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趣味对联故事集锦-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出盛气凌人的气势,不禁摇头叹息,说:“王爷!你对象棋造诣极深,真是令贫 
道心悦诚服!心悦诚服啊!” 
    徐达得意扬扬地说:“哼!说到弈象棋,我不是吹的,可谓天下无敌,即使 
当今皇上,也是我手下败将!” 
     老道见他如此张狂,便说:“王爷!官场如棋局,荣辱祸福,瞬息万变,错 
投一子,就全局皆输啊!我这里倒也有一副有关象棋的对联,望与王爷共勉。”    
徐达道:“请仙长赐教!” 
     道长于是给徐达撰了一联,曰: 
          湖本无愁,笑南朝迭起群雄,不及佳人独步; 
          棋何能胜,因残棋误投一子,致教此局全输!! 
     散席徐达走后,老道摇头对刘伯温叹息说:“军师!你提醒他‘喝声将军! 
提防提防’他就是不知提防啊!” 
     刘伯温说:“这是天意,天意难违啊!” 
     不久,徐达果然被洪武皇帝朱元璋所杀,应了老道预言,老道在对联里,上 
联把“美人”置于“英雄”之上,下联演绎“一子投错,满盘皆输”的棋理,暗 
示后来徐达被杀的政治哲理,虽然这历史事故缘于“兔尽烹狗、鸟尽弓藏”的哲 
理,但是也说明棋理即哲理,可见老道因为淡泊人生,所以看破官场仕寰的风云 
幻变,早知徐达仕途暗藏着危机。 
     刘伯温可谓一代英才,聪明盖世,又得到老道的提醒,识破“伴君如伴虎” 
这一政治哲理,后来他审时度世,急流勇退,才不成为政治牺牲品。 

王安石马联结良缘 
     走马灯,灯走马,灯息马停步; 
     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 
    传说王安石年轻时赴京赶考,路过马家镇,见马员外家小姐以对联招亲。那 
小姐不仅俊秀;而且自幼熟读《四书》、《五经》,琴棋书画无所不通,在大门口悬 
着一只走马灯,挂有一条上联: 
        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 
    联语以“走马灯”倒顺回读成联,巧妙而又工整。王安石一看;赞叹道:  “真 
是好句。”因急着赴考,就把此联默记在心中。 
    他赶赴京城入考,第一个交卷。主考官欧阳修见王安石少年英俊;不由心中 
欢喜,指着厅前随风飘动的飞虎旗,说: 
        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 
    王安石将马家镇的“走马灯”上联随口应对。主考官听了,拍手叫好。 
    王安石考罢,急忙赶赴马家镇,见“走马灯”联仍悬在马员外大门口,喜出 
望外,便以主考官的“飞虎旗”联应对。 
    马员外见他才华不凡,即以女相许,并择吉日在马府完婚。当新人拜天地时, 
又报来喜讯:王大人金榜题名了。 
    王安石心中喜上加喜,真是“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趁酒兴余意,他信 

                                                                                   38 

… 页面 39…

手在一大红纸上写下连体“喜”字,贴在大门上(据说这就是后来中国人在办婚 
事时;张贴大红双喜的由来),并吟诗曰: 
        巧对联成双喜歌 
        马灯飞虎结丝罗 
    一副对联,成全了王安石人生两大喜事。从此;王安石外有欧阳修教诲提携; 
内有马小姐贤助辅佐。终于成为宋朝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名列唐宋 
八大家之一。 
    

