣
师  姐  弟
    那时姑塘镇将废未废。姑塘湾水深,避风,原是天然的良港。进出波阳湖的
船旅必定在这里打尖,歇夜,湾风,交易。古时从中原去岭南,这里是必经之
途。姑塘因此发达。泊船樯桅林立,屋宇鳞次栉比。有一段佳话说是乾隆下江
南,慕名驾幸姑塘。他上岸做的头一件事.是痛痛快快地撒了一大泡尿。这恩泽
在他离去之后,地方上才晓得。于是感恩戴德,集资在那尿迹上立了块丈八高的
碑,让一尊焉质驮着。碑上刻着:皇恩浩荡。这佳话据说很可靠。那碑至今尚
在,先是由一大户人家收藏,埋在地下,“文革”时被挖出,来不及砸烂,半夜
却被悄悄抬去砌了水库的基脚,确保了万世无虞。总之,姑塘有过繁荣历史是无
疑的。因其繁荣,也便多事。百十里波湖上,姑塘是湖盗们最喜欢光顾的地面之
一。镇上的大户。便多养有打师。打师并非都是一流货色,并且也不能确保都没
有二心,因此谋打师很不易。有一家想出一个绝法子,纳了一位江北女打师做
妾。事情立刻风传开去,反而惹起强人的好奇,很快便有人前来领教身手。
    来的人也不敢冒失,一来来了一伙。自称是为生意而来,但一个个举手动脚
处处显出十足匪气。老板子虚与委蛇,让“贱内”上茶。
    茶碗上来,匪们立刻直了眼睛:盛茶碗的托子竟是乡间磨豆浆的碾盘。一个
静静办办的女人一只手稳稳抓着碾盘的把手,一只手把碾盘上的茶碗一一分送各
人,满面春风,笑容可掬。
    匪们面面相觑,然后知趣告退。老板子同“贱内”把客送出大门,匪们走出
数步开外,老板子在他们身后又唱了一喏:顺风。匪们回头答礼,却见老板子身
边,那女子双脚腾空,贴在门板上.依旧是满面春风,笑容可掬。匪们连忙缩了

缩颈,鼠窜而去。
    这家人的家门自此固若金汤。
    几年过去,有一天,姑塘来了一个挑笼卖索的。样子蔫蔫的,很寒酸,蹲在
地上。口里有一句没一句.唱着叫花子歌:
月儿稀,月儿稀,
老爹原是有名的。
前番把我一把米,
放在黄麻袋儿里。
撞着一只焦黄狗。
哞地咬碎袋儿底。
    他的样子有趣,引了许多人来围观。做买卖,他的口气却大,说他的棕索两
条牛也扯不断。
    有位好事的打师觉得可笑,便上去抓起一卷:
    “只怕是陈年烂索?”
    “棕是今年割的,索是昨天搓出来的。”
    “可以试么?”
    “可以。”
    那棕索手指粗一根,麻花似的扭成一卷.每卷有膀子粗。打师分出一根.缠
在手指上,轻轻一扯,断了。又分出一根,又一扯。又断了。转眼间,一卷棕索
就长长短短地断了一地。
    “分明是烂索么。”
    打师听着四周一片喝彩.很得意。
    那个卖索的人幽幽地看了打师一眼.说:
    “都在江湖上混饭,何必呢。”
    “混也要混个正当,总不能哄人么。”
    “既是这样不晓得咸淡,那我也就认了吧。”
    卖索的人说着,把担子上的棕索摘下一卷,崭新的棕索在let头底下闪闪发
光,散着一股清香。他把两只手平抓那膀子粗的一卷,只轻轻一拧,一卷棕索就
齐齐地断了。又摘了一卷,又一拧,又齐齐断了。没有多久,一担棕索就在地上
断成一堆。
    满街噤若寒蝉。打师的脸变得灰青。江湖上逢到这种事,生事者十之有九是
要拿命赔礼的。

