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菽园杂记-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簟8啄诟魇⒋祝酌嫔嫌媚竟瘢Ρ杂弥耋腋侵8淄馑呐嫌玫究贩獗眨制淦挂病Q找淮慰樱淝γ娉苫ǎ慈〕銮寐洌晃闯苫ㄕ撸谰扇敫滋泶祝缜胺āF淝寐浠ǎ胨眨镁畲斯渥遥∠刚弑鹑胍煌埃儆盟客叭胙闻菟⒀嫦跖萏溃蚍圩构橥暗祝慈デ逅踩绱苏呷H缓笥米┙岢杀海荷嫌媚鞠皇⒎郏合掠寐疝怪恕T佳蘸蠹锤桑⒖改骞饣呶稀F渚畲谒舸肿遥匆运岽兹胙嫦醢追喾蔚龋闯苫频ぁ

  采铜法,先用大片柴,不计段数,装叠有矿之地,发火烧一夜,令矿脉柔脆。次日火气稍歇,作匠方可入身,重锤尖采打。凡一人一日之力,可得矿二十斤,或二十四五斤。每三十余斤为一小箩。虽矿之出铜,多小不等,大率一箩可得铜一斤。每■〈火平〉铜一料,用矿二百五十箩,炭七百担,柴一千七百段,雇工八百余。用柴炭装叠烧两次,共六日六夜,烈火亘天,夜则山谷如昼。铜在矿中,既经烈火,皆成茱萸头出于矿面。火愈炽,则铅液成驼。候冷,以铁锤击碎,入大旋风炉,连烹三日三夜,方见成铜,名曰生烹。有生烹亏铜者,必碓磨为末,淘去粗浊,留精英,团成大块,再用前项烈火,名曰烧窖。次将碎连烧五火,计七日七夜,又依前动大旋风炉连烹一昼夜,是谓成■〈钅瓜〉(音嘲)■〈钅瓜〉者,粗浊既出,渐儿铜体矣。次将■〈钅瓜〉碎用柴炭连烧八日八夜,依前再入大旋风炉连烹两日两夜,方见生铜。次将生铜击碎,依前入旋风炉■〈火平〉炼,如■〈火平〉银之法。以铅为母,除滓浮于面外,净铜入炉底如水,即于炉前逼近炉口铺细砂,以木印雕字,作“处州某处铜”印于砂上,旋以砂壅印,刺铜汁入砂匣,即是铜砖,上各有印文。每岁解发赴梓亭寨前,再以铜入炉■〈火平〉炼成水,不留纤毫深杂,以泥裹铁杓,酌铜入铜铸模匣中,每片各有锋窠,如京销面,是谓十分净铜。发纳饶州、永平监应副铸。大率■〈火平〉铜所费不赀,坑户乐于采银而惮于采铜。铜矿色样甚多,■〈火平〉炼火次亦各有异。有以矿石径烧成者,有以矿石碓磨为末如银矿烧窖者。得铜之艰,视银盖数倍云。

  香蕈,惟深山至阴之处有之。其法,用干心木、橄榄木,名曰蕈樼。先就深山下斫倒仆地,用斧班驳剉木皮上,候淹湿,经二年始间出,至第三年蕈乃遍出。每经立春后,地气发泄,雷雨震动,则交出木上,始采取。以竹蔑穿挂,焙干。至秋冬之交,再用工遍木敲击,其蕈间出,名曰惊蕈。惟经雨则出多,所制亦如春法,但不若春蕈之厚耳。大率厚而小者,香味俱胜。又有一种,适当清明向日处,间出小蕈,就木上自干,名曰日蕈。此蕈尤佳,但不可多得。今春蕈用日晒干,同谓之日蕈,香味亦佳。

  已上五条,出《龙泉县志》。银铜青瓷,皆切民用,而青瓷尤易视之,盖不知其成之之难耳。苟知之,其忍暴殄之哉!蕈字原作葚,土音之讹,今正之。又尝见《本心斋蔬食谱》作荨,尤无据。盖《说文》、《韵会》皆无蕈字,《广韵》有之。

  蔡季通《睡诀》云:“睡侧而屈,觉正而伸,早晚以时。先睡心,后睡眼。”晦庵以为此古今未发之妙。周密谓睡心、睡眼之语,本出《千金方》,晦庵偶未之见耳。今按前三句亦是众人良知良能,初无妙处。“半酣酒,独自宿,软枕头,暖盖足,能息心,自暝目。”此予诀也。

  古人饮酒有节,多不至夜。所谓厌厌夜饮,不醉无归,乃天子燕诸侯,以示慈惠耳,非常燕然也。故长夜之饮,君子非之,京师惟六部、十三道等官饮酒多至夜。盖散衙时,才得赴席,势不容不夜饮也。若翰林、六科及诸闲散之职,皆是昼饮。吾乡会饮,往往至昏暮才散。此风亦近年后生辈起之,殊不思主人之情,固所当尽。童仆伺候之难,父每悬念之切,亦不可不体也。李宾之学士饮酒不多,然遇酒边联句或对奕,则乐而忘倦。尝中夜饮酒归,其尊翁犹未寝,候之,宾之愧悔。自是赴席,誓不见烛。将日晡,必先告归。此为人子者所当则效也。

