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禁苑黄昏 作者:凯瑟琳德·卡尔-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大概是一首“诗”。中国诗大都不过是一句句子:用优雅而简洁的形式表达一种
美的浮想,一点儿哲学,确切地说不是诗而是“韵文”。
    后来我发现凉亭人口处的扁石上的题词果真是首诗,而且竟是七王爷本人作的。
这里曾经是他最喜爱的休息和眺望的地方。有一天他斜靠着人口处的垫子,顺手在
旁边的扁石上写下了这首诗。中国人用蘸饱墨汁的毛笔写字,几乎可以在一切东西
的表面写。他们的一个字就是一个词,所占位置比我们的字母组合少,却好看了许
多。中国绅士或侍从之类身上通常总带着笔墨,这样一有什么想法就可以随时记下
来。
    这首小诗是用毛笔写的,后来亲王的随从把字刻在石上,这样转瞬即逝的思想
就永远保存了下来。诗思显然是因下面的荷花而起:今日如此华丽娇艳,而明天它
们的美就会荡然无存。它哀叹世俗荣华之短暂:
                  今日如芙蓉,
                  昂首自清高;
                  明朝委泥尘,
                  浊污何人知。
    一天,我在一个毗邻马厩的美丽的背阴角落里见到一连串小小的墓碑,了解到
这里是亲王最最心爱的狗和马最后安息之地。每块石碑上刻着犬或马的名字,以及
颂扬其好处的话,而石碑底下就埋葬着它的骨头。亲王非常喜爱动物,据说他的狗
房和马厩是所有的宗室亲王之中最好的。
    我早晨散步时所看到的刻石上的字句,也常有出自经籍的。中国宇一向独特而
别致,深深地刻出来,或是在一处迷人的风景中高高地突起在某块粗糙的石头上,
就更是如此了。字用朱红写成或者馏金,这有时也增添了这种别致的效果:鲜艳的
色彩与石头冷冷的灰色形成令人欣喜的对比。虽则我看不懂这些字,也读不通这些
句子,但在早晨散步时还是很喜欢遇上它们。对于能看懂它们的饱学的中国人来说,
它们的趣味之大就可想而知了!在户外休息和观赏时,与刻在活生生的岩石上的他
们的大圣人的思想不期而遇,或是看见一些含有“和平”、“丰盛”之意的字凹凸
醒目或是色调  暖融融地从某个背阴的角落里跃出,就像专诚前来为自己祝福,那
是多么好啊!
    在宫内的另一个凉亭上,我可以看见从京师通往颐和园的石铺公路。皇上和太
后驻跃颐和园期间,这是条极为繁忙的通行。当我不想平静地观赏和安详地散步时,
每每就会上这个凉亭,从那里可以看见前往皇宫和从皇宫里出来的官员们的车轿和
扈从,可以看见传令兵携带着公文驰马而过,可以看见各种各样的流动商贩和他们
的货物,可以看见压得沉甸甸的插着小黄旗的大车,显示他们是往皇宫送供应品的。
有时会有一群骑兵翩翩地冲过去,他们是某个衣着华丽的年轻王爷的侍从,而王爷
就裹在他们中间,胯下的马打扮得非同寻常:马鞍是红色的,全套马具用银子打就。
紧接着是某公主笨重、装饰着花边的红色的马车,按照她在皇族谱系中的地位,有
15到30名扈从或前或后地护卫着。她的侍女的黑色马车殿后。
    中国人的品阶可以从他们的车轿外部看出来。只有当今皇上和皇后可以坐黄色
的轿子外出。皇帝的妃子坐杏黄色的轿子。至于皇帝的遗漏,皇后乘黄色的车,妃
子乘杏黄的车。公主们外出乘红色的车。一品、二品官员坐绿轿;三品、四品官员
坐蓝轿;普通人想坐轿而不想坐车的,还可以用另一种样式的轿子。平民百姓是坐
车的。这些奇异的两轮马车为北京所特有,沉重的轮子上突起铁的饰钉,一律用蓝
布罩着。车主的财富和地位可以从这罩布的质地和上面的装饰,以及拉车的骡子上
挽具和络头等的华丽程度看出来。中国北方的骡子是种威风凛凛的牲口,比中国的
马漂亮多了。那里的马不过是矮马而已。
    七王爷(即醇亲王)肯定是个很有趣的人。他是皇太后丈夫咸丰皇帝的兄弟,
