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李涵虚圆峤内篇-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在读者深造而自得之。若必定指出某名即是某物,则仁智之见,各执一说,而是非之争,将无了期。窃恐本书应用之范围或因此反致狭隘,有违流通之本愿,不如其已也。
   十、本书中画龙点睛处,就是“彼家”二字。如第三章云:“欲养我己汞,必用彼家真铅。”又如第五章云:“内炼己者,将彼家之铅,养我家之汞也。内养己者,亦用彼家之铅,养我家之汞。”又如第八章云:“此铅非还丹之铅,彼家之真火也。”又如第十章云:“本元走漏,精、气、神皆落于后天。不能求之于我,则必求之于彼。”又如第十七章云:“元精在我家,真精在彼家。”又如第十八章云:“上德之体,得全于天者甚厚,不必求之于彼家也,故曰天元。”又如第二十五章云:“我运一点阴火之精,种在彼家之内。”又要如第二十九章云:“采炼者,采彼家阳铅,炼我家子珠之气也。”观以上所列举彼家之说,可谓详矣,究竟“彼家”二字是如何解释,颇有研究之余地。如谓“彼家”是指肾中之气而言,则单炼心中之神者非矣。如谓“彼家”是指身外之太虚而言,则单炼心中之神者非矣;如谓“彼家”是指同类异性者而言,则一己孤修,专事静坐者非矣。读者须于此等玄之又玄处着眼,方可谓头头是道。
   中华民国二十六年丁丑仲春百花生日,
   皖江陈撄宁识于上海西乡之众妙居。
张序
   先伯父镜川公,好丹砂术,原亦期其养气修性而已。至道学稍进,愈觉奋发有为。凡为此道之书,无不心爱而存之。间有刻本者,有手抄者,不一而足,皆平日之娱情者也。
   辛未季春,忽临大限,特嘱先兄伯纯曰:“吾素所好者,惟此数本道书。吾死,当为吾惜之。十年后,当有人来取,尔辈勿吝而不与。未至其期,勿轻而不修。此即吾之遗命也,幸毋忘!”仆虽在童稚,亦曾闻及斯言。
   自先兄弃世之后,弟仲宽晒书,间有虫蛀者,尚未之觉。适仆遇而见之,意欲重抄一过,为他日底本。事始行,友人刘君宣甫过访,见书而问曰:“足下亦为理道耶?”仆告其意始意。渠曰:“佳哉!斯举也。吾素亦喜此书,惜无为吾指谬者。今观令伯旧本,皆摘要去繁,抽幽出显之作,诚令我心悦神怡于不能自禁也。愿惠假一抄,且愿多抄一本,分足下劳,何如?仆本欲秘而不宣,因思伯父有言,有人来取,尚当如数奉交,况仅假去一抄,且多抄一本为赠,即何靳而不与?
   此卷乃其抄者,今而后长保此书,谓非宣甫之助欤?即宣甫果成其学,谓非十年后之验欤 ?我伯始之,我友成之,俾我坐而享之,可谓太易矣。爰笔其始末以识之。
   枚皋 张日章谨序         
   若有善男信女发善心,将此《道窍谈》、《三车秘旨》二书刊刻行世,自身今生不能修炼,来世祖师孚佑帝君、善教真君务必多方点化,委曲开导,教其弃俗入道,出离苦海,超证仙阶。若有人能读二书,究竟细微,从是思维行持,二位祖师必定暗中提拔,不待来生。纵不能证大罗金仙,决定免其轮回之苦矣。有能印送此二书与学道人开明大路,免遭旁门魔道者,九祖生天,子孙世世不生恶淫之嗣矣。
   枚皋张日章再识
第一章         箴诸友书
   深宵打坐,清静自然。绳床竹榻间,五更盘膝。坐已复起,悠然自得。乃即所得者挑灯书之,为诸友言曰:
   夜来气清,息调神住。如其调而调之,即不蹈夫顽空。如其住而住之,又不类夫执着。斯时也,不忘不助,若忘若存。寂寂惺惺,圆圆明明。水自然清,火自然生,神自然交,气自然会,风自然正,车自然行,抽自然抽,进自然进,添自然添,退自然退。惟其神妙独得,故尔操纵如心,昏沉自然去也,散乱自然归也。能弗快活欤?
