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离上帝最近-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003年7月23日

  去加沙地带东部卡尔宁货物通道。没想到一纸板果汁罐头出加沙前,居然要接受以色列方面30分钟检查,一辆玩具车15分钟怎么做生意?送货的巴勒斯坦人干脆在传送带旁打盹。图

  我跳上传送带拍照,立即被以色列一方的监视器发现,悻悻下来。

  《圣经·旧约》中记载,神说今天的巴以地区是个“流着奶和蜜的地方”。一个月前,以色列因“安全原因”关闭了卡尔宁货物通道,导致加沙“断奶”。统计数字表明,巴勒斯坦85%的进口货物来自以色列,90%的出口货物流向以色列。

  战场上誓不两立,现实中唇齿相依。

  2003年8月9日 

  行至斜坡拐弯处,有辆汽车出了故障,挡在路中间,后面喇叭响成一片。这时,前面车里跳下来一个人,手提胳膊长的步枪,枪口一指我,左右晃了几下,意思是“绕行吧”。

  我知道他没有恶意,只是忘记自己手里不是交通指挥棒,而是枪。

  2003年8月20日 

  昨天以色列遭到自杀式爆炸袭击。今天一整天,加沙都在等候以色列报复性空袭。

  准备相机。拧上镜头的时候,手发软。不是担心自己,而是实在不想再看到血淋淋的场面。刚来的时候,“兴奋多于恐惧”,现在,着实怕了。

  打盹,突然有F-16轰炸机“隆隆”飞过,一个激灵醒来。

  2003年9月1日 

  阿马德气喘吁吁打来电话:沙乌德办公楼下面炸了!

  巴勒斯坦小孩在被炸汽车里掏出小学生用的作业本,五颜六色,但都被炸成了焦黑。于是我自作聪明地到“舍法”医院寻找“上学第一天被炸的巴勒斯坦儿童”,结果跑遍医院三层都没有。最后证实,被炸的那个哈马斯兼卖作业本怪不得本子都是新的!

  阿马德说,爆炸后接到妻子电话,哭着说女儿还没回来,校车线路正经过爆炸地点。

  2003年9月10日

  今年中秋的月亮十四圆,抬头看时,加沙的月亮也圆了。

  夜空浩瀚,月色朗朗,眼前几栋破破烂烂的建筑虚假地美丽起来。不过加沙的明月旁多了一颗闪亮的“孤星”据说是以色列用以监视加沙地面行动的高空气球。

  这个说法没有得到过证实,但这颗“星星”已经挂了很久。巴勒斯坦摄像师塔拉拉曾颇为神秘地向我展示一盘录像,画面显示夜空中一个神秘的“亮点”,放大看呈八角形。

  2002年9月21日,同样是中秋节,我赶到耶路撒冷与同事们团聚,心里却记挂着另一个地方遭到以军围困的阿拉法特官邸。

  一年后的中秋,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拉法特再度面临围困或驱逐的威胁。10日上午,以色列士兵占据了紧邻阿拉法特官邸的一栋高层建筑,以色列军方说,虽然内阁还没有决定如何“处置”阿拉法特,但当日的行动是对阿拉法特和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发出的“信号”。

  月亮圆了,残缺的仍是以色列的安全梦,巴勒斯坦的建国梦。

  2003年9月16日 

  办公室两台电视机屏幕上,同时播放着美国有线电视新闻CNN和卡塔尔“半岛”,交替出现巴勒斯坦首席谈判代表埃雷卡特和以色列总理发言人吉辛。埃雷卡特对吉辛说:“Look to my eyes; I am your neighbor; I want to make peace with you……(看着我的眼睛,我是你的邻居,我想跟你实现和平……)”吉辛咧嘴歪笑。

  晚上清楚看到“阿帕奇”武装直升机推进器的火光,声音很大。

  2003年9月25日 

关难过(13) 
 


 
book。sina 2005年05月30日 11:44 新浪读书  

连载:离上帝最近   作者:周轶君   出版社:文汇出版社  
 
 

  以色列外交部长沙洛姆今天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言,说以色列是爱好和平的民族。他举例说,以色列人见面说“沙洛姆(你好)”,“沙洛姆”这个单词的含义是“和平”;以色列人“再见”也说“沙洛姆”,而他自己的姓就是“沙洛姆”。

  坐在台下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驻联合国代表应该在笑吧。因为“你好”、“再见”在阿拉伯语中,也是“和平”的意思,连发音都同以色列人讲的希伯莱语差不多。