    了结这件事的是那位女打师。她怂恿老板子出面打圆场,让那位因出风头而
倒霉的打师办了十几桌酒席,把姑塘镇有头面的人物都请到。又在街上整整放了
一天炮仗。然后卷起铺盖离了姑塘镇,由卖索的人顶了他的位置。
    好久之后,镇上人才晓得,女打师同卖索的原是师姐弟。当初娘老子拗钱不
过(江北的大别山,是出了名的穷地方),逼女儿做了妾。师弟便一走了之。没
有想到走出千里万里又悠悠地被牵了回来。
    天下冤家有几多!
    后来自然就有了事。师姐弟两个也不晓得怎样寻出让人信得过的借口。不时
雇了船,摇到波湖中间。
    四下一片茫茫白水,一盘明月亮在中天。无边的空明中,渐有淡淡的雾浮
起。月亮周遭围起一圈柔柔的晕。平滑如镜的湖面因湖水的升涨微有动荡。远远
的渔火幽幽摇曳着,亮着迷离的光。浸了浓浓酒香的歌子无忌地从舱中溢出:
壁上挂灯灯也红,
郎抱情姐在怀中。
郎是日头姐是月,
姐是杨柳郎是风。
喊姐声声姐身颤,
好比鲤鱼戏花篮。
鲤鱼戏在花篮里,
进去容易出来难。
    不远的地方,一座鞋样的山影影绰绰。传说那是天神杨二郎的妹妹三圣姑私
奔人间,被其兄追迫而在慌忙中落下的一只绣鞋。而今,这个不守礼法的证物静
静地兀立水中,仿佛在重温那个同所有那一类老而老的传说大同小异的旧梦。
    那些夜晚,事先买通了的船老大同他们就只有一板之隔。多少也受了感动的
船老大当时不漏一丝口风。师姐弟的偷情,几年间竟无人觉察。
    隐情是师弟自己公开的。师姐的老板子被镇压之后,师弟向土改工作队交出
了一包金银细软。那是师姐交他收藏的私房,预备他们以后过日子的。师姐由此
也被划为地主分子,并有了转移浮财的罪名。师弟则被吸收成了政府工作干部。
    这师姐便是后来的曹婆子。
    现如今的曹婆子头发该白了,却不白。脸上依旧保留着当年的轮廓,不熟
悉,不细看认不出她的实际年龄。关于她的往日,她的撩人的风姿和故事,她引

起的骚动和风波,永远不会被淡忘。许许多多新的佳话,新的纠葛,新的演义也
无法把她和她过去的一切湮没掉。她整天当街坐着.头上戴着一顶颜色变成了灰
黑的麦草帽,天晴遮太阳,刮风挡尘沙,下雨则当伞。在雨里呆的时间长了.雨
水就从草编的缝隙中渗透下来,然后整个帽子底下都挂满了水滴。更多的水则在
后脑壳那一面的帽顶聚成一股细流,一直落到她的依旧挺直的背脊上。而在这同
时,一块很大很完整、显然是下了决心买来的透明塑料布,却覆盖在零食摊上。
这样,即使下雨,也不会中断生意。她长年就那样安然地坐着。脸上没有喜色也
从无一丝愁容。
    曹婆子是被管制的分子,没有El子过得比别人好的道理,便让她收起零食
摊。曹婆子就养猪,又到离镇子很远的一片乱坟坡下去开荒。日子还是得味。间
或甚至有人听她有一声没一声地哼歌子:
青竹当马不能骑,
兔子耕田怎驮犁,
扁担划船难过江,
相好大姐不是妻,
日后总有折分时。
    镇上人也就不再逼迫她。总不能让她绝了生路吧。再说,镇上有时还不能不
求她。
    那年冬天奇冷,雪大。镇下面的生产大队死了好几头牛,又没有钱置新的。
到了春上,耕力就很不足。偏在这时,全大队最蛮、最得力的一头阉牯收栏时在
一个坡坎折断了腿骨,而且是大腿骨。一堆庞然大物可怜巴巴地卧在坎下,半个
身子冒在坎上,两只极大的眼睛泪水汪汪。
    除了几个上了年纪的人唉声叹气,众人多是围着,七嘴八舌看热闹:治是没
得治的,治了,也是个废物。到时候不是牛供人,是人供牛。干脆,给它一刀。
免了它的活罪……都眼巴巴地等着吃肉。春荒日子,能撞上肉腥,赛似过年。
    已经被停了职的大队支书不晓得从哪里得到消息,一头大汗地赶来。他一下
跳进坎下,仰面喊:
    “还不去几个人,找几根杠子来。”
    看看没有人动桩,大队支书急了,认定几个后生,说:
    “我叫你们做老于,要得么!”
    说话的时候,眼睛血红。几个人看他真发了武,只好顺他。
    把牛从坎下起出,又设法运到镇上,快半夜了。好不容易敲开镇医院的门,

值班的人说:
    “你们把门牌看清楚,这是人民医院,治人的。”
    随手就关了门。因为让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