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广岛札记 作者:大江健三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一直叨念着“终于活着丢人现眼了”。老人之所以下决心自杀,就是因为日本禁止原子
弹氢弹协议会没有勇气直接抗议赫鲁晓夫恢复核试验的声明的缘故。那是忧郁的1961年
9月的事。据说这位老人狷介孤高有孤独癖。在医院,对同室患者都不爱搭话。后来,他音
讯杳然。
    难道他仍然抱着“活着丢人现眼”的屈辱感,并对核试验暗蓄着一股怒火而生活的吗?
对此,今年夏天,我在广岛所见到的人们,谁也不知道。只有一点事实是清楚的,老人在剖
腹之际,准备好的9封抗议书,美国、苏联大使馆以及所有的抗议对象均对之悍然不理。
    原子弹爆炸以后,说起广岛的老人,他们失去了所有的家族成员,只有自己残存下来。
这不仅只是几个典型的例子,而可以说是十分普遍而深刻的问题。广岛的休憩之家举办的所
谓原子弹爆炸后对孤老的救济,实际上是企图直接适应这个问题的一场运动。就是使他们的
身体得到康复,好从原子病医院出院。须知这些老年患者并没有去处,而且威胁他们的还有
各种各样的癌症。那确实是由于原子弹爆炸引起的,和它有着很深的渊源。关于这些癌症的
征候我已经表述过了。“上了年纪的,只剩下一个人,年轻的都死了。”这感慨万端的证词
我也谈过。我在多次广岛之行中不是听到过对这种反常现象的悲叹吗?他们一面谈着这种反
常现象,一面在他们这些老年幸存者眼里,常常蒙上一种与悲哀或愤怒的情感迥然不同的阴
影。如果不怕说错,似乎是一种羞耻感在作祟。而我也在这一点上,受到了最强烈的震撼。
    在《广岛的小河》第十期上有这样的记载:几个老人没有自杀,也没有发疯,就这样忍
受下来,过着属于他们自己的日常生活。这是原子弹爆炸后最为安稳的三位孤老的生活。无
疑对一般人来说,保持他们平静语调这种异乎寻常的忍耐力,大概不能不说是一种难以控制
的平衡吧。
    “我今年72岁。原子弹爆炸时,我在广岛市西口的太田川放水路附近的一家屠宰场做
工。时值盛夏,我胸前只挂着个作业围裙。突然轰的一声巨响,就那个姿势,仰面朝天地飞
到办事处前的水泥地上。在屠宰场是赤脚作业,脚上扎了许多碎玻璃。在各种异常的响动的
包围中,我持久地处于一种无知觉状态。
    “在昭和21年2月末,我眼睛突然疼得不得了,就到市里的A医院去诊治。眼睛已渐
渐看不清什么了。附近医院的医生也都看过了,全是白费。
    “直到爆炸之前,我没用过一次药,身体渐渐衰弱下来,去年12月终于作了肝脏和盲
肠的手术。结果,知道胰脏也不好。适逢太田川放水路的工程重新开工了,市营电车要在那
里通过,谁也不得不离开工地。我不知道有多少次想寻死,可又想这样死也太没价值。我这
样劝诫自己,于是就改变了主意。”
    后来他的老伴死了,身边唯一的亲人患小儿麻痹的侄儿不久也结婚走了,他就成了一个
真正的孤零零的人,打发着时日。曾是屠夫的他,自嘲地这样感谢道:“我双眼已失明,又
很困苦,还享受着人们的种种恩惠;说烟卷掉了,就有人给拾起来……”。
    一位教琴的孤独的74岁的老妇人这样说:“学琴就得学谱,直到现在,一看见谱我就
会想到琴。教学也是对从前的知识的复习,就像模仿那样,一遍一遍地去教。一弹起琴来就
什么也不想,真是非常幸福。……从租的房子里面出出入入,也非常便利。为了使自己习惯
于大楼,稍微费了点儿力。在丧失一切之后,也许能得到点儿什么。在原子弹爆炸之后,我
深切地体会到这种滋味。”
    还有一个人,仍然是74岁的老妇人,她说了这样一番话:“散步是健身的最好的办
法。没事儿就各处走走,人们都说走走好。我的丈夫死在中国东北,妹妹死在冲绳,大儿子
战死在中国的华中,二儿子安葬在冲绳的健儿塔里供人们祭奠。现在,我享受着生活保护,
给别人家跑外,或者看门,苦心打发着日子。听收音机的费用最让我吃不消。如今,我最后
