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当代-2004年第1期-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吊眼儿到了水红的发廊,水红明白吊眼儿的意思,打发了客人就把门关上,两人一起爬到“阁楼”上去了。事毕,吊眼儿对水红说起了办户口的事。吊眼儿说我是刑警,不直接管户口,管户口的是户籍警察。找朋友办事,就得上点“态度”。水红不知道警察分工那么细致,她还以为是警察都管户口呢,不过,对上“态度”她还是明白的。她问吊眼儿上供(她老家管这样的事叫上供)需要多少钱。吊眼儿说一万吧。水红说人家办都是八千,你是警察,怎么还贵了。吊眼儿眨了眨眼睛,他说你那是什么时候的价格,行情是变化的,再说,只是先准备着,到时候我见机行事,能少花就少花。水红问用什么方法办,吊眼儿说,这事儿由派出所的人办,有人死了,派出所不销户,不就剩下一个人的指标了吗?水红想了想,觉得有道理,答应下午去银行取钱。 
  下午,吊眼儿拿到钱,就在一家酒店里请了两个下手狠的“小兄弟”,他说一个小子把哥们的老婆给上了,咱们给他出出气,并答应事成之后,给他们每人一千元。那两个小兄弟说:没问题,把那小子的卵子籽挤出来,看他还敢不敢了。 
  罗序刚给吊眼儿打了好几个小时的电话,吊眼儿的手机一直关机,罗序刚失望了。罗序刚直接去了吊眼儿家,也没找到吊眼儿,罗序刚气得浑身发抖,他想,如果找到吊眼儿,非得给他几拳不可。随着时间的推移,罗序刚的担心也越来越重,他估计吊眼儿已经采取了行动,而他又找不到吊眼儿,惟一的办法是通知童大林,让童大林有了准备,避免和预防一下,这样,一场危机就可以化解了。问题是,真的去通知童大林,罗序刚是不肯做的,他希望童大林化险为夷吗?如果是这样的话,自己为什么还安排吊眼儿去收拾他?自己凭什么保护自己仇恨的人?可是,如果不通知童大林,吊眼儿就采取了行动,而行动的方向并不能保证按着自己的意愿发展,如果童大林死了或者残废了,自己能逃脱吗?吊眼儿被抓起来,他能保证不把自己供出去吗?当然,如果自己不承认,也没什么直接的证据,问题是,办案的人也不是傻子,一查就可以查出吊眼儿是自己的线人,而吊眼儿和童大林不认识没有利害冲突,有利害冲突的是自己……如果童大林不死还好办一些,如果童大林死了,谁也保不了谁了。 
  与此同时,罗序刚也这样想,任凭他去吧,怎么就知道吊眼儿能把童大林打死,人不那么容易就被打死的,况且,自己还交代吊眼儿,不要把童大林打死或者打残废了。即使自己让吊眼儿把童大林打死,吊眼儿凭什么就那么听你的话,吊眼儿才不会为你卖命呢,如果真的出了事,你罗序刚真能出头救吊眼儿吗?这一点吊眼儿心里有数,他很鬼道,自己知道给自己留条道儿,这样说来,别说你罗序刚没让他杀人,就是让他杀人他也不会真的去干的,出了事也会先把你扔出去。——即使这样想,罗序刚也不放心,一旦动起手来,谁能保证没有闪失,可能越不想出人命偏偏出了人命怎么办?这些年来,罗序刚接触了形形色色的犯罪嫌疑人,几乎没有不存在侥幸心理的,问题是,侥幸心理就像假币,到了关键时候就不好用了。 
  罗序刚找吊眼儿的路上,队里的内勤周倩给他打来了电话,通知他到队里开会,说有紧急任务。罗序刚掉转了车头,直接赶回了大队。原来,昨天晚上郊区的一栋别墅里发生了凶杀案件,村长出身的老板和老伴被杀死在家里,初步判断为生意场的纠纷,对方雇人行凶,犯罪嫌疑人已经外逃。这个案子不归罗序刚他们大队管,但由于案情重大,市领导亲自过问,市公安局领导非常重视,决定抽调罗序刚所在的大队力量,参与追捕工作。所以抽调罗序刚他们大队的人,大概是考虑犯罪嫌疑人住在罗序刚他们辖区,而且,这两年,他们大队在追捕犯罪嫌疑人方面很有名气。 
