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5白话三国-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段的外交努力,袁绍一无所获。张绣这样和曹操仇深似海的人都投靠了曹操。袁绍努力在曹操后方煽风点火,试图创造出前后夹击的局面,却一无所获,原因其实不仅仅是因为汉献帝在曹操手上。刘备在徐州和曹操对抗时,袁绍甚至没有任何象征性的援助,结果孤立无援的刘备再度兵败,只身逃亡。这样的结果,哪个诸侯不心寒?独立对抗曹操不可能,又不能指望援助,还要担负对抗朝廷的罪名。。。帮袁绍,这个决心实在没法下。曹操能妥善地处理后方的纷争而始终没有陷入两线作战的困境,很大的原因是因为袁绍根本就没有落实过这样的计划。 
  没有后顾之忧的曹操,顺利地击败刘备俘虏关羽,果然鞭敲金蹬响人唱凯歌还又回到了官渡。刘备则逃到青州依附了袁绍。这时候袁绍大概是因为看到儿子的病不碍事,又想起进攻曹操了。田丰又劝:“曹操既然已经打败了刘备,许昌就不是当初那么空虚了。曹操用兵有方,虽然人少但不能轻视,不如来个持久战。将军您拥有四州的地盘,向外联合四方的诸侯,内部休养生息积极备战,并且派出轻骑不断骚扰,那么用不了三年就可以等到敌疲我打的好时机而一举击败曹操。如今非要和曹操一赌胜负,万一有什么闪失则后悔莫及。”袁绍打着白眼看田丰:这家伙当初劝我打曹操,如今真要动兵却又来说这些“丧气话”,到底是什么意思?不听。田丰看到此行凶险,叩头苦谏,袁绍火了,这不是动摇军心吗?当时就把这位别驾下了狱。(田丰刚而犯上,果然应了荀彧的判断)于是,袁绍命令建安才子陈琳作讨伐曹操的檄文,把曹操骂了个狗血喷头,祖坟都给挖了一遍后二月进兵黎阳。曾经是袁绍最为倚重的沮授看到这位主公一意孤行,聚集家族众人把家里的财产全分给了他们,哀叹道:“这次出兵,如果获胜则要什么有什么,如果兵败恐怕命都保不住了。”他弟弟问:“曹操明摆着兵微将寡不是对手,哥哥你有什么可担心的?”沮授不以为然:“曹操聪明雄略,又奉天子来召令四方。我们虽然击败公孙瓒,实际上已经相当疲惫。如今主将骄横,战败破亡就在眼前。杨雄曾说,战国时其他六国的忙忙碌碌,不过是为秦取代周作准备罢了。这就是今天的写照。”(注2) 
  注1 当时在关中的各种割据势力,不下十几部。后来马超韩遂反叛曹操时,三国演义中记录的杨秋等八人并不是他们的部将,全都是相对独立的军阀。 
  注2 杨雄的原文是“六国蚩蚩,为嬴弱姬。”沮授此时提及,言下之意就是说如今各地诸侯的纷乱也仅仅是在为曹操一统天下作贡献。            
第九篇  暗箭伤白马,明火红官渡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袁绍曹操经过各自的准备,终于开始了正面交锋。袁绍首先派得力大将颜良进攻白马。四月,曹操准备救援,却声西击东地向西摆出一副要渡黄河攻击袁绍后方的样子。袁绍果然上当,调兵遣将防备。曹操却来个急行军偷袭在白马的颜良。离白马只有十几里了,颜良才发觉这袁曹决战的第一刀居然砍到自己头上来了,慌忙应战。曹操派张辽关羽为先锋进击。关羽在乱军中看到颜良的麾盖,“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注1)。袁军遭遇偷袭又丧失主将,顿时溃不成军。袁绍听到这个消息,才知道被曹操给涮了。恼怒之余,就要渡黄河追击。沮授又劝他:“胜负变化,不能不加以详查。如今还是应该稳健一点,先屯兵延津,分兵去攻打官渡。如果胜了,再大举渡河不迟。如果败了,我们也有后盾。这样冒冒失失地前进,一旦兵败则全军覆灭的危险。”袁绍这时早就杀红了眼,这样的“缓手”哪能考虑?当即把头一摇,拉着大军就渡河猛追。看着悠悠的黄河,沮授感叹:“当头的踌躇满志,手下的好大喜功,黄河啊黄河,我还回得来吗!?”从此对袁绍彻底失望,告了个病假就不再出头。袁绍见他消极怠工,恼恨交加,把他的人马又划出一部分给了郭图。 
