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絮语 刘宝彬著-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容用舌头都舔着吃了。
  贾容撇下他姨娘,抱着一个丫头亲嘴,说:“我的心肝!咱们馋她两个。”丑态百出。
  当凤姐得知丈夫贾琏偷娶了尤二姐后,便主动上门花言巧语的把她骗人府中不几日,她便来到堂嫂尤氏住处,尤氏迎出来,凤姐照她脸一口唾沫,啐道:“你尤家的丫头没人要了,偷着只往贾家送!”一面说一面大哭,拉着尤氏要去见官。急的贾容跪在地下碰头,凤姐又骂贾容,天打雷劈,五鬼分尸的没良心的东西,一面骂着扬手就打。贾容就自己举手,左右开弓,打了自己一顿嘴巴子。凤姐又滚到尤氏怀里,嚎天动地,大放悲声,哭着搬尤氏的脸,问道:“你发昏了?你的嘴里难道有茄子噻着?再不就是他们给你嚼子衔上了?为什么你不来告诉我去?
  ”说了又哭,哭了又骂,又要寻死碰头,把个尤氏揉搓成一个面团儿,衣服上全是眼泪鼻啼。这场王熙凤大闹宁国府的风波,最后以尤氏写下一张五百两银子的欠据而收场。
  透过现象看本质,这是观察一切事物的根本方法。贾府表面上,礼仪森严,温情脉脉,可当揭开它的面纱,却让人看到里面的实质。这里的人与人之间,无不把财产和继承权的争夺,渗透到各种角落里去,他们唯利是图,惟权是夺,明争暗斗,倾轧排挤,丧失礼仪,背离伦理,无所不用其极,甚至达到闹笑话,出丑态的程度,深刻反映了封建贵族阶级不可逆转的衰败趋势。
  所谓“礼出大家”,可以说在封建社会里是没有多少人能够做到的。在社会主义社会文明进步的今天,应该人人做到光明磊落,高风亮节,襟怀坦白,冰清玉洁:对从事的事业赤胆忠心,见利思义;对待别人肝胆相照,表里如一。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却有一些人长有两幅面孔:这种人当面一套,背后又一套;当上一套当下又一套;在公众场合一套,回到家里又是一套。尤其是有的领导干部,他们在台上讲马列主义理论、讲人民的公仆精神、讲干部的廉洁奉公的要求的调门比谁都高,可在暗地里,却是利欲薰心,贪婪无厌,厚颜无耻,欺世盗名的另一幅面孔。据一本披露陈希同罪行的材料载,一日下午,陈希同给北京市处级以上干部作报告,他在台上讲党的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讲在新时期领导干部的素质要求,讲高级干部应有的廉政作风等等,他按着秘书们写的讲话稿,讲得有理有据,深刻感人,真是一副大首长给下属做指示的面孔,颇令与会者肃然起敬。可谁也不会想到这位首长讲完下台后,便迫不及待的赶回他的安乐窝,跟情妇玩腻了,跟中国女人玩腻了,想要尝尝进口女郎的滋味,让他的情妇到夜总会花30万美金挑选一个法国美女让他享用。这时,他的面孔绝对不是讲台上的那副道貌岸然,冠冕堂皇的样子;这时的陈希同早已把什么党的宗旨,什么廉政要求,什么领导干部素质等等统统抛到九霄云外去了。把他那本来的厚颜无耻、骄奢淫逸、馋涎欲滴、醉生梦死的另一副面孔会暴露无遗。如果让人看到那副样子,会令人作呕。陈希同、王宝森、朱胜文这些头面人物,曾几何时,不是也曾被人们视为有着清正廉洁,废寝忘食,一心为公,造福一方的正人君子吗?可是用法律这把利剑揭去他们脸上的面纱时,便让人民吃惊的看到,他们竟是贪赃枉法、巧取豪夺、荒淫无耻、沽名钓誉之徒。
  为什么这种伪装面孔的人,竟然能够爬上政府这么高的位置,窃得这么大的权利,这是有着社会的思想根源的。有的人本来就没有进行世界观、人生观的很好改造,还没有遇到发展滋生他们私欲的机会时,也能为人民做一点有益的事情。可当经济大潮随着社会的变革涌来,各种思潮也随之泛起时,这些人便开始理想淡化、信仰动摇,把共产党员的宗旨丢到脑后,在金钱、美女、财富面前丧失了抵抗力,被腐化堕落的新型糖衣炮弹所击中。于是,最后从高高的权力顶峰跌落下来,走上以身试法的道路,可谓教训极为深刻。贾府里揭开温情礼仪的面纱,让我们看到了贵族家庭中倾轧和丑态,这只能关系到一个家庭的生死存亡。而在一个地方,甚至一个国家,出现种种腐败和丑闻,就要关系到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存亡,我们切实大意不得,轻视不得。