  罗序刚坐在宋大队的身边,他在大队里是老二,一般外出追捕的事都由他亲自率队或者直接指挥,罗序刚想,这次他也跑不掉的。问题是,此时罗序刚的心境如同刚发生过地震的城市废墟,满目疮痍、尘土飞扬。宋大队叫他表态,叫了他两声他才反应过来。罗序刚目光躲闪,分心走神儿。宋大队介绍案情的时候,罗序刚恍惚地觉得跟自己有关,仿佛吊眼儿已经得手,童大林倒在血泊之中,自己虽然没用钱“雇”吊眼儿,可自己是幕后指使者,在定性上也可以说是“雇凶杀人”,要知道,雇有很多方式,并不一定要用钱的。宋大队说:序刚,看来你又要辛苦了,不过,事情也得辩证地看,这可是难得的露脸机会。在过去的若干年里,一政治学习就学习辩证法,尽管宋大队的文化水平不高,似乎对辩证法掌握得倒很坚实,所以,他每次讲话都用“不过”转折,大事小事都用辩证法。 
  在这个“节骨眼儿”上,罗序刚自然不想离开本市,或者这样说,在找到吊眼儿把事情解决之前,他不能离开。可罗序刚找不到更好的不接受任务的理由,无论他让吊眼儿去收拾童大林还是小秋跟他闹离婚的事,都不是可以拿到明面上的事。罗序刚支吾着,说:我没什么说的了,宋大队你来定吧。宋大队说我来定还让你说什么,不过,我该定的事已经定了,这次追捕,我的想法你就不要去了,你在家坐镇指挥,派谁去由你定。这话宋大队已经讲过了,只是讲的时候,罗序刚没听进去。 
  罗序刚似乎明白了什么,他想了想,说:别我来定,你是老大,你决定我们服从就是。 
  会议结束,罗序刚彻底决定了放弃收拾童大林的计划,他就是挖地三尺也要把吊眼儿找到,实在找不到,他就想办法通知童大林,让他有所准备,以逃过这场劫难,童大林逃过了劫难,他自己也逃过了劫难,情形变化如此之快,是罗序刚自己始料不及的,现在,童大林面临的危机几乎成了自己面临的危机,有意思的是,导演这场危机正是他自己,所谓作茧自缚吧。 
  罗序刚所以这么果断地做出了阻止吊眼儿行动的决定,应该说跟会上讨论的案情有直接的关系,它起到了警示的作用,有的时候,典型案例不仅用于警示老百姓,也直接作用于执法者。罗序刚就是在分析案情过程中被震动并猛醒的。他可不想成为一起案件的幕后真凶,然后成为阶下囚。还有一个潜在的原因是,他不能因小失大,因为一时动气而丧失了自己美好的前程。今天会上,宋大队向他做了明确的暗示,让他来做“决定”,这说明什么?说明前一段的小道消息兑现了。前一段,有人传宋大队要上调到支队当政委,罗序刚接大队长,宋大队肯定得到了明确的消息,不然,一向注意维护自己权威的宋大队不会“理直气壮”地让罗序刚做决定的。 
  从队里出来,罗序刚准备回家换换衣服,新任务来了,又得一阵子不能回家了,出差不说,不出差也得在队里指挥。回家的路上,罗序刚想,自己决定阻止吊眼儿还是对的,不能因为自己气愤、因为观念上绕不过弯来,就付出高昂的代价,这样,问题不但没解决,还把自己搭了进去。的确,小秋是自己的老婆,可她不是自己的附属物,她只是和自己结婚了并没有卖给自己,她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和她选择的权利。即使小秋是自己的附属物,他也得好好分析其中的利害得失,从这个角度讲,罗序刚突然意识到,其实,人的任何行为都是需要成本的,你的行为和要解决的问题是不是对应的,聪明人应该用低成本而不是高成本来行动的。想到这儿,罗序刚觉得困扰自己的一个大问题终于解决了。接下来,罗序刚感到自己放松了许多。他想,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的,很多人还被莫名其妙的观念所束缚,办了或者继续在办很多自己认为值得实际上非常错误的事情。幸好,自己把这一关过了。 
  快到家门口儿,罗序刚又尝试着给吊眼儿挂了一个电话,吊眼儿的手机开机。听到震铃声,罗序刚的心突突直跳,他那么急切地希望听到吊眼儿声音。奇怪的是,吊眼儿不接电话,罗序刚一连挂了五六次,吊眼儿还是不接电话。罗序刚想,也许吊眼儿在蒸桑拿,手机放在衣物箱里。 
  罗序刚给吊眼儿打电话时,吊眼儿并没在蒸桑拿,而是和他找的两个帮手在饭店里喝酒。那是一个中低档饭店,里面的人挺多,闹闹吵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