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四书集注-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告子路者,所以抑其血气之刚,而进之以德义之勇也。 

      右第十章。 

子曰:“素〔1〕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弗为之矣〔2〕。君子遵道而行, 
半涂而废,吾弗能已矣 〔3〕。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见知而不悔,唯圣者能 
之。 〔4〕” 

        〔1〕素,按《汉书》当作索,盖字之误也。 〔2〕索隐行怪,言深求隐僻之理,而过为诡异之 

       行也。然以其足以欺世而盗名,故后世或有称述之者。此知之过而不择平善,行之过而不用其 

       中,不当强而强者也,圣人岂为之哉! 〔3〕遵道而行,则能择乎善矣;半涂而废,则力之不 

       足也。此其知虽足以及之,而行有不逮,当强而不强者也。已,止也。圣人于此,非勉焉而不 

       敢废,盖至诚无息,自有所不能止也。 〔4〕不为索隐行怪,则依平中庸而已。不能半涂而废, 

       是以遁世不见知而不悔也。此中庸之成德,知之尽、仁之至、不赖勇而裕如者,正吾夫子之事, 

       而犹不自居也。故曰“唯圣者能之”而已。 

…  8…

     右第十一章。 〔1〕 

        〔1〕子恩所引夫子之言,以明首章主义者止此。盖此篇大旨,以知、仁、勇三达德为入道之 

       门。故于篇首,即以大舜、颜渊、子路之事明之。舜,知也;颜渊,仁也;子路,勇也:三者 

      废其一,则无以造道而成德矣。馀见第二十章。 

君子之道费 〔1〕而隐〔2〕。夫妇之愚,可以与〔3〕知焉;及其至也,虽圣 
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 
焉。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故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焉;语小,天下莫 
能破焉〔4〕。《诗》〔5〕云:“鸢飞戾天,鱼跃于渊。”言其上下察也〔6〕。 
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7〕 

        〔1〕费,符味反,用之广也。 〔2〕隐,体之微也。〔3〕与,去声。  〔4〕君子之道,近 

       自夫妇居室之间,远而至于圣人天地之所不能尽,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可谓费矣。然其理之 

      所以然,则隐而莫之见也。盖可知、可能者,道中之一事,及其至而圣人不知、不能;则举全 

      体而言,圣人固有所不能尽也。侯氏曰:“圣人所不知,如孔子问礼、问官之类;所不能,如 

      孔子不得位、尧舜病博施之类。”愚谓人所憾于天地,如覆载生成之偏,及寒暑灾祥之不得其 

       正者。 〔5〕《诗》,《大雅·旱麓》之篇。 〔6〕鸢,余专反,鸱类。戾,至也。察,著也。 

      子思引此诗以明化育流行,上下昭著,莫非此理之用,所谓费也。然其所以然者,则非见闻所 

      及,所谓隐也。故程子曰:“此一节,子思吃紧为人处,活泼泼地,读者其致思焉。〔7〕结 

      上文。 

     右第十二章。子思之言,盖以申明首章道不可离之意也。其下八章,杂 
引孔子之言以明之。 

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1〕。《诗》〔2〕云: 
  ‘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执柯以伐柯,睨而视之,犹以为远〔3〕。故君 
子以人治人,改而止 〔4〕。忠恕〔5〕违道不远〔6〕,施诸己而不愿,亦勿 
施于人 〔7〕。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 
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 
未能也 〔8〕。庸德之行,庸言之谨,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馀不敢尽;言 
顾行,行顾言,君子胡不慥慥尔! 〔9〕”〔1〕道者,率性而已,固众人之所能知能行 

      者也,故常不远于人。着为道者厌其卑近,以为不足为,而反务为高远难行之事,则非所以为 

      道矣。 〔2〕《诗》,《豳风·伐柯》之篇。〔3〕柯,斧柄。则,法也。睨,研计反,邪视也。 

       言人执柯伐木以为柯者,彼柯长短之法,在此柯耳。然犹有彼此之别,故伐者视之犹以为远也。 

        〔4〕若以人治人,则所以为人之道,各在当人之身,初无彼此之别。故君子之治人也,即以 

      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其人能改,即止不治。盖责之以其所能知能行,非欲其远人以为道 

