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母亲没有给她过温柔体贴,但毕竟是她父亲粗暴独断性格所造成的。她母亲也是个苦命人啊!
小姑娘因而经常带些鸟在她母亲身边转,使她母亲安安静静地度过了两年,直至死去。
14岁的时候,好心的亲戚送她上了学校。
正文 第33节:养鸟竟能赚大钱!
爬书网 更新时间:2008…7…3 2:13:35 本章字数:2324
可惜,小姑娘好象对学习不太感兴趣,时不时地溜出来捉鸟、玩鸟。
这样过了三年,她终于放弃学习,经人介绍给杭城一对无儿女的老人当保姆。
主人对她的养鸟玩鸟技术很欣赏,特地从外面买了几只好鸟,由她亲手养。她果真身手不凡,把几只鸟调养得离了笼子还会飞回来的境地。
她因而得到两位老人的厚爱,视如亲生女儿。后来,两位老人托关系,把她送进了一家工厂做事,直至转正。
多年以后,两位老人相继去世,根据遗嘱,她继承了这几间清静的小房子。
可是,当她正为自已的生活松了一口气时,工厂跨了,她进入了下岗工人的行列。
靠什么养活自已呢?
当时的她并没有想到身边的鸟竟能赚大钱!
一天清晨,她正逗养着几只小鸟,门外有人问:“屋里有人吗?”
她打开门,只见一个穿戴华丽的妇女站在门外。
“您找我有事吗?”姑娘面对陌生的来访者。
陌生人没有回答,只是指着屋里的鸟,说:
“能让我看一下你的鸟吗?”
“当然可以!”姑娘高兴得直蹦;毕竟碰上知心人了。
贵妇人饶有兴趣地欣赏着鸟。
“能把这只鸟卖给我吗?”贵妇人指着其中一只。
“卖?”姑娘十分惊讶,“不卖,不卖,我的鸟不卖。”姑娘护着她的鸟,生怕被别人抢走似的。
“我给你300块钱,行吗?”
“不行!”姑娘像受了污辱似地摇头,“我说过,我的鸟不卖!”
贵妇人奇怪地看着姑娘,“那你养这些鸟干嘛?”
“她们是我的亲人!”
“那你的父母呢?”
“死了!”姑娘脸色黯淡下来。
贵妇人看着姑娘的脸,颇有同病相怜之感。
“姑娘,我其实也跟你一样,孤零零的一个,唉!”贵妇人也叹起气来,“我也只是想买几只鸟养养,解解闷。”看着姑娘沉默无语,贵妇人接着说,“既然这样,我也不想夺人所爱。不过,你能帮我个忙吗?”
姑娘听她的语气幽幽,怪可怜的,因而点点头。
贵妇人指着笼中的一只画眉说,“你能不能帮我买到像这只一样的鸟?”近乎恳求的语气。
“好吧!”姑娘的心软了。
“太感谢你了。”贵妇人拉着姑娘的手,从精致的小提包里拿出两张一百元的票子,“这点钱拿着先用着吧!”态度极其真挚。
“这……”姑娘不敢接手。
“拿着吧!我怎么好意思劳你白跑!”
姑娘最终还是收下了钱,毕竟呆在家里不是个办法。
她在杭州郊区从孩子那儿买了只鸟,经过一段时间训养,还真给调教得逗人喜欢,她把它取名“巧儿”,把它交给了那位贵妇人。贵妇人当即又执意给了她300块钱。满心欢喜地走了。
从此,她就一发而不可收。
先是杭城的人闻名而来,后来,上海、南京、无锡、广州、北京这些大都市里都有人闻风而动,再加上杭州这美丽的城市游客那么多,她的家是门庭若市啊!
起初,她只是收点成本费。后来,为了改装门面,她才开始想到赚钱。
凭她的经验,她发现在杭州“画眉”这种鸟特受欢迎,卖价昂贵,然而在贵州少数民族聚居地,这种鸟才20…30块钱。为此,她开始奔波于贵州和浙江之间。
她从贵州收购画眉,然后经过她的训化,成为什么“巧口”、“杭叫”、“大叫”、“唐音”啊!名字也真好听,以高价卖出,一般来说,30块钱购进的画眉,经过驯化后,能卖到400…500块钱,差价真够大的。
“其实,我当时根本没有想到赚大钱。”姑娘结束午餐时说,“我只是想帮助那些孤独苦闷的人找到点精神寄托和安慰而已!”
