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李涵虚圆峤内篇-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房中得之,丹家名接命术,有如男女交媾,并非采战之事,乃神炁相胥,金木交并而已矣。
   
   第八章
   弃捐淫欲专子精,寸田尺宅可治生。系乎长流心安宁,观志游神三奇灵。闲暇无事心太平。
   首句之意,劝人戒色欲以固精也。寸田者,命门也。尺宅者,灵舍也。《内景》云,“方圆一寸命门中,”本经云,横径长尺约其上,乃养己存心之地,俗人作面门解,非也。心不安宁,由于扰扰外驰,长流不返,故须系之于内,以安其心。观志者,闭塞内观以持其志也。游神者,真人潜深渊,浮游守规中,有泳游自得之象。此时精气神,合而不分,故称为三奇灵。闲闲暇暇,无事无为,心境于斯太平焉。
   
   第九章
   常存玉房神明达,时念太仓不饥渴。役使六丁神女谒,闭子精路可长活。
   常存玉房者,刻刻存神也,闭目内守,神不外游则愈定愈慧。人知其神之神以为明达,而不知不神之神乃真明达也。时念太仓者,时时调护,薄滋味以养之也。太仓为胃,意土居之,意所在即太仓所在,不可执有形之胃也。仙家以玄关为太仓穴,长胎住息之所,《内景》云,“方圆一寸命门中,”吾山6以为意所燕居之地,真通论也。意土强盛,能使胃消水谷,饮食融化,故曰不饥渴。六丁之神名之为女者,阴神也。阳神在我则能役使六丁,命其来谒。长生之道如此,总要闭子精路耳。
   
   第十章
   正室之中神所居,洗心自治无敢污。历观五脏视节度,六腑修治洁如素。虚无自然道之故。
   正室者,中央神室,不偏不倚也。洗心退藏,自勤修治,无敢垢污焉。由是而内观五脏,历历如烛照,一身节度,皆可审视也。由是而内观,六腑一一修治,洁然如素,并无浊秽也。虚无自然之道,从古如此。故,原故也。
   
   第十一章
   物有自然事不烦,垂拱无为身自安。体虚无物心自闲,寂寞旷然口不言。修和独立真人宫,恬淡无欲游德园。清净香洁玉女存,修德明善道之门。
   物有阴物阳物,分乾坤内外。看此物字以内言。凡修内物者,有自然之理,不必多事,其事本不烦也。身安则精不动,心闲则神不扰,口不言则气不散。但当端拱无为,体虚无物,寂寞旷然耳。修理太和,守中独立,此之谓真人宫。恬恬淡淡,内无欲念,游于德园,玉芽灿灿。斯时也,清净无染,香洁无尘,则玉女长存矣。玉女者,内汞之喻也。德也者,人之所得于天,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物者也;修之所以复其虚灵之体焉。善也者,天之所赋于人,最初一点,乃性之根而心之蒂也;明之所以见其本来之真焉。大道之门,先教人尽性,亦在乎修德明善而已矣。
   
   第十二章
   作道优游身独居,扶养性命守虚无。恬淡无为何思虑,羽翼已成正扶疏。长生久视乃飞去。
   作道,言修道也。修道之士,或在人间,或出世外,须要优游自适,守吾身而独居焉。身中有性命,一者日日扶持,时时养育。先修玉炼以明性,后修金炼以立命,其秘要只是内守虚无耳。人生天地间,多思多虑,能守虚无,则恬然淡然,无为而为,何思何虑之有。仙家以炼气为炼羽翼,神完气足,则羽翼已成。扶疏者,神气条茂也。从此内全性命,外固形躯,隐显人间,长生久视,厌居尘寰,乃脱壳飞去。
   
   第十三章
   五行参差同根节,三五合契要本一。谁与共之斗日月,抱珠怀玉和子室。子能守一万事毕,子自有之持毋失。子欲不死藏金室。
      参差者,错综互用也。五行顺序,则金水木火土相生相养。五行错综,则金木水火土相克相制。其间有木降金升,水主火宾之用,道有不可等齐者,故曰五行参差。然其一炁相成,则同根共节也。三与五合契,其数为八,分阴分阳,适当七日来复之后。溯其本则自虚无生一炁,一炁产阴阳,故曰要本一。此一炁也,养在虚无。谁与共之者,北极二曜是也。斗魁斗杓星辰动静而审时,离日坎月水火同宫而交炼,我只抱明珠,怀美玉,修和子室耳。子室即虚无也。有能守虚无一炁,待其来而擒之,则性命在我,万事皆毕矣。一之为物,子身自有,总要坚持勿失,失则死,不失则不死。子欲不死,必将此一藏之归于黄金室内,永远不离,则大丹成就矣。
   
