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杜鹃 白杜鹃 作者:桂恒彬-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焕先想了想才说:“也好也好,跟着出发就是。这头骡子,我看还是配给钱信忠,他们沿途要收容伤员病号……”
    “军医院的牲口都配齐了。你骑着好了……”吴维儒笑着回答。
    郑位三劝说,既然牵来了,就拉在身边驮个行李,路上骑骑也好。这一回打远游击,可是路途遥远呵……
    吴焕先笑着说:“是哟,这一去说不定就回不来
    他真的没有回来。
    吴维儒也没有回来。
    郑位三却在两年之后奇迹般地出现在大别山上……
    1934年11月16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高举“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的旗帜,由大别山东麓罗山县何家冲出发西征……
    “共产国际”以其最美好的评语、最生动的比喻、最具体的事例,向世界宣告,《中国红军第二十五军底远征》,这是一支素以国际“儿童军”所著称的队伍;这支红军的指战员们多是些“在战斗中牺牲者的孤儿”;“是随同红四方面军远征到四川的红军指战员的子弟”;“他们还是幼弱儿童,就如同大人们一样懂事”;“他们亲眼见过白色恐怖的一切惨状;幼年童稚时代,就已领略了一切政治常识”;他们大多数战斗员的年龄只是从十三岁到十八岁”……
    世界舆论哗然,他们为这支国际“儿童军”感到震惊和同情。
    光荣呵,红二十五军!
    别了,红军的摇篮!
                           第十二章  凉亭神话
                     红军都是英雄汉,白匪再多干瞪眼
                     总有一日天要晴,红军定要坐江山
                               西进桐柏山
    1935年1月31日,北风呼啸,大雪纷飞。
    熊家河。有一支衣着单薄的队伍,在冰雪如刀的山上冻得发抖。日前,他们被敌两个师又一个旅包围,经三天激战方杀出一条血路,才撤至这里名叫小南京的荒山上度过了一夜。次日拂晓,敌人尾追至山下,他们来不及吃饭,连续翻越几座山岭,摆脱了敌人,队伍到达赤城麦园时,已濒于粮尽弹绝,每天只能吃一点野芹菜。由于无盐,个个力不支身。2月1日,队伍终于赶到金寨县抱儿山。
    这支队伍是高敬亭率领的红二一八四。
    高敬亭没有想到,当他率领部队冲出重围,满怀希望来找省委,听说省委和红二十五军已经西征去了。这使在皖西活动的省委常委兼皖西北道委书记高敬亭痛苦得半天说不出话来。有的战士哭了,他们忍不住喊道:“豁出去了,跟敌人拼了!”
    就在这危急关头,少共鄂东北道委书记方永乐,率领鄂东北独立团,突破敌人的多次堵截,来到了抱儿山,两支红军部队在危难中会合,战士们激动抱成一团,大别山又亮起闪闪红星!
    方永乐向高敬亭传达了省委的指示,让他组织鄂豫皖边区党的新的领导机构,并以红八十二师为基础,加上地方武装,再次组建红二十八军。省委及红二十五军在去年11月16日就已经出发了,留在鄂豫皖边区的主要就是鄂东北道委和皖西北道委了。
    这时,高敬亭才明白,为什么去年年底皖西的红八十二师和三路游击师连连受挫,他们一直守在深山,保卫苏区,却不知省委和红二十五军已经走了。直到12月下旬,高敬亭为了使部队的困境有所缓解,才将分散活动的红八十二师、三路游击师和红二十五军留下掩护伤员的两个连集中整编为红二一八团,在霍山县下骆山伏击了国民党安徽省保安团,歼灭了保安团的前卫营。但这似乎并没有怎么改变被动的局面,因为到了1月份,追击红二十五军的国民党第十一路军的部队返回了皖西,下旬,敌人进攻重点放在了皖西北道委所在地赤城熊家河。不得已,高敬亭才率部撤出赤城。
    事实总是不由人质疑的。高敬亭在镇静下来之后,立即率部于2月3日到达太湖县凉亭坳,他要在这里重建红二十八军。
