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2006[1].12-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来那些重量级媒体是他通过环保部门从北京叫来的天车。为什么他要在企业主座谈会上披露这一内情?他说,这是向大家表明他的决心和政府的态度,不要误以为就是环保部门在跳,市政府还是说归说,做归做,光打雷不下雨,最后还会不了了之。有什么问题可以协商,拒不行动绝对不行,这回一定要取得突破。为什么以前他不说这样的话?因为情况不同,有些事他不好管,也不想管,现在他管得着了,也下决心要管。所谓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目前他有主持之权,可以全权处置。 
  “俗话说谁家的孩子谁抱走。大溪工业区水污染,这是谁家的怪胎?姓什么?外界早有议论,都说这怪胎姓朱,我家的。所以我不抱走,还等谁抱?” 
  场内鸦雀无声。在场官员及企业主无不震惊。 
  事后人们多方了解,果然朱一凡所言不虚,是他自己认可和容许了本市的这场曝光风波,甚至可以怀疑他有意促成了这一风波。他自己酿就了一场旋涡,让自己可以纵身跳进去,所谓“受命于危难之际”半属他自己制造。 
  那么他为什么呢?真的像他说的,是痛心于大溪工业区的水污染,感到自己有责任,要抱走姓朱的这个怪胎?以前他不能越过宋宜健办这件事,现在主持大政,有权处置,所以下决心干。主持工作者并非正式主管,一般守摊子为宜,不好大动干戈,朱一凡要弄出这么大的动静,得有一个非弄不可的理由,所以他需要媒体介入,事情一曝光,上下都非常关注,他再大张旗鼓就顺理成章。 
  如此分析似乎符合逻辑,但是还是显得失常,让人难以相信。无论有多少理由,一般人再怎么样也不会这么干。论朱一凡以往脾性,也不像会这样玩火。为此弄个吃不下睡不着,“阴影森森”,有必要吗?他到底为了什么? 
  人们想起他一再说过的那句话:“抓住机遇。”于是豁然开朗。 
  毫无疑问,此刻机遇正拍着它的一对金翅膀在朱一凡的身边游荡,犹如一个幽灵。宋宜健突然去世,朱一凡奉命主持,不仅是“受命于危难之际”,更是“彼可取而代之”之时,为什么宋宜健的空缺非得别人来接,朱一凡就不行?事实上宋宜健很为人们看好,早有马上要提拔为省领导之说,前些时候他曾接受一次考核,眼看要上了,忽然又搁置下来,有传说是受突然发生的青川中学生集体食物中毒案影响。当时外界议论宋宜健将走时,都传宋再次力推朱一凡,建议由朱接任书记,担任本市第一把手,最高领导。那一段时间里朱一凡显得特别随和特别“水箱好”有耐性,字条和笑谈特别多,“天堂女友”格外美丽。显然心有所图,可惜末了无果。现在机会又来了,宋已去而朱犹在,为什么不能是他? 
  这个时候朱一凡需要一个大动作以让人注意。或者说,他需要一点政绩。就大溪河污染而言,始作俑是他,眼下还是他,这回是来破这个俑。这个俑看来很沉重,得动用天车。作俑和破俑二者异曲同工,为的是同样的目的。 
  五 
   
  当年,朱一凡以副市长身份兼大溪工业区管委会主任,有一个晚间接到了宋宜健的一个电话。当时宋宜健从省里下到本市任职不久,与朱一凡接触不多。 
  宋宜健讲了一件事,交代朱一凡接待一位姓李的客商。宋宜健说这位李总裁很能干,经营有道,手中有一个大项目。前些时候该企业为项目选点,考察过几个地方,跟本市也接触过。宋宜健考虑,要尽量争取,把这个项目拉到大溪工业区。大溪起步较晚,进展比较迟缓,目前摆开的项目少而小,不成气候,需要有一些大项目来带动发展。 
  朱一凡问:“宋书记说的是亚东科技吗?” 
  “你知道他们?” 
