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史记译注-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者易姓受命①,必慎始初,改正朔②,易服色,推本天元③,顺承厥意④。
  太史公曰⑤:神农以前尚矣。盖黄帝考定星历,建立五行⑥,起消息⑦,正闰余⑧,于是有天地神祗物类之官⑨,是谓五官⑩。各司其序(11),不相乱也。民是以能有信,神是以能有明德(12)。民神异业,敬而不渎,故神降之嘉生(13),民以物享(14),灾祸不生,所求不匮。
  少暤氏之衰也(15),九黎乱德(16),民神杂扰,不可放物(17),祸灾荐至(18),莫尽其气(19)。颛顼受之,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20),命火正黎司地以属民(21),使复旧常,无相侵渎。
  其后三苗服九黎之德(22),故二官咸废所职,而闰余乖次,孟陬殄灭(23),摄提无纪(24),历数失序。尧复遂重黎之后,不忘旧者,使复典之,而立羲和之官(25)。明时正度,则阴阳调,风雨节,茂气至(26),民无夭疫(27)。年耆禅舜(28),申戒文祖(29),云“天之历数在尔躬(30)”。舜亦以命禹。由是观之,王者所重也。
  ①王者易姓:即“为王者易姓”。就是改朝换代。受命:受天命。②改定历法。正,指岁始正月;朔,为月朔,就是每月初一。正朔皆改就是改正历法。③《索隐》释为“推本天之元气行运所在,以定正朔”。天元释为天之元气行运所在。其实就是历法中的上元,古人制历讲究推求上元作为计算历法的始点,这时候日月五星处在天球上的同一位置,即所谓“日月如合璧,五星如连珠”。自元·郭守敬《授时历》开始不用上元,只从日月五星当年所在位置推起。④顺承天的意旨。厥,其。指天。⑤清·王元启《史记三书正讹》以为此四字应在“王者易姓”之前。是。⑥确立起木、火、土、金、水等五行与历法的关系。历与五行本无关,但为了给历法演变以合理解释,才把它纳入五行系统。如春天过后就是夏天,这是历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五行理论解释为春属木,夏属火,木能生火,所以春季之后就会产生夏季。⑦确定阴阳消长变化的关系。消息,生长、产生、发生的意思。始见于《易经》。清·严杰《易消息解》说:“消息者,阴阳生长之名也”,阳生为息,阴生为消。由于有生就有灭,也可释为消失、灭亡。如清·汪家禧《易消息解》说:“阴往阳来为息,阳往阴来为消。”阴的消失、灭亡与阳的产生、生长都叫做息,相反称为消。⑧正确确定闰月余分的大小。详后注。⑨于是有了分管天地、神祗、物类等事的官员。⑩即《正义》所说春官、夏官、秋官、冬官、中官,分别名为青云、缙云、白云、黑云、黄云、,合称五官。€(11)司:掌管。序:序列。指职任系统。(12)神不昏愦,有明德,指善恶有报之类。(13)神为百姓降下好的收成。嘉生,应劭释为嘉谷。应是泛指好年景,丰收。(14)百姓以祭物(三牲福礼之类)享神。享,同飨。 按:神降嘉生,百姓享神,是民神互敬不渎的意思。《正义》引刘伯庄语,释为民“享福”,误。(15)按皇甫谧《帝王世纪》等书的说法,古帝王的序列在黄帝以后是少暤,少暤以后是颛顼。与《史记·五帝本纪》不同,有人以此否认《历书》为司马迁原著。其实司马迁并不排斥其他书所载的帝王序列,这从《五帝本纪》中的“太史公后序”里就不难看到。所以在《五帝本纪》以外引用新的史料并不足怪。(16)九黎作乱的意思。九黎:《集解》释为少暤时作乱的诸侯。日·泷川资言《史记会注考证》释为“南方种族名。言九者,非一族也。”(17)不可以群类区别。王元启《史记正讹》以为放物就是方物。“《易》曰‘方以类聚,物以群分’。类聚可以辨方,群分可以辨物。今既民神杂扰,则群类混淆,故曰不可方物”。(18)荐至:层杂而至、一起来到、多次至。《索隐》说:“荐,集也。”《尔雅·释言》释为“再也”。(19)沴气未尽。灾祸仍不止息的意思。