   第十四章
   出日入月是吾道,天七地二同相守。升降进退一合九,玉石珞珞是吾宝。子自有之何不守?心晓根蒂养华采,服天顺地藏精海,七日之内回相合,昆仑之性不迷惑。
   出日入月者,阳往阴来之路也,故曰是吾道。天七者,火之成数。火成于天,自上而下,未济之卦也。地二者,火之生数,火生于地,自下而上,既济之卦也。既未两卦,互相保守,此金水之事也。升降进退,即上下也。一合九者,金水不可离也。进则水中金升,退则金中水降,此增减之妙也。玉石珞珞者,比金液颗颗,如卵如丸,下于喉咙,而为吾身至宝也。金液还丹,人人自有,得之者可不守之乎?守之之功,所以深根固蒂也。而知其道者,莫妙于心。心晓于根蒂,举金水以养还丹,则灼灼陀陀,渐生华采。此等法功,要只服事乾天,顺承坤地,承天时行,收藏精海而已。精海者,元海也。七日来复之内,即起周星运回内院,与吾已结之丹,两相并合,养于中昆仑,调于上昆仑,空清一片,本性圆明,故曰昆仑之性不迷惑云。
   
   第十五章
   九源之山何亭亭,中有真人可使令。蔽以紫宫丹城楼,侠以日月如明珠。万岁昭昭非有期,外本三阳物自来,内养三神可长生。魂欲上天魄入渊,还魂返魄道自然,庶几结珠固灵根。
   九源即《内景》所称九液源也。九为金,源为水。上言金水之用,此章言金水之根。九源在下昆仑,故曰九源之山。亭亭,山高貌。山中有真人,号玄冥童子,又曰桃康,可备使令之用。蔽以紫宫丹城楼,侠以日月如明珠,言其藏护之严密也。藏护密,则内火精纯,仙道可致。万岁昭昭,长明久视,非有期年之可计也。此大还之乐也。当其先修丹于内,创鼎于外,乾三阳而坤三阴,天地颠倒,宾主错综,以乾入坤,则三阳在外,霎时先天一物,不期而自来,名曰水中铅。以铅制汞,由外还内,聚精养神,以三阳补三阴,复成乾体,相接长生。三神者,三阴也。内养三神,外丹伏内丹也。内丹既伏,则清明镇定,可以长生。彼不长生者,临死之时,魂欲上天,魄欲入渊,魂魄不亲,铅汞各道。还魂返魄者,魂欲上而使之下,魄欲入而使之出,魂魄相拘,《悟真》谓“地魄擒朱汞,天魂制水金。”此大道自然之事也。修丹至此,庶几结就明珠,永固灵妙之根,而为仙人矣。 
   
   第十六章
   旋玑悬珠环无端,玉钥7金籥身完坚。载地旋天周乾坤,象以四时赤如丹。前仰后卑各异门,送以还丹与玄泉。象龟引气至灵根。
   旋玑者,进阳火而旋玑上运。悬珠者,退阴符而珠玉下垂。此二者,如环无端。其入内也,阳丹与阴丹交凝,玉钥8金籥,两两封固而本身完坚矣。载之以地,黄庭坤土也。旋之于天,白液乾金也。一周天内,尽乾坤阴阳之妙。其沐浴卯酉,盈虚生成,又象四时之分。至四时之推行,与四时之花实,十月霜飞,叶黄果熟,其赤如丹,此返本还元之所以名为丹也。养丹之地,前仰后卑,前则任脉止于小腹,其象仰,后则督脉起于尾闾,其形卑。一仰一卑,为金丹出入之门。其往来有各异者,出送之往,入送之还。还丹到手,付与玄泉。玄泉者,虚中一窍深渊是也。俗解作舌下廉泉,乃外行语。结句云,象龟引气至灵根,若非深处,安得谓之灵根哉。
   
   第十七章
   中有真人巾金巾,负甲持符开七门。此非枝叶实是根,昼夜思之可长存。
   中即深渊之中,不在肉团心内。七门比七窍。肉团心有七窍,灵明心亦有七窍也。可与《内景》二十八章参看。
   
   第十八章
   仙人道士非有神,积精累气以成真。人皆食谷与五味,独食太和阴阳气。故能不死天相既。
   太和之气,阴阳合成者。既,尽也。与天相尽,实无尽之谓也。
   
   第十九章
   试说五脏各有方,心为国主五脏王。一意动静气偕行,道自守我神明光。通我华精调阴阳,尽日昭昭夜自守。渴自得饮饥自饱,经历六腑藏卯酉。转阳之阴藏于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