  国初,循元之旧,翰林有国史院,院有编修官,阶九品而无定员,多或至五六十人。若翰林学士、待制等官兼史事,则带兼修国史衔。其后更定官制,罢国史院,不复设编修官,而以修撰、编修、检讨专为史官,隶翰林。翰林自侍读、侍讲以下为属官。官名虽异,然皆不分职。史官皆领讲读,讲读官亦领史事。所兼预职事,不以书衔。近年官翰林者,尚循国初之制,书兼修国史。甚者,编修已升为七品正员,而仍书国史院编修官,亦有书经筵检讨官者,盖仍袭旧制故也。此出《东里文集》。有关制度,且可以示妄书官衔者,故记之。 
 



 
 
 卷十五
 
  朱子注《易》,虽主尚占立说,而其义理未尝与程《传》背驰。故本义于卦文中,或云说见程《传》,或云程《传》备矣。又曰:“看其《易》,须与程《传》参看。”故本朝诏告天下,《易》说兼主程、朱,而科举取士以之。予犹记幼年见《易经》义多兼程《传》讲贯。近年以来,场屋经义,专主朱说取人,主程《传》者皆被黜。学者靡然从风,程《传》遂至全无读者。尝欲买《周易传义》为行箧之用,遍杭城书肆求之,惟有朱子《本义》,兼程《传》者绝无矣。盖利之所在,人必趋之。市井之趋利,势固如此。学者之趋简便,亦至此哉。

  闻天顺间,沛县民杨四家锄田得一古铜器,状如今香炉,有耳而无足。洗去土,有声如弹琵琶不已。其家以为怪,碎之。不知何物也。

  成化甲辰,泗州民家牛生一麟,以为怪,杀之。工侍贾公俊时公差至此,得其一足归。足如马蹄,黄毛中肉鳞隐起,皆如半钱。永康尹昆城王循伯时为进士,亲见之,云然。

  弘治五年,扬之瓜州聚船处,一米商船被雷击,折其桅。近本处,大小鼠若干,皆死。盖鼠齿空而窟宅其中也。大鼠一重七斤,小鼠约二斗。乡人印绶初闻而未信,尝亲问其船主云然。意者天恐风折于扬帆时,致误民命,故击之耶。

  尝记正统十年,予家祖园新竹二本,皆自数节以上分两岐,交翠可爱。家仆俟其老,斫而芟去旁枝,用以叉取草饲猎。景泰二年,新居后园,黄瓜一蔓生五条,结蒂与脱花处,分张为五,瓜之背则相连附。园丁采入,众玩一过,儿童擘而食之。后仕于朝,有以《瑞竹瑞瓜图》求题咏者,阅之,则皆予家所尝有也。况它竹之瑞一本,予家并生二本;它瓜仅二三,又非连理,予家五瓜连理,不尤瑞乎!使当时长老父兄有造言喜事者,谄谀归之府县,夸艳归之家庭,动众伤财,其为不靖多矣。惟其悃愊无华,故人之所谓祥瑞,一切不知动其心。惟不知动其心,故骄侈不形而灾害不作,可以保其家于悠久也。《传》曰: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其斯之谓欤?

  左氏、庄周、屈原、司马迁,此四人豪杰之士也。观其文章,各自成一家,不事蹈袭,可见矣。史迁纂述历代事迹,其势不能不袭。若左、庄、屈三人,千言万语,未尝犯《六经》中一句。宋南渡后,学者无程、朱绪余,则做不成文字。而于数子亦往往妄加贬议,可笑也。先儒谓左氏浮夸,庄周荒唐,屈原怼怨,此公论也。谓庄周为邪说而辟之,亦公论也。若《左氏春秋传》,自是天地间一种好文字,而或者以其为巧言,岂不过哉!为此言者,正犹贫人吃斋以文其贫,舍曰珍羞品味,力不能办,而必谓其腥膻不堪食,矫谬孰甚焉。

  南京诸卫,官有廨宇,军有营房,皆洪武中之所经画。今虽间有颓废,而其规址尚存。北京自永乐十九年营建告成,銮舆不复南矣。至弘治元年,阅六十八年,而军卫居址,尚有未立者。彼固不能陈乞建立,而上司亦未之念及也。是年,襄城马公文升掌都察院事,奏毁天下淫祠。予尝建白,欲以城中私创庵院置卫,则财不烦官,力不劳下,其功易成。事寝不行。吾昆山知县杨子器毁城市乡村庵院、神祠约百余所,以其材修理学校、仓廪、公馆、社学、楼橹等事,一时完美。又给发余材太仓、镇海二卫,凡所颓废,率与兴举。军民至今德之。使当路有子器其人,则国家之废事以举,官府之缺典以完,又何难哉。

  予观政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