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论语集注(朱熹)-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燕居之时,不怠惰放肆,必太严厉。严厉时着此四字不得, 
怠惰放肆时亦着此四字不得,惟圣人便自有中和之气。” 
      子曰 :“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复,扶又 
反。孔子盛时,志欲行周公之道,故梦寐之间,如或见之。至 
其老而不能行也,则无复是心,而亦无复是梦矣,故因此而自 
叹其衰之甚也。程子曰:“孔子盛时,寤寐常存行周公之道;? 
其老也,则志虑衰而不可以有为矣。盖存道者心,无老少之异; 
而行道者身,老则衰也。” 
      子曰 :“志于道,志者,心之所之之谓。道,则人伦日用 
之间所当行者是也。如此而心必之焉,则所适者正,而无他歧 
之惑矣。据于德,据者,执守之意。德者,得也,得其道①于 
心而不失之谓也。得之于心而守之不失,则终始惟一,而有日 
新之功矣。依于仁,依者,不违之谓。仁,则私欲尽去而心德 
之全也。功夫至此而无终食之违,则存养之熟,无适而非天理 
之流行矣。游于艺。”游者,玩物适情之谓。艺,则礼乐之文, 
射、御、书、数之法,皆至理所寓,而日用之不可阙者也。朝 
夕游焉,以博其义理之趣,则应务有余,而心亦无所放矣。此 
章言人之为学当如是也。盖学莫先于立志,志道,则心存于正 
而不他;据德,则道得于心而不失;依仁,则德性常用而物欲 
不行;游艺,则小物不遗而动息有养。学者于此,有以不失其 
先后之序、轻重之伦焉,则本末兼该,内外交养,日用之间, 
无少间隙,而涵泳从容,忽不自知其入于圣贤之域矣。 
      ①“德者得也,得其道 ”,清仿宋大字本作“德则行道而 
有得 ”。吴英以为后者非朱熹定本之文,故不取,详本书附录 
四书章句集注定本辨。 

… 页面 58…

论语集注                                                                ·56· 

      子曰 :“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修,脯也。十 
脡为束。古者相见,必执贽以为礼,束修其至薄者。盖人之有 
生,同具此理,故圣人之于人,无不欲其入于善。但不知来学, 
则无往教之礼,故苟以礼来,则无不有以教之也。 
      子曰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 
复也。”愤,房粉反。悱,芳匪反。复,扶又反。愤者 ,心求 
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 
谓达其辞。物之有四隅者,举一可知其三。反者,还以相证之 
义。复,再告也。上章已言圣人诲人不倦之意,因幷记此,欲 
学者勉于用力,以为受教之地也。程子曰 :“愤悱,诚意之见 
于色辞者也。待其诚至而后告之。既告之,又必待其自得,乃 
复告尔。”又曰:“不待愤悱而发,则知之不能坚固;待其愤 
悱而后发,则沛然矣。”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临丧哀,不能甘也。子于 
是日哭,则不歌。哭,谓吊哭。日之内,余哀未忘,自不能歌 
也。谢氏曰 :“学者于此二者,可见圣人情性之正也。能识圣 
人之情性,然后可以学道。” 
      子谓颜渊曰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 
舍,上声。夫,音扶。尹氏曰 :“用舍无与于己,行藏安于所 
遇,命不足道也。颜子几于圣人,故亦能之。”子路曰:“子行 
三军,则谁与?”万二千五百人为军,大国三军。子路见孔子 
独美颜渊,自负其勇,意夫子若行三军 ,必与己同 。子曰: 
 “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 。必也临事而惧,好谋 
而成者也。”冯,皮冰反。好,去声。暴虎 ,徒搏。冯河,徒 
涉。惧,谓敬其事。成,谓成其谋。言此皆以抑其勇而教之, 
然行师之要实不外此,子路盖不知也。谢氏曰 :“圣人于行藏 
之间,无意无必。其行非贪位,其藏非独善也。若有欲心,则 

