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金融幻象-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企业的经营杠杆主要有三部分组成,包括原材料储备、产成品存货和设备利用率。

    当企业预期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时,往往会不断买入原材料,期望在价格不断上升之前锁定成本。大量囤积原材料实质上提前锁定了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原材料的成本,企业承担了把所囤积原材料最终变成销售利润这段时间内的产成品价格风险和多余原材料价格下跌的风险;囤积的原材料量越大,转化时间也越长,承担的风险也越大。如果在这段时间内,产成品价格或者原材料价格迅速下降,企业将承受较大损失。例如2008年9、10月,被称为中国“光伏巨头”的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高价大量囤积光伏产品的原材料多晶硅。令人可惜的是,刚刚囤积之后,多晶硅价格从400美元/公斤下跌到200美元/公斤以下,跌幅超过50%,直接导致尚德第四季度下降5070万美元,对毛利率产生了的负面影响。更令尚德备受煎熬的是,在囤硅的同时,占尚德销量85%的欧洲市场电池片价格下跌接近15%,加上当时欧元兑美元汇率的贬值接近10%,尚德产成品价格实际下跌接近25%。这一前一后的夹击几乎把尚德这家全球光伏行业的龙头企业推至绝境。要不是当地政府和银行联手鼎力支持,加上企业主动“断臂求生”,否则几个月前还如日中天的尚德太阳就得迎着晚霞落幕。

金融幻象 第一部分 信用杠杆无处不在(2)

    企业的另外一种杠杆是不断积累产成品,期望从产成品价格上涨中获得更多收益,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是房地产企业捂盘惜售,哄抬价格行为。统计分析显示,A股上市的46家房地产开发类房企(不包括园区开发企业)2008年实现营业收入约1318亿元,储备货币资金约695亿元,分别较2007年的1166亿元和584亿元上升13%和19%,不过上升更快的是存货,存货量达到了3041亿元,较之2007年的2397亿元上升了,增速是营业收入增速的一倍。其中,2008年末,万科地产、保利地产、招商地产的存货分别达到859亿元、402亿元和239亿元,较上年增幅分别为29%、43%和39%。房地产企业宁可增加存货拒不降价的行为,表明房地产公司认为价格可以继续上涨,捂盘的好处超过降价销售。

    企业的第三类杠杆是设备利用率,就是在产品需求旺盛之时,老板雇佣更多的临时工人,三班倒,歇人不歇设备。一旦订单下降,就解雇工人,缩减设备利用时间。

    政府的集中杠杆指的是,在经济繁荣之时,政府因为财政收入连年高涨,便下意识地认为,未来收入会以目前的速度持续上涨。钱多了,又不去做谨慎的财务规划,花钱大手大脚,不切实际上大项目,盖豪华政府大楼,对居民承诺提供过多的医疗、养老、教育、环保等公共服务。一旦经济形势恶化,财政收入下降,导致政府项目资金链断裂带来银行信贷风险、居民公共服务质量下降带来社会不安定因素等。

    财务杠杆和生活杠杆互相促进

    例如个人为了更多更快获得资产性收入,开始压缩生活杠杆,通过炒股炒房获得收入,尝到甜头之后,往往抵押房地产炒股,甚至继续利用房地产抵押买来的股票做抵押再炒股炒房,杠杆比例继续上升。当资产价格上涨,这些杠杆带来正面收益的时候,个人往往因为钱来的太容易而昏头,买入大量奢侈品,反过去影响生活杠杆。但是,如果资产价格下跌,这些杠杆会要人命。天涯上有一个帖子给了我们一个鲜活的例子。一位股民在股市高峰时期,抵押房地产买中信证券股票,买来之后中信证券上涨了,信心膨胀,继续提高杠杆比例,通过地下交易抵押中信证券股票借入资金买入中信证券,最高峰时股票市值大概是抵押房产的4倍。4倍的杠杆意味着,如果股价下跌25%,这位股民的房子、股票都会归别人。而当时中信证券的股价下跌超过60%,结果可想而知。这位可怜的股民在天涯上发帖就是为了向人世间告别。

    政府、企业、个人这三者之间的杠杆也是互相促进互相关联的。例如,经济繁荣期,企业利润不断增长,上交更多的税收;个人收入不断提高,政府获得更多个人所得税;繁荣期往往土地价格高涨,政府获得更多土地出让金收入。这些杠杆互相叠加增强,容易催生出巨大的经济泡沫和资产泡沫。