 
 
 
  犹太教经典中讲“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古兰经》中也可以找到。这句话用希伯莱语或阿拉伯语念出来,都是一个声音。

  想起在耶路撒冷看过的一部短片,由无数本不相干的片段剪辑而成。其中有这么一组镜头:以色列前总理梅厄夫人发表讲话:“‘沙洛姆’是‘你好’,也是‘再见’,而它更确切的含义是‘和平’……”接下来的镜头,到处有人说“沙洛姆”:以色列军官往士兵手里塞枪的时候说“沙洛姆”;以色列士兵在检查站拦住巴勒斯坦人的汽车说“沙洛姆”……

  这部由以色列人制作的短片充满了对本民族的嘲讽。大概强势方才有力气自嘲。

  2003年11月15日 

  过埃雷兹检查站。入口处的以色列女兵查包,只是走过场,最后认真地问:“也许你有烟?”

  出口处那个女兵手插在裤兜里,枪吊在脖子上,站着睡去。睁眼接过我的出关条问:“有烟吗?”

  都是冬天惹的祸。

 

  2003年12月16日

  正在漆黑不辨东西的路上踟躇,前方警车呼啸而过。我知道这一定是将与哈马斯高层举行会谈的埃及代表团车队了,尾随而去。

  巷子窄,两边还停满了车。最后一辆警车停在那里不动了,我无法再犹豫,熄火关门走人。管它身后多少辆汽车鸣笛,冲进去拍照。

  尽量用相机挡住脸,不让人发现我没来得及戴头巾就出现在哈马斯核心领导层面前。最后,还是听见一句:“这是什么?”斜刺里冲出一个哈马斯,毫不犹豫伸胳膊把我挡出去。我跌倒在地,最近在西岸摔伤的脚踝不争气地痛起来。

  事实证明,再晚进去一秒钟,什么照片都拍不上了。出亚辛家,美联社记者哈提姆指着我跟别人开玩笑:“她没戴头巾进去了,四肢瘫痪的亚辛甩开埃及官员,从轮椅上站起来说,‘把她赶出去!’……”

  2004年1月7日 

  加沙街头一家肉铺。店主撕下一角报纸包肉,我一眼看见爱德华·赛义德的照片,连忙阻止。

  那是几个月前,美籍巴勒斯坦大知识分子爱德华·赛义德的讣告。

  赛义德是世界级学者、文艺批评家,一部《东方学》被誉为“里程碑式论著”。他始终保持独立姿态,曾经批评阿拉法特,批评《奥斯陆协议》。

  赛义德认为,“未来”存在于巴以人民的共处共融。“我参加了一个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团队里有阿拉伯乐手和以色列乐手……刚开始,阿以乐手不知如何相处,一个以色列乐手说,‘我结束三星期的表演之后还要回军队打仗,杀阿拉伯人,所以我不跟他们说话’……结果,三星期后,他同一个叙利亚小提琴手相爱了……” 我看过赛义德接受德国记者采访的这段录像,他眼睛亮亮的,手势富有激情。

  赛义德的梦想是回巴勒斯坦教书,教巴勒斯坦孩子欣赏西方音乐。他让我想起战后萨拉热窝,一名大提琴家坐在废墟上演奏的景象。

  我收起这页报纸。肉铺老板说,好像听过“赛义德”这个名字,弄不清是谁。

  2004年2月11日

  凌晨4时睡觉,9时被电话叫醒,说以色列坦克开进来,巴勒斯坦人死了6个。稍息,起身上网,已有10人魂归天外。

  拔腿去现场,房子突然左右晃动,卧室和客厅里的灯有节奏作响。扶墙墙在晃,抓门门在晃。不到一分钟,停了。加沙“自由之声”播音员说:“感谢真主,只是个小地震,真主保佑我们这些已经遭到以色列人进攻的巴勒斯坦人!”

  以色列及周边国家都发生了地震,5级。

  来到冲突现场谢贾耶区,到处是蒙黑面罩的枪手,有的枪上还装了望远镜。小巷门口支着反坦克火箭,一个枪手比划着叫我把车挪开,以免挡了火箭的出路。一群小孩嘻嘻哈哈看着,有个还嚼着雪糕。其中一个过来扯我的衣角:“喂,你的汽车后轮胎被扎了。”

  坦克在前方大约两百米处。巴勒斯坦人向坦克扔石头或开枪。打几枪,停一停;坦克那边开炮还击。

  巷子里几个哈马斯分大饼吃。(图)其中两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