       也。张子所谓“以众人望人,则易从”,是也。 〔5〕尽已之心为忠,推已及人为恕。〔6〕 

      违,去也,如《春秋传》齐师“违穀七里”之违。言自此至彼,相去不远,非背而去之之谓也。 

      道,即其不远人者是也。 〔7〕“施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忠恕之事也。以己之心度人 

      之心,未尝不同,则道之不远于人看可见。故已之所不欲,则勿以施立于人,亦不远人以为道 

      之事。张子所谓“以爱己之心爱人,则尽仁”,是也。〔8〕子、臣、弟、友,四字绝句。求, 

      犹责也。道不远人,凡已上所以责人者,皆道之所当然也,故反之以自责而自修焉。  〔9〕 

      庸,平常也。行者,践其实。谨者,择其可。德不足而勉,则行益力;言有馀而馀,则谨益至。 

      谨之至则言顾行矣;行之力则行顾言矣。慥慥,笃实貌。言君子之言行如此,岂不慥慥乎?赞 

      美之也。凡此皆不远人以为道之事。张子所谓“以责人之心责已,则尽道”,是也。 

…  9…

       右第十三章。 〔1〕 

        〔1〕“道不远人”者,夫妇所能;“丘未能一”者,圣人所不能:皆费也。而其所以然者, 

       则至隐存焉。下章放此。 

君子素 〔1〕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2〕。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 
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 〔3〕,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 
  〔4〕。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5〕上,正已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 
不怨天,下不尤人〔6〕。故君子居易〔7〕以俟命〔8〕,小人行险以徼幸〔9〕。 
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10〕,反求诸其身。”〔11〕 

        〔1〕素,犹见在也。〔2〕言君子但因见在所居之位而为其所当为,无慕于其外之心也。〔3〕 

      难,去声。 〔4〕此言素其位而行也。 〔5〕援,平声。  〔6〕此言不愿乎其外也。 〔7〕 

       易,去声,平地也。居易,素位而行也。 〔8〕俟命,不愿乎外也。     〔9〕徼,求也。幸, 

      谓所不当得而得者。  〔10〕正,音征。鹄,工毒反。画布曰正,栖皮曰鹄,皆侯之中、射之 

       的也。  〔11〕子思引此孔子之言,以结上文之意。 

     右第十四章。 〔1〕 

        〔1〕子思之言也。凡章首无“子曰”字者放此。 

君子之道,辟 〔1〕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诗》〔2〕曰:“妻 
子好 〔3〕合,如鼓瑟琴〔4〕。兄弟既翕〔5〕,和乐〔6〕且耽〔7〕。宜尔 
室家,乐尔妻帑 〔8〕。”子曰:“父母其顺矣乎!”。〔9〕 

        〔1〕辟,譬,同。〔2〕《诗》,《小雅·常棣》之篇。〔3〕好,去声。〔4〕鼓瑟琴,和也。 

        〔5〕翕,亦合也。  〔6〕乐,音洛。 〔7〕耽,亦乐也。《诗》作湛,亦音耽。  〔8〕帑, 

      子孙也。 〔9〕夫子诵此诗而赞之曰:人能和于妻子、宜于兄弟如此,则父母其安乐之矣。子 

       思引《诗》及此语,以明行远自迩、登高自卑之意。 

     右第十五章。 

子曰:“鬼神〔1〕之为德〔2〕,其盛矣乎!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体 
物而不可遗 〔3〕。使天下之人齐明〔4〕盛服,以承祭祀。洋洋〔5〕乎如在 
其上,如在其左右 〔6〕。《诗》〔7〕曰: ‘神之格〔8〕思〔9〕,不可度 
  〔10〕思!矧〔11〕可射〔12〕思!’夫〔13〕微之显,诚之不可掩如此夫。 
  〔14〕” 

        〔1〕程子曰:“鬼神,天地之功用,而造化之迹也。”张子曰:“鬼神者,二气之良能也。” 

       愚谓以二气言,则鬼者阴之灵也,神者阳之灵也。以一气言,则至而伸者为神,反而归者为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