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奇技巧的本质是流动性,让他的投资组合不断变化更新。当他发现市
场良机时,从不进行太多的分析,毫不迟疑地采取行动措施。当然,这既需
要天生的本领,又需要有在这方面长期研究基础之上的确切的判断。曾有个
被引证为超级谋略的历史故事:在萨拉曼卡,威灵顿观察到马尔蒙正带兵与
他平行穿越一座峡谷。突然,他发现了一个有利攻击点:“上帝!就这么干。”
他把望远镜抛在一边,马上下达了摧毁敌人的战斗命令。尼罗河战争中的纳
尔逊,经过数月的追逐,他观察一片海岬,发现法国舰队正倚海岸布下了防
守阵式,天色已近黄昏,换上别的指挥官,或许要细加商量,制定作战计划,
然后再给舰长下达命令。纳尔逊丝毫没有犹豫,……借着渐渐的微光,他勇
敢地从敌人不加防备的岛屿与舰队之间的地带切入,等到法国人清醒过来,
他们的舰队已被毁为碎片。
林奇的行动方针与他们一样,一旦发现市场失效,他会马上采取行动。
如果国内汽车公司的股票看起来便宜,他就买进福特、克莱斯勒和通用。当
它们上升时,他会继续购买一些外国股票——沃尔沃、本田、标致、菲亚特
… Page 119…
及日产。如果情况恰好相反,他也会冷静地反向操作。1987年10月的崩溃
使一家互助基金管理公司——德莱修斯公司的股价从35元跌到17元,公众
担心它将会遇到麻烦。但是它的股价中有15元是由现金构成的,而且它的货
币基金部门基础扎实,应该可以使公司恢复正常,因此,林奇购买了这支股
票。他通常也会买进些许对他的“收购队”而言很值得注意的股票,因为后
者会提醒他不能错过机会。
他就像一位比赛中的船长,要不断变换航向以利用风向的变化,他的投
资组合永远都在变动。许多证券仅保持一两个月,上市证券平均一年至少要
总体上变化一次。林奇觉得他的工作越出色,周转率就越高。
从技术的角度看,这就带来了一个有趣的问题。林奇大约有 1400种证
券,其中最大的100种代表着一半的总资产,最大的200家代表着 2/3的总
资产。在一个普通的工作日,他的交易大约是买进5000万美元、卖出5000
万美元。要做成这么巨大的生意,他只有三位交易员。巴里·莱登买进,罗
伯特·伯恩斯负责抛售,安尼塔·斯图尔特则辅助他们两人工作。通常,在
每位交易员的账簿上有100种左右的股票,也就是说,林奇想买进100种,
如果他能用较便宜的价格得到的话;他还有100种须售出,只要它们的价格
合乎他的要求。他的交易员都对价格很敏感。跟许多其他的大版交易员有所
不同,他们不是立即进行大宗股票交易,他们会在股票行情不利于他们时,
撤回他们的出价,直到市场恢复。如果他知道有一起极具竞争性的大型订货,
一般他将会退出市场,等待下一个有利时机的到来。林奇的交易只有不到5
%是大于1万股 (而许多的机构经理们经营的是10万股的大宗股票)。
林奇的策略是,从许多别的投资者们认为属于价格反常的情况中寻求获
利。在那么多的证券及未来证券的单子上,任何时候他都会认为有数十家应
该出售,而另有数十家价格疲软应当抓住时机购进一些。在这里,林奇的技
巧截然不同于其他的大多数投资者,而是类似市场创造者,他们操纵着一二
十种证券,他们已适应了他们的股票变化的节奏,以及引起它们变化的因素,
因此他们把这些股票不断地买进,卖出,买进,卖出,年年如此,一次次从
中间获取无穷无尽的小利润,在这个过程中逐渐累积财富。然而,最大的不
同在于,大多数的投资专家们最多同时经营20—30种股票,林奇则经营数千
种,并且不断翻新。
林奇相信老交易员法则:如果你因期望发生某种事而购进一种股票,事
情又没有发生,那就把该股票卖出去。华尔街对这个思想有一种讽刺式的表
