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简明中国古代史-张传玺-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期还出现了一些新式铁农具,重要的有全铁曲柄锄和䥽(pō泼)镰等。曲柄锄是中耕农具,全铁曲柄使用起来既坚固又省力。䥽镰是割草用的大镰刀,长约三十五厘米,接以长木柄,可直立砍草,生产效率很高。
  牛耕已很普遍,从已发现的属于这一时期的壁画、画像石及有关模型的牛耕图象上可知,不仅中原地区在使用牛耕,远至甘肃、内蒙古、广东等边远地区也已使用牛耕。大多数是二牛抬杠,也有少数用一牛的,还有马耕。水利的发展 西汉后期以来,水利长期失修,河水“侵毁济渠,所漂数十许县”。①汴渠亦溃决②,黄河的水自汴渠东侵,淹没兖、豫二州的许多地方。东汉初年,官府已注意水利的兴修。明帝时,命民间水利专家王景和将作谒者王吴主持修治黄河和汴渠,为这项工程而征调的农民和士卒有数十万人。王景等自荥阳东至千乘(shèng胜,今山东博兴)海口千余里,勘察地形,决通壅积,疏濬河道,十里立一水门,控制水流和水量。化了约一年多的时间,费钱约有百亿,完成了这一工程。从此,黄河和汴水分流;两水沿岸出现了大量的淤土,后多开为良田。黄河经过这次整治后,大约有八百多年(到1048年)的时间,未再发生改造之事。有些郡守县令也重视本地区的水利兴修。邓晨任汝南太守时,用民间水利专家许杨为都水掾(yuàn院,官名),主持修复鸿郤陂(xì bēi隙碑,今河南正阳、息县间),历时数年,起塘四百余里,灌溉了广大农田,年年丰收,“鱼稻之饶,流衍它郡。”①后来何敞亦任汝南太守,主持修治鲖(zhòu宙)阳(今安徽临泉)旧渠。渠修复之后,不仅灌溉方便,还增垦田地三万余顷。杜诗任南阳太守,大力修治境内陂池,开垦荒地,南阳逐渐富足。张堪任渔阳太守,在狐奴(今北京顺义东北)开稻田八千余顷,引沽水和鲍丘水(今潮白河)以灌溉田地,使这一地区逐渐殷富。当时有民歌曰:“桑无附枝,麦穗两歧,张君为政,乐不可支。”②顺帝时,马臻任会稽太守,在会稽、山阴两县(今浙江绍兴)修镜湖,周迴三百余里,灌田九千多顷。此外,下邳、广陵、河东、河内、河南、左冯翊(píngyì平亦)、右扶风、京兆尹、陇西、武威等郡国,也修复或新开了许多湖陂沟渠,灌田多者达三万余顷,少者数百顷。这些陂塘、沟渠的修复或开凿,对于农田灌溉和交通运输都起了很大的作用。东汉初年,各地已在利用水力进行生产。可能这种新的水力技术的发明要早于东汉建国之时。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水碓和水排。水碓是粮食加工工具,主要用于舂米。水排是鼓风工具,用以冶炼铜铁,亦提高了生产力。东汉末年,还发明了翻车,翻车就是龙骨水车,“设机车以引水”。又发明了渴乌,“为曲筒,以气引水上也”①,似是使用了虹吸管原理。这都是很先进的汲水工具。东汉后期的农业产量,据仲长统说:“通肥(qiāo敲,瘠薄)之率,计稼穑之入,今亩收三斛。”②这与西汉前期“百亩之入,不过百石”相比,有所增加。地主庄园 西汉后期以来,有权有势的大地主都占有大量的田地和佃农,世代称霸一方。至东汉时,这一情况更有发展,宗室贵族也竞占田地,广蓄奴婢。如刘秀的儿子济南王刘康就有田八百顷,奴婢一千四百人。有些大商人地主,“连栋数百,膏田满野,奴婢千群,徒附万计。”①这样拥有大范围田地的地主可称为庄园地主。庄园就是田庄。不过对地主庄园而言,属于田庄范围的田地不仅为地主所有,而且其中的山林川泽也为地主所霸占。如东汉后期的中常侍苏康和管霸,就“遂固天下良田美业、山林湖泽,民庶穷困,州郡累气。”②在地主庄园内,绝大多数农民是地主的佃客,实际是农奴。山林川泽的私有化和农民的农奴化,是以土地私有制为基础的封建生产关系进一步发展的标志。