●明朝年间,山西太谷县有一位名医乔嗣祖,年近花甲,膝下只有两个女儿:珍 
姐和珠妹。乔老先生有心想把祖传医术传给两个女儿,又怕违背祖训。最后,乔 
老决定招婿入门,订下了三个条件: 
     一、精通医术,热爱医道,愿终生从医; 
     二、年纪与女儿相当; 
     三、应征者须亲自登门应试,以“珍珠双花红娘子”为上联,应对下联。 
     消息传出后,应征者甚多,不少名门贵少也频频而至。但过了三月有余,竟 
无一人能对出下联,登门者也渐渐稀少,乔老心中甚是担忧。 
     以在这当儿,一位身着绿锦袍的“公子”前来拜访。此人十七八岁年纪,面 
色古铜,体格健壮,像是耕作之人。乔老见他相貌与衣着不甚相宜,感到奇怪, 
便问了一句:“相公贵庚几何?”少年答曰:“一十八岁。”这比珠妹尚小一岁, 
乔老想借此谢客,忽又转念:人不可貌相,且让他试试再说。一问一答,前两条 
很快通过了,当问及第三条时,少年答曰:“在下对的是‘枸杞二丑绿宾郎(槟 
榔)’,不知仙翁以为如何?”乔老沉思片刻,喝退左右,不露声色地对少年道: 
 “我不知你的下联作何解释,能否明示一二?”少年听后,如释负重地长吁一口 
气,然后像背书一样道:“仙翁的上联中,珍珠、双花、红娘子,都是中药名, 
此其一;珍姐、珠妹乃府上两位小姐,全联同时指两位小姐待定婚配,此其二; 
这第三么……还要仙翁垂允后方敢明说。故在下对以‘枸杞、二丑、绿宾郎(槟 
榔)’。不瞒您说,在下姓吴,名杞,哥哥吴枸。今身穿绿锦衣前来,乃是哥哥的 
嘱咐,权以‘绿宾郎’自许。还望仙翁见谅才是。” 
     乔老听罢,觉得对联颇佳,释义又恰到好处,不免暗自欢喜。随口道:“既 
是兄弟二人,因何你独自前来?”少年道:“仙翁有所不知。哥哥文才医术胜吾 
十倍有余,人品、相貌亦均属上乘,只可惜有疾在足,远涉多有不便,故此在下 
只身前来。” 
     乔老深感少年诚实可信,以道:“我意已准,只是令兄不在当面,还需见后 
方能定夺。请叙其三吧!”少年也不推辞道:“这其三是‘双’为数,必对以数, 
又只能对以‘二’。‘花’既是一对姐妹,‘丑’必将是一对兄弟。红绿乃颜色对, 
以不必说了。往日众多来访者均是单来独往,当然对不出下联。方才仙翁面带愠 
色,想必也是因我只身前来之故吧?”乔老听了,心中甚是欢喜,即命下人抬轿 
去接吴枸前来。 
     原来,吴枸、吴杞兄弟住在绵山脚下,也是医药世家。哥哥幼时随父上山采 
药,不慎跌伤,脚留残疾,此后便常年在家中攻读诗书和医术,才学医术均达很 
高造诣。弟弟虽不善文墨,却喜欢种药、采药,兼种粮田,故而黝黑、健壮。几 
年前,父母双亡,兄弟俩相依为命。当听得太谷县乔家赘婿之事时,哥哥吴枸深 
思数日,认定已有七八成把握,便教吴杞一一背会言辞,长途跋涉,前去应对。 

                                                                                   39 

… 页面 40…

今能如愿以偿,实乃天赐良缘。 
     花烛之日,往观者甚众。乔老门上贴的婚联正是: 
     珍珠双花红娘子; 
     枸杞二丑绿宾郎。 
     洞房时,珍姐望着如意郎君吴枸,取笑道: 
     吴嫁吴嫁枸杞嫁; 
     吴枸一听,非常高兴,脱口对道: 
     乔婚乔婚珍珠婚。 
     珍姐听后,含嗔说道:“奴家是夸你兄弟贤才,千金难得呢!是‘无价无价 
枸杞价’。”吴枸笑道:“是啊,我兄弟正是把今天的婚事看作天赐良缘的呀!我 
对的是‘巧婚巧婚珍珠婚’啊!”珍姐自知不如,心中欣喜万分,也以不再难为 
吴枸了。 

●从前,某员外有位才貌双全的女儿和一个小儿子,儿子尚年少,员外便请来一 
位先生教儿子读书。一日,先生出了一句上联叫学生对句,这上联是: 
     有客登堂,惊醒万里春梦; 
     学生对不出来,就请他姐姐代对,小姐对曰: 
     无人共枕,枉费一片痴心。 
     先生一看下联,猜想十有八九是姐代弟对,自以为小姐对他有心,便自作多 
情地再出一联试探: 
     六尺彩绫,三尺系腰,三尺坠; 
     小姐看了,毫不介意,依然代弟对道: 
     一床锦被,半床遮体,半床闲。 
     先生看罢,得意忘形,满以为小姐钟情于他,便欲与小姐订情,又赤裸裸地 
写一上联: 
     风紧林密,问樵夫何处下手; 
     小姐见先生心术不正,即回复下联,请先生弃除此念,联曰: 
     山高水深,劝渔夫及早回头。 
     先生自讨没趣,作联自我解嘲: 
     竹本无心,节外偏生枝叶; 
     小姐以联表示自己清白无暇,联曰: 
     藕虽有孔,心中不染垢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