    凉亭拗。英、霍、潜、太四县交界。山高岭大,地势险峻,南北低洼,东西两山衔接,构成马鞍式的大坳。一条小街,居住二十多户人家。是皖西西端的主要集镇,四县两省的边缘,也是鄂豫皖边区要道。
    红军到达凉亭坳,鸡不鸣,狗不叫。宣传员马上用石灰在大街两侧刷上“红军万岁”等标语口号。徐海东的部队在这里住过,群众基础好。老百姓纷纷送菜、送米、送柴、送炭给红军。
    高敬亭站在汪胡氏祠堂大门前的阳台上,对群众说,感谢你们送来米和菜,你们不收我们的钱怎么行呢?我们是红军,是工农子弟兵……
    这一天,北风刮得紧,满天飞舞着鹅毛雪片。凉亭坳南北两头的大樟树枝上银色新装。两个十岁上下的小孩同坐在一匹枣红色骡马的脊上,蹓跶在街外,俩兄妹是高敬亭在金寨柳林湾收养的孤儿。凉亭坳周围十里之外的山头,布上了严密的岗哨。
    红军将领在金家大屋召开紧急会议。
    高敬亭宣布将红二一八团与鄂东北独立团合编,组建新红二十八军,下辖红八十二师和手枪团,全军共一千多人,长短枪一千零五十支,轻重机枪三十七挺。高敬亭任军政委,不设军长。红八十二师师长罗成云、政委方永乐,下辖二四四团和特务营,团长徐贤才,政委徐成基。手枪团团长是余雄。
    高敬亭只用了一个晚上,就完成了红二十八军的整编工作。第二天就带兵向霍山以东方向疾进。此时,鄂豫皖“剿共”总指挥梁冠英也不甘落后地向蒋介石上报了三个月消灭红军游击队的“清剿”报告。高敬亭他们还在凉亭坳未出发时,梁冠英已派出了六个团加五个营,从西北、东北、正南方向合围而来。
    大别山三年游击战争开始。
    这时,大雪不止,崎岖的山路已被积雪覆盖。指战员在风雪中凭险抵抗,先后突破敌人两次堵截,激战中,刚刚上任的红八十二师师长,原二一八团团长罗成云壮烈牺牲!
    前有拦路之虎,后有跟踪之狼,仰望两边是千仞雪山,俯视北边是万丈深渊,新生的红二十八军将士,被近万名敌军围困在一条狭长的山谷中了,面临全军覆没的危险。眼前唯一的生路就是翻越白马尖,突破敌人重围,从绝境中杀出一条生路。
    白马尖。大别山主脉皖西最高峰,海拔一千七百七十四米。白雪皑皑,隐人云天。在这暴风雪的天气里,翻越白马尖,难于上青天!堵追的敌人像蝗虫般合围,枪炮声愈加逼近,将士们已经没有迟疑的时间了。
    黄昏时分,高敬亭命一支小分队阻击敌人,自己率领大部队翻越白马尖。命令下达,后卫营立刻改作先遣队,向雪山突围。山上积雪齐没膝盖,一踩一个雪坑,登攀异常艰难,将士们手托树枝奋力向前。
    上山几百米后,山势更为险峻,登攀也愈发艰难,山高风寒,积雪都冻成了冰,一踩一滑溜,简直无法下脚。伸手去扶树枝,谁知树枝冻得又干又脆,“咔嚓”一声就断了,人往往滑出一两丈远。
    高山上,真是个冰雪世界!悬崖上垂挂着一道道丈把长的冰柱,树枝上镶着水晶般的冰壳,一座座山峦又像被安上一个个冰罩。要是在平时,遇见这样奇异的景色,战士们定会饱览一番,流连忘返。而现在,谁也没有欣赏眼前山景的兴致,一心只想尽快地在冰雪中打开一条通道,尽快翻越这座山峰,突破重围。
    部队还未来得及全部上山,梁冠英的二十五路军就逼近了。敌人追击的火力,泼水般倾注到雪山上,炸得山崩地裂,积雪飞溅,留下一个个雪坑。不少战士负了伤,但在战友的搀扶下,忍受伤痛,继续登攀。后卫营的战士,依托山间的岩石和树林,阻击敌人,掩护部队突围。这是一场殊死之战!风声、人声、枪炮声,汇成一片;白雪、幻旗、人流,交织一起,使这场战争显得多么壮烈!而红军在突围中表现的大无畏气概,令敌人胆寒。傍晚时,红军部队突破重围上了白马尖。
    在山顶上,红军战士找到了一座古庙,遇见一位方丈,方丈生起一堆柴火,给红军取暖。红军战士和方丈也十分亲热。方丈对红军冒着暴风雪,登上白马尖,表示惊异和钦佩。
    一会,主峰上响起军部联络的号音,部队很快聚集起来,战士们看到军政委身上的泥血,回想刚才突围的情景都激动得哭出了声。在苍茫的暮色中,高敬亭走进古庙,方丈请他占一根神签,以示敬意。高敬亭笑着说:“师傅,红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