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5白话三国-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下除了吴蜀还有谁啊?不过表面上还是得作出恭敬的样子:〃蜀远吴近,听说我们动手后即使想会师抵抗也来不及。刘备现在正在气头上,听说我们'帮忙',高兴还来不及,哪里想得到我们的下一刀就会砍到他头上,肯定回来配合我们攻吴,不会改主意反过来帮东吴的。〃这一番话仔细地品味一下,似乎和曹丕的顾虑牛头不对马嘴。曹丕说的是政治上的问题,而刘晔说的是军事上的可行性,当然也就不能打动曹丕。曹丕还来个一不做二不休,封孙权为吴王来表彰他的〃忠心耿耿〃。这下子,曹丕在南方监视孙权的将军们都放松了戒备:〃和东吴打了这么多年仗,终于可以松口气了!〃不过,曹丕的做法很难说没有道理。对于曹魏来讲,吴蜀两败俱伤或许是最好的结果?刘晔的看法不能说没有成功的可能,但要冒一定的风险。这个风险并不在于战场得失。孙刘火并是曹魏求之不得的事情,如果曹魏横插一手,可能是落井下石坐收渔利,但也可能使双方看清利害关系而再度联手。这个时候的孙刘还没有什么损失,一旦醒悟对曹魏相当不利。曹丕不动手,客观上阻止了这样的潜在危险。夷陵之战后曹丕进攻东吴时吴蜀迅速改善了双方的关系,但蜀汉已经被打残使得曹丕没有后顾之忧。如果这一切发生在夷陵战前?至少曹丕还要费劲去摆平蜀汉。另外,当时的中原对吴蜀虽然有实力上的优势,总体上仍然是乱世后的恢复阶段,相对而言治理内政恢复元气“锻炼身体”更加重要。以中原的实力,只要自己元气恢复就稳操胜券,不用冒风险来贪图一时的小便宜。 
  东南可以松口气了,西北却不行。凉州卢水等地总是有人反叛,黄河以西的地方都不得安宁。曹丕看到地方官员应对不利,就任命凉州通张既为新刺史,带着将军夏侯儒等人进讨。西北一带羌胡等少数民族不少,剽悍善战的他们以七千精锐骑兵据守关隘阻挡这位新刺史。张既看到无法硬拼,声东击西后绕过天险顺利地到达了武威。羌胡等地的人凶悍却不聪明,不知道张既是怎么过来的,面对如此〃神出鬼没〃的对手在惊惧之余撤了兵。这时张既等到了第一批援军费曜,但主力夏侯儒却迟迟不到。张既等不及了,当时就要进兵决一死战。大家都劝他:〃如今我们兵少,敌人又士气旺盛,能行吗?〃张既说:〃我们缺少粮草,只能想办法把敌人当作运输大队。如果他们看到我们人多势众,肯定会退入深山老林,那时候我们反而会进退两难:进则是险山恶水,退则无功而还。这就是所谓的一日纵敌,万世之患啊。〃说完,立刻进兵。胡人看到风向有利,就想趁大风点一把火把张既烤熟。然而,他们过于明显的举动暴露了意图。张既看到后立刻先下手为强,反过来派精锐三千人埋伏好后,派人挑战并假装败退。胡人到底不够狡猾,老老实实地穷追不舍,老老实实地发现后路被抄,然后老老实实地惊慌失措溃不成军。张既趁机前后夹击猛攻,几千人光这些〃老老实实〃的首级就砍了几万,一劳永逸地解决了黄河以西的不安定。后来西平又有人造反,张既兵都懒得动,一封檄文就策反了其部下,不久后又一个脑袋就被送到了张刺史的手里。 
  与此同时,曹丕的使者邢贞也到了吴国,专程来册封孙权为吴王。曹操称王受九锡为不臣,而孙权称王受九锡则为不君,他的手下当然反对:〃将军您还是自称上将军九州伯,不应该接受魏的爵位。〃孙权倒是大气得很:〃九州伯,从没听说过。当年汉高祖刘邦也曾接受楚霸王项羽的爵位,这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邢贞入武昌城(注2),仗着自己是大国天使,毫不把东吴放在眼里,入城门也不下车。突然,他听到了旁边的嘿嘿冷笑:〃我们的礼节,没有什么不对;我们的法度,也没有什么松懈。如今您妄自尊大,难道以为江南没有尺寸的兵刃吗!〃邢贞大吃一惊,回头一看,张昭正冷冰冰地盯着他。江南有没有兵刃,他可不想亲身验证,立刻一半是跳一半是掉地下了车。