  《红楼絮语》之10
  贾府的医道
  在人们的生活中,为延续生命,保持身体健康,看病吃药是同吃饭、喝水一样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这是理智的人类同只会进食,而不懂医病的其他动物重要区别所在。所以,在反映封建社会生活的伟大作品《红楼梦》中,描写人的生病请医诊治、开方吃药的情节有38处之多。
  在书中描写患风寒感冒而请医诊治吃药者为最多。迎春、袭人、贾母、巧姐、湘云、晴雯、尤氏、王子腾等人就是或因节气变化,或是一时着凉,或是路途劳累等等,至使出现头冒虚汗,身上发热,脑痛发胀,鼻塞嗓肿等症状。于是请郎中大夫来把脉诊治,然后开方吃两剂药,吃点清淡的饮食,便逐渐病愈了。本来患此风寒时令症侯,只要及时治疗调养,是不至于死人的,可是若因有外部因素促成,也会在这种病上丧命。宝玉的丫环晴雯,麝她起初是受风寒,因为同月淘气闹着玩,在一个大冷天的夜里,她只穿件小袄,走出屋外,“忽然一阵微风,只觉侵肌透骨,不禁毛骨森然”,回来不久便“鼻塞声重,咳嗽发热”,接着又劳神思,为宝玉补了一夜的裘衣,自此得了一场大病,这应该说是她得了重感冒,也叫小伤寒的症侯。她感冒伤寒尚没全愈,王夫人听信谗言,硬说她“轻狂”,是“狐狸精”,得了“女儿痨”,以防传染为借口,在抄检大观园时,把感冒尚没有好,“四五日水米没曾沾牙、恹恹弱息”的晴雯从“炕上拉了下来”,用人架着撵出府去。
  古人说:“哀莫衷于心死”,她受一腔不白之冤,对生活已经绝望,激愤于胸,而加重病症促使死亡。王夫人曾三次提到晴雯得的是“女儿痨”,其实并非如此,这是她厌弃、摧残晴雯的一个藉口罢了。
  在贾府众多的人物中,患病时间最久,吃药最多的要属林黛玉了。林黛玉初进贾府时,众人见她年纪虽小,身体面貌弱不胜衣,便知她有不足之症,便问:“常服何药?为何不治好了?”黛玉道:“我自来如此,从会吃饭时便吃药,到如今经过多少名医,总未见效。如今还是吃人参养荣丸。”在书中曾多次写到黛玉“每岁春分、秋分后必犯旧疾”、“又复咳嗽起来”、“说话之间,已咳嗽了两三次”、“又犯了咳嗽”、“我这睡不着,也并非一日了”等语。按宝钗之说,少服人参、肉桂,多用冰糖熬燕窝粥吃,也没见好转。当黛玉得知宝玉同宝钗成亲,知自己婚姻无望时,“一时吐出血来,几乎晕倒。”大夫诊脉说这是“郁气伤肝,肝不藏血”所致。按现代医学专家对书中黛玉病症的分析判断乃是“肺痨”,也就是通常说的“肺结核”,这种病在二三百年前的医疗水平和条件,是难有治愈的希望的,黛玉对宝玉爱情的绝望,只不过加速了她的夭亡而已。
  在贾府中患有怪症,久吃怪药的是寄住在大观园,后来成为宝二奶奶的薛宝钗。她自称自己“从胎里带来一股热毒”,病的症状是:有时“满面通红,身如燔灼,话都说不出”、“连手也不能动摇”。针对这种病,作者让她吃“冷香丸”来镇摄。制作这种冷香丸的成份是:用一包异香异气的未药做引子,再用“春天开的白牡丹花蕊十二两、夏天开的白荷花蕊十二两、秋天开的白芙蓉花蕊十二两,冬天开的白梅花蕊十二两;将这四样花蕊于次年春分这一天晒干,和未药一处,一起研好。又要雨水这日的雨水十二钱、白露这日的露水十二钱、霜降这日的霜十二钱、小雪这日的雪十二钱;把四样水调匀了,丸了龙眼大的丸子,盛在磁坛里,埋在花根底下。发病时拿出来吃一丸,用一钱二分黄柏煎汤服下。”这个药方颇为故弄玄虚,滑稽可笑,作者的用意在于刻画薛宝钗的人物性格和内心世界。但现代医学专家认为,这个药方是出自于以冷制热的主导思想,是符合药理根据的。
  庸医看病,产生误诊,造成医疗事故,这在书中出现三起。
  庸医胡君荣第一次来贾府给晴雯看病,晴雯因受寒伤风,“鼻塞声重,懒怠动弹”,而胡君荣把脉后却看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