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焚书 上册-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时龙溪王先生死矣,戊子之夏,某复自南部来至,传道罗先生有书欲抵南都,云’趁此大比之秋,四方士大和会,一入秣陵城,为群聚得朋计,‘公即为书往焦弱侯所:’罗先生今兹来,慎勿更磋过!

    恐此老老矣,后会难可再也。

    ‘既又时时物色诸吁江来者,稍道罗先生病。语病,又稍稍张皇矣。公告某曰:’先生既病,当不果南下矣,然先生实无甚病也。吾观先生骨刚气和,神完志定,胜似王先生。王先生尚享年八十六,先生即不百岁,亦当九十,决不死也。

    ‘然某觇公,似疑罗先生病欲死者,而竟绝口不道罗先生死。试屡问之,第云:’先生不死,先生决不死!

    ‘今罗先生实死矣,更默默何也。“

    嗟乎!

    余默不应,不知所以应也。

    盖余自闻先生讣来,似在梦寐中过日耳。乃知真哀不哀,真哭无涕,非虚言也。我今痛定思痛,回想前事,又似大可笑者。夫谓余不思先生耶?

    而余实思先生。谓余不知先生耶?而余实知先生深也。谓余不能言先生耶?而能言先生者实莫如余。乃竟口不言,心不思,笔不能下,虽余亦自不知其问说矣。岂所谓天丧余,余丧天;无父何怙,无子而望孤者耶!

    今余亦既老矣,虽不曾亲受业于先生之门,而愿买田筑室盾骸于先生之旁者,念无时而置也,而奈何遂闻先生死也!

… 155

    焚书941

    然惟其不曾受业于先生之门也,故亦不能遍友先生之门下士而知其孰为先生上首弟子也。

    意者宁无其人,特恨未见之耳。

    言念先生束发从师,舍身从道;一上春官,蜚声锁院。而出世夙念,真结肺肠;有道之思,恐孤师友。

    于是上下四方,靡足不聘,咨询既竭,步趋遂正。饮河知足,空手归来。越又十年,岁当癸丑,乃对明庭,释褐从政。公庭讼简,委蛇乐多,口舌代鈇,论心无兢。胥徒令史,浑如其家。即仕而学,不以仕废;即学称仕,何必仕优。在朝如此,居方可知。自公既然,家食何如:堂前击鼓,堂下唱歌;少长相随,班荆共坐。此则先生七十四岁以前之日恒如此也。

    若夫大江之南,长河之北,招提梵刹,巨浸名区,携手同游,在在成聚。百粤、东瓯,罗施、鬼国,南越、闽越,滇越、腾越,穷发鸟语,人迹罕至,而先生墨汁淋漓,周遍乡县矣。至若牧童樵竖,“钓老渔翁,市井少年,公门将健,行商坐贾,织妇耕夫,窃屦名儒,衣冠大盗,此但心至则受,不同所由也。况夫布衣韦带,水宿岩栖,白面书生,青衿子弟,黄冠白羽,缁衣大士、缙绅先生,象笏朱履者哉!是以车辙所至,奔走逢迎,先生抵掌其间,坐而谈笑。人望丰采,士乐简易,解带披襟,八风时至。有柳士师之宽和,而不见其不恭;有大雄氏之慈悲,而不闻其无当。同流合污,狂简斐然;良贾深藏,难识易见。居柔处下,非乡愿也。泛爱容众,真平等也。力而至,巧而中,是以难及;大而化,圣而神,夫谁则知。盖先生以是自度,亦以是度人。七十余年之间,东西南北无虚地,雪夜花朝无虚日,贤愚老幼贫病贵富无虚人,矧伊及门若此其专且久,有不能得先生之传者乎?

    吾不信也。

… 156

    051焚书

    先生幸自慰意焉!余虽老,尚能驱驰,当不辞跋涉,为先生访求门下士谁是真实造诣得者。得即焚香以告,以妥先生之灵曰:“余今而后,而知先生之可以死也,真可以不惜死,真非徒自善其死者之比也。”而余痛恨先生之死之心可以释矣。若孔子之与鲁君言也,直曰“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是谓无子而望绝也,先生不如是也。

    祭无祀文代作

    窃以生而为人,不得所依,则不免冻馁而疾病作。是故圣帝明王知而重之,仁人君子见而矜之,于是设养济之院,建义社之仓,以至邻里乡党之相周,车马轻袭之共敝,皆圣帝明王所谓茕独之哀,仁人君子之所以周急也。而后四海始免怨号之夫矣,而岂徒然也哉!死而为鬼,不得所依,则谁为享奠而废疠作。

    是故圣帝明王哀而普度,仁人君子怜而设飨。

    于是乎上元必祭,中元必祭,以至清明之节,霜降之夕,无不有祭。盖我太祖高皇帝之所谆切,更列圣而不敢替者,又不独古圣昔王相循已也。而后天下始无幽愁之鬼矣,而岂无谓也哉!何也?圣帝明王与仁人君子,皆神人之主也。不有主,将何所控诉乎?又何以谐神人而协上帝,通幽明而承天休也?生人之无依者,又是何等?若文王所称四民,其大概也。

    死人之无依者,又是何等?