述:“投资是没有结果的投机。”你基于某种期望而有了某种想法,但你错
了。那么现在你丝毫没有理由继续拥有该股票,应当迅速地把它卖出去。林
奇说他常常一眨眼的功夫就卖出去了。“你不会被不属于你的东西的价格上
涨所伤害,而你真正拥有的东西才会毁灭你。”
“在我买的股票中,3个月后,我仅对其中不到1/4的部分感到乐观。
因此如果我碰到了10种股票,我会愉快地把10种都买进来,然后再进行调
查研究。也诗随后我不喜欢其中的几种,但我会继续保有我喜欢的几种,增
加他们的数量。你看一眼就知道,公司在不断地变化:竞争有可能加剧;有
问题的工厂可能出售或倒闭;具有竞争力的工厂也许会发生火灾。因此,如
果你细心考察,就能发现那些基本的东西是变化的。”
“即便它们不变化,股票也可能从 20美元跌到 16美元。或许我已以
20美元的价位买了1万股,那现在我将以16美元的价格再买进10万股。如
… Page 120…
果我考察10家公司,我也许会对某一家比较感兴趣。如果我考察20家,那
就能发现两家。如果考察40家,我可能发现4家。如果我考察100家,我可
能发现10家。如果其他人能和我考察同样多的公司,我认为他们中间90%
的人当听到同样的消息时,会跟我一样 ‘哇’地叫一声,也能够做出同样的
购买决策。在这桩业务里,你必须得是个好听众。当然,仅访问一次也许还
不能做出决定,一两年以后就可能做出判断。”
私人投资者相对于专家的优势
当一个消费者考虑要购置一样重要的家庭用品,比如烤箱时,林奇说,
他会仔细研究。他会向有这种工具的朋友询问,并在《消费者导报》上查寻。
同样地,当他想买一座住房时,他会请一位建筑师来看一看房间的结构及线
路布置,并且还要查考一下当地的教育体制是否正在走下坡路。但当这个人
购买一种股票时,他常常是蜻蜓点水,一点研究都不做。
但个人购买者“应当”比职业购买者拥有“一种难以置信的优势”。他
有的是时间,能集中精力,能像他购买自己的住房一样付诸研究。如果他必
须每个月或者每个星期都买入卖出,他会疯的。
同样地,林奇建议个人投资者应当对他们认为良好的零售产品、服务业、
食品供应公司做详细的记录。他以个人的亲身经历给出了些例子:塔克·贝
克、沃尔沃、苹果计算机、邓金·唐纳兹、皮尔第一出口,以及哈尼斯等。
意外之喜
购买者常为在房地产方面的成功而感到惊讶。你做了一次不错的投资,
价值在提高,你什么都不用干,它还在进一步增高。林奇说他在股票上的经
历与大多数人在房地产上的类似:意想不到的收获是最好的结果。他的购买
没有特别的长远目标。股票升值了,行情仍然看好,那他就再握一段时间,
然后它又有所上升。例如,当1981年福特公司抵销股利时,林奇购买了,并
且仍然持有。10年前他买驻足商店的股票,7年多以前买了克莱斯勒。购买
克莱斯勒9个月后,他意识到形势比他当初购买时要好多了。他购买了克莱
斯勒,过不久传来好消息,然后上涨、再上涨,一点一点地那种股票升值了
20倍。林奇赚大钱的股票通常都是意外的惊奇。与此相反,每当对相反情况
的第一反应是“天哪”时,他已经损失了金钱。做事很少能如愿似偿。
问一问竞争对手
林奇有一项为大多数优秀的投资者所欣赏的策略,那就是向被采访者打
听街对面他的对手的情况。一位竞争者对一家公司的严厉批评并没有太多价
值,然而竞争对手们对某家公司赞美就值得注意了。例如,其他的钢铁公司
这样称赞努可公司:新的规则,新的人手,干得不错。林奇做了一番调查,
然后就购买了它的股票。没有人比竞争对手更了解一家公司,它得为创设新
产品、占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