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郭继卫赌下一颗子弹-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个国家顷刻间灰飞烟灭。而未来,战争的武器也许更加简化和优雅,只是一支小小试管,它里面装的东西却是比精确制导系统更为准确和有杀伤力的、只针对某一族群某一民族或某一个国家民众的基因的特效制剂。这不是《天方夜谭》,是《赌下一颗子弹》告诉我们的。这也一危言耸听,它们是the day after tomorrow,明日之后就会发生的事。
  关注当下、关注未来,关注现代战争的每一个环节和终极意义,应该成为军族作家创作的焦点。这同时也是军事文学在现时代的一个生长点。因为日益发达的资讯媒介让我们越来越与世界同步,与“第一时间”同步,人们在经历了商品大潮的波澜动荡、在享受了消费主义的自由丰富与浮华奢靡,会突然停下来关心地问,这一切“美好生活”是安全可靠、是否天长地久?当我们在电视机前充满现场感地看着伊拉克南联盟阿富汗人身体被导弹击中血肉横飞、家园被毁,我们其实都不能肯定,这导弹会不会有一天呼啸着落到我们头上?当代军事文学在经历了波峰波谷的跌宕起伏之后,现在又迎来了它的新繁荣。这是与当下中国社会的一次最恰如其分和适逢其时的结合。
  “传奇”,是《赌下一颗原子弹》的另一个突出特点。这部小说里,作者集中了时下流行阅读中最吸引眼球的诸多元素:紧张而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紧凑而戏剧性的人物关系,极具画面感和冲突效果的叙述节奏;神秘的高科技、国际高端竞争、英雄、美人、多重情感关系、流利的英语、古诗文、拳击、电脑、枭鹰、茶道、只身跨国营救、冲天大火……等等等等。这些元素加起来,让这部小说十分“好看”,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赌下一颗子弹》可以作为一个个案,供我们研究军事文学在当下人们的生活节奏和阅读习惯中,谋求发展的有效途径。
  其实传奇对军事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它曾经有过十分成功的“战绩”。“前十七年”里,军事文学作品中大量运用了传奇手法,塑造了一批又一批的英雄形象,极大地吸引和鼓舞了当时的读者与民众。“文革”后,传奇手法依然行之有效,例如莫言的《红高梁》、尤凤伟的《五月乡战》等。只是,大多数军旅作家没能适时地把握时代对传奇的理解和需求的变化,仍然习惯性和惰性地沿袭旧有的写作模式。在当下,任何一个务实和负责任的写作者都必须重视读者的趣味(当然指主流的和积极性的)。只有先让作品“好看”,才能实现其后的精神追求。风行世界的美国大片也是通过兰博、终结者、大兵瑞恩这些个传奇,把打着鲜明美国意识形态和价值标准的理念推向全球的。我们要做的是,如何让传奇看上去更像是真的,也即更有文学的逻辑。这是一个技术问题。 
 
第一章(1) 
作者:郭继卫 
  初秋清凉的早晨,雾流从长江和渝江宽阔的江面上滚滚而出,攀越江岸的山岩草木,在大地的表面形成一层炼乳般稠滞的、等高的亦是广袤的幔帐。雩都是雾的乐园,晨雾暮雾、昼雾夜雾、薄雾浓雾、勃发的春雾、缠绵的秋雾,还有东边日出西边雾,同样道是无晴却有晴(情)。然而,各色雾中只有这种平而不移、横而不流的层面状雾最为珍奇。这种雩都古城所特有的自然奇观被本地人称作潮澜,也可能是潮岚或潮栏吧,是由于群山中的冷空气侵徙江面,相对温暖的江水在这山的气息鼓舞下快速蒸腾而出,使水汽跃升到饱和状态,风从山起,雾自水生,于是蒙蒙雾霭便在山城大地上选定某一自己喜欢的高度,铺设出这种仙境般的或舞台般的奇异景象。放眼望去,那些深沟大壑均被遮蔽了,地面的杂乱也都隐去了,能屹立于潮澜之上的,是秀丽的山峰、参天的巨树、挺拔的大厦和飞翔的鸽群,似乎在告示人们,如果从某一平面截取大千世界,那么哪里都可以和瑶池相媲美。另有一点预示,就是清晨的潮澜之后必然是一个大晴天,比天气预报还要准。