的愿望,就是想到侄儿亡灵所在的冲绳健儿塔去祭奠一下,这可以说是我的一桩心事。”
    这些在原子弹爆炸后幸存下来的孤老们,我想只有他们才称得上身处逆境也不自杀的
人。还有老迈而又失明的屠夫也没有自杀,那是由于他本身具有坚强的意志;还有一位同是
74岁的老妇人,也没有自杀,也许这是因为他们同属于原子弹受害者团体,并由此而获得
自己解放自己的机会。
    教琴的老妇人说:“就剩下我自己了,我也加入了原子弹受害者协议会,在那里我交了
朋友。”她各处奔走,为了求得被原子弹爆炸损害的身体健康的恢复而工作着。她这样说:
“昭和35年,广岛市皆实町原子弹受害者协议会接纳了我,消除了我独居的寂寞。在协议
会里,悲哀也好,欢乐也好,那毫无隔阂的交谈以及远方陌生人的募捐,这些暖人心肺的情
谊,使我心头涌起坚持活下去的勇气。”说起“勇气”这个词,被原子弹爆炸伤害了的那些
孤老们所使用的“勇气”,即使心灵创伤的程度有所不同,与死去的畸形儿的母亲所使用的
“勇气”,都同样具有一种道德的力量。
    我曾叙述过长期积极从事和平运动的原子病医院的《最后的人》即宫本定男的遗稿。和
原子弹受害者的孤老们同样,宫本是身处逆境也具有不自杀的勇气的人。特别是在原子病医
院同样住院的患者当中,无论是谁做了有失检点的事,他总是不高兴,而且嘟嘟囔囔地批评
个没完。他属于“比任何人、任何患者的自尊心都强”的一种性格。悼念他的一位住院患者
说,“独断专行、不和悦的宫本先生,是一位诚实的人。”
    他平常总是一副不高兴的样子,唠唠叨叨地,总绷着脸。这大概主要是因为他不是脱离
现实世界,而是隐遁到原子病医院里来的患者。在原子病医院的住院患者中,他是唯一的发
现了并密切关注着现实社会的人,因此,尽管他没有分担管理医院的义务,但他还是自动地
禁止把医院的餐具随意拿到病房里使用,对配餐室使用煤气后的收拾工作,吹毛求疵等等。
他还用火柴棍和厚纸,涂上颜色做成城池,用小贝壳涂上金粉做成浦岛太郎等手工艺品。勤
恳地投身于日常生活的性格,和绝望的人是完全不同的。然而,他那灵巧的手,终于凉得像
冰一样,在室内也得戴手套,便不得不停止了他的工作。
    我在他遗留下的文章中,发现一行引人注目的文字:“面对悲惨的死而持续战斗的人
们。”面对悲惨的死,或者说“顶着悲惨的死以期获取新的生命的战斗”,他不这么说,而
说成“面对悲惨的死”、“达到悲惨的死的战斗”。我对已经完成了悲惨的死的宫本定男
氏,在他生命的最后一息的文章里,并不想说他用错了词。大概在他的心目中,是要选用最
恰当的词语,写下“面对悲惨的死而持续战斗的人们”的遗言。也就是说,据我的理解,宫
本定男除了到达悲惨的死亡之外没有第二条路可走,就这样还不失掉勇气。现实主义者的世
界,第一次得到了阐明。作为我们自己的东西,一个最坚韧的人道主义者的形象而留下这篇
文章,我觉得只有宫本定男才是广岛的道德家的代表。
    如果在我们人类的头上,再一次出现核武器的可怕的闪光,我们为了在那个废墟上生
存,就应当取自因广岛的残酷经验自然而然地形成的道德家和人性批评家们的智慧。
    而且,如果有幸人类不再遭到核武器的攻击,即使在那时也应该把在没有经历过那些最
糟的日日夜夜而生存下来的广岛人的智慧,牢牢实实地留在人们的记忆里。
    几年前根据报上登载的消息寻人,已经是件很困难的事,尤其是在那样的土地上,为继
承广岛的沉默寡言的人们的真实道德,我们应做些什么呢?当务之急是什么呢?到原子弹爆
炸20周年,制订《原子弹受害白皮书》,无疑是一个很重要的尝试。          

  广岛札记    
    广岛札记   四 关于人类的威严     
 我们所处的核武器时代,正如《原子弹受害白皮书》的诚实的制订者们所说,它是一个
将人类的关心从原子弹氢弹所导致的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