    资产泡沫的杠杆表现之一就是与投资大师巴菲特共进午餐的价格飙涨。在资产投资领域,巴菲特是当之无愧的大师,其信徒遍布全球球。当市场沉浸在资产泡沫的狂潮之时,往往会显示出对领袖人物的膜拜心态。巴菲特每年拍卖一次与其共进午餐的机会,最终成交价格反映了市场的情绪波动。

    巴菲特自2000年起每年拍卖一次与他共享午餐机会,最终成交价格反映了市场的情绪波动。最低中标价格为2001年时的万美元。因为经济不景气和投资市场的冷淡氛围,前几年的成交价都不高。但是自2004年转到ebay展开网络竞拍后,价格上升很快。2004年成交价飙升至25万美元,2005年拍卖成交价为万美元,2006年一手创立步步高电子公司的段永平出价62万美元,2007年美国两位对冲基金经理出价为万美元,2008年,被誉为“中国私募之父”的赵丹阳用211万美元实现了和巴菲特一起吃牛排的梦想。2008年的金融危机改变这个价格近十年的上涨趋势。据eBay网站信息显示,与巴菲特共进午餐拍卖成交价下滑到了万美元,下降20%。

金融幻象 第一部分 信用杠杆没有最高

    一位名叫明斯基的非主流经济学家根据收入与债务之间的关系,按照杠杆比例大小,将信用杠杆融资方式分为三种类型:对冲型、投机型和庞氏型。对冲型融资,是指债务人的现金流收入能覆盖利息和本金,这是最安全最常见的信用杠杆。很多人按揭贷款买房,工资收入能够覆盖月供就是这种信用杠杆。投机型融资,是指债务人的现金流只能覆盖利息。美国很多次级按揭贷款就是这种类型,买房人的收入仅够支付债务利息,本金的偿还需要出售房子来偿还,一旦房价下跌,贷款立即成为坏账。庞氏型融资则是债务人的现金流什么都覆盖不了,或者债务本身没有什么现金流,完全依靠资产价格不断上涨,最终来偿还他们的债务。利滚本型债务就是典型的庞氏型融资。

    信用杠杆的实质是利用信用不可数量化的弹性以及可以不断拓展到未来的展性,把属于未来的需求提前释放。如果在短期内迅速并大范围提高信用杠杆,可以集中释放对某一类产品(特别是资产)的需求,因此信用杠杆比例的提高往往对泡沫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例如日本房地产泡沫时期的父子贷,不过是拉长还款期实现加大信用杠杆的目的;而在中国房地产泡沫中隐现的零首付更是一种典型的庞氏型融资杠杆。一旦资产泡沫无法支撑的时候,市场或者政府就有可能通过提高杠杆比例来维系泡沫的成长。例如,可以学习愚公子子孙孙无穷尽的优良传统,推出期限超过100年的“愚公贷”。随着杠杆比例的不断提高,泡沫膨胀的速度更快,累积的风险迅速上升,泡沫无疑在以超高速向破灭奔去。

    纵观二战后全球经济发展的全过程,所有经济主体的杠杆比例都在提高,无论是企业、政府还是个人,都在滥用信用杠杆,提前享受信用盛宴。例如2008年底美国的私营部门负债占GDP的比例已经高达227%,英国的数据是187%;美国政府债务和英国政府债务占GDP的比重分别到了78%和64%。日本的信用杠杆更是令人瞠目,日本政府负债占GDP的比重接近200%,而日本企业负债占GDP的比重更是达到了创纪录的240%。泛滥而低廉的日元资金是杠杆不断上升的源动力,但是一旦日元货币信用动摇,日元利率上升,日本经济恐怕危如累卵。

金融幻象 第一部分 杠杆具有双向作用

    杠杆的双向作用表现在倍数级上涨和倍数级下降。很多人向往杠杆提高资本回报率的美妙感觉,却忘记了杠杆放大损失速度的魔力。杠杆的双向作用在资本市场表现更为明显。例如,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前,苏格兰皇家银行联合富通银行等花费近1000亿欧元收购荷兰银行,而在一年之后,这个价格基本上可以把全球前十大银行都买下来。这个就是资本市场资产价格杠杆双向作用的可怕威力。

    金融创新是杠杆化过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