他的妻子即当今皇上的母亲,是太后的妹妹。皇太后和东宫太后在上一位皇帝未成
年期间和当今皇帝在位的一部分时间里共同垂帘听政时,他是两人所重视的亲信,
而且他一直到死也仍然是垂帘听政的太后最为信赖的顾问。他被中外人士一致公认
为既是个秉性周正的人,也是位开明的亲王。上一位皇帝同治死后无子,他的次子
被选为继位者,这与他所受的尊敬也许不无关系。中国皇帝及其军机处可以选择皇
位的继承者。如果只有一个儿子,下一个继承者就是他了;如果有几个,就可能从
他们中间选一个看上去最为合适的。如果一个儿子也没有,就会从侄子当中挑选继
位者,这时并不管他们的年龄,以及是兄长还是兄弟的儿子。当今皇上的父亲醇亲
王是咸丰皇帝的七弟,所以中国人称他为“七王爷”。

                      第四章  皇太后陛下的御座房

  第二天早晨我们到达宫里时,正巧遇上太后和她的随从从朝会大殿出来。她脸
带富有美丽的微笑招呼我,照例问我健康如何。我们跟在她的随从里,来到了她的
御座房。这里既高又宽敞,画像一开始就是在这里进行的。它的一面除了窗户间支
撑屋顶的木柱之外几乎全是玻璃下面一半是整块整块玻璃,上面一半是糊着高
丽纸的窗。这边窗户的正中央是扇巨大的玻璃门,从地板直达天花板。大殿旁的其
他三面,把这里同旁边和后面的房间隔开的,是与前面所说拨给我使用的那座殿阁
里同样漂亮的木雕间隔。只是太后的御座房里的雕工更精致、艺术嵌板更漂亮。与
艺术嵌板相间的写在白绢上的诗是太后最喜爱的作家的作品,或者是帝后的原诗,
以及献给太后的颂诗。门口悬挂着缎子门帘,玻璃窗的窗帘都是蓝绸的。蓝色是太
后最喜爱的颜色,宫中所有非正式的地方挂的帘幕都是蓝色的,而正规场合用的是
黄色。
  御座房右侧是间小佛堂,一尊佛高踞在莲花座上默默冥思,底下的香案上四时
鲜花水果不断。佛像的面前放着香炉,香烟缭绕不绝。御座房之左是太后的寝宫。
后面用楼空木雕扇隔出一间宽敞的前厅,侍从和女官们在那里等着进入太后的御座
房。大殿后面竖着一架五扇的富丽堂皇的抽木屏风,镶嵌着天青石、玉说及其他许
多名贵的石材。丹陛上,屏风之前摆放着一个硕大的卧榻一样的宝座,还带着不小
的脚凳。这种卧榻般的宝座可供皇帝半躺着听朝,但完全引不起太后的好感,她坐
时总是腰杆笔直,从来不歪在靠垫上,也不靠在椅背上。只有在朝会大殿上她才坐
清朝传统的宝座,平日喜欢的是一种由她自己引人宫内的,轻巧得多,而且非常具
有现代感。这种宝座用袖木空细雕而成,呈圆形,上面放着明黄的靠垫。其中之一
放在这座殿前部,是她画像时所坐的。
  我刚才提到的那个硕大的宝座从此被挪到了后面,为传统之故不得不保留着,
但从未被太后使用过。宝座两旁各竖着一把巨型的雉尾扇,乌木柄插在漂亮的景泰
蓝架子上。雉尾扇的两边是豪华的景泰蓝花瓶,还有名贵的巨型右瓷碗,里面高高
地堆叠着水果苹果、芬芳的祖样,以及香气浓郁的“佛手”。
  到处都是花!这时正是一种兰花开花的季节,它的香气幽雅,太后很是喜欢。
它们被种在名贵的瓷花盆里,绕大殿每隔一定的距离就放上一盆。这里还有一瓶瓶
莲花和一碗碗百合花。这些花香和果香加在一起形成一种综合的、难以言表但令人
极为愉快的香气,不过毫无过分浓烈之感,因为太后非常喜欢新鲜空气,即使最冷
的天,宫里也总是有窗户开着。
  花果之外,跟我到过的其他宫殿的御座房一样,太后的御座房之中最突出的就
是钟了。中国人对钟之类计时器的酷爱是有名的,我访问过的每一处宫殿这种东西
都不下数千。这一大殿里的,我以前说过,数量是87,富丽堂皇的金钟和嵌宝石的
钟,以及有史以来制造过的所有品种;有的敲钟报时,有的鸡啼鸟鸣,有的以水流
运行,有的配以八音盒,还有的每小时出来一连串人物绕钟面游行。有的是珍稀的
艺术品,有的是钟表行业普通的产品。宫里有许多国外的装饰品,但除钟表以外,
太后对欧洲的艺术珍品似乎并不十分喜欢。不幸的是,宫里的这类东西除几件欧洲
君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