   夫避灯而攒渴睡,吾不得而见也,在公等之自持也。摇几而作醒状,吾不敢与闻也,在公等之自信也。闭目而多思虑,吾不得而知也,在公等之自除也。当清夜而昏沉者,是不勤于此功。当清夜而散乱者,是不专于此功也。不勤、不专,是负祖师之厚望矣。
   吾道至妙玄,犯此病者,尚其改旃。
第二章         开关问答
   有友数人焉,问于团阳子曰:“足下谈无,可谓清真浅显,开入门之孔窍者也。但不识孙陶一派有云,开关展窍,当在筑基之前者,而潜虚翁则以为古仙垂语,绝口不言,而今乃有之。又云蛇足不添,骏骨无价。大道之厄,斯人为之。若以开关展窍为可鄙者。君与同师,乞道其故也。团阳子曰:“吁!潜虚所言者,非鄙之也,盖叹斯人不幸,而失其先天清静,致令添此小术也。夫下德无为,不以察求。童子先天未破,可清养而得胎仙,不假还返,奚用通关?故以此为大道之厄。即太上所谓‘大道废,有仁义’之喟叹也。然吾侪以度人为功,其所流传者,安得尽属童真?则展窍开关,所以启玄门而辟径路,还元返本,所以资同类而补真身也。中年学道者,只要凝神有法,调息有度,阴跷气萌,摄入鼎内,勿忘勿助。后天气生,再调再烹,真机自动。乘其动而引,不必着力开,而关自开;不必着力展,而窍自展。真气一升于泥丸,于是而河车之路可通。要皆自然而然。乘乍动而静之际,微微起火,逼过尾闾,逆流天谷。自然炼精化气,灌注三宫。以后复得外来妙药,擒制吾身之真气,令其交凝,使不散乱。然后,相亲相恋,如龙养珠,如鸡抱卵,暖气不绝,同落于黄庭之间,结为朱橘,乃曰“内丹”。则初候之功成,延年之妙得,全形之道备矣。”
   友闻而喜曰:“微子言,盖几迷于向往也。吾侪虽不敏,请退而修之。”
第三章         后天集解
   从古后天法程,只言筑基、炼己二层。而陶存存先生又言:“修道之士,若不开关,遽言筑基、炼己,乃是隔靴搔痒,无益于事。”于是以开关、筑基、得药、炼己四层,分为后天次序。吾恐人之多疑也,因作此以明之曰:古分二条者,后天之大端。今分四层者,后天之节次。以开关辟筑基之路,以得药助筑基之需,以炼己了筑基之事。四端仍然两端,两端仍然一端。古人云:“细微节目,非真师不能传,非善人不敢道。”筑基、炼己,虽非上乘丹法,而其中之节次,且更有不止于陶翁所云者。《参同》:“下德为之,其用不休。”夫不休,则见其节次之多也。所闻异词,所见异词,要在人之会通。而孙教鸾真人云:“修身之人。必先用鼎器以开关窍。”又曰:“鼎器者,灵父灵母也。”曷为以鼎器称灵父灵母?盖以生仙、生佛之父母,不同夫凡父凡母,故以灵父灵母名此后天鼎器也。灵父灵母,逆来交媾。凡父凡母,顺去资生。逆来之法,始终不离者也。鼎器立,则神气交,则积累厚。积累厚,则冲突健。冲突健,则关窍展。关窍展,则逆运之途辟,河车之路通矣。但运河车者,不与开关之事同。开关乃后天真气。河车乃后天金水。功夫到河车一步,日日筑基两无分也,
   潜虚曰:“循环灌注,久久纯熟。气满三田,上下交泰。所谓常使气冲关节透,自然精满谷神存也。”吾常以后天之学名为养己,人能细览愚言,究其包举之节次,则延年保身之道得也。
   养己者何也?《参同契》云:“内以养己,安静虚无。”此后天之要言也。己,己性也,即元神也。内,内境也,即虚无也。虚无之内,常静常安,安而后能虑,静而后能应。
   然欲静其神,必须调息有度。一呼一吸,名曰一息。须顺其自然,勿听其自然。庄子曰:“真人之息以踵。”踵也者,相接不断,绵绵若存也。气彻涌泉,往来不绝。吾师云:“以内息踵外息,以外息踵内息,以息息踵息息。”此即以踵之妙也。内呼则外吸,内吸则外呼。内外两息,反正相生。开合有度,却有自然妙趣,不待强为。古人云:“若问筑基下手,先明橐龠玄关。”知内息即知橐龠也。丹家云:“呼不出喉,吸归于蒂。”言内息也。若口鼻呼吸,安能使之不出乎?
   息既调矣,又须凝神。凝神者,寂然不动,内照形躯也。但此凝神、调息,却非两橛功夫。调息则神归,神归则觉照,觉照则气生,气生则静摄于内。金鼎日充,元黄交媾,真气冲心,引至尾闾,一撞三关,牛女路开,银河可挽。
   然而养己之道,却甚多矣。养己包调息,包凝神,包聚气,包冲关,而更包筑基炼己之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