是啊!她那童年时候的创伤已无法弥补。正因为如此,她才真正理解人们所需要的东西。
“好有好报”,确实如此。望着她充满爱心的脸,我总觉得她就如一画眉,成为人们心目中的依托、精神上的财富。
“神行犬王”
他是浙江某县城的一个下岗工人,以前在单位烧锅炉,自从下岗后,他就一直琢磨着干点什么挣钱,他的外表很普通,一副忠厚老实的样子。他的发家就更带有偶然性。
三年前,他到福建走亲戚,回来的时候,花40元买了一只价格便宜的哈巴狗。
当时,他只想抱回家给小孩玩,可当他途经县城的市场的时候,一下子竟被一帮打扮时髦的小姐太太、小伙子老板围住了。
“多少钱一只?”
“真可爱,我出100怎么样?”
“我出200块!”有人拿出钱。
他惊呆了,一条小狗值这么多钱!以前在农村的时候,谁家狗生了崽,不就是随便要一只么?还要什么钱。老实巴交的他不知道哈巴狗已成为人们的宠物。
糊里糊涂拿了200块钱,赚了个小外块。
回家细细一想,豁然开窍:买狗卖狗去!肯定能赚钱。
他发现山东许多城市的狗比较便宜,且壮大如狼,一般良种狼犬300块就能买到手,而到江南城市卖,却能卖到500…600块钱,好的能卖到1000块钱。
起初,他还只是小打小闹,捎回几只,赚点小钱,后来干脆一门心思扑在上面,专门搞起“犬”生意。
“一路的关卡怎么办?”
“咱里头有人!”犬王不无得意地说,看我们将信将疑的神色,他加了一句,“我们都是‘犬友’”他戏称玩狗的朋友为“犬友”。
可是,路毕竟不全是平坦的。
正文 第34节:一狗救一命啊!
爬书网 更新时间:2008…7…3 2:13:36 本章字数:2306
一次他从安徽购进几条狗载到某城卖。买卖成交后,一条狗刚被牵到新买主旁,就扑上去将新买主腿上撕下一块肉来。
咬别人好说,没想到这次咬的竟是公安局的人!
结果是狗充了公,人还在局子里蹲了几天。
回家后,想来想去,觉得还是养狗驯狗保险。且把狗转向那些哈巴狗、爪哇狗等观赏型的尤物上。
一个月带它10只、20只的,驯养二、三个月后再卖掉。这样循环,每个月他有60、70只各种各样的狗,真成了狗屋了!
为避免出风头惹事,他在农村租了两间房子,专门养狗。认识他的人戏称他为”神行犬王“。
养狗还真给他养出点名堂,什么样的狗跟什么样的狗交配,什么时候交配,他都搞得清清楚楚,且在交配出来的狗上如何喂食、如何养才能变成适合各种人的口味,这些方面取得了一大堆经验。
他给狗取名。什么“高山顶”、“沙漠”、“雷电”、“雪里狐”……怪有诗意的。
有些狗最高价竟能卖到8000元!而成本最多只有800块!神乎?奇乎?
其实,这挺正常。
江南一些个体户老板互相比阔,在买同一条狗时并不看狗本身,而是看谁的价格高。带有一种摆阔意识。
于是大把大把的钱就这样扔在了狗的身上,当然也有人因此而救了自已的命。
温州某女老板有50多万资产,然而她的男朋友玩弄她以后,拍拍屁股跟别的姑娘走了,还拐走20多万。伤心之余,她曾想到以死来结束自已堕了几次胎的年轻生命。
然而有一天,她得知她那位花花公子在“神行犬王”那儿买狗。于是她就带上几万元钱亲赴买狗现场。
那天,“神行犬王”正在卖一只“沙漠”。一大堆人围着要。
“我看这条狗至少要3000块钱”内行人指指狗的腿、身上的毛、头说。
“4000块钱卖给我吧!”那位负心男人在开价呢!
“5000块!”女老板突然出现在他们面前。
男人开始一惊,继而故意挽起身边的女郎说:“6000块!”
女老板看着他那副恶心样,转向“神行犬王”说:“他出多少,我就往上加1000块!”
不知是心虚,还是口袋里没带这么多现金,男人悻悻地走了。
望着男人那副狼狈相,她心中顿时起了快感,放声大笑起来。
把狗带回家以后,女老板把它当作宝贝,整天形影不离,不久就面色红润,心情舒畅。后来她跟一位离异的男子结了婚。婚后恩恩爱爱,财源也不断。真是“一狗救一命啊!”
“神行犬王”对这件事是念念不忘。
心灵空虚,寻求安慰,无可厚非,然而以钱作为玩物,是对是错,还有待后人评述。
狗是人忠实的朋友,这句话不假,但也不全真。当狗站在金钱的杠杆上的时候,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