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49万养大一个孩子(第二部分)-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始于九十年代中的教育产业化改革,宣扬自筹资金、自主办学改善教育条件的原则,赋予了学校自主乱收费的权力。从表面上看,自筹资金、自主办学减轻了国家财政负担,实际上国家必须提供公共物品的责任也一并卸下,结果是包括提供义务教育在内的学校都变成了没钱莫进来的“学店”。教育产业化使学校进行企业化经营,批量颁发学士、硕士学位。多一个学生,就多一份“人头费”,也就多一份效益。不以成绩而以收费为升学的依据,教育产业化生产了大量学士、硕士直接冲击就业市场,导致大学生、研究生就业难,毕业即失业,工资待遇一降再降。学生入学之前掏钱之时,学校描绘的500强大公司的职位和多少位数的月薪,早已成为天方夜谭、痴人说梦,变得遥不可及。

  此外,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使知识更新日新月异、一日千里。今日所学并非一定能为明日所用,十年寒窗换来的专业知识,伴随着科技进步,含金量与时俱降。教育投资费用节节攀升,专业的生命周期却昙花一现,教育投资收益下降,投资回收周期延长,投资回报不成比例。凡此种种,说明目前宏观因素对教育理财存在着诸多不利的影响。

  教育理财不仅受到宏观因素的影响,而其还与微观因素联系密切。就学时间、教育费用没有弹性,对孩子的资质需要花费多少无法预测,孩子的成绩学习水平决定父母开支,通货膨胀、教育投入的未来预期不确定等等……

  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就要接受教育,入学时间不能随意推迟,不能像买房,如果一时财力不够可以延后几年。我国《教育法》规定儿童从7岁开始接受九年义务教育,一般18岁高中毕业进入大学。目前大学教育已经成为就业的最低门槛,也是父母必须提供给孩子的基本教育。因此,教育理财没有时间弹性。

  教育费用由学校制定统一的收费标准,对任何学生一视同仁,不会因为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富裕与否而有所差异。教育产业化改革后,孩子读大学的最大障碍已不是高考的分数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的财力。虽然学校也可能提供奖学金,但有限的名额使要求获得资助的学生根本指望不上。国家助学贷款可以救急,但仍要负担利息。总之,由于教育费用没有弹性,教育理财一定要尽早打算。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中国的教育理念注重的是长辈对晚辈的教诲,主要从施教者的角度出发,很少考虑受教者的因素。然而,现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虽然人人生而平等,但个人天资禀赋的差异却客观存在。并非望子成龙,孩子就一定能够成龙。孩子降生以后,父母很难马上预测出,根据这个孩子的天赋,需要多少教育开支?比如不太上进的孩子,在上学期间花费的家教、补习费用就要相对高些;升学考试,一旦成绩不佳但又想进入好的学校深造,父母便需要向学校提供大笔赞助费;有些孩子在某方面有天分,父母为了不埋没人才,可能要花更多的金钱来培养孩子。因为不管子女的资质好坏,事先都无法正确预测花费大小,所以教育理财应该从宽规划孩子的教育经费。

  教育费用从筹集到使用,最长可以有20年的时间跨度,因此还必须考虑通货膨胀因素。虽然最近几年我国面临的是通货紧缩,但2005年CPI指数开始回升,最高时达4%以上,说明中国经济有走出通货紧缩重新步入通货膨胀的可能。反观改革开放二十七年中,通货紧缩只有一次,时间跨度才几年,其余年份均为通货膨胀期,最高的年份通货膨胀超过10%。对通货膨胀的考虑越充分,孩子的教育资金就越有保障;当然,过高的预测也不合适,因为那会增加父母的负担,使整个教育理财变得不切实际。

  最后,教育投入的未来预期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得越来越难以确定。笔者八十年代读大学时,认为一张大学文凭足够享用一辈子了,从未考虑过再接受本科以上的教育。但如今,学士不算学位,硕士满地都是,海归的留洋硕士亦不稀奇。展望未来,明日的博士会不会与如今的硕士一样多,会不会就业非博士不聘呢?教育投入未来何时是尽头实在无法预期。

