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愤怒 作者:张结海-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事真的应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也许这只是上海才有的事情,但是在北京我看到年轻一代一直都让位子的。当然,有些人也不讲道德,但是总是有人会批评他们的。(原文是用英文写的)

  1992年我去中国好几次,我去了北京、上海和河南。在1993年和2004年期间我没有去中国。然后,2005年4月,我去了广州、深圳。我在澳大利亚也经常遇到中国人(游客和中国移民)。我对大陆的中国人的看法是,他们是一个和其他地区的中国人不同的种族,大陆中国人(总体上说)非常自私,不关心其他社区成员。他们只管赚钱或获得好处,完全不关心他们的不道德行为是否会对其他人产生不良的后果。他们只有一种情况下会表现出礼貌,那就是这样做他们能得到什么好处。

  这种自私自利和不道德的行为来源于他们的父母和整个教育制度在这方面教育的缺失。(原文是用英文写的)

  抢座、占座、让座是公交车上一道永恒的风景线,每天都在我们身边上演着,很多人都有类似的经历。

  人们为什么如此热衷抢座?是真的讨到了什么便宜吗?一个座位有如此大的吸引力吗?非也,依笔者愚见,关键是人们的“从众心理”在作祟。因为礼貌和谦让的人永远不会有座,争抢的人回回有座,最终,会使礼貌的人放弃礼貌,谦让的人不再谦让,温顺的人变得不温顺。

  然而,当我们沾沾自喜于拼尽老命抢到的座位时,当我们面对癌症老人手持病历求座而无动于衷时,我们可曾想过,我们争抢到的公交车座位,让我们丢掉公德,丢掉爱心,丢掉善良,让我们变得自私、冷漠、无情的那个座位其实只值1。6元人民币!

  如果中国人是如此缺少礼貌,那么中国经济上再怎么改变和进步都是白搭。

  当我每次看到中国人表现出如此无礼时,无语。

  我在东西方国家都住过,我可以非常肯定地说中国人是可以向西方人学习他们的礼貌的。许多人找出成百上千条理由为他们令人恶心的做法找借口只是为了保存所谓的面子和中国人的骄傲。

  我提议开展一次全国性的礼貌活动。中国人如果一直这样没有道德规范和礼貌的话,是无法赢得敌人和朋友的尊敬的。尊敬是赢来的,不是别人给与的。在周末来一次宣传礼貌的游行是非常有效的。(原文是用英文写的)

  中国人在任何社区问题上都臭名昭著地被动。他们总是没有时间做社区工作,甚至连支持都不愿意。这种自私的态度也许来源于中国的“家庭文化”。

  该是来一次群众运动和“长征”来打碎不良礼貌习惯的时候了。(原文是用英文写的)

  上海人的字典里似乎没有“文明礼貌”这个词。我看到上海的地铁里年轻的女士们身手敏捷地抢在老年人前面占领座位,也很少看到有人会让位子。这就是上海,中国最大的都市。

  上海和其他地区的公共场所的文明礼貌问题只是冰山一角,从文革开始就每况愈下,那些疯狂的日子至今30年过去了,丝毫没有复苏的迹象。(原文是用英文写的)



透视中国人的病态装修心理

  装修进入中国人的视野只有二十年,但就这短短二十年,装修已经进入了中国人的血液,烙上了中国人的印记。我和你打一个赌:任何一张居家装修的照片,我只要看一眼(不超过0。5秒),就能告诉你这是一个中国人的家,还是一个外国人的家。

  我怎么会这么厉害呢?

  新阿房宫现象

  我住的这栋房子,入住时是新房,各家装修敲敲打打的声音前前后后持续了大约两年。我以为从此就可以过上安静的幸福生活了。

  几年之后的一天,楼道里传来了冲击钻的声音。一打听,得知一家人家把房子卖了搬出去了,冲击钻的声音是新房主第二次装修发出来的。这之后,大楼里时不时地又传出装修的声音,或是发现电梯里一塌糊涂,或是有拆下来的门窗、浴缸堆在走廊里。就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此刻,还能听到远处墙壁的敲打声。

  有过装修经验的人都知道,装修是一件费钱、费时、费力的事情,如果说毛坯房装修一下完全必要,那么这些二手房的房主为什么都会千篇一律地重新装修一次?尤其是在我看来许多房子原本装修得很不错,稍加收拾完全可以直接入住,可他们为什么还要把原有的装修拆掉再重新装修一遍呢?