(20)《索隐》说,《左传》重名句芒,为木正,兼司天。天属阳,南方为阳位,所以称为南正。正,就是政,官名,南正如同说是主管南方之政(即阳事)的官员;属神,领属神事,如祭祀之类。(21)《索隐》说,黎就是祝融,为火正,兼司地事。地属阴,北方为阴位,所以又有称黎为北正者。属民,领属民事,就是管民政。(22)三苗随从九黎一起作乱。三苗,《五帝本纪》《集解》引马融的话说是“国名也”,又引吴起的话说:“三苗之国,左洞庭而右彭蠡。”洞庭、彭蠡为湖名。(23)《正义》解释说:“言历数乖误,乃使孟陬殄灭,不得其正也。”孟陬,就是正月。(24)《集解》引《汉书音义》说:“摄提,星名,随斗杓(北斗星如勺。杓就是勺把,指北斗星的第五、六、七三颗星。)所指建十二月。若历误,春三月当指辰而指巳,是谓失序(按:即‘元纪’)”。(25)羲和:官名。《尚书·尧典》有羲仲、羲叔,和仲、和叔,孔安国解释说:“羲仲,居治东方之官”;“羲叔,居治南方之官”;“和仲,居治西方之官,掌秋天政也”;“和叔”,当是居治北方之官,掌冬天政。可知羲和是分掌四方天文星历的官员。又《尚书·征》中孔安国解释:“羲氏、和氏,世掌天地四时之官。自唐虞至三代,世职不绝。”称羲和为氏,是以官为氏。(26)茂气:生长之气。显示兴旺景象。(27)夭疫夭殇和疾疫。不得天年为夭,时疾流行称为疫。(28)年耆:年老。《礼记·曲礼》:“六十曰耆。”相传尧在位七十年得舜,又二十年令舜摄政,禅位时必不至六十岁。因此,这里耆泛指年老。 禅舜:禅帝位于舜。即把帝位让给舜。(29)申戒饬于文祖庙中。申戒,申明戒语。就是告诫的意思;文祖,就是祖庙,或称明堂、世室等。《五帝本纪》说:“文祖者,尧大(按:读为太)祖也”。《正义》引《尚书帝命验》注说:“唐虞谓之天府,夏谓之世室,殷谓之重屋,周谓之明堂,皆祀五帝之所也。文祖者,赤帝熛怒之府,名曰文祖。”王者祭五帝以祖配,所以明堂就是祖庙。(30)语出《论语·尧曰》何晏释“历数”为“列次”,全句的意思是:按天数做帝王的次序,该轮到你了。司马迁引此句把历数作历法解释,全句可解释为:制定(反映天数的)历法,责任落在你身上了。由于制历是王者独有的责任,两种解释皆通,都是告诉舜,要把王位禅让给他,以资勉励的意思。
  夏正以正月①,殷正以十二月,周正以十一月。盖三王之正若循环,穷则反本②。天下有道,则不失纪序③;无道,则正朔不行于诸侯。
  幽、厉之后,周室微,陪臣执政④,史不记时,君不告朔⑤,故畴人子弟分散⑥,或在诸夏⑦,或在夷狄,是以其废而不统⑧。周襄王二十六年闰三月,而《春秋》非之⑨。先王之正时也,履端于始⑩,举正于中(11),归邪于终(12)。履端于始,序则不愆(13);举正于中,民则不惑;归邪于终,事则不悖。
  其后战国并争,在于强国禽敌(14),救急解纷而已,岂遑念斯哉(15)!是时独有邹衍,明于五德之传(16),而散消息之分(17),以显诸侯。而亦因秦灭六国,兵戎极烦,又升至尊之日浅,未暇遑也。而亦颇推五胜(18),而自以为获水德之瑞,更名河曰“德水”,而正以十月(19),色上黑(20)。然历度闰余,未能睹其真也。
  ①夏正:夏朝历法开始的月份。正,历正。历法开端。②一周完了,重新开始。按:三正说是先秦人的传说。近代以来,有董作宾《殷历谱》力主此说,其余学者多不认可,以为系统、完善的历法是从战国中期以后产生的,周历尚极幼稚,建子之说无法证明,殷历建丑,夏历建寅就更无从说起了。即便三正都属实,循环说也无事实根据,周朝以后,有秦历建亥,并没有“反本”。三正循环说是汉人为适应改历的需要制造出来的理论,太初历建寅,表示不承认是继承秦朝之统,而是直接上继周统,周统绝则反夏,夏为寅统,适与太初历相同。③纪序:纪元的次序。就是历法的次序。④陪臣:列国之臣。《礼记·曲礼下》:列国之大夫“自称曰陪臣某。”陪臣执政,就是列国大夫执国政。⑤告朔:月祭。《集解》说:“礼,人君每月告朔于庙,有祭,谓之朝(读zhǎo,召)享。⑥畴人:星历算学者,古皆世传其业,称为畴人。《集解》引如淳的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