… 页面 59…

论语集注                                                               ·57· 

不用而求行,舍之而不藏矣,是以惟颜子为可以与于此。子路 
虽非有欲心者,然未能无固必也,至以行三军为问,则其论益 
卑矣。夫子之言,盖因其失而救之。夫不谋无成,不惧必败, 
小事尚然,而况于行三军乎?”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 
从吾所好。”好,去声。执鞭,贱者之事。设言富若可求 ,则 
虽身为贱役以求之,亦所不辞。然有命焉,非求之可得也,则 
安于义理而已矣,何必徒取辱哉?苏氏曰 :“圣人未尝有意于 
求富也,岂问其可不可哉?为此语者,特以明其决不可求尔。” 
杨氏曰 :“君子非恶富贵而不求,以其在天,无可求之道也。” 

      子之所慎:齐,战,疾。齐,侧皆反。齐之为言齐也,将 
祭而齐其思虑之不齐者,以交于神明也。诚之至与不至,神之 
飨与不飨,皆决于此。战则众之死生、国之存亡系焉,疾又吾 
身之所以死生存亡者,皆不可以不谨也。尹氏曰 :“夫子无所 
不谨,弟子记其大者耳。”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史记三月上有“学之”二字。不知肉味,盖心一于是而不及乎 
他也。曰:不意舜之作乐至于如此之美,则有以极其情文之备, 
而不觉其叹息之深也,盖非圣人不足以及此。范氏曰 :“韶尽 
美又尽善,乐之无以加此也。故学之三月,不知肉味, 
而叹美之如此。诚之至,感之深也。” 
      冉有曰 :“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 
为 ,去声。为,犹助也 。卫君,出公辄也。灵公逐其世子蒯 
聩。公薨,而国人立蒯聩之子辄。于是晋纳蒯聩而辄拒之。时 
孔子居卫,卫人以蒯聩得罪于父,而辄嫡孙当立,故冉有疑而 
问之。诺,应辞也。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 

… 页面 60…

论语集注                                                                ·58· 

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 
曰:“夫子不为也。”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其父将死, 
遗命立叔齐。父卒,叔齐逊伯夷。伯夷曰 :“父命也”,遂逃 
去。叔齐亦不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其后武王伐纣,夷、 
齐扣马而谏。武王灭商,夷、齐耻食周粟,去隐于首阳山,遂 
饿而死。怨,犹悔也。君子居是邦,不非其大夫,况其君乎? 
故子贡不斥卫君,而以夷、齐为问。夫子告之如此,则其不为 
卫君可知矣。盖伯夷以父命为尊,叔齐以天伦为重。其逊国也, 
皆求所以合乎天理之正,而即乎人心之安。既而各得其志焉, 
则视弃其国犹敝蹝尔,何怨之有?若卫辄之据国拒父而惟恐失 
之,其不可同年而语明矣。程子曰 :“伯夷、叔齐逊国而逃, 
谏伐而饿,终无怨悔,夫子以为贤,故知其不与辄也。” 
      子曰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 
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饭,符晚反。食,音嗣。枕,去声。 
乐,音洛。饭,食之也。疏食,麤饭也。圣人之心,浑然天理, 
虽处困极,而乐亦无不在焉。其视不义之富贵,如浮云之无有, 
漠然无所动于其中也。程子曰 :“非乐疏食饮水也,虽疏食饮 
水,不能改其乐也。不义之富贵,视之轻如浮云然 。”又曰: 
 “须知所乐者何事。” 
      子曰 :“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刘聘 
君见元城刘忠定公自言尝读他论,“加”作假,“五十”作卒。 
盖加 、假声相近而误读,卒与五十字相似而误分也。愚按: 
此章之言,史记作为“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 ”。加 
正作假,而无五十字。盖是时,孔子年已几七十矣,五十字误 
无疑也。学易,则明乎吉凶消长之理,进退存亡之道,故可以 
无大过。盖圣人深见易道之无穷,而言此以教人,使知其不可 
不学,而又不可以易而学也。 

… 页面 61…

论语集注                                                                ·59· 

      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雅,常也。执,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