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走出华为-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在华为的几年中,也曾经接到3家中型公司的邀请出任人力资源总监。不过,我知道更多的是因为我沾了华为的光以及朋友们看得起的缘故。
              在一线市场部,各大公司都以追逐华为的销售人员为最大快乐。在市场上工作一两年的员工,几乎每个人都接到过猎头公司的电话。UT斯达康公司现任华东地区老总李咏,在华为杭州办事处任副主任时被挖到UT斯达康做UT的杭州分公司总经理,虽然在华为杭办他不是第一把手,但到了UT斯达康后,显示了他卓越的才能,升任华东地区老总就是他职业成就的最大注脚。
              这两年,华为的管理出现了一些问题,各大公司更是恨不能把招聘会开到华为公司的办公现场。
              我在想,华为无论结果如何,单凭它为社会培养的人才就足以载入中国企业最浓墨重彩的史册。短短的10年间,华为为IT业及其他行业累计培养了3万名最高层级的大学毕业生。2万人正在把民族企业的华为带向世界级大企业暂且不说,另外1万在社会上起着中流砥柱作用的人才创造了多么大的价值啊!在今天不起眼的林林总总的小公司中,说不准有一天又成长出一个个华为、思科、诺基亚、爱立信来。
              华为培养的人才对社会的影响是深远的,华为公司培养人才的功勋更是无可估量的。

            第10章 华为,中国学历层次最高的人才基地(4)
            汤圣平 
             

              4。 天才、传奇、领袖
              ? 杨元庆25岁才毕业进入联想。在他这个年纪,李一男在华为已经是“一脚踢死牛”的主儿了
              ? 唯独,只有,仅仅只有李一男离开公司后,华为专门在《管理优化》报上登载了李一 
            男的长篇辞职声明
              ? 现在李一男到了产品部,他那个部门少1万恐怕通不过吧
              1996年,我刚到华为公司,对华为的一切充满好奇,看到一张张政治局常委来华为视察的照片,我问同事宋婕:“标题上说‘华为公司技术人员向某某中央领导汇报’的小伙子是谁啊?好像每张都有他,小伙子很牛嘛!”
              “小伙子?他不就是李一男,华为公司常务副总裁吗?!”
              李一男!我来的那一年,他26岁。
              而他成为华为公司的副总裁时不是1996年,而是1995年,他25岁。很多人认为1995年华为还是小不点吧,但1994年的时候,胡锦涛就到华为参观了。1996年的时候华为已经有3000人,年销售额是26个亿。
              中国年轻一代管理精英中的大哥大级的偶像是杨元庆。他25岁才毕业进入联想。在他这个年纪,李一男在华为已经是“一脚踢死牛”的主儿了。就是现在,李一男也很小,1970年出生的,杨元庆已经冲上40不惑的大关了吧。
              李一男,华中科大少年班本科,1993年从该校硕士毕业后进入华为研发部,凭借出色的技术、业绩及领导能力,1995年升任主管华为最要害的部门———中央研究部的总裁、公司副总裁,1998年任华为公司常务副总裁,1999年任华为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总裁。2000年离开华为,独立创办北京港湾通信公司,自主研发、生产、销售,刚一起步,年销售额就达到2亿元,两年就得到10个亿的风险资本。由于近两年通信业环境不好,加上毕竟成立不久,公司的运作还有些困难。但我相信只要气候转暖,他一定会成长为一个通信业巨人。我回过头来修改稿子时已是10月份,我听说港湾公司2003年的销售额可以达到10个亿。
              还是说他在华为公司的经历。
              大家知道,副总裁也有甲乙丙的,他是主管研发的常务副总裁。华为就靠研发吃饭了,直到现在,华为还是研发人员最多,收入最高,当然地位也是最高。李一男当时的实际地位和权力仅次于“左非右芳”。
