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释迦牟尼之所以是释迦牟尼,因为他做了一个真实的释迦牟尼。耶稣之所以是耶稣,因为他做了一个真实的耶稣。他们从真实中到达了真理,而不是从形式和规则中到达了真理。如果你模仿释迦牟尼,你就只能是一个教徒,但永远无法成为释迦牟尼。你是释迦牟尼的一个赝品。释迦牟尼是自由的,而你不自由。释迦牟尼是慈爱的,而你只能假装慈爱。释迦牟尼是快乐的,而你却充满了恐惧。
你需要的是领悟,面对真实你才能领悟。如果你逃避,如果你虚伪,那么你就永远无法领悟。你要做一个真实的自己,而不是一个虚伪的释迦牟尼。你要真实地面对自己,真实地面对你的恐惧。
是的,真实地面对你的恐惧,不要自作聪明地攻击它,也不要可耻地逃避它,你要去了解它。当它被了解之后,你就能够轻而易举地解决它。那时,你就实现了自由,实现了快乐,实现了你自己。释迦牟尼是一种形式的得道者,穆罕默德是另一种形式的得道者,而你也将从自己的形式中成为一个新的得道者。
恐惧是自我的影子
只有在镇定自如中才能了解你的恐惧。如果你惊惶失措,你就会错过事情的真相,而你所有的决定都将是错误的。
有个人看到自己的影子,他很害怕,他要摆脱它。可是,无论他走到哪里,影子就跟到哪里。他无法逃避,只好鼓起勇气与影子搏斗。
他怎么能够打败自己的影子呢?就像《西游记》中的真假孙悟空一样,他和他的影子一样强大。他使尽了浑身解数,累得大汗淋漓,也无法打败自己的影子。他无可奈何,只好再次选择逃避。
然而,影子依然不依不饶地紧跟着他。他更加害怕了,就使劲地奔跑起来。他跑得越快,影子也跟得越紧。影子跟得越紧,他就跑得越快。于是,他就这样不停地狂奔,最后终于精疲力竭地倒在地上死去了。
第28节:恐惧与疼痛
记住,那个人就是你。那个人的所作所为就是你的逻辑,你惊惶失措,你在攻击自己的影子,逃避自己的影子。你觉得你只能这样选择,要么打败它,要么躲避它。否则,你要怎么办呢?
恐惧感就是你的影子,它紧跟着你,你攻击它,你逃避它,但那样做是徒劳的。你无法摧毁你的恐惧,也无法控制你的恐惧,你要去了解它。事实上你是不会跟影子搏斗的,因为你了解影子,它构成不了你的烦恼。问题是,你为什么要跟恐惧搏斗呢?
你无法摧毁恐惧。多少年来,人们一直都在这样做,他们是一群跟影子搏斗的人。结果如何?局面变得混乱不堪。你也无法逃避恐惧你从一个地方逃到另一个地方,从一种处境逃到另一种处境,但恐惧依然存在。你用忙碌的方式逃避,用寻欢作乐的方式逃避,但恐惧依然存在。它如影随形,无法摧毁,也无法逃避。然而,当它被了解之后,它就奇迹般地消失了。
恐惧是自我的影子。如果你要建立一个强大的自我,让它像金字塔一样高高耸立,那么你就会有一道长长的影子。你的自我有多么强大,你的恐惧就有多么强大,这就是你为什么无法打败它的原因。
有自我就有欲望,有欲望就有恐惧。你要得到一个女人,于是恐惧就产生了,因为你害怕受挫。你要成为一个成功者,于是恐惧就产生了,因为你害怕失败。恐惧是自我的影子,它是一项副产品。如果你想要占有,你就会紧张,就会恐惧。如果你不想占有,你就会放松,就不会恐惧。
这个世界上有三种人。第一种人是充满恐惧的穷人,第二种人是充满恐惧的富人。穷人不能放松的,是对贫穷的恐惧害怕得不到。富人不能放松的,是对占有的恐惧害怕保不住。恐惧的穷人会拼命地追求财富,好让自己变成一个恐惧的富人。恐惧的富人会拼命地寻欢作乐,又把自己折腾成一个恐惧的穷人。
只有第三种人,他们了解恐惧,于是就超越了恐惧。无论是贫穷还是富贵,他们都能够安之若素,从容不迫。当恐惧来临的时候,他们会洞察它,看看它来自哪里,是什么欲望在产生这个恐惧。当他们把欲望拿掉之后,恐惧就消失了。
恐惧与疼痛
他曾经像尼采一样强硬,后来又像萨特一样虚无,现在,他开始变得像庄子一样轻松了。第八章恐惧与疼痛胜利时刻的莫名惊慌
