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他们为什么没能成为皇帝 作者:何木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孩,这个男孩就是后来的汉明帝刘庄。 
  岁月流逝,两个孩子一天天地长大,刘庄后被封为东海王,而刘强继续做他的太子。郭圣通却开始恐慌起来,当然,她的这种恐慌也不是没来由。虽然刘秀对刘强还是宠爱有加,但这位皇后觉得迟早有一天会出事,因为刘秀对刘庄的宠爱有过之而无不及。况且,刘强还有一点不如刘庄,那就是她的母亲虽然贵为皇后但却不被宠爱。 
  宫廷之地,无论皇帝多么英明伟大,总免不了成为是非之地。郭皇后的担心也不是没有道理,而这种担心,她时刻都要在刘秀面前表现出来,可表现的手法几乎愚蠢到家。她认为皇帝不宠爱自己,当然,这不是最重要的,她认为皇帝不宠爱自己就会波及刘强的太子之位。一旦刘强的太子之位不保,她这个皇后就更不用说了。她屡屡在刘秀面前大肆放刁,并中伤阴丽华。     
  很识大体的阴丽华为了平息这种家庭矛盾,主动移居洛阳外的宫室居住。但这一举措并没有让郭圣通安静下来,她反而觉得阴丽华这是在演戏给刘秀看以博得刘秀的同情。她把这种怒火发泄到了其他妃子身上,这种种举动真让刘秀有废她之心。但是,光武帝刘秀始终没有这样做,他只是尽可能地隐忍。刘秀越是如此,郭圣通越觉得刘秀是做了亏心事,到后来,郭圣通几乎疯了,对刘强以外的刘秀的孩子态度极端恶劣,乃至,这些孩子一见到她就如老鼠见了猫一样。刘秀觉得自己忍受得已经仁至义尽,终于,在公元41年十月十九日这一天,下了一纸诏书:〃皇后郭圣通,总是满脸的苦大仇深,屡次违背我的心意,不可善待非她所生的孩子。宫廷之中,谁看见她就如同看见了老鹰一样。到了今天这步田地,她已经不具备母仪天下的条件了。贵人阴丽华本是乡间良家女子,在我当平民的时候就嫁给了我。如今就因为皇后的恶劣表现,我们已经三年没有见过面。她的品性,足以母仪天下。对于我和新任皇后来说,是人生和家庭的不幸,更不是国家的福气。谁也不准上书祝贺。〃 
  如果史书记载无误,那么,关于郭圣通,我们就可以得出这样的评价来:患了一种很严重的心理疾病。主要表现在无中生有、害怕、性情暴躁,以致不能正常思考。   
  我们来看,从其立为皇后的25年到被废的41年,共在皇后之位上十六年,这十六年时间里,她无时无刻不在对刘秀进行百般刁难,并把这种愤恨发泄到其他人身上。略正常一点的人就该明白,如果有人用十六年时间对你百般刁难和责难,并且在你面前总摆出一张驴脸来,你的心情会怎么样?何况是皇帝,有着生杀大权的天下之主。 
  在她被废后,阴丽华和刘秀总觉得对不起她。其实这种对不起的背后还有一层意思就是,太子刘强。在母以子贵的社会里,母亲被贬的下一步就是儿子被黜。可刘秀实在找不出任何理由来废黜太子而改立阴皇后的儿子刘庄。 
  况且,他也从来没有想过要这样做。朝中大臣们也没有谁拍皇后的马屁而上疏请求改立太子,一切似乎都显得那么平静,就仿佛根本没有废后一事,仿佛刘强还有一个皇后母亲坐在刘秀身边一样。但这种安静终于被打破了,打破它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刘强自己。 
  》 》 》 一让太子   
  我们现在来分析刘强为什么一定要辞去太子位,也觉得有些不解。就如他母亲一样,本来什么事都没有,她却偏要找点事出来闹,最终把自己闹翻车了。   
  据历史记载,郭圣通被废后,刘强就一直心神不宁,他总觉得父亲下一步就是废黜自己。他继承了父亲的聪明才智,也继承了父亲的仁慈恭敬,但他还继承了母亲的神经质。惶惶不安中,他接受了一位亲信的建议,辞去太子之位。 
  刘秀听到这个消息后,心上更是不安。在迫不得已废郭圣通后,为了安慰郭氏家族,他已经做到了仁至义尽,先将郭氏家族中的许多男人封侯,然后是将郭圣通次子刘辅升为中山王,又把郭圣通改称为〃中山王太后〃,和刘辅一起生活,从而让郭圣通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不入冷宫反得尊崇的废后。 