  朱一凡说知道,不久前这家企业曾派员到工业区了解过情况。管委会一位副主任接待过他们,事后副主任向他汇报了,他很感兴趣,已要求工作部门积极接触,进一步联系,努力争取。 
  宋宜健说人家可没有太大兴趣。亚东科技认为大溪基础条件不好,不作为当前选项。他知道情况后亲自跟这位李总裁联系,让李不要急着定,到实地看看再说。 
  “我在北京开会,还得有几天。事情比较急,不能等,就让你先见他。”他说。 
  朱一凡说书记放心,他会亲自接待,亲自谈,全力以赴。 
  隔天李总裁来了。这人叫李华,很年轻,看模样不上四十,却很了得,是留美博士,所掌管的亚东科技企业集团主营化工橡塑产品。他带了三个随员,在大溪工业区看了一天,很认真,也非常专业。 
  他对朱一凡说:“朱市长你这里很初级。” 
  朱一凡说,李总裁还会发现这里有其他地方没有的优点。把项目放在这里,最终会显现李总裁大有远见。 
  双方谈判。亚东科技拟投巨资新建一个大型化工企业,生产酚醛制品材料,计划今后在此基础上发展相关下游企业,形成企业集团。亚东科技资本和技术力量双双雄厚,是本行业的新锐,在天津建有酚醛树脂公司,目前打算大举南进,在南方新建生产基地,选点中突出考虑的是国内行业布局和企业的未来发展。 
  朱一凡说不要选了,就这儿吧,大溪最好。 
  他亲自陪同李总裁一行考察,亲自率相关部门人员就招商办厂意向进行谈判。亚东科技是有备而来,资料详尽,要求明确。工业区这边一一回应,全面商讨。所涉及的项目很大,需要协商的环节不少,双方谈得不轻松,但是彼此立场在各关键事项上逐渐接近。直到意外突起。 
  市环保局对本项目的排污问题表示极大关注。参加商谈的环保局长是专业人员出身,很敬业,说话也直。他说酚醛产品耗用的苯酚甲醛都有毒,水污染问题比较突出,其解决必须有效保证。亚东科技谈判代表回应说,他们采用的是国际最新技术,已经充分考虑了环境保护。类似企业排放一些污水,目前也还免不了,强求杜绝不现实。环保局长即表态说:“不能这么说。环保评估很严格,这方面有问题不能通过。” 
  朱一凡说,这个问题比较麻烦,进一步商量吧。 
  对方即做出回应,很简单:埋单走人。 
  客人离去是在晚间。双方本说好第二天到现场,就电力供应等问题再做实地考察。却不料当晚客人自行与酒店结账,叫了部车径直前往省城。他们留了句话,说李总裁另有要事,先走了。项目的事就算了,大家后会有期。 
  朱一凡心知坏了。他紧急联络,想找到这个李华,却不料手机无一能通。想方设法打听行踪,才知道李华一行已经从省城上了飞机,飞上海去了。 
  没有其他办法,只能赶紧报告。朱一凡给宋宜健打了电话。宋宜健勃然大怒。 
  “都是干什么吃的!” 
  宋宜健摔了电话。 
  宋宜健再怎么年轻气盛,也不该跟朱一凡这么说话。朱一凡的年龄比宋宜健长,基层阅历比宋宜健多,虽为副职,位居宋宜健之下,毕竟是副市长兼工业区管委会主任,本市的一位重要官员,不是宋宜健的晚辈门生,岂容小视。能够当到副市长的人,光会吃干饭哪行。朱一凡在任副市长前是本市经贸委主任,在经贸委之前曾主管本市最大的机械厂,时间长达十年。这人长期搞工业,本市没有谁比他更称行家,宋宜健朝他那么发火实在太过分,谁受得了。 
  朱一凡也扔了电话。 
  他带着几个人离开本市,前往省城。他们从省城机场乘飞机直趋上海,然后下杭州,游天堂。四天后,他们从杭州飞回省城。 
  李华一行竟在一起,跟朱一凡他们同机抵达。 
  这时宋宜健已经从北京回到市里。他在市宾馆设宴款待了李总裁,朱一凡作陪。席间宾主频频举杯,气氛极其融洽。 
  两天后双方签订了投资办厂意向书,各相关事项在意向书里均有简要表述。环保评估问题的提法是按规定办理。双方对此另有承诺,未见诸文字,以口头协商方式形成默契:亚东科技承诺采用各项新技术以减少生产污水排放,工业区方面则表示负责协调解决当前环评事项,今后则计划对区内企业污水处理做统筹考虑。如此,方方面面大体都交代得过去,包括应对上级的环保要求。 
  宋宜健脸上有了笑容。 
  不多久,省里一位主要领导来本市调研,宋宜健陪同省领导下基层,特地安排到大溪工业区来。此时工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