  总结教育理财的特殊性,大致可以概括出:就学时间没有弹性、教育费用没有弹性、教育价格飚升,相对孩子的资质需要花费多少无法预测、孩子的成绩学习水平决定父母开支、教育投入的未来预期不确定。家庭收入稳定性有风险,可能影响教育费用筹集。另外教育费用筹集周期长、时间跨度大,不得不考虑通货膨胀因素,适当扩大筹集金额。

  由于教育理财具有特殊的难度,因此更加有必要通过合理的理财规划加以解决。在此不妨通过2003年我们为一个家庭所做的理财规划案例,来说明教育理财的过程。

  2003年张女士找到我,希望我们能为她做一个理财规划,使其家庭的资产保值增值,同时解决孩子的教育费用。我们让张女士填写了一些表格,收集到其家庭财务信息,汇总如下:

  一、 基本情况:

  姓名 张女士 性别 女

  出生年月 1964。9。2 国籍/身份证 中国/上海

  目前生活城市 上海 学历 大专

  身体情况 健康 疾病内容(如果有) 无

  服务单位 某咨询公司 职务 总经理

  工作稳定性 稳定 提升机会 无

  家庭成员(所有本人承担经济责任的成员)

  关系 年龄 所属单位 职务 重大疾病内容

  夫 42 某咨询公司 董事长 无

  儿 15 中学生 无

  理财知识水平 有限 理财心态 浮躁

  理财心理承受力 较强

  基本情况概要:张女士年届40;学历较低。夫妻俩人合开一家咨询公司,丈夫做董事长,张女士自任总经理。由于夫妻都下海经商,从性格上看张女士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强,但理财知识有限,理财心态浮躁,有期望短期致富的想法。

  二、 财务状况:

  现金流量表(上年度)

  收入(人民币 元) 支出(人民币 元)

  本人工资收入 120,000 基本生活开销 84,000

  其它家人收入 40,000 医疗费用 8,000

  奖金收入 160,000 教育费用 10,000

  利息收入 保险支出 25,000

  投资收入 租金支出

  租金收入 偿还贷款

  其他收入 其他 20,000(用于旅游)

  收入合计(约) 320,000 支出合计 147,000

  节余 173,000

  上年度现金流量表概要:张女士一家年收入32万,年开支合计147;000元,年节余173,000元。三口之家基本生活开支折合每月7000元,保险一年交保费25;000元,旅游开支一年有2万元。

  资产负债表(当前)

  资产(人民币 元) 负债(人民币 元)

  现金及活存 35,000 公积金贷款 一次性支付清房款;故无贷款

  定期存款及债券 商业贷款 一次性支付清房款;故无贷款

  股票投资A股 50;000(原投入10万) 个人借款

  B股 公司负债

  房地产(自用) 60万(买进时50万) 信用卡借款

  房地产(投资) 46万(市价刚买;父母住) 其他

  公司资产

  外汇投资

  其他(汽车投资) 30万(买进时46万)

  资产合计 1,445,000 负债合计 0

  资产净值 1,445,000

  当前资产负债表概要:家庭资产合计有1,445,000元,没有负债。资产内容包括两套房产、5万元股票和一辆汽车。

  家庭保障安排情况

  额度 人寿险 医疗、意外险 其他 社会保障

  本人 有(太平洋) 有(平安750元) 有

  配偶 有(平安) 有(平安850元) 汽车保险5000元友邦汽车保险2000元 有

  儿子 有 无

  家庭保障安排情况:夫妻俩人有社会保障,购买了商业人寿险、医疗险、意外险;孩子有商业人寿险,但没有社会保障。

  三、 张女士提出的理财目标:

  1、 孩子一年后将去美国留学读高中,所以必须筹集一定的学费

  2、 夫妇45岁以后计划每年出国旅游一次

  3、 股票亏损的5万资金能尽快赚回来,并可以根据情况投入更多资金进行“炒作”

  四、 张女士投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