  在地主庄园中,以满足地主的生活需要为主,组织生产。佃农们在地主或其代理人的指挥下,按照时令,从事于农业或副业生产。如种植各种粮食作物、蔬菜、瓜果和各种经济作物以及药材等等。副业有造酒,酿醋,制酱,作饴糖,养蚕,缫丝,织缣帛和麻布,染色,制衣服和鞋袜等。农具和手工工具也由本庄园制作。庄园对地主经济来说,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单位。地主对农民的超经济的剥削是严重的。青壮年农民都要为地主充当部曲或家兵。每年二、三月青黄不接,或八、九月寒冻将临之时,地主们就驱使部曲、家兵在庄园里进行战射训练,以防御贫苦农民对地主庄园的攻袭。地主庄园内都修有坞堡,是地主们藏身之处。坞堡四周有高墙、深沟围绕,还筑有三层、四层、五层、六层警楼,上有部曲、家兵守卫着。可是佃农们“父子低首,奴事富人;躬帅妻孥(nú奴,儿女),为之服役。”①
  2。手工业
  东汉时期的重要手工业有煮盐、冶铁、铸铜、漆器、纺织等,以私营为主,生产技术都较西汉进步。冶铁业 东汉时期,冶铁业自由经营。国家或官府经营的冶铁业以制造国家或官府需要的兵器、车马具及其他生产、生活用具为主。民营的冶铁业以生产商品为主,以供市场上的需要。产品以农具、手工工具及生活用具为最多。生活用具有锅、剪、灯、刀、钉子、顶针等,还制作兵器。东汉的冶铁技术有很大的进步。“水排”的发明和使用是主要进步技术之一。水排就是水力鼓风机。机器是木制的,用水力转动。鼓风的部分用牛皮制成②。《后汉书·杜诗传》曰:建武时期,杜诗为南阳太守,“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南阳自西汉至东汉,都是重要冶铁地区。水排的使用,是冶铁技术的一大进步。东汉冶铁技术的另一重大成就,是低温炼钢法的发明。这一技术的发明和推广,使钢的使用更加普遍。于是,铁兵器如刀、剑等最后完全代替了铜兵器。
  铸铜业 东汉时期的铸铜业仍有发展。官府在许多重要铜矿区设有冶铜场或铸铜作坊,制作皇家或官府使用的铜器。地主、商人经营冶铜业的也很多。当时的铸铜业遍及全国,最著名的地区有广汉、蜀郡、朱提(shú shí孰实,今云南昭通)、丹阳(今安徽宣城)等。常见的东汉铜器有洗、釜、甑、壶、鐎斗、奁、博山炉、铜镜等,主要是生活用具。有的制作精致,花纹工巧,还有饰以鎏金、错以金银的。有些洗上带有“朱提造”、“堂狼(今云南东川)造”、“青蛉(今大姚)造”等铭文,注明产地;花纹则有双鱼、羊、鼎等图案,或铸有祝福吉祥、富贵的话语。纺织业 东汉的桑、麻种植的范围比西汉扩大,养蚕和丝织业、麻织业都有很大的发展,纺织技术也有进步。主要丝织品产地在今山东、四川等省,设置有服官,京师雒阳设有织室,专为皇室和高级贵族、官僚制作服装。在“丝绸之路”上发现的属于东汉至魏晋时期的丝织品中,有锦、缎、绫、绮、罗、纱、縠、绸、绢、缯、帛等,所织花纹有流云、鸟兽和吉祥语等图案,还有秀丽古雅的刺绣花纹。麻葛织品中最著名的是越布,也叫做越葛,是会稽地区的产品。刘秀称帝后,就把越布列为贡品。皇帝、皇后和贵族、官僚、地主们都喜爱越布,越布名贵一时。
  3。商 业
  商业与城市 东汉时期,由于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商品较多,因之商业也在发展。建武十六年(公元40年),刘秀下令重铸五铢钱,废除了一切旧币,消除了王莽制造的货币混乱的局面,对于商业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东汉的商品种类比西汉多,市场扩大,交通发达。在城市中都设有交易市场,叫做“市”。市内按所卖商品种类,分为若干“市列”或“列肆”,每个列肆又有很多店铺或商摊。主要商品有农产品和手工业品,如有粮食、盐、铁器、丝织品、麻织品、皮毛制品等,还有金、玉、琥珀、玛瑙、玳瑁、象牙、犀角等珍贵器物以及中外药材等。在人口较密的乡村或交通要道地区,也有市集出现。合市 民族间由官方组织的定期(或不定期)的商业交换关系,叫做“合市”或“互市”。合市在西汉已出现。东汉时期,汉和匈奴之间,定期“合市”。每次合市,汉商以巨量的铁器、丝织品和其他手工业品,交换匈奴的数以万计的牛马。汉和羌、乌桓、鲜卑以及西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