  刘秀所做的这一切无非是想让太子刘强安心,告诉他,我虽然废了你的母后,但却给了她与皇后相同的殊荣。这说明我还是记挂着她的,更说明,这件事情是跟你一点关系都没有的。但刘强却不这样认为,他错误地认为,母亲完蛋了,自己完蛋也是迟早的事。不如早点退下来,也好让父皇省了许多事。 
  对于刘强的请求,刘秀坚决不允。并且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与渠道来安慰他,好好做你的太子,什么都不要担心。   
  一个皇帝把话说到这个地步,实是不容易。可刘强并不理解父亲的用心,自从母后离开京城后,他就六神无主。加上身边诸多喜欢看历史的笨蛋们的点拨,刘强相信,自己现在正处在〃疑位〃上,要么破釜沉舟地继续处下去,要么急流勇退,赶紧闪人。   
  他一而再、再而三地上疏,请求父皇把太子之位传给当时任东海王的刘庄。刘秀只是两个字:不可。   
  这个时候的刘强早已把太子之位当成了炸药包,必须马上要扔出去。他向身边的官员和十个弟弟表示自己非常想做外藩亲王,不停地说,不停地说。直说得刘秀和阴丽华觉得如果不同意他的要求,他很可能就去自杀的时候,才同意了他的请求。 
  郭圣通被废的两年后,公元43年,刘秀下令:改封刘强为东海王,原东海王刘庄为太子。但东海王刘强必须要留在京城,以慰父亲年迈之心。   
  刘强终于舒出了一口气,终于把自己所谓的炸药包扔了出去。就在这一年,刘秀继续对这对母子进行〃忏悔〃和补偿:把中山王刘辅派到沛地为王,又将郭圣通改为沛太后。   
  刘强在京城里呆了九年,终于准备去东海上任了。为了更好地让儿子在东海不费心费力,东海国相一职交给了刘强的堂舅郭竟。刘强临行时,刘秀下旨,将刘强的车马仪仗以及宫室陈设,都要和自己一样的规模与档次,为的就是弥补刘强未能登基为帝的遗憾。刘强依旧是诚惶诚恐,百般推辞却得不到刘秀的同意之下才以如此仪仗赴东海国。 
  当把历史读到这里时,我们见到了这样一对母子,先是母亲,当历代封建宫廷里的尘埃落到了她的脑袋上,并让她有了诸多对〃斗争〃一词的深刻理解后,虽然根本就没有斗争出现,她却认为斗争已经在蔓延。她错误地将自己的〃自以为〃当成了事实而在进行一个人的荒诞的战斗,最终,这场没有对手的斗争把她自己击败了。郭圣通的被废其实就是敏感神经和历代宫廷斗争所留给她的阴影而导致的。 
  接着就是儿子,他也把一场并不存在的斗争看成了兵临城下。他从母亲那里继承了敏感的神经线,然后继续发挥并且演绎得淋漓尽致。他的地位根本就牢固不可破,却杯弓蛇影,草木皆兵。他的让位在后世人看来是最值得赞美的,但在当时,或许只在刘秀看来,却是不可塑之才。刘强的可爱之处就在于,他不是经受不住打击,而是觉得自己已经没有资格去经受打击了。 
  》 》 》 二让东海   
  当刘强到了东海国,发现自己所拥有的辖区竟然还包括鲁郡时,他又开始慌了。接连给刘秀写信,认为自己只拥有东海国就可以了,不需要鲁郡。刘秀不答应,坚决地不答应。对这位有着儒者气质的皇帝来讲,儿子没有成为未来的皇帝已经是十分对不起儿子了。那么,必须要在其他地方给予补偿。 
  刘强又开始在东海国过上了惶惶不安的生活,他的舅舅郭竟总是劝他,认为这是皇帝对他的恩赐,理应好好享受才对。刘强却不这样认为,他觉得自己无德无能,却拥有这么大的封地,其他兄弟会怎么想?其他兄弟想明白了还可,万一兄弟里有脑袋是一根筋的把这种想法跟父亲说了,一次不动摇父亲的心,二次、十次,父亲肯定会把自己的封地收回去的。与其以后收回去,倒不如现在就不要。 
  刘强的心理疾病又开始发作了,倘若按照我们正常人的想法,我们把一生最重要的东西送给了别人,我们就会有施舍的乐趣,当然,这种乐趣里是有功利性的。因为在我们正常人看来,他会感恩。而这个人给的东西,我们会心安理得地接受。 
  按照一般人的想法,刘强之所以一让太子,二让东海国国王,是因为当时的宫廷斗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