              华为的研发有那么重要吗?举个例子。你知道华为决定上3G意味着什么?意味着4000名骨干研发人员将耗费数年做3G的研发,意味着你要养活这4000人数年,可这3G牌照还不知什么时候发,更何况市场、生产还将做大量的投入和支持工作。最关键的是如果3G不成,华为何去何从将成为难题,甚至会有灭顶之灾;如果成了,市场接受了,对华为将会意味着新的辉煌,对世界的移动制造业的格局将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不说成败,不说其他投入,仅4000人3年的工资至少15个亿以上,3G的牌照迟发一天,华为的成本支出就是300万元。我们很多所谓大企业是在做贸易,做组装,这个不赚钱再换一个。而华为呢,一项研发投入进去只能是生死未卜的等待,残酷到你可能回头的机会都没有。
              现在3G研发不是李一男的事,但在华为公司研发史上,他做出了多少对公司发展具有革命性的决定啊。其实在李一男之前主持研发的是郑宝用,郑宝用是任正非创业的搭档,相当于P&G(Procter 
            & 
            Gamble,宝洁公司,1837年以两个合伙人的名字命名),不要以为他只是一位元老而已,他是华为公司研发的奠基人,管理上也有自己的一套办法,不要以为他年纪已大,其实是上世纪60年代生人。2001年,郑宝用因健康原因退出华为公司的管理层,他的为人和能力在华为都是广为传诵的,用年轻有为、才华横溢形容他一点也不过分。
              就是这样一位既是元老(而且是元老中的元老),又年富力强,能力、资历、成就不比任正非逊色多少的郑宝用,在研发大权的争夺中最后却输在了没有华为创业背景、从华中科大刚刚毕业不久的“小孩子”之手。
              这里面会不会有权力的斗争?或许有,但我觉得揣度这些与“狗仔队”性质无异。无论是不是权力斗争,任正非也不敢把如此重的重担放在一个承担不起的人身上。华为公司的人才太多了,郑宝用本人也是一个比较善于与人合作的人,华为现在掌门的副总裁绝大多数和李一男是一个年代进公司的,挑谁不好,干嘛非挑李一男呐?任正非也绝不会因为权力斗争的原因扶植一个不懂研发不懂管理的人,华为是民营企业啊!要靠自己生存活命的。任正非的权威本来就不可撼动,无须通过这种权力斗争来巩固自己,而且,李一男绝不是听话的那种人,相反很有个性,比他随和听话的副总裁很多。任正非自己虽说也是技术出身,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通信技术一日千里,他专业技术方面新的东西懂得越来越少,任正非能大部分判断什么一定不可以做,但绝不至于能预测一定可以做什么。
              事实上也是如此,因为很多的技术决策在李一男那里已经基本上就定论了。
              有人说,在华为任正非一人说了算,副总裁都是傀儡。同志,你想想啊,一个20000人的公司,一个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事业部、没有子公司的庞然大物(见后文《20000颗心一起跳动》),一个人独裁是不可能的。你以为任正非是神吗?那华为为何要招如此多的高级人才,“傻子”更容易把任正非当成上帝。任正非在华为的权威是毋庸置疑的,不要说权威是宝贵的管理资源,权威不等于独裁吧?!你还记得我在前面说到孙亚芳时一个对干部评价的故事吗?工作过的人都应该有体会,无论你领导怎么独断专行,怎么聪明绝顶,这下属的作用可是太大了,他虽然只是建议权,实际上因为领导的信息缺位,建议权也就因此成了决策权,领导只是最后按“Enter”罢了。慈禧独裁吧,一个小李子就能把她弄得晕头转向。所以,华为无论如何也谈不上任正非独裁(见后文《相信规律》)。
              从1995年李一男主管研发到2000年李一男离开的5年间,正是华为发展最辉煌的时候,而直到1999年,李一男在华为中央研究部都是一人独大。
              华为中央研究部高手如云,年轻气盛,即便不是高手,也都是高学历。作为研究部总裁,你没有几下子能把人服住?李一男当政5年,研发部人莫不对他交口称赞,服服帖帖。他离开华为创业后,上百的在华为是骨干以及担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