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富贵天成-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都住的满满当当的,也就内宅空着几个院子,别的地方是不可能了重生之安洛。

晨生领着杜仲来到王老汉的隔壁住下,他说安排好了地方,只不过是为了说话方便,这里虽然窗明几净的,可屋里的摆设和铺盖是一样都没有,晨生让杜仲等着,自己亲自去跟王老汉要对牌儿,取东西。

王老汉一听说是珍珠的亲表哥来了,给了晨生对牌儿,亲自请杜仲来自己这边坐,说中午饭要和珍珠一起吃。杜仲对王老汉珍珠这位义父也是心存感激,感谢他收留之恩。王老汉被杜仲谢的不好意思,感叹道:“亲家表兄你说错了,都是珍珠在照顾我们,跟着我没享过一天福,竟是吃苦受罪的了,说来真是惭愧惭愧呀。”

王老汉陪着杜仲在自己院子里坐着,杜仲就看到家里下人来来回回,回事要东西,王老汉都安排的井井有条,下人们也都肃然有序,说话大方得体,到处都是大家风范,杜仲心里稍微好受了些,在一旁喝茶端坐。

“大管事,我们去请娘子过来陪表少爷吃饭,可娘子说她现在心绪乱的很,不想见表少爷,至于什么什么时候见,让娘子想想。”那个去传话的人道。王老汉从来没想到珍珠飘零多年,好不容易有了一个至亲,怎么会不想见,不愿意见,这。。。。。。这是怎么了,这可是有悖人伦,让外人知道了会说她天性凉薄,这可都不是什么好词儿。

“你们。。。。。。你们是不是没说清楚,这么大人了,连话也回不清楚,算了我也不用你们传话呢,我去叫珍珠来了。”王老汉就要往外走。

“老人家,老人家慢着,不关这位大嫂的事,这个还是不要难为珍珠了,她只是不记得以前的事儿了,来了也无言以对,反而更让她烦乱,一个以为自己是无依无靠的人,现在突然发现自己有亲人,她可能一时还接受不了,就随他去吧,什么时候想明白再说吧。”杜仲制止道。

“表少爷,你真是通情达理,老汉替珍珠谢谢你了。”王老汉对杜仲歉意的道。中午王老汉殷勤的请杜仲在自己院子里吃饭,晚上亲自送杜仲回给他安排的院子,让院子里的下人都出来见过表少爷,郑重的嘱咐大家,全都不可懈怠了,否则别怪他不讲情面。院子里的人全都齐齐的答应了,这时候外面进来个管家媳妇儿,要支取什么东西,杜仲赶紧谢过王老汉,让他先去忙。

杜仲站在院子里,看着院子打扫的很干净,几个穿红著绿的小丫头站在台阶下,看到他进来,全过来跪拜行礼,杜仲摆手让大家起来。小丫头们互相看了一眼,打帘子让杜仲进去。杜仲进了屋,门口放了仙女下凡的大理石屏风,转过屏风看到屋里明晃晃光灿灿的几乎花了眼,屋里两排楠木椅子,中间放着八仙桌子,一旁的角落放着一盆儿暖房的鲜花,另一边放着铜鼎,两旁的门口挂着撒花的软帘儿,屋里一个高大的拔步大床,外面是天蓝色苏绣仙鹤衔桃儿的帐子,里面是淡粉色的纯色里衬,床上铺着浅粉色柔软的天鹅绒褥子,里面放着莽缎锦被,一旁的小桌子上放着哥窑的壶碗儿,里面已经沏着滚滚的热茶了。

杜仲是珍珠的表哥不假,可如此礼遇是不是也有些过了,这那里是一个男子的居室,比小姐太太的闺房还要奢华,脂粉气有些太多。杜仲坐在梳妆台前,看着梳妆台上的梳妆盒,就更迷惑了,他是男子,要什么梳妆盒呀,不由自主的伸手打开了那个盒子,杜仲看到里面的东西之后,大吃一惊,里面全是珠宝,杜仲啪的一声合上梳妆盒,扭头看向屋里的丫头。

“表少爷,娘子说她最近很忙,没空来见您,但是她说你久居道观,想必日子清苦,可即来凡世,这些东西还是需要的,让你不必节俭,该赏了就赏,该花了就花,不要替她省着,咱家不差这个。”小丫头躬身道。

杜仲听了从新打开另一个盒子,里面是几张银票和一些散碎的银子和银锞子,银票都是五百一千的,杜仲心里是大吃一惊,这珍珠有多少银子呀,就这么随随便便的一送就几千两,她不是被皇后害死,扔出来的吗?那里会带许多的银子出来,然后就是一路逃难,只有花银子,没有挣银子的份儿,她到底从那里得来的这些银子,皇上和珍珠相认之后赏的?杜仲一通胡思乱想。