  太旧了? 许多人首先想到的原因可能是,房子住了一阵子,整体状况下降了:油漆没有光泽了,墙壁脏了,等等。也确实,有些二手房不大修一下实在住不进去,再说,墙面重新粉刷一下也是完全必要的。不过我所看到的情况整个是另外一回事。以我左邻右舍为例,卫生间是清一色的高档TOTO产品,厨房和宜家最新的宣传册上的照片没有什么差异。这么说吧,如果将他们家的标准定为“最低生活线”,那么绝大多数的中国家庭就是贫困了。

  可是新来的房主还是毫不留情地将原来的一切拆掉,我楼上的那家甚至把原来的窗户也换了。看到被扔在垃圾堆里八成新的浴缸、瓷砖、门窗,真让人一时不敢相信中国依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还有大量的人没有解决温饱问题。

  风格不吻合?有道是,中国人一谈风格,上帝就发笑。中国人装修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吗?几年前流行宾馆加会议室式的装修,这两年开始流行宜家,整齐划一的北欧风情。上海的宜家离我家很近,我偶尔去那里买个小配件,哪次里面都是人山人海,人流量一点也不输给大百货商店,就是工作日也不例外。去年一年我有多位朋友装修,装修好之后都热情邀我去参观,因为平时太忙一直抽不出空,积到过年,拜年加参观一次完成,不过我还只在回家的路上,就已经忘了谁是谁家了,因为都是宜家样板房的翻版。

  许多人可能不知道,宜家在国外是低档商品,目标对象是实力不雄厚的年轻人和低收入家庭,所以宜家的家具总是在节省空间和利用空间上做文章,双层床和沙发床正是它的代表作。

  实际上,中国的绝大多数老百姓住房并不很宽敞,收入也有限,恰恰需要更多低成本、高利用率的家具供应商,只是宜家一到中国却丢了价格只剩“风格”。根据我的了解,外国人其实更强调个人风格,不过他们是通过软装潢来体现这一点的,重点在窗帘、桌布、地毯、画、照片、饰品、灯光等上做文章。

  外国人也装修二手房 ,但是和中国有两个很大的不同:第一,外国人通常是原房主来装修,装修的目的是提高房子的吸引力,以便在出售时卖个好价钱。而在中国,前面的装修,在二手房销售中通常无法进入成本,“我不让你出钱来拆掉就算便宜你了”。第二,顺带提一下,许多外国人装修不像中国请装修队,自己动手,美其名曰Do…it…by…yourself。外国人业余生活过于单调,只能在这些低级的体力活中寻找乐趣。

  那么,中国人到底为什么一定要把二手房重新彻底装修一遍呢?

  原因很简单,中国人不喜欢别人用过的东西,哪怕再好也必除之而后快。

  我的一位朋友在部队大院里长大的。他告诉我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他从外地的学校回家,问他父亲:“你们单位又换头了?”他父亲大为惊讶,“你怎么知道?谁告诉你的?他刚来没多久。”“没人告诉我。我只是刚刚进来的时候,看到你们单位去年才修过的新大门现在又在重新修。”

  大英博物馆一直被我视为中国人的耻辱柱,所以当我得知里面陈列的有些展品竟然是中国人捐赠的时候,你可以想象我当时的愤怒,“这简直是叛徒、汉奸……”,我气得都不知道说什么好。后来有位中国人告诉我,恰恰相反,这个捐赠人庆幸他当时把这些宝贝捐给了大英博物馆,因为如果留在家里,早就被破四旧破掉了。现在尽管在外国人手里,至少东西还在。那个时候,这个人还补充说,如果他自己今后有什么东西,他也更愿意捐给外国的博物馆!

  别责怪项羽烧了阿房宫,他和我们一样,只不过装修了一次二手房。

  皮沙发情节

  我的一位女同事大概是装修时太累了,搬进新房子不久就生病了。她的先生非常“关心”她的病情,每天都问她,“今天有没有好一点?你看我们明天可不可以在新房子里请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