  袁绍的另一员大将文丑追到延津南岸,曹操正在高处观战。手下人报告:“敌人有大约五六百骑兵。”又过了片刻:“骑兵有所增多,步兵则难以计数。”曹操果断地命令:“行了,不用再报告了。”然后命令解鞍放马,作为引诱文丑上当的诱饵。果然,文丑和刘备带着五六千骑兵一看山脚下到处是曹操的马匹辎重,以为曹操看到大军后吓得丢盔弃甲翻山逃命,就得意洋洋地开始收缴“战利品”。曹操等的就是这个机会,立即指挥手下仅有的六百骑兵迅猛出击,文丑甚至还未能收拢部队进行抵抗就死在了乱军中。颜良文丑都是袁绍数一数二的勇将,两战就都掉了脑袋,袁绍军中震骇,再也不敢小看曹操。曹操则带着两个漂亮的“Ace”从容退守官渡。 
  中原硝烟未尽,江南又出了大事。兴平二年冬(公元195年),孙策从袁术手下离开后,先击败刘繇的部将樊能张英等,而后百战百胜。他又能约束部下严明军纪,对百姓秋毫无犯。他进入曲阿后,下令:“刘繇等人的部下如果有人要来投奔,既往不咎。愿意加入我的部队,欢迎;不愿意的也不强求。”于是,十天之内就召集了两万人千匹马。建安元年(公元196年)袁术妄想称帝,孙策看到两家过去的交情写信劝告,却被袁术当作了耳旁风。从此,两家决裂。孙策又击败严白虎王朗等人,大致平定了江东。看到这一切,曹操以朝廷的名义封孙策为讨逆将军,吴侯。建安三年,击败并俘获刘繇的大将太史慈,建安四年,又巧取割据庐江的刘勋,迫降严守豫张的华歆,军事上可谓一帆风顺,连曹操都感叹不已:“狮儿难与争锋也”。然而,孙策为人举动轻浮,总是喜欢一个人跑去打猎。手下的虞翻就劝他,这么做会有危险,可孙策嘴巴上答应,实际上我行我素,并未放在心上。 
  孙策看到袁绍曹操打得不可开交,也想来个挟天子以令诸侯(英雄所见略同),暗地里准备偷袭许昌(注2)。这个时候,广陵太守陈登召集严白虎的余部,似乎有不利于孙策的迹象。孙策于是回师攻打陈登,因为军粮不济没能立刻动手。闲暇无事之余,孙策又跑去打猎。孙策在平定江东时,曾杀掉了吴郡太守许贡。许贡的“余孽”咬牙切齿地想为主公报仇,这次终于等到了机会。孙策跨下的是千里名驹,神骏无比,一加鞭就把别人抛到了脑后。然而,这正是许贡的部下梦寐以求的机会。他们事先埋伏好,看到孙策落单后乱箭齐发,射中了孙策的脸。孙策的随从赶到,立刻就把这几个刺客碎尸万段。可是晚了,孙策那张清秀的脸庞不但毁了,连他那二十六岁年轻的生命都保不住了。孙策自知大限将至,把弟弟孙权和张昭等重臣叫到床前,语重心长地嘱咐:“如今天下大乱,以吴越之众,三江之固,完全可以有所作为。诸位要好好辅佐我弟弟!”又告诉孙权:“举江东之众,决机於两陈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经此一番费心劳力,当天夜里小霸王就离开了人世。当时孙策虽然占有会稽庐江吴郡等地,统治还不能算根深蒂固。各地听说孙策的死讯,不少人在担心之余有了离开的打算。张昭周瑜等看到孙权英雄能够成就大业,仍然忠心不改尽心辅佐。(注3) 
  孙策没来,曹操后院却另起波澜。汝南的黄巾刘辟等反叛了曹操,并打起了支持袁绍的旗号。袁绍派刘备去支援,又派人拉拢曹操的部下阳安都尉李通,以征南将军的头衔来引诱。刘表也在这个时候来游说李通。李通不但通通拒绝,还砍了袁绍使者的头送给曹操:“曹公明哲,一定会称霸天下。袁绍虽然现在强盛,早晚是曹操的俘虏。我誓死不会背叛。”然而,刘备刘辟等在汝南掳掠,许昌以南的郡县全都不安。曹操因为和袁绍已经开仗也没法分身,正为此事头疼之际,曹仁挺身而出,一针见血地指出:“南方各地因为我们面临袁绍这个强敌,一定不能救援因此在刘备的军事压力下被迫投降。刘备率领袁绍的人马时间还不长,还没能做到让部下心服口服的地步。这时如果出击刘备,一定能够胜利。”于是曹操命令曹仁带领骑兵出击。仗本身并不难打,曹仁大败刘备,汝南各地看到援军也纷纷弃暗投明,汝南又回到了曹操的手里。缺乏一支忠于自己的部队,是困扰刘备多年的老问题了。刘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