这时旁边又传来了徐盛的哭声:〃我们不能为国家吞并许昌洛阳攻拔成都汉中,却让主公接受敌国的封号,这不是我们的屈辱嘛!〃邢贞听到后,仰天长叹:〃江东将相如此,终究不是池中物啊!〃孙权接收吴王的封号后,又派中大夫赵咨为使者,与邢贞一起回去〃谢恩〃。曹丕在庙堂之上当着群臣的面有意刁难,故意问这位赵大夫:〃吴王是什么样的人啊?〃赵咨毫不客气:〃聪明,仁智,雄略的人。〃曹丕笑了:〃您太过誉了吧。〃(他既然这么是这样的人,为什么又屈尊于我啊?)赵咨明白不给曹丕点颜色看是不行了:“(吴王)纳鲁肃于凡品,是其聪也;拔吕蒙于行陈,是其明也;获于禁而不害,是其仁也;取荆州兵不血刃,是其智也;据三州虎视于天下,是其雄也;屈身于陛下,是其略也。”其中仁和略两条,明明是在讥讽曹魏。曹丕自讨没趣碰了个软钉子,却又无法发作,只好另找话头,都被赵咨一一化解。 
  然而,曹丕对孙权虽然又是封官又是进爵,还要封孙权的太子孙登为万户侯,但所谓的援助却是口惠而实不至,坐山观虎斗,反而去安抚鲜卑等少数民族。这一点,当然被密切关注两国动向的西蜀看在眼里。刘备在秭归看到曹魏袖手旁观,心中一块石头落地,加上几个月以来自己休整得也相当不错了,黄初三年(公元222年)二月再次召集部下商量顺江而下收拾孙权这个〃畜生〃的事宜。 
  注1 夷陵之战刘备的兵力统计,含混不清。十万之说有,七万之说有,四万之说也有。四万之说大概源于此,但之后刘备又派人去少数民族处借兵,夷陵之战时应该不止这个数字。 
  注2 孙权在偷袭关羽之后,为了防止西蜀的报复一直停留在公安,后来迁到武昌。孙权称帝,也是在武昌。            
第二十四篇  崩年亦在永安宫     
  黄初三年(公元222年)二月,刘备在秭归召集部下商讨兴兵伐吴的大计,哪知道手下的黄权又出来反对:〃吴人悍勇善战,我们如今延长江顺流而下当然容易,一旦有什么闪失逆流而退则几乎办不到。我愿意为前锋先前进,您在后面统领大军为后继,这样比较稳妥。〃这个主意,和官渡之前沮授劝袁绍的主意差不多,而刘备的表现和袁绍也没什么两样:不听。他任命黄权为镇北将军,带领一部分兵力驻扎在长江以北防止北方的曹魏趁火打劫,自己则亲自长驱直入翻山越岭打到了夷道猇亭。东吴的将军们当时就要来个兵来将挡,但被统帅陆逊制止:〃刘备亲自率领大军东下,锐气正盛,况且他们的营寨扎在崇山峻岭中,正面强攻哪里能成功?一旦有所损失,事关全局不是小事啊。如今我们应当奖励将士,广泛地发动大家出谋划策,冷静地等待对手的失误。如果这里是平原旷野,还要担心刘备硬冲,但刘备把营寨扎在这样的山峦上,又怎么能施展他的兵力?先看看他们能有什么了不起,我们再慢慢地利用他的弊端。〃这一番话,说得大家越听越糊涂:这个大都督,多半是胆小才拿这种鬼话来搪塞吧?又气又恨。刘备看到东吴不出战,却也如陆逊所言因为地势的限制无法强攻,只好作些边缘文章,派马良去武都少数民族那里接应叛吴投蜀的部族首领沙摩柯,并派偏师张南围东吴的安东将军孙桓于夷道。东吴的将士沉不住气了:“孙桓可是吴王的亲戚,都督您还是早点派救兵吧。”陆逊不为所动:〃孙桓深得军心,夷道又是坚城,粮草充足,用不着我费事。等到我这里把刘备收拾掉,他哪里也自然就解脱了。〃面对蜀军的频繁挑战,吴将都忍不住要出去教训教训他们,被陆逊一一耐心劝止,明令他们坚守不出。有的老将和公室贵戚出身的将领企图各行其是,欲贸然出动,陆逊手按尚方宝剑绳之以军纪:〃刘备是强敌,连曹操都对他畏惧三分。诸位应当同心协力剿除蜀汉,为什么要各行其是?!我虽然是书生,之所以能受命于吴王,就是因为我能忍辱负重有尺寸可用。大家要依军令而行,不得找任何借口!军令如山,各位不要以身试法!〃就这样,双方出现了对峙的局面。 
  这么一拖,就拖了好几个月。直到当年六月。这几个月里刘备看到陆逊坚守又无懈可击,就把自己的兵力展开后从巫峡到夷陵扎了几十个大寨,连营七百多里以冯习张南等为都督,作出了一副持久战的态势。天气越来越热,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