    若我太祖高皇帝所录死亡,至详悉也。是故京则祭以上卿,郡则祭以大夫,邑则祭以百里

… 157

    焚书151

    之侯,至于乡祭、里祭、村祭、社祭,以及十家之都,咸皆有祭。而唯官祭则必以城隍之神主之。前此一日,本官先行牒告,临期诣坛躬请,祭毕,乃敢送神以归而后妥焉。此岂无义而圣人为之哉!此岂谄黩于无祀之鬼,空费牲币以享无用,而太祖高皇帝肯为之哉!

    今兹万历丁酉之清明,是夕也,自京国郡国,以至穷乡下里,莫敢不钦依令典,相随赴坛而祭,或设位而祭矣。况我沁水坪上,仁人君子比屋可封,生人无依,尚仰衣食,鬼苟乏祀,能不望祭乎?所恨羁守一官,重违乡井,幸兹读《礼》先庐,念煟л镏異⒉祝蛩记滓约扒祝槐裙樯砭越裣κ家印

    凡百无主鬼神,有饭一饱,无痛乏宗;有钱分授,无争人我:是所愿也。

    抑余更有说焉:凡为人必思出苦,更于苦中求乐;凡为鬼必愁鬼趣,更于趣中望生乃可。若但得饱便足,得钱便欢,则志在钱饱耳,何时得离此苦趣耶!

    醉饱有时,幽愁长在,吾甚为诸鬼虑之。窃闻《阿弥陀经》等,《金刚经》等,诸佛真言等,众僧为尔宣言,再三再四,皆欲尔等度脱鬼伦,即生人天,或趣佛乘,或皈西方者,诚可听也,非但欲尔等一饱已也。又闻地藏王菩萨发愿欲代一切地狱众生之苦,此夕随缘在会,有话须听。又闻面然大士统领三千大千神鬼,与尔等相依日久,非不欲尽数超拔尔等,第亦无奈尔等自家不肯何耳。今尔等日夜守着大士,瞻仰地藏菩萨,可谓最得所主矣。幸时时听其开导,毋终沉迷,则我此坛场,其为诸鬼成圣成贤,生人生天之场,大非偶也。若是,则不但我坪上以及四境之无祀者所当敬听,即我宗亲并内外姻亲,诸凡有人

… 158

    251焚书

    奉祀者,亦当听信余言,必求早早度脱也。虽有祀与无祀不同,有嗣与无嗣不同,然无嗣者呼为无祀之鬼,有嗣者亦呼为有祀之鬼,总不出鬼域耳。

    总皆鬼也,我愿一听此言也。

    我若狂言无稽,面然大士必罚我,地藏王菩萨必罚我,诸佛诸大圣众必罚我,诸古昔圣君贤相仁人君子必罚我。兼我太祖高皇帝,成祖文皇帝,以及列圣皆当罚我矣。不敢不敢,不虚不虚。谨告。

    篁山碑文代作

    篁山庵在江西饶州德兴县界万山中,其来旧矣,而人莫知。山有灵气。唐元和间,有张庵孙者修真得道于此。造胜国至元,里人胡一真又于此山修真得道去。相传至今,山盖有二真人焉。嗣后山缺住持,庵院几废,失今不修,将不免为瓦砾之场矣。一兴一废,理固常然;既废复兴,宁独无待。

    此僧真空之所为作也。

    真空少修戒律,行游京师,从兴圣禅师说戒。比还故里,才到舟次,忽感异梦:仿然若见观音大士指引入篁山修行者。

    归而问人,人莫晓也。

    真空遂发愿:愿此生必见大士乃已。

    拨草穷源,寻至其地,果见大士俨然在于废院之中,真空不觉进前拜礼,伏地大哭。于是复失心誓天,务毕此生之力修整旧刹,复还故物。苦行斋心,戒律愈厉。居民长者感其至诚,协赞募化,小者输木石,大者供粮米。未及数年而庵院鼎新,

… 159

    焚书351

    圣像金灿;朝钟暮鼓,灯火荧煌。非但大士出现,僧众有皈,旦与山陬野叟、岩畔樵夫同依佛日,获大光明。向之闷然莫晓其处者,今日共登道场,皆得同游于净土矣。向非真空严持有素,则大土必不肯见梦以相招;又非发愿勤渠,礼拜诚笃,则居民又安有肯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