第四百九十三章 往事(一)

“你们娘子很有钱吗?”杜仲问那小丫头。

小丫头一脸的自豪,就把珍珠在金陵做的这几件事掰着指头说了一遍,杜仲听的是目瞪口呆,这绝对不是她的表妹珍珠所能做出来的事儿,她的表妹温柔娴静,人前不敢高声语,人后也是小姑娘一枚,大家闺秀一个,怎么会做出这样的事儿呢。这让杜仲陷入深深的回忆之之中。

在江南水乡,一般村寨都比较小,勤劳朴实的人们,靠水而居,白天或下田耕作,或下水打渔,过着简单并快乐的江南生活。

织里村在这一片地方,算是个大村子了,村里有百十来户人家,大家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村里有个秀才,是这个村的先生,谁家的娃娃想念书,只要每月交的上一斗米,就可以来秀才家识字念书了。

秀才姓沈,是这方圆几十里唯一的一个秀才出身的读书人,人人见了都得叫一声沈先生,或者沈秀才。

沈秀才年轻的时候,因为自负极高,发誓要考上举人,参加殿试,可是考来考取,连个举人也没有中,时光飞逝,沈秀才也从青年,变成了过了而立之年,马上就不惑的中年人,而且还是没有家室的中年人潇洒重生路。

沈秀才的父母也在望子成龙中逝世了,沈秀才迷茫彷徨了好长时间,族里有人来劝秀才,考试可以慢慢考,可是媳妇不能慢慢娶,现在都老大不小的了,该有个媳妇了。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沈秀才也觉得是这么个理儿,就点头答应了,请各位叔伯婶娘帮忙。

沈秀才虽然屡试不中,可是在这四里八乡的,大小也是个名人。听说沈秀才要娶妻了,一时间,媒婆都踏破了沈家的大门。

媒婆和亲戚们提的姑娘都还不错,全都是水灵灵的江南妹子,里里外外一把好手,可是无一例外的是,全都是目不识丁,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典范。

沈秀才一直犹豫不决,不知道该答应呢,还是再想想。正在沈秀才犹豫的时候。沈家的一个婶娘上门了,对沈秀才道:“大侄子,这些日子这么多说媒的。你一个都没答应,你跟婶子说说,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要是有别的想法,婶子就是想帮忙不就有方向了吗,不然得耽误到什么时候。”

“婶子。侄儿也说不好,这些人家都是本分人家,姑娘也都没的说,只是。。。。。只是侄儿家怎么说也是书香门第,这些人家都是没几个认字的,虽然说女子无才便是德。可是侄儿。。。。。。”沈秀才也不知道自己具体要找什么样的,沈秀才想到哪里说到那里,说的颠三倒四。

难为沈张氏。却是明白点儿了,“我的儿,你就想说你想找个知书达理的,识文断字的姑娘不就得了,也省的耽误了这么多时日。饶了这么大的圈子,伤了这么多姑娘的心!”

沈张氏笑呵呵的说。沈张氏的一番笑谈,说的沈秀才满脸通红,支支吾吾的答不上话来。或许自己的内心深处,还是想找一个和自己志同道合的人,不光是照顾自己的衣食起居,操持家务,生儿育女,更想找一个可以红袖添香夜读书的女子吧。经婶娘这么一提醒,沈秀才连连点头,说就是想找个这样的姑娘。

沈张氏呵呵一笑道:“这不就有现成的姑娘吗?真是花了眼。早年教你读书的程老先生,他们家的姑娘不光长的漂亮,而且自幼跟父亲读书,这几年更出落的如花似玉,可是你媳妇的上上人选。”沈张氏兴奋的说,一般观察着沈秀才的反应。

婶娘这么一说,沈秀才不由的想起了自己少年时,在程先生家读书,那个梳着冲天揪,穿着大红的蝶恋花的袄,胸前戴着长命银锁,胖胖的手腕上,有一对带着小铃铛的银镯,在师母的守护下,蹒跚而行,稍微大点了叫自己沈师兄,一笑脸颊上两个小酒窝的小女孩。

这么想着,沈秀才的眼里一片温柔,脸上带了淡淡的笑。沈张氏一看,这事有几分意思了,就道:“都说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这事儿我们也不要冒冒失失的去说,也要看看程先生的意思,他们家的姑娘也有十七了,听说也是挑的厉害,生生的把个姑娘给耽误了。过了今日,你找一天,去程先生家拜访拜访,探探口风。”

沈张氏倒很是热心的帮沈秀才出着主意,此时的沈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