太阳第三次从海平线上升起来了。现在是第八十七天的早晨,老人和那条大鱼之间的搏斗到了最激烈的时刻。他忍住了一切痛楚,鼓起剩余的所有力气,把鱼叉高高举起,奋力扎进鱼身,就在大胸鳍后面一点儿的地方……他感到那铁叉扎了进去,就把身子倚在上面,把它扎得更深一点,再用全身的重量把它压下去、压下去……
于是,那条鱼闹腾起来。尽管死到临头了,它仍从水中高高跳起,把它那惊人的长度和宽度,它的力量和美,全都暴露无遗。它仿佛悬在空中,就在老人的头顶上空。然后,它砰的一声掉在水里,浪花溅了老人一身,溅了一船。
在那一刹那间,老人感到猛烈的头晕和恶心,眼睛也模糊了。他看见那条鱼仰天躺着,从它的心脏里流出的鲜血染红了海水,像云彩般扩散开来。
战斗终于结束了。老人努力眨巴着眼睛,好让他的视觉能够清晰一些。他仔细望着他的战利品。那是一条大马林鱼,看样子它不止一千五百磅重,也许还要重得多。他在暗自盘算,这么巨大的收获,可以折算成多少钱哪?它是我的财产,老人想。它太大了,船舱里根本容不下它。老人设法把它绑在船边,就像船边绑上了另一只大得多的船。然后他竖起桅杆,张起带补丁的帆,朝着回家的方向驶去。一路上,他会时常向那条鱼望一望,好确定他真的打败了它、赢得了它。
有时候,他的头脑也会犯迷糊。那条船和那条鱼像亲兄弟一样航行着,老人望着它们,竟然疑惑着:究竟是那条鱼在带我回家呢,还是我在带那条鱼回家?
这是一个胜利的时刻,天气晴好,老人满载而归,但奇怪的是,他却并不感到快乐。他还记得,当鱼跃出水面,在落下前一动不动地悬在半空中的那一刹那,他确信在此情此景之中暗含着什么莫大的奥秘。
是的,从他出海以来,天气一直很好,尽管现在积云已经堆聚得很高,上空还有相当多的卷云。老人把划破了皮的手浸在海水里,努力保持头脑清醒。一个钟点以后,第一条鲨鱼出现了:大马林鱼的鲜血早已泄露了刚才发生的一切,它追逐着血腥味的踪迹,兴奋而又勇敢地蹿了上来。
当财富在那儿的时候
现在,老人占有了那条大马林鱼和那条大马林鱼所象征的财富。然而,他仍然没有找到那种快乐,那种因为丰收和占有带来的快乐。恰恰相反,一种新的、更强烈的恐惧正在孳生。当他看到这条鲨鱼冲过来时,他立即明白了他为什么恐惧。胜利来得太巨大了,它是不可能持久的,他想。穷人不能放松的,是对贫穷的恐惧害怕得不到。富人不能放松的,是对占有的恐惧害怕保不住。恐惧的穷人拼命地追求财富,结果让自己变成了一个更加恐惧的富人。
第29节:穿过双手的疼痛
零点调查公司2004年社会安全感调查结果显示,在中国大陆地区,中高收入人群的安全感最低。这个公司的资深研究员袁岳先生介绍说:〃从世界范围来看,中国居民的安全感还是相当高的。即使在社会安全感较低的广州,市民的安全感也在50%左右,比纽约、华盛顿等城市都要高。〃
当这则新闻发布之后,立即引起社会各界的极大反响。主要的反对意见来自中低收入人群,他们只知道自己对于贫穷的恐惧,却无法体会富人们的恐惧。对于这个调查结果,他们感到惊讶和不可思议。他们认为,穷人生活压力大,工作收入不稳定,又是容易遭受欺负的弱势人群,怎么反而比富人们的安全感高呢?
其实,安全感和恩格尔系数颇有相似之处。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曾经说过,在一个家庭中,收入越少,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比例则会下降。换而言之,越是有钱的人,他们的恩格尔系数就越小。同样地,越是有钱的人,他们的安全感也越小。
越是有钱的人,失去的风险也就越大,他们用于财务管理的成本和生活成本也越大。与此相反,穷人是没有财务管理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