  江山军医大学的教学区坐落在江边一片宽阔平坦的山梁之上,整个园区海市蜃楼般为半人多高的朝雾所被覆,教学大楼、科技大楼、教学馆、学员公寓以及大大小小的建筑、树木、标语牌,仿佛在无边的潮澜之海上逶迤行驶,细听时那奔涌着的雾流甚至还发出“沙沙沙”细浪般的声响。广阔的教学广场雾色蒸腾,淡绿色花砖地面似波光摇曳,远处走来放歌的队列,可以清晰看到学员们雄壮激昂的面部表情,而脚下却如同迈着朦胧的踏浪似的舞步,有一种恍若梦境的离奇效果。
  雾是属于梦幻的,因而有一种虚拟的浪漫。
  江山军医大学校长傅潮声少将陪同美军生物技术研究所帕特逊上校,走在教学广场的雾潮之中,脑海里总是摆脱不了处在装饰之中的感觉,而装饰又恰恰和本质的真实纠缠不清。他们是去参加周末论坛演讲的,帕特逊将为江山军医大学的师生们主讲题为《美国军事医学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的学术报告。
  帕特逊在国际军事医学界享有崇高威望,他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生物化学博士学位,参加过越战,就读于被他称作课程设置“宽一英里、深一英寸”的美国陆军军事学院期间,兴趣转变,按照合作学位计划,拿到了希彭斯堡大学的第二个指挥与管理学位,之后继续从事军事生物技术研究,由于他的综合知识结构和对军事医学独特的理解,学术成就源源不断,获得过全美生物医学奖,还出版过科幻小说,并被看好早晚有望问鼎斯堪的那维亚大奖——当然那要等他退役以后。
  因而,他的演讲对江山军医大学许多师生,特别是年轻一代专家学者和研究生们是极具吸引力的。
  按照傅潮声的原定筹划,新学年伊始,将展开一系列旨在打造和推进学校军事医学发展十年规划的学术活动及重大举措,以贯彻他这一两年所酝酿的军事医学改革乃至变革设想,包括邀请校内外专家主讲的“军事医学新观念”学术论坛。这时帕特逊正好提出要来校访问,傅潮声便调整讲座计划,请帕特逊担纲论坛的首场报告会,以使整个军事医学改革计划有一个别开生面的起始。帕特逊对这场报告会也十分重视,在美国便做了认真准备。
  几个戴着红肩牌、穿着藏蓝色制式短裙的女学员说笑着从一侧跑来,她们看上去只有十六七岁,叽叽喳喳的如同莽撞飞来的小鸟,像是护理系从初中考来的女孩子。
  她们跑到傅潮声面前,冷不防发现是一校之长,特别是旁边还跟着一个高鼻子灰眼睛的老外,一下子都站住脚。其中一个脸红红地喊了声“校长好”,帕特逊在一旁像个跟班似的用他会说的惟一一句中国话回答“匿豪”(你好)。
  女孩用英语说了声“早晨好”,扮了个鬼脸儿,便一溜烟儿跑开了。
  看到小学员们慌忙的样子,傅潮声还以为她们也是去参加报告会的,把这一推测告诉帕特逊,让老帕感到吃惊,说这些孩子们年轻到根本不需要在他的演讲会里浪费时间的地步,她们该去秋天的花园里飞。
  实际上傅潮声忘记了,这一天还是个特殊日子,中美两国走钢索的高手将同时相向跨越长江三峡险峻的夔门关,军医大学包括护理系的野战护理分队成员参加了这项活动的医疗保障工作,这些小学员们是急着忙着去看电视直播的。
  那几个学员边跑边回过头来看、窃窃议论着,银铃般的笑声洒了一路。她们的笑仿佛雾中的一面镜子,傅潮声从中隐约发觉了他和帕特逊的差异。
  因为是周末,而且是学术活动,傅潮声就穿了套很随便的运动装,而帕特逊很正规地穿着制式军服。他习惯大步流星的步伐,帕特逊则边走路边好奇地四处观望,总是落在他身侧稍后,更给人一种不相称的感觉。
  傅潮声侧眼看了看帕特逊那身非常合体,特别是腰腹处收得平平整整的美军绿色常服,面料考究,当属聚酯羊毛哔叽之类,配上肩章上的鹰形上校标志、领口代表军医的鹰翼蛇杖标志、国籍标志、右胸前的姓名牌和左胸的勋表,让人眼花缭乱、登台表演的一般。所以说着制式军服的美国军官,上半部像缀满饰物的演员,下摆宽大的明兜像工程师,两侧的装饰彩条像运动员。
  这倒更能凸现帕特逊这个人的性格:严谨而夸张,炫弄而随和。
  帕特逊就偏爱修饰、主攻修饰、得益于修饰。当战地医生时,他搞出个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