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5白话三国-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成问题。而且东吴真的敢上岸两百里和我们比拼陆军?我不怕庐江失守,就怕东吴不来。”反过来,他还作出了一副大打出手要和陆逊决战的样子。东吴的陆军实在没法和魏国相比,看到这么一副架式,连陆逊也只能掉头逃跑。此战后为了将来对付吴国的进攻,满宠在合肥以西依靠险阻另建了一座合肥新城,作为将来招待东吴的〃主场〃。满宠在三国演义里不太出风头,其实是个内外兼修的“武林高手”。当年为许都令时,曹洪家的宾客有人犯了法后被他抓住,曹洪的说情信他看都不看。曹洪跑到曹操那里告状,曹操于是派人把满宠找来想问问情况。满宠知道是曹洪在捣鬼,干脆先把这个案件审理完毕,把那个家伙依法处斩后再去,颇有曹操当年为洛阳北都尉时棒杀蹇叔之风。此时为征东将军驻扎在扬州,连陆逊都不放在眼里,而陆逊果然对他忌惮三分。他修建的合肥新城在后来对吴国的作战中屡次发挥效用。一年后孙权再次攻击合肥时,因为这座新城距离长江巢湖太远,二十几天都不敢下船动手,只能在岸边找些无关紧要的地方耀武扬威。然而这样的虚荣满宠都不给。他抓住战机伏击后让孙权丢下了几百具尸体后狼狈不堪。作为扬州地区的最高军事统帅,他可比那个左倾盲动主义者曹休难对付得多。 
  第二年的青龙元年(公元233年),辽东的土皇帝公孙渊派使者来吴,对孙权一通马屁上表称臣。孙权高兴得眉飞色舞,甚至在国内大赦来庆祝,又要派太常张弥,执金吾许晏等人带一万兵马渡海远赴辽东,带着金银财宝封公孙渊为燕王并加九锡。听到这个主意,大家吓了一跳,以丞相顾雍为首纷纷劝孙权,说公孙渊不可轻信,派使者就可以了,派兵送钱,太过分了。孙权心说,人家远在辽东向我称臣,我怎能一纸空文打发?不听。资格最老的张昭分析道:“公孙渊最近经常对魏国不三不四,他是怕被魏国暗算而来求援的,并非心甘情愿。如果他突然改变主意又臣服于魏,势必要扣押我们的使者当信物,那时我们就是天下的笑柄了!”孙权不以为然,翻来覆去地为难张昭,而张昭则据理力争。孙权说不过,恼羞成怒,拿着宝剑对着张昭:“吴国的人,入宫敬我出宫敬您,我对您也足够尊敬了,而您却屡次在大庭广众之下为难我,我经常怕会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张昭凝视孙权半天后,才缓缓开口:“我虽然知道这番建议不会为您所用,之所以冒死进谏,就是因为当年太后的托孤之重啊。”说完,泪如雨下。孙权也动了情,把宝剑扔在一旁,两人相对而泣。然而,眼泪冲不去孙权的固执,他却听不进去张昭的逆耳忠言,仍然派人去了辽东。张昭也是个倔脾气,他看到孙权一意孤行,干脆请了病假从此不再上朝。孙权火了,当即派人把张昭的府第出入口用土全都堵死。张昭不甘示弱,自己在内部也用土把门都堵死,双方就开始了这样奇怪的对峙。 
  果然不出张昭所料,公孙渊见到孙权的使者兵马,还带来了燕王的头衔和九锡的重礼,不但没高兴反而慌了。辽东离魏国近离东吴远,魏强吴弱,这要是一点头,不是公然得罪魏国嘛?另外,你一下子就派来一万多人马,想干什么?他不但不敢接受,还来个一不做二不休把使者两人砍了头后送给了曹睿请功,东吴的兵马财宝通通收归己有。十二月,魏国以此加封公孙渊为大司马乐浪郡公,却把人财两空的东吴孙权气了个半死。他当即咬牙切齿地发誓:“我年近六十,什么事没经历过,如今却被这个混蛋所骗!我要是不能把这个鼠辈的脑袋砍下来扔到海里,无颜再君临天下,即使为此弄得家破人亡颠沛流离,我也认了!”当即就要凭借他精锐的水军北上辽东,与公孙渊决一死战。 
  客观地说,孙权虽然有一支庞大精锐的水军,北上辽东,他大概忘了当年卫温诸葛直在海上如何的狼狈而被他砍头的。东吴的大臣们一看皇帝又有如此创意,大吃一惊,陆逊薛综等人连忙劝谏。劝孙权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他们也只能曲线救国,先拍拍马屁说此行必胜,然后再找一大堆理由。例如说不如先灭魏,那时辽东的公孙渊还跑得了等等。好说歹说,这次孙权终于没有糊涂到底,总算回心转意。他也知道自己的过错后,派人去请张昭,张昭却不领情。孙权只好亲自去张昭府上请,张昭还是卧床不起。孙权又火了,下令点火,要把张昭一把火烧出来,哪知道张昭还是不动。〃快灭火!〃无奈的孙权只好彻底认输,张昭的几个儿子也把张昭搀扶起来跟随孙权回到了宫中,君臣勉强算是和解。 
  孙权公孙渊之间的这一段恩怨,最后迎来了一个足以让后世的电影导演们趋之若鹜的惊险结尾。公孙渊为了收拾东吴的使者,先把他们的兵马分散,其中秦旦、张群、杜德、黄强等人带着六十人的兵马被安排在了辽东以北二百里的地方。他们心怀故国,四十多天后在秦旦的提议下约定起兵造反,宁可杀身成仁。然而,就在起义当天中午(他们约定晚上动手)机谋泄漏,当地太守立即关闭城门大搜捕,这些人无奈从城墙上跳下后逃离了“白色恐怖”。张群正患病,跳墙时又摔伤了膝盖,大家也丝毫没有抛弃之意,互相搀扶在穷山恶水中奋力前进了六七百里。然而,张群确实支持不住了,他也知道自己的日子不多了,要大家离开后逃生。秦旦坚决反对:〃远离故土万里漂泊,如今更应该死生与共。〃于是,秦旦留下照顾张群,杜德、黄强离开后去寻找救援。两个人就此在深山老林里采摘野果度日。杜德黄强几天后到了高丽,见到了高丽国王后把孙权给公孙渊的一套头衔原封不动送给了高丽国王,还说给您准备的礼物都被公孙渊那个杂种抢走了。高丽国王顿时高兴起来,派人和这两个人从深山老林中把秦旦张群找回来,并准备船只把这几个勇士从白山黑水送到了鱼米之乡,还带上貂皮等贡品。这些人九死一生终于回到了故土,孙权见到他们后也大为惊讶,非常欣赏这四个人的胆识,立刻将他们都拜为校尉。网友中有那位是影视界的?这样的题材不能视而不见啊!(片头片尾别忘了提及电子赵括,哈哈。) 
  注1 总体上讲,蜀汉因为不置史官在史料中出的彩比魏吴要少。这几年蜀汉有什么内政外交建设,无法详细考证。但青龙元年(公元233年)南方的少数民族因为法令苛严而再次爆发起义,被马忠镇压,看来蜀汉内部也不是风平浪静。同时,这似乎直接违反了诸葛亮在世时南方不曾反叛的说法。 
  注2 虞翻的为人,相当直率,酒后更是狂言无忌。孙权大宴群臣时,他佯装喝醉倒地不起,但孙权一走就坐了起来,为此孙权火冒三丈差点手刃了他。后来孙权和张昭谈论神仙时,他又指着张昭的鼻子说:“这些家伙都是死人而已,世上哪有什么仙人!”孙权对这个家伙忍无可忍,立刻把他发配到了交州,来个眼不见心不烦。            
第三十一篇  出师未捷身先死     
  青龙二年(公元234年)春,沉寂了三年的关陇再起硝烟。诸葛亮以十万大军,抱着志在必得的决心再次发动了大规模的北伐战役,并同时派使者入东吴请求孙权同时举兵,力求东西策应。四月,他一反从祁山进兵的老套路,入斜谷出陇东,而且事先就在半路上设置了驿站专门转送军粮。然而,三年前司马懿就料定他必出陇东,这时魏国又怎么会没有防备。魏国的将领大多主张在渭水北岸列阵凭借天险固守,司马懿不同意:“百姓都在渭河以南,这是必争之地。”他也立即引军渡过渭水,做出了背水一战的姿态。司马懿告诉部下,诸葛亮如果东进武功,依靠着山势扎营,那么我们确实有危险;如果扎营在西边的五丈原,那么我们则高枕无忧。司马懿的这一番话,并非仅仅是料定了诸葛亮必然会在五丈原驻扎后来显示自己料敌如神的“鬼话”。后来的进程也说明了五丈原的缺陷,就是对魏军缺乏压迫力,无论用什么方法都奈何不了魏军的一个“拖”字。司马懿早就下定了避免速战速决一锤子买卖,而依靠雄厚的“内力”拖垮蜀军的决心,当然希望诸葛亮采取稳妥的方针。郭淮认为诸葛亮如果渡过渭河后占据北原,那么将断绝魏国通向陇西的道路并形成对魏军的南北夹击之势,不得不防备。司马懿赞同这个看法并立刻命令他前去驻防。